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锌对小鼠穴位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等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小鼠“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降糖作用与静脉注射等量同药一样迅速、强大,而明显强于肌肉或皮下注射,同时发现该作用与“穴位”注射部位吸收速率、血药浓度、及神经系统无明显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索穴位给药的作用机理和经穴之本质,根据有些学者认为穴位具半导体性之假说进行了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微量锌可增强“穴位”注射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初步提示“穴位”存在半导体性之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热量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清抵抗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空白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与各治疗组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并喂以高热量饲料,常规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体重、空腹血糖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测定各组血脂、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丹蛭降糖胶囊能有效地减轻模型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状况,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血清抵抗素水平(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抵抗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穴位贴敷对过敏性哮喘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IFN-?)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哮喘模型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穴位贴敷2 h组)和E组(穴位贴敷4 h组)。以鸡卵白蛋白(OVA)制备大鼠哮喘模型,14 d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大鼠治疗前后引喘潜伏期和发作总持续时间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测血清中IgE、IL-4和IFN-?水平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引喘潜伏期显著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病理显示肺组织炎症明显;IgE、IL-4显著升高,IFN-?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治疗后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哮喘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病理组织观察显示穴位贴敷后支气管及肺实质炎性改变显著改善;血清中IgE和IL-4水平显著降低,IFN-?水平显著升高(P0.05)。D组、E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以通过改善肺组织炎症,减低Ig E、IL-4,升高IFN-?的表达来治疗哮喘,且不同贴敷时间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天枢穴位埋线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处理4周后检测大鼠肥胖指数、血脂水平、血清脂联素(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IR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和穴位埋线组体重、腹围、Lee's指数、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及RBP4降低(P 0. 05),APN升高(P 0. 05);与药物组相比,穴位埋线组RBP4、空腹血浆中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亦降低(P 0. 05),APN升高(P 0. 05)。结论:口服奥利司他及天枢穴位埋线均能一定程度的改善肥胖大鼠的肥胖指数、血脂紊乱、APN、RBP4及IR,天枢穴位埋线改善IR的作用优于口服奥利司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分娩镇痛效应及其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模型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电针三阴交穴组(B组),电针合谷穴组(C组),电针合谷加三阴交组(D组),电针血海穴组(E组),药物组(F组),每组20只。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法观察大鼠痛阈值;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及5羟色胺2A受体(5-HT2A)、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及去甲肾上腺素α2-A受体(α2-AR)、多巴胺(DA)及多巴胺D2受体(Drd2)、前强啡肽原(Pdyn)及阿片受体(Oprk1)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1)大鼠痛阈值比较,干预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A组比较,B、C、D、E、F组痛阈明显升高(P0.01)。(2)与A组比较,B、C、D、E、F组中枢神经中大脑灰质5-HT、5-HT2A及NET、α2-AR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DA、Drd2均明显降低(P0.01);Pdyn、Oprk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脊髓中5-HT、5-HT2A及Pdyn、Oprk1明显升高(P0.01);NET、α2-AR明显降低(P0.01);DA、Drd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穴位产生不同针效作用,以B组较好,E组相对较差。穴位间出现的这种差异,可能与穴位所在的经络腧穴功效及其所处的神经解剖学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6.
胶原酶预处理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邵政一  朱毅芳  陈霞 《中国针灸》2000,20(3):169-171
为探讨细胞外间质中某些胶原成分在穴位注药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应用不同剂量胶原Ⅰ、Ⅳ及混合胶原酶于“内关”穴上方5mm心包经上预处理,30min后观察“内关 ”穴注射胰岛素的初始降糖使用,并与心包经旁预处理组、蒸馏水经上预处理组相比较。  相似文献   

7.
"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实验性胃痛大鼠的镇痛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实验性胃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分析穴位注射穴效与药效的协同作用。方法:用10%冰醋酸灌胃造成实验性胃痛模型,分别给予硫酸罗通定“足三里”注射、肌肉注射硫酸罗通定和注射用水“足三里”注射,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与镇痛率。结果:硫酸罗通定“足三里”注射组大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延长(P<0.01),在治疗后15min内和30~45min内,扭体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镇痛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罗通定对实验性胃痛大鼠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其效应优于肌肉注射罗通定和“足三里”穴位水注。药物穴位注射的治疗效应明显优于单一药物作用或穴位刺激,说明穴位注射具有穴效与药效增效效应,穴效整合了药效,对药效产生“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1992~1995年,我们应用针灸穴位注射方法对热痹进行了临床及动物实验观察。现将穴位注射中药热痹灵对 AA(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实验部分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1.药物与试剂热痹灵由湖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每毫升含0.5g 生药,针剂。强的松由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弗氏完全佐剂自配。2.动物与分组动物由湖北省医学科  相似文献   

9.
