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对冻融胚胎解冻移植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不孕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激素替代周期行子宫内膜准备,治疗组在激素替代周期前一周期的月经来潮第五天开始口服滋肾育胎丸至移植后14 d。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为(9.2±1.2)mm,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为(10.5±1.9)mm,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胚胎着床率、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可以提高冻融胚胎解冻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对薄型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4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大鼠空白组,肾虚-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空白组,肾虚-薄型子宫内膜大鼠阿斯匹林组,肾虚-薄型子宫内膜大鼠雌激素组,肾虚-薄型子宫内膜大鼠滋肾育胎丸低、高剂量组。药物干预后,利用qRT-PCR法检测小鼠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及EMX_2表达的表达。结果:造模组的ITGβ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雌激素组、滋肾育胎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低(P0.05);滋肾育胎丸高剂量组的ITGβ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其余各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造模组的EMX_2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其余各组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滋肾育胎丸高剂量组的EMX_2基因相对表达量比其余各组的表达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滋肾育胎丸可能通过上调整合素β3及下调EMX_2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滋肾育胎丸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对生化妊娠不孕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IVFET中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孕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Gn RHa黄体中期降调节卵巢刺激方案,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础上,促排卵前一周期月经第三天开始服用滋肾育胎丸。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2PN受精率、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明显提高,相反治疗组生化妊娠率明显下降,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VF-ET中使用滋肾育胎丸有助于改善卵子及胚胎质量,促进胚胎着床成功,降低生化妊娠风险,进而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对RSA小鼠蜕膜组织VEGF/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妊娠模型CBA×BALB/c小鼠8只作为正常组,RSA模型成功的CBA/J×DBA/2小鼠24只,按妊娠顺序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体酮胶囊对照组和滋肾育胎丸组,每组动物数均为8只。其中正常妊娠组、模型对照组分别予以蒸馏水灌胃,黄体酮胶囊组和滋肾育胎丸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15天,末次给药24h后,颈椎脱臼处死孕鼠,观察子宫和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取其子宫蜕膜组织,HE染色观察子宫蜕膜组织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检测蜕膜组织VEGF、MVD、PI3K、AKT、p-AKT和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RSA小鼠相比,黄体酮胶囊组(156mg/kg)和滋肾育胎丸组(11.7g/kg)的胚胎丢失率显著降低,子宫蜕膜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蜕膜组织的VEGF、MVD、PI3K、AKT、p-AKT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而ES蛋白则显著降低。结论:滋肾育胎丸改善RSA小鼠胚胎丢失率和蜕膜血管新生与调控VEGF/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体期口服滋肾育胎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胚胎种植率的影响。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于取卵当日起两组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健黄体,A组同时加服滋肾育胎丸6g,每天3次连续14天。结果:A组平均血清黄体酮水平。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42±1.91)μg/L,24.12%和51.52%。显著高于B组的(13.92±1.96)μg/L(P<0.001),16.67%(P<0.05)和34.78%(P<0.05)。结论:黄体期口服滋肾育胎丸能有效地提高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联合阿托西班治疗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的临床疗效。方法: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两组均持续进行超长促排卵方案治疗。试验组在排卵期前1周服用滋肾育胎丸,持续治疗至胚胎移植后2周,并在胚胎移植前30min静脉注射阿托西班;对照组在常规促排卵治疗基础上单用阿托西班。结果: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阻力指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β(IL-1β)、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胚胎着床率、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阿托西班治疗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疗效较好,可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动脉搏动阻力指数,调节免疫指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滋肾育胎丸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征  雷洁莹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94-1696
目的: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观点,探讨滋肾育胎丸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通过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月经情况、内分泌指标、基础体温和子宫内膜的变化,对比滋肾育胎丸与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结果:滋肾育胎丸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治愈率达70%,有效率96.7%;而西药组治愈率为43.3%,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滋肾育胎丸可使孕激素水平上升,调整雌、孕激素之动态平衡,从而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使黄体期延长,月经正常。结论:滋肾育胎丸能滋补肾阴肾阳,健脾养血,益气培元,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疗效满意,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孕症患者服用滋肾育胎丸对其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善效果。方法:4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服用滋肾育胎丸,对照组服用地屈孕酮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内膜厚度、内膜形态、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的厚度、A型子宫内膜比例、RI与PI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能改善其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滋肾育胎丸治疗先兆流产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睿  李国成  陈志辽  马永良 《中药材》2005,28(12):1144-1146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对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先兆早期流产患者70例,应用滋肾育胎丸治疗23例,同时应用滋肾育胎丸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27例.