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能够刺激腧穴、经络,使气血通畅、阴阳调和,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以其双向调节的特殊功效,可影响机体释放一种能够舒张血管、增强血管张力的活性多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兹对CGRP的来源、分型及作用机制,以及CGRP对不同靶器官的影响、针刺在治疗不同疾病中对CGRP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针刺调节心脏植物神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针刺对心脏植物神经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法 ,对心脏植物神经做药物的逆同向干预后的针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植物神经被部分阻断后 ,针刺效应具有去药物干预样的作用。结论 :针刺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对心率变异性的调节必须依赖于植物神经 ,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免疫抑制大鼠的作用及与穴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法制备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6只。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白细胞计数;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穴区局部CGRP表达情况。结果:针刺组大鼠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白细胞计数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增加;电针组和针刺组处理后穴区CGRP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针刺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电针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针刺方法和刺激量与CGRP表达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针刺对免疫抑制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穴区神经肽的表达使局部CGRP表达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脑组织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影响.方法:观察大鼠颈动脉反复缺血的动物模型的行为学改变和MDA、GSH、CGRP的变化.结果:大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3d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干预组和针刺加药组无论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其时间和错误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MDA降低,有显著性差异.GSH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尼莫地平组和针刺加药组血清CGRP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而针刺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可以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针刺与药物的结合作用较好.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该进行综合治疗.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IL-1a、CGRP的干预作用,比较温针及单纯针刺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温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取双侧肾俞、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阿是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另设健康对照组15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及血CGRP、IL-1a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温针组和针刺组治疗后JO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针组治疗后JOA评分及改善指数与针刺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组和针刺组治疗前血浆IL-1a及CG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温针组和针刺组治疗后血浆IL-1a及CGRP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针组治疗后血浆IL-1a水平与针刺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6.7%,针刺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可能通过降低CGRP及IL-1a浓度发挥镇痛效应,温针在提高患者痛阈、改善腰椎功能方面较单纯针刺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内皮损伤作用和机制.方法 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研究Rut对内皮细胞的保护效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力、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培养基LDH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CGRP mRNA水平,并用特异性阻断剂CAPZ(阻断VR1)或CGRP8-37(阻断CGRP受体),确证Rut的内皮保护效应与VR1/CGRP途径的关系.结果 Rut能有效地减弱LPC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培养基LDH水平升高、TNF-α含量升高等内皮细胞损伤作用;Rut还呈现促进CGRP mRNA的表达等作用;并且以上作用会因为同时加入特异性阻断剂CAPZ(阻断VR1)或CGRP8-37(阻断CGRP受体)而被拮抗.结论 Rut具有抗AS内皮损伤作用,其机制与通过激活VR1促进CGRP的合适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神经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密切相关,神经递质是针刺效应产生的物质基础。本文在梳理针刺效应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就不同机体状态下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机制作一总结。神经递质在腧穴局部参与针刺信号的启动,在中枢层次参与针刺信息的传导与整合,在效应器官参与疾病的调控。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控与机体状态密切相关,具有趋正常化调节效应特点。神经递质在穴位局部产生的针刺效应是非特异性作用;在特定机体状态下,神经递质参与靶器官、效应器官的功能调控,体现了针刺的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偏瘫复康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偏瘫复康颗粒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组织病理学、脑组织含水量、血浆ET和CGRP含量 ,血清SOD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偏瘫复康颗粒对手术侧脑组织含水量有明显降低作用 ,对血清SOD、血浆CGRP具有显著升高作用 (P <0 .0 1) ,对血清NO、血浆ET含量具有显著降低作用。结论 :偏瘫复康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具有的保护作用可能和参与调节ET、CGRP、NO、SOD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石氏"醒脑开窍"法治疗即刻对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大鼠模型,采用不同介入时间用石氏"醒脑开窍"针法和香丹注射液给予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检测血浆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血浆中ET、AngⅡ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血浆中CGRP含量则下降。针刺介入治疗可使血浆ET趋于下降,CGRP明显升高。结论: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模型大鼠的机能调节,不只局限于类似药物调节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作用,而且抑制了脑缺血后再灌所引起的级联反应中炎症过程的启动,从而从整体水平启动机体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偏头痛大鼠抑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效果,但其作用机理尚未明了。新近实验与临床研究均证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偏头痛发作中起重要作用。基于针刺能影响神经递质释放,本研究用偏头痛大鼠模型,探讨针刺对脑内 CGRP 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动物雄性 SD 大鼠35只,体重252~281g,由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动物中心提供。2 主要试剂与仪器 CGRP 药盒由北京医科大学心肺内分泌研究所提供:FJ-2008γ7免疫计数器由西安262厂生产。3 动物造模及分组  相似文献   

11.