参地降糖颗粒对高果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参地降糖颗粒对具有胰岛素抵抗(IR)伴高血压模型高果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6周龄的雄性SD大鼠,分别以标准餐(正常对照组)和高果糖(实验组)喂养6周,实验组又分为实验对照组和中药实验组;用ATPase染色法对骨骼肌纤维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参地降糖颗粒对高果糖大鼠的收缩压无明显改善作用;对胰岛素敏感性指标有明显提高作用;对两种骨骼肌成分有显著影响,即I型骨骼肌纤维成分增加,Ⅱ型骨骼肌纤维成分减少。结论:参地降糖颗粒对高颗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有明显改善作用,即通过改善骨骼肌纤维成分的变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提示胰岛素抵抗产生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骨骼肌纤维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地降糖颗粒对胰岛素抵抗伴高血压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空白组给予正常喂养,其余大鼠给予高果糖餐喂养(FFR)6周建立胰岛素抵抗伴高血压模型。中药组给予4周参地降糖颗粒(3.24g.kg-1.d-1);各组每周测定血压,12周时以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法(GC法)对各组进行胰岛素敏感性指标M值的评价;检测下肢两侧比目鱼肌和上肢两侧长指伸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参地降糖颗粒对FFR大鼠的M值有明显的提高作用(P0.01);对骨骼肌组织中TNF-α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结论参地降糖颗粒对FFR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骨骼肌组织中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36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穴位注射组,建立大鼠DPN动物模型。二甲双胍组按0.04g/kg灌胃,穴位注射组取肾俞、足三里,注入弥可保注射液。60天后动物处死取坐骨神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呈现日趋加重的神经细胞损伤,二甲双胍组和穴位注射组治疗后,神经组织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而2个治疗组间比较,穴位注射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能有效改善DPN大鼠的病理损伤,促进周围神经病变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抗炎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穴位注射组、西药组。3组均采用用尿酸钠所致痛风性关节炎方法造模,造模后,模型组不作处理,穴位注射组用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阴陵泉、中极,西药组用秋水仙碱溶液灌胃。以受试关节肿胀度、关节周围软组织光镜下观测为指标,观察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结果 当归穴位注射能明显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度,抑制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结论 当归穴位注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36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穴位注射组,建立大鼠DPN动物模型。二甲双胍组按0.04g/kg灌胃,穴位注射组取肾俞、足三里,注入弥可保注射液。60天后动物处死取坐骨神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呈现日趋加重的神经细胞损伤,二甲双胍组和穴位注射治疗后,神经组织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而2个治疗组间比较,穴位注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能有效改善DPN大鼠的病理损伤,促进周围神经病变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双相调节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相调节效应以及产生这种效应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孤束核单个神经元的活动,观察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分别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及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针刺"足三里""内关"均以促进胃运动为主,而针刺"中脘""气海"均以抑制胃运动为主,且针刺以上不同穴位均有效激活了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结论:穴位的双相调节作用并不一定是同一穴位对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内脏器官有双相调节效应,可能表现为不同穴位的综合作用是纠正机体机能活动向正常平衡与稳态状态方向的良性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时间因素在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中的影响效应;方法:对71例随机分为三伏天组、三九天组和日常天组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贴敷3年,观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变化。结果:组内比较:2010年治疗前后指标有显著性差异;2010与2008年疗效及生存质量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3组患者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敷贴疗法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疗法中占主导因素的是药物及经穴,时间因素从本研究看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阑尾切除术后缩短排气时间影响的有效办法。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结果在第一个24小时内,治疗组的30例患者均已排气,且最晚者提前4小时以上。对照组的患者则有17例排气,且8小时内及16小时内排气例数明显少于治疗组,16小时内排气时间比较,经χ2检验,P0.01,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方法通过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对Ⅱ型糖尿病血糖胰岛素血脂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15):2303-230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和胰岛素联合应用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大鼠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OA)建立拟AD模型大鼠.肾腧、大椎穴位埋线、胰岛素侧脑室注射.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联合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 <0.01),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现象明显改善,ChAT表达增加(P<0.05),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穴位埋线和胰岛素联合应用对拟AD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强于单用穴位埋线,可能和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及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罗雄  凌湘力 《天津中医药》2011,28(5):386-38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DA)的机制。[方法]四氧嘧啶注射配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物模型,埋线治疗后,测定其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清TG、TC、ox-LDL、ApoB、LP(a)、血浆ET含量升高,血清NO、ApoAI、HDL含量及ISI降低,埋线疗后,TG、TCo、x-LDL、ApoB、LP(a)、血浆ET含量显著降低,NO、ApoAI、HDL含量及ISI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结论]穴位埋线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DA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针不同穴位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高血压大鼠不同穴位的降压效果,研究单穴降压的穴位特异性。方法:采用二肾一夹法造成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偏历、合谷、曲池、阳池、消泺、外关共6组,分别行电针治疗20min,记录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前)、治疗后0min、10min、20min的血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曲池、合谷在电针治疗后即刻血压与治疗前血压相比有显著性变化(P<0.05,P<0.01),并与阳池穴在治疗后10~20min使血压下降趋于稳定(P<0.05,P<0.01)。偏历、消泺、外关三穴降压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曲池、合谷、阳池单穴降压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