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颈椎病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运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局部取穴,快速平刺,微创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生物材料PGLA进行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PGLA埋线组采用PGLA埋线疗法治疗,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PGLA埋线组与针刺对照组在症状改善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PGLA埋线组在PRI总分、VAS评分和PPI计分方面与针刺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P〈0.01);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而PGLA埋线组的总有效率为9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GLA埋线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结论:应用PGLA埋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治疗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因颈椎、颈椎间盘或韧带退行性改变,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根据临床表现不同,颈椎病可进一步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颈椎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但目前年轻人患病率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对18例门诊患者微创埋线治疗.选穴:埋线治疗选穴为患侧C5—6,C6-7夹脊穴,肩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局部萎缩明显取阿是穴。操作:一次性埋线针和医用可吸收PPDO线体(规格1/0.10mm)。取适当体位.碘伏消毒.消毒镊子将特制PPDO线体置入一次性埋线针前端.根据穴位不同.左手绷紧或提捏起穴位处皮肤.右手将针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体,将线体留置于穴位内.拔出针头后,用棉棒按压穴位,敷以医用胶贴,10d1次。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90d),判定疗效。[结果]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对18例门诊患者微创埋线治疗,选穴:埋线治疗选穴为患侧C5-6,C6-7夹脊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局部萎缩明显取阿是穴。操作:一次性埋线针和医用可吸收PPDO线体(规格1/0,10mm)。取适当体位,碘伏消毒,消毒镊子将特制PPDO线体置入一次性埋线针前端,根据穴位不同,左手绷紧或提捏起穴位处皮肤,右手将针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体,将线体留置于穴位内,拔出针头后,用棉棒按压穴位,敷以医用胶贴,10d1次。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90d),判定疗效。[结果]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在中学生中发病率越来越高,与学生学习任务重、伏案读书学习姿势不良,或长时间使用电脑有关.近几年来我院针灸科门诊接诊的颈椎病患者中,中学生的比例达到三成之多.我们采用埋线加枕疗法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解结针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倒,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解结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经统计学比较,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解结针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确切,优于普通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洛芬待因缓释片和颈痛颗粒,对照组给予口服洛芬待因缓释片。两组均嘱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劳动、睡矮枕或生理枕。2周后门诊随访,评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NDI及临床疗效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痛颗粒可显著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用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疗程为1周。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100%,对照组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该次研究主要分析在颈椎病疼痛患者治疗中采用微创埋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7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细针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埋线治疗,将两组患者疼痛评分、PⅡ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P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该次研究证明,在颈椎病疼痛患者治疗中采用微创埋线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疼痛评分,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创埋线疗法与针剌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埋线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椎不适指数(ND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4.8%,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NDI和VAS评分(P〈0.01),埋线组治疗后NDI和VAS评分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PDS微创埋线疗法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NDI,降低VAS,减少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12.
颈痛康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 986年以来 ,笔者自制中药颈痛康胶囊治疗各型颈椎病 1 60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 60例中 ,男性 1 0 6例 ,女性 5 4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8岁 ;神经根型 85例 ,椎动脉型 62例 ,脊髓型 1 3例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2 2年。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及用法 :鹿角、杜仲、狗脊、全蝎、血竭、桑寄生各 2 5 g,白芍 60g ,当归、威灵仙各 5 0 g,川芎 3 5 g ,透骨草、葛根各 65g ,防风 4 5 g,白花蛇 1条 ,共为细末 ,装入胶囊 ,每粒 0 .3 5g ,每服 4粒 ,日服 3次 ,5周为 1个疗程。3 治疗结果  治愈 66例 ,占 4 1 .2 5 % ;…  相似文献   

13.
颈痛舒散治疗颈椎病药物组成白芍24g,葛根60g,乳香、没药各60g,桃仁40g,狗脊90g,伸筋草60g,红花60g,甘革40g,木瓜60g。共研细末,过7o目筛,干燥处保存。每次9g,温开水冲服,日2次。一般资料共治疗48例,其中男27例,大21...  相似文献   

14.
薛平武 《中医杂志》2010,51(S2):177-178
<正>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病有多发加重和低龄化的趋势。在各类颈椎病中,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笔者2008年6月~2009年6月间采用颈痛穴治疗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现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病例全部来源于2008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局部直流电疗法配合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颈椎病颈痛患者均先接受直流电疗法5~10 min,然后针刺治疗。隔天治疗1次,1周3次,6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和病理分型的关系、治疗前后颈痛综合评定。结果:31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治愈12例,总有效率为90.32%,其中颈型颈椎病疗效较神经根型颈椎病好;31例病人治疗后的PRI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VAS和PPI治疗前后的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直流电疗法配合针刺能够明显缓解各型颈椎病患者颈项痛症状,且能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陈造宏  齐勇  徐汪洋 《中医正骨》2008,20(10):49-49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造成神经受压症状和体征的颈椎疾患之一,其典型症状为单侧颈痛、放射性上肢痛和手指麻木,体格检查中一般可见单侧上肢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腱反射下降或消失等。其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药物、颈围固定、牵引等。自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我们采用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靳宪辉  牛洪峰  李华 《中医正骨》2008,20(10):15-16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西药治疗组)和颈痛颗粒联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联合治疗组),对自身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联合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治疗后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新中医》2017,(10)
目的:观察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脏象全息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及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VAS、NPQ、SF-MP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NPQ、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VAS、NPQ评分均比较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程坤 《中医正骨》2008,20(10):13-14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采用针灸治疗的同时,治疗组62例给颈痛颗粒口服,对照组44例给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口服。于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差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4%和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自身差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