探索P物质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近30多年来P物质与针刺效应的研究进展。发现20世纪末,P物质主要集中在循经感传现象的解释和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21世纪后,P物质在针灸作用中的研究仍以针刺镇痛和信息传递为主,基于以往的基础研究,本时期的研究更偏向于临床应用的机制研究,除此之外还发现P物质在针刺免疫调节、胃肠运动调节、神经保护、抗缺血、抗哮喘等方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回顾近30年针刺治疗癫痫的基础研究,以了解针刺治疗实验性癫痫的效应与机制。通过综述发现,针刺具有抗癫痫效应;针刺抗癫痫的机制以包含抑制痫样放电、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元损伤保护的神经作用机制为主;同时也有其他如影响一氧化氮(NO)、环磷腺苷(cA MP)和环磷鸟苷(c GMP)等信使物质,炎症免疫以及遗传基因表达等可能的作用机制。笔者认为系统地研究针刺治疗实验性癫痫的有效穴位、针刺参数和针对不同类型癫痫的差异化治疗方案等非常有必要;并应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考察其内在机制以推动癫痫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浆ET和CGRP调整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索针刺对急性高血压大鼠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复制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对血浆ET和CGRP的影响。结果:针刺能降低血浆ET和升高CGRP。结论: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治疗作用与其降低血浆ET和CGR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于文静  余芝  徐斌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03-706
在认识到针刺双向调节效应作为针刺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针刺效应普遍影响因素及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特有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归纳,认为影响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主要可总结为三大方面,即针刺的作用方式,针刺腧穴的特异性,机体的状态或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15.
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20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及对照组,按各组方案针刺或服药,并在治疗前后检测颈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含量。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针刺组治疗前偏头痛患者颈静脉血中CGRP及S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针刺治疗后CGRP及SP含量较治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刺肝胆经穴不仅对偏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CGRP及SP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机体机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引起国际生物医学界的兴趣。针刺双向调节效应即相同穴位相同刺激对系统功能亢进或低下状态均可产生纠正作用,是中国生物医学工作者多年来在不同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的机能调节现象。此现象近年也被国际同行观察到。针刺双向调节效应多见于病理状态的事实提示,外周神经刺激产生的生物调节效应在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下的反应模式不尽相同,其即刻效应与长时效应的机制也不同。这不仅对针刺疗法及其疗效的理解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生物调控过程本身的认识有所启示。本文从针刺效应之靶系统固有特性、靶系统功能状态、穴位特性及刺激参数等4个方面总结了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基本特点和产生条件,并从外周纤维类型和中枢适应性调节两个关键环节分析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可能机制。不同类型的外周神经纤维刺激后可产生相反的调节效应,若针刺混合纤维,则可能在不同病理状态下显示不同方向的效应。针刺也可能通过激发中枢适应性控制机制调节各生理系统的负反馈功能而表现出双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双向调节效应是针刺的核心作用之一,刺激原、介质与受体是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基础,穴位特性与接收刺激信号的受体的多靶点调节是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重要环节。从自稳态机制、应激反应、中枢适应性调节、自主神经调节4个方面探讨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可能机制,提出认识双向调节作用的局限性、探索适宜的研究方法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不同配穴对心肌细胞TERT和CGRP表达的影响,为防治运动性疲劳及运动性心肌损伤提供思路。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运动组,保健穴组,标本配穴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每组进行6周的递增负荷训练。"保健穴"组和"标本配穴"组每次运动前一小时进行针刺预处理治疗,共治疗6周。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线粒体ND1的氧化损伤,Western Blot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结果与空白组对比,运动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ND1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心肌的TERT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CGRP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运动组相比,保健穴组和标本配穴组线粒体ND1基因表达下降(P0.05),心肌中的TERT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CGRP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标本配穴组对ND1、TERT及CGRP调控效果优于保健穴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减少大强度运动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影响,并能通过调节心肌组织中的TERT和CGRP的表达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且标本配穴优于保健穴配伍。  相似文献   

19.
胡蓉  严洁  李铁浪 《针刺研究》2008,33(3):169-172
目的:探讨督脉取穴法("水沟"百会"穴)和背俞穴取穴法("肝俞"肾俞"穴)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两者的针刺效应。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水沟-百会组、肝俞-肾俞组,每组15只。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电针参数为疏密波,2/30Hz,电流2mA,持续30min,每12小时1次,共电针6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仅作相应时间点捆扎,不进行针刺。观察神经行为学评分;放射免疫法测血浆和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大鼠MCAO急性脑缺血后,与假手术组比较: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血及脑组织ET含量明显升高,而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大鼠MCAO急性脑缺血后,针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水沟-百会组及肝俞-肾俞组对行为学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在缺血48h后产生效应;脑组织ET含量降低(P<0.01),但对血浆ET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血浆及脑组织CGRP含量升高(P<0.05或P<0.01)。两电针组之间上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水沟-百会组和肝俞-肾俞组能有效改善行为学评分,对大鼠MCAO急性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电针水沟-百会组和肝俞-肾俞组通过降低ET含量和促进CGRP合成、分泌及释放来发挥其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且两组针刺效应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加味青麟丸对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及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复制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以辛伐他汀为对照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脂质及血浆ET-1、CGRP的含量.结果 加味青麟丸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降低模型小鼠血浆中ET-1的含量,升高CGRP的含量.结论 加味青麟丸具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可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状态,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