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玉宗,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中医骨科副主任中医师,师承苏宝铭先生和宫廷正骨传人夏锡五先生,从业5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骨折、脱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及各关节骨性关节病。笔者有幸于2011年9月跟随周玉宗老师学习。学习期间总结了周老的一些临床经验,与大家探讨。周玉宗老师特别擅长运用合缝手法治疗"骨错缝"和"筋出槽"两个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证。"骨错缝"和"筋  相似文献   

2.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中医骨伤科的优势病种之一,推拿疗法是KOA相关指南中强推荐的疗法,其理论基础是“筋出槽,骨错缝”理论。由于学者们对“筋出槽,骨错缝”理论的理解存在差异,治疗KOA的方法各不相同。本文概述了筋和骨的概念及“筋出槽,骨错缝”理论,对“筋出槽,骨错缝”理论在推拿治疗KOA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筋骨理论是脊柱推拿的理论基石,"骨错缝筋出槽"是脊柱病病理改变的核心要素,是脊柱临床推拿实施的重要靶点。基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且容易推广等特色和优势,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石氏伤科"关于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手法矫正技术要领及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4.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是在平乐正骨筋病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在临床治疗中,该理论强调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强调以筋为先、以衡为用的治疗原则;注重综合运用各种中医疗法治疗各类筋病,且治疗方法中手法治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分为治筋手法和治骨手法。本文从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内涵、核心理论、治疗原则及其与"十二经筋"理论的关系、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的异同几个方面对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骨错缝,筋出槽"既是中医骨伤科疾病诊疗的特色理论,又是对中医骨伤科部分疾病病机的高度概括。"骨错缝,筋出槽"多见于脊柱,是脊柱退行性疾病发病的关键病机。目前,随着学者们对"骨错缝,筋出槽"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关于"骨错缝,筋出槽"的诊断也从单纯的"结构异常"发展到"结构异常"与"功能异常"两方面的结合。本文从中医学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骨错缝,筋出槽"与脊柱疾病的关系、"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指导下的脊柱手法治疗及"骨错缝,筋出槽"理论的相关基础研究4个方面对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医骨伤科疾病诊疗的特色理论,尤其在手法治疗脊柱源性疾病过程中具重大指导意义。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损伤、非特异性下腰痛效果显著,已经成为临床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手段。"筋出槽、骨错缝"研究也在理论渊源、盘源性颈腰痛、诊疗评价等等诸方面不断进展。  相似文献   

7.
黄彦斌  戴琳  雷骏轩  范志勇 《新中医》2022,54(21):211-21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与广泛化的趋势。发端于先秦两汉时代的“筋骨平衡”理论,对人体脊椎正常生理状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林氏正骨治疗上强调筋骨并重,通过理筋、正骨恢复其力学平衡即筋骨平衡状态,是一种以爆发力为手法核心的正骨手法。该文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探讨林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规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国手法医学的核心理论,也是手法治疗的关键指征。触诊作为“筋骨评估”的重要环节,其检查结果是诊断脊柱筋出槽、骨错缝疾病不可或缺的标准之一。本文探讨了触诊在脊柱筋出槽、骨错缝疾病临床评估中的价值和脊柱筋出槽、骨错缝疾病的触诊操作方法,以期业内形成统一、规范、完善、客观、可复制的脊柱触诊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脊柱筋出槽、骨错缝疾病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9.
“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以往“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渊源的梳理,同时参照国外按脊手法医学“半脱位”概念涵义,结合脊柱“骨错缝、筋出槽”临床推拿应用,对脊椎“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特性作出了较完善的诠释:除了以往文献认识的“关节结构异常”之外,还应包括“关节功能异常”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孙琴爱  祝木星 《中医康复》2023,14(12):56-59
腰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骨筋肉并重”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重要理论,基于“骨筋肉并重”相关理论分析腰肌筋膜 炎的病因为“骨错缝”、“筋出槽”、“肉不坚”,内在病机为气滞血瘀,其核心是骨筋肉失衡和肝脾肾亏虚,推拿治以松肌理筋正骨 以及补肾调肝健脾,获效良好。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寰枢关节半脱位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伤科常见疾病之一,由多种因素造成,伴随症状较多,如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等。中医认为,本症属"骨错缝筋出槽"范畴。对中医正骨手法、小针刀、针灸、中药及综合治疗进行了综述。目前,正骨手法仍然是治疗本病的核心,而中医综合治疗应用最为广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脊柱为“骨错缝、筋出槽”的好发部位。近年来,对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析其解剖学内涵、生物力学变化。然而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的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统一的疾病诊断标准;(2)“骨错缝”研究广泛开展,“筋出槽”研究却相对滞后;(3)学界重“骨错缝”,轻“筋出槽”,重脊柱解剖结构位置的恢复,轻筋的功能训练;(4)重手法治标,轻中药内服治本,忽视功法治疗。针对现存问题,本文基于中医整体观念从整体功能的角度进行思考,试图认清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的内在本质,提出制定统一的疾病诊断标准、重视“筋出槽”的理论研究、强调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中药内服治本、手法治疗治标、配合中医功法、实现标本兼治,为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骨错缝筋出槽"是脊柱退变性疾病发病的关键病机与重要临床表现,是手法治疗的理论基础~([1,2])。手法治疗脊柱"骨错缝筋出槽"可消除或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脊柱运动功能。中医伤科素来强调"动静结合"与"筋骨并重",倡导功能锻炼~([3])。单纯手法治疗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症状仍可复发,而辅以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因此  相似文献   

