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降逆汤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病理改变及IL-23p19、IL-17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疏肝和胃降逆汤组.通过半幽门结扎联合贲门肌切开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模型,造模后继续喂养1周,然后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 d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食管组织组织学损伤评分,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食管组织IL-23p19的mRNA 表达,ELISA法检测食管组织IL-17蛋白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疏肝和胃降逆汤组、奥美拉唑组和假手术组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学评损伤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模型组食管组织IL-23p19mRNA表达水平和IL-17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疏肝和胃降逆汤组(P<0.05),而与奥美拉唑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疏肝和胃降逆汤组3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疏肝和胃降逆汤可能通过非选择性抑制食管组织IL-23p19、IL-17的表达来抑制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炎症反应,效果强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2.
袁慧  吴茜  楚曼  徐军建  白艳荣 《陕西中医》2021,(12):1684-1687
目的:观察虎威通痹汤对佐剂关节炎大鼠IL-23/IL-17炎症轴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虎威通痹汤组、甲氨蝶呤组,每组10只。虎威通痹汤组、甲氨蝶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干预28 d后,比较各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形态及血清IL-23、IL-17、IL-6、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增加,关节滑膜损伤明显,血清IL-23、IL-17、IL-6、TNF-α水平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虎威通痹汤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减轻,滑膜损伤改善,血清IL-6、TNF-α、IL-17、IL-23水平下调。与甲氨蝶呤组比较,虎威通痹汤组血清IL-23、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虎威通痹汤可减轻佐剂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改善滑膜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23/IL-17炎症轴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香降气方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药组织IL-8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加十二指肠半结扎术建立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5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3只,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在光镜下观察食管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和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IL-8和CXCR-1在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组织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病理积分明显高于正常组、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8含量及IL-8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IL-8含量及IL-8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食管组织CXCR-1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香降气方能改善RE大鼠食管黏膜的病理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炎性细胞因子IL-8的含量、减轻食管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4.
5.
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亚芹 《山西中医》2004,20(3):12-12
目的 :观察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6 0例 ,8周为1疗程。结果 :痊愈 2 0例 ,显效 16例 ,有效 15例 ,无效 9例 ,总有效率为 85 %。结论 :疏肝清热、降气和胃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以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及临近的肌腱、软组织等部位为典型特征。炎症、骨破坏、新骨形成是AS发展过程中的3个典型病理改变[1]。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是AS发展的始动环节。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在附着点部位的大量聚集可引起附着点侵蚀、附近骨髓炎、水肿等,形成炎症性骨破坏;随后肉芽组织形成,钙磷积累,导致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149-2151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IL-23/IL-17炎性轴的影响。方法:建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35-55)诱导C57BL/6小鼠EAE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右归丸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CNS病理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脑组织IL-23 p19、IL-17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IL-23 p19、IL-17mRNA表达显著升高,泼尼松及右归丸组小鼠脑组织IL-23 p19、IL-17的mRNA表达比模型组低(P<0.01)。结论:右归丸能够抑制IL-23/IL-17炎性轴而起到抗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永顺  尚盈盈  朱生樑 《新中医》2012,(10):130-133
目的:从胃动力角度探讨丁香降气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贲门肌切开加幽门半结扎术制作酸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中药组予丁香降气方颗粒剂混悬液灌胃,西药组予吗丁啉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半固体排空检测法测定胃排空,免疫组化法观察胃体、胃窦C—kit阳性CajalN质细胞(ICC)的变化。结果:①胃内残留率:模型组较假手术组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②胃体、胃寞平滑肌层间、肌层内ICC计数: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减少(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增多(P〈0.05,P〈0.01);中药组胃体平滑肌层间ICC计数多于西药组(P〈0.01)。结论:①反流性食管炎大鼠存在胃排空延迟,胃体、胃窦平滑肌层间和肌层内ICC数量减少,可能是引起胃节律性电活动异常,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的重要机制。②丁香降气方通过增加胃体、胃窦平滑肌层间、肌层内的ICC数量,能促进胃排空,改善胃动力,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 IL-23/IL-17炎性轴的影响.方法:建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35-55)诱导C57BL/6小鼠EAE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左归丸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及体质量变化,HE染色观察CNS病理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脑组织IL-23 p19、IL-17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IL-23 p19、IL-17mRNA表达显著升高.左归丸及泼尼松组小鼠脑组织IL-23 p19、IL-17 mRNA表达比模型组低(P<0.05,P<0.01).结论:左归丸能够抑制IL-23/IL-17炎性轴而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观察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予丁香降气汤治疗)和对照组30例(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2.0%,胃镜下食管炎症总有效率80.0%;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0.0%,胃镜下食管炎症总有效率83.3%。提示丁香降气汤治疗单纯酸反流与酸碱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心肌梗死(MI)大鼠梗死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23/IL-17轴和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减轻MI损伤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法制备MI模型,假手术组和假手...  相似文献   