单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20例.结果:滋肾育胎丸组、滋肾育胎丸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6.96%、92.59%、85.00%,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治疗先兆流产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3日至2016年9月11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的女性随机双盲分为滋肾育胎丸药物组及安慰剂组,均采用长方案,降调日起服药,至移植后35 d停药,比较2组超排卵的治疗过程及结局;结果:共入组205例,药物组(103例)和安慰剂组(102例)基础数据没有差异,2组促排卵时间、促排卵药物总量、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优胚率亦没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HCG日每成熟卵泡对应E2值、新鲜移植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过程中配合应用滋肾育胎丸能够改善卵细胞质量,促进胚胎种植,最终可提高IVF-ET助孕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规促排卵方案与针刺联合促排卵方案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促排卵方案准备内膜.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自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行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命门、膈俞、关元、气海等,隔日1次,至移植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行IVF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IVF-ET周期中因不明原因子宫内膜生长不良而受孕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从月经第5 d起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干预,至下次月经来潮为1疗程,2个疗程后,第三个月经周期自月经第五天开始每日一次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直至排卵日,排卵后给与黄体酮100 mg/d黄体支持,排卵后三天行胚胎移植术;对照组于复苏周期当月月经第5天起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2 mg,口服12 d后加用黄体酮100 mg/d进行黄体支持,两组移植术后都加用HCG2000U,im,qod,连用3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复苏周期移植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类型、子宫粘膜下血流参数、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移植前厚度及内膜类型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中,观察组阻力指数(RI)及波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陆柳如  吴克明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6):3142-314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影响妊娠率及抱婴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卵巢功能异常和子宫内膜因素,导致移植后胚胎着床困难、早期流产和妊娠失败。近年来中医药界在辅助IVF-ET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在治疗卵巢反应低下及卵巢过度刺激、提高卵泡及胚胎质量、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保胎等各方面均有很大的进展。该文将中医药在辅助IVF-ET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王颖  夏天 《河南中医》2022,42(1):18-2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行FET的AM肾虚血瘀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  相似文献   

15.
赵佳宁  白杰  苏健 《天津中医药》2022,39(3):362-365
子宫内膜容受性低是影响胚胎种植的关键因素,成为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的主要原因.导师苏健主任医师在长期临床中发现IVF-ET子宫内膜容受性低患者其病机多以气血亏虚、冲任胞宫失养为本,以肝郁气滞、瘀阻胞脉为标.临床上从肝脾肾论治,提出健脾养血、益脾补肾、疏肝活血之法,与辅助生殖周期基本相符,强调从调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钙结合蛋白S100A11在小鼠胚胎种植早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该蛋白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钙结合蛋白S100A11在妊娠早期子宫的细胞定位、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A11蛋白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腺上皮和腔上皮:Real—timePCR结果表明S100A11mRNA在围着床期均有表达,其中妊娠第4天表达量最高;WesternBlot表明S100A11蛋白在围着床期子宫中均有表达,并在妊娠第4天、第5天明显升高。结论钙结合蛋白S100A11调节了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的黏附与侵入,参与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及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着床的关键,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使内膜、胚胎趋于同步是近年来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中医药可从形态学、超声学、激素及受体表达、分子生物水平和基因水平等多个方面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丰富胞饮突的表达、改善子宫动脉血流、提高雌孕激素受体的敏感性、调整相关因子和基因的表达中发挥了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张瑾  赵虎斌  陈琳  张星星  滑玮 《陕西中医》2022,(8):1106-1109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透药疗法在薄型子宫内膜(TE)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06例TE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加阴道用雌二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透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液流变学、转化日性激素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血流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 治疗组PI、RI、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移植周期所占比例、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透药疗法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内膜容受性和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实验研究精华;方法:翻阅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经验进行综述;结果:中医药对生殖内分泌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反应与卵细胞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黄体、免疫系统等方面的调治、动物模型的构建及针灸治疗的实验研究均有其独特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经验;结论: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优势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20.
胎儿窘迫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采用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分别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病理及实验观察等方面探讨了发生胎儿窘迫的有关因素,本文就胎儿窘迫发生原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