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头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波  邱丽敏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84-1485
目的:观察针刺“头四关穴”—太阳穴、风池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血NO、ET的影响。方法: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针刺太阳穴和风池穴,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经治3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TCD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即刻疗效、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87.9%和81.0%,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TCD检查均有显著改善,而治疗组对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改善程度尤其显著(P<0.01)。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血浆ET、NO水平。结论:针刺“头四关穴”的即刻、短期和长期疗效均很好,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状态,降低偏头痛患者的血浆ET、NO水平。  相似文献   

2.
观察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偏头痛效果,并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偏头痛相比较。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李悦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733-733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范畴。笔者采用针刺四关穴治疗偏头痛32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刺水突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治疗组98例针刺水突穴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镇宁胶囊治疗,重点观察其疼痛程度、发作频率及脑血流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89.1%,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针刺水突穴治疗偏头痛,具有取穴少、临床治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6.
针刺水突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庆文  王瑞霞 《中国针灸》2001,21(10):599-600
方法:治疗组98例针刺水突穴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镇脑宁胶囊治疗,重点观察其疼痛程度、发作频率及脑血流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89.1%,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针刺水突穴治疗偏头痛,具有取穴少、临床治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针刺四关穴配合通天刺治疗血管性头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振富 《四川中医》2001,19(10):70-70
笔者运用针刺四关穴配合通天刺的方法,治疗43例血管性头痛,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经连续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21例,占48.8%;显效22例,占51.2%。所治病例全部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1病案举例患者,女,54岁,2016年6月29日就诊,主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饮食不下6月余,体重下降8kg。病史:6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不欲饮食,伴胸膈及胃脘痞闷隐痛,形体逐渐消瘦,面色无华,眠差。多次服用中药汤剂调理(具体不详),效不佳。遂于2016年6月29日至我院督灸中心就诊,刻症见:胸膈及胃脘部痞满不适,不欲饮食,饮食难下,气短,神疲乏力,面色枯槁无华,  相似文献   

9.
针刺四关穴治疗偏头痛及其对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邹敏  刘洁  唐勇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2):129-129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浆一氧化氯(N0)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8例偏头痛患者以针刺四关穴治疗,并于治疗前后作血浆N0水平测定。结果:经治疗,患者总有效率78.95%;治疗后血浆N0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四关穴针刺治疗偏头痛有确切疗效,其机理可能与升高血浆N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针刺五心穴配合安神六穴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医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针刺五心穴配合安神六穴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临床疗效,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25羟基-D3[25(OH)D3]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PSQI评分和HAMD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93.33%)总有效率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5-HT、25(OH)D3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血浆NE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针刺五心穴配合安神六穴治疗,能够改善卒中和失眠症状,疗效显著,同时能够升高血浆5-HT、25(OH)D3水平,降低NE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选穴规律:一是局部取穴,本病发病多由于少阳经脉气血失和所致,故取太阳、率谷、风池等,可以熄风、活血通络、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安神止痉;二是远端取穴,远端取穴可以调节和刺激相关经络远端的腧穴,缓解症状、活血化瘀达到治疗目的;三是远近配伍,取足临泣、外关、合谷、阳陵泉、三阴交等,上下配伍选取率高,远近配伍能快速起到止痉效果,有利于局部症状的缓解,并且通过腧穴调节运行整条经络的经气,平衡阴阳;四是特殊选穴,属微针系统,临床实践证明,治疗本病疗效明显、操作简便、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针刺四关穴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鼻炎为五官科常见病,临床以阵发喷嚏、流水样鼻分泌物,鼻痒、鼻塞、声重等为主要症状。发作迅速、晨起较剧,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不定。笔者自1987年以  相似文献   

14.
针刺四关穴治疗高血压头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采用四关穴、公孙穴、镇静穴联合针刺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失眠患者,利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四关穴、公孙穴、镇静穴联合针刺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睡眠恢复正常时间和中医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失眠疾病针刺治疗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副作用,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患者采用四关穴、公孙穴、镇静穴联合针刺方式进行治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与药物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痛经可分两大类: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1]。中医对痛经的辨证分型较为全面,其中寒凝血瘀型痛经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2]。针灸得气后产生一种麻胀的感觉,在此基础上生凉、热效应,是治疗热证和寒证的重要方法。我们针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四关"穴与单用"合谷"穴或"太冲"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为对穴研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合谷穴组)针刺双侧合谷穴治疗,B组(太冲穴组)针刺双侧太冲穴治疗,C组(四关穴组)针刺四关穴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运用HAMD抑郁量表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评分,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A组、B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分别与A组、B组比较,C组总体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A组比较,C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关"穴与单用"合谷"穴或"太冲"穴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针刺"四关"穴疗效优于单用"合谷"或"太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四天穴为主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无先兆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治疗,均治疗8周且于治疗结束后4周统计疗效。结果:在临床总有效率和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伴随症状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偏头痛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偏头痛"、"头风"、"脑风"的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血管因素、血液流变学及递质类因素、内分泌因素、物理因素、神经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1]。此病起病突然,时发时止,缠绵难愈,而一般的药物治疗,仅能缓解,根治困难,且副作用明显。笔者用针刺四关穴配合刮痧治疗本病35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头痛常周期性发作 ,多呈突发偏侧头部剧痛 ,在间隙期基本正常。临床多用麦角胺制剂以控制发作 ,但该药禁忌症较多 ,而且对顽固性偏头痛见效较慢。笔者运用针刺四关穴 ,配合头部通天刺法以治疗 ,疗效满意。现将 1 992年以来治疗 43例的临床观察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43例中 ,男 5例 ,女 3 8例 ;年龄最大 48岁 ,最小 1 6岁 ;病程最长 1 2年 ,最短 5个月 ;有家族遗传史 1 4例。诊断标准是 ,有长期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史 ;头痛部位多见于颞部、前额或眼眶 ,并逐渐扩展至半侧头部或全头部 ,呈搏动性钻痛、跳痛或刺痛 ;有的有先兆症状。每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