12.
周明霞  孙志广 《吉林中医药》2009,29(10):841-842
根据临床特征,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吞酸”“嘈杂”“呕吐”“胸痹”等范畴。类似此病的文献记载,最早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医学心法·吞酸》认为肝气郁滞是发病的关键。《四圣心源》指出“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升,则肝气不升,然非胃气之不降,则胆火不降”,认为脾胃升降失调是本病的关键。《素问玄机原病式》所述:“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而酸”。说明反流性食管炎与肺脏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反流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及其对胃食管反流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63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前者予以抗反流方治疗,后者予以法莫替丁和西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反流指数和胃排空率变化。结果抗反流方能有效改善RE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相当(P>0.05);抗反流方能降低反流指数(P<0.05)、增加胃排空率(P<0.01)。结论抗反流方能促进胃排空,改善胃食管反流以缓解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芩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结肠炎组、TNBS+黄芩汤治疗组(1.2 g·kg-1)、TNBS+美沙拉嗪治疗组(10 mL·kg-1,i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结肠炎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给药1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7,IL-17R,IL-23,IL-23R,RORγt的mRNA水平。结果:黄芩汤治疗能有效降低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血清中IL-17(262.75±17.19 ng·L-1和IL-23(56.75±6.20)ng·L-1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肠组织中IL-17(2.606±0.8),IL-17R(5.33±1.10),IL-23(2.16±0.19),IL-23R(3.34±0.70),RORγt(0.74±0.17)的mRNA水平。结论:黄芩汤能有效的调节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IL-23/IL-17通路,这可能是其治疗结肠炎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义斌 《光明中医》2004,19(6):36-37
近 5年来 ,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60例 ,并与单纯西药组、中药组进行比较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所有本院门诊和住院 12 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 :①有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如明显的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②胃镜诊断及分级 :0级、食管粘膜正常 (可有组织学改变 )积 0分 ;Ⅰ级 :食管粘膜点状或条状充血。积 1分 ;Ⅱ级 ,有条状充血、糜烂 ,并有融合 ,但非全周期性 ,积 2分 ;Ⅲ级 ,病变广泛充血、糜烂融合及全周性溃疡 ,积 3分。③排除消化道溃疡、癌变、心脏病 ,糖尿病及哮喘…  相似文献   

16.
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吐酸"、"胃痛"、"胃痞"、"反胃"等范畴,其发病与感受外邪、素体脾胃虚弱、情志不畅、饮食不洁等因素有关,病位在食道,与肝脾胃有关。痰气交阻证治化痰理气散结;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理气和胃;肝火犯胃证治以清泄肝火;脾胃虚寒证治以健脾散寒,降逆止呕;阴虚血淤证治以养阴活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滋阴降气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针药结合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和滋阴降气汤,中药组60例,服用滋阴降气汤,西药对照组6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3组均以6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指标,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胃药。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MO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浆MOT水平明显升高(P0.01);针药结合治疗组血浆MOT水平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RE患者血浆MOT水平,调节胃-食管运动,增加LESP,防止食物反流。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4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辨证论治反流性食管炎48例,收效佳,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止酸方对反流性食管炎体表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止酸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止酸方,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应用制酸剂和抗反流剂治疗,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吗丁啉10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止酸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总有效率为95%,优于雷尼替丁对照组(P<0.05),并可改善患者胃电活动,治疗前后正常胃电频率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止酸方不仅直接改善胃黏膜的病理表现,而且能够改善胃动力,减轻胃排空障碍,从而抑制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  相似文献   

20.
自拟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宇光  孙敏娴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03-1404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损伤食管黏膜,引起烧心、胸痛、反酸以及咳嗽、哮喘、声音嘶哑等症状。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治疗方面,除一般治疗外,药物多选用抑酸剂、黏膜保护剂及促动力剂,但疗效未尽人意,且复发率较高。笔者2002年以来采用自拟方药随症加减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依照文献[1]诊断标准,表现为与体位有关的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样疼痛,或偶有不明原因的夜间发作性呛咳、喘息,甚至窒息者。胃镜诊断按照洛杉矶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