14.
骶髂关节错缝被认为是引起急、慢性下腰痛的重要原因,"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而今,随着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该疾病也不断受到医学界重视.临床上对骶髂关节错缝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因其病变特性,手法治疗仍然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而"筋出槽、骨错缝"理论不仅是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疗效差等原因,该病成为骨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颈椎病的核心病机。随着手法研究的深入,临床上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整脊手法类型也比较多。手法治疗是通过治疗者的徒手力量或借助某些简单的器械作用于患者身体局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手法又称为按摩或推拿。手法治疗在骨科疾病尤其是筋伤等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医手法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演化出多种流派,如长安朱氏骨伤流派、清宫正骨流派、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陇中正骨学术流派、岳阳张氏骨伤流派等。不同流派的手法虽有差异,但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皆有效果,不仅可以加强患者颈部的气血循环,还能改善“骨错缝”的结构应力异常状态等。文章整理不同流派关于脊柱疾病(尤其是颈椎病)的学术思想相关文献,对其手法治疗的操作要点和作用机制进行归纳,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下基于对颈椎病的认识而开展的手法诊疗活动如火如荼,但手法操作种类纷繁,疗效不一,不良事件时有发生。颈椎病的概念过于宽泛,对其病理认识的出发点是椎间盘退变,但这并不能作为手法治疗的依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手法治疗优势的发挥。从中医学角度来看,适宜手法治疗的颈椎相关疾病的病机为颈部"筋出槽骨错缝"。围绕"筋出槽骨错缝"这一核心理论,开展临床诊疗、评估和相关基础研究,有利于重构手法医学体系、提升手法诊疗品质、促进手法医学良性发展和完善。从治疗效果和筋骨关系的角度来看,作为手法医学的专业术语,"整骨"较之"正骨"更为合适。本文从手法医学角度,对颈椎相关疾病手法诊疗及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正"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渊源久远,是中医骨伤科经典理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与《医宗金鉴》等古籍已阐述"骨错缝,筋出槽"的病因、分类与表现~([1])。"骨错缝、筋出槽"可发于任何关节,脊柱因其特殊结构与位置,是"一身之要也,屈伸俯仰,无不由之"~([2]),所以感受风寒或经受跌打,更易"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或"骨缝开错,气血瘀滞,为肿为痛",或"仆伤面仰头不能垂,或筋长骨错,或筋聚,或筋强者"~([3])。古籍记载表  相似文献   

18.
“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与骨相互为用,共同维持人体的动静态稳定结构,保证人体筋骨健康。“筋骨平衡”是腰椎的生理状态,“筋骨失衡”即“筋出槽”和“骨错缝”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基本病机。“筋骨失衡,以筋为先”是指导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原则。对于以腰部周围软组织劳损、痉挛、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筋出槽”和以腰椎曲度改变、椎间关节失稳、椎体发生位移等为主要病理表现的“骨错缝”,通过运用理筋类手法和调整类手法可以重构腰椎“筋骨平衡”的状态。因此临床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诊疗中应树立“筋骨平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李国衡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为魏氏伤科主要传人及代表人物.临证善以中药内服外用及手法、导引治疗,临床对损伤性血瘀症、"骨错缝"、"筋出槽"等疾病治疗突出魏氏伤科治疗特色,辨让辨病结合、手法药物同施,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拨筋归槽手法结合中药外敷疗法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陕中附院脊柱骨科住院的6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拨筋归槽手法+中药外敷,治疗7d为一疗程,采用VAS、ODI评分指标分别在治疗后3d、5d、7d进行评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P0.05)。以中医骨伤学"骨错缝、筋出槽"为理论基础,对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患者给予拨筋归槽手法结合中药外敷。结论中医手法结合中药外敷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改善椎间盘内外环境的平衡,消除局部水肿、炎症,促进髓核的回纳,改善临床症状等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