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西Ⅲ号液保存鼠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以UW液为对照,研究华西Ⅲ号液对鼠肾的保存效果。实验采用封闭群SD大鼠,体重200 ̄280g,供受体同性,随机分为对照组(UW液组)和实验组(HX-Ⅲ液组)2组。各组又根据保存48及72小时分为两个亚组,每个亚组各10只大鼠。原位灌注切取供体大鼠左肾后低温保存48、72小时行异体肾移植。结果:UW液保存鼠肾48、72小时移植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0%;HX-Ⅲ液保存鼠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鼠肝脏非循环离体灌注模型,观察HX-Ⅰ液对大鼠肝组织含水量、肝窦内皮细胞死亡率,Krebs-Henseleit液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活性、分泌胆汁的肝脏数量;观察HX-Ⅰ液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移植术后血糖(Pod+2,7,14)、糖耐量、胰岛素变化;观察HX-Ⅰ液对狗肾移植术后血肌酐、存活率及肝、胰、肾脏的形态学。结果表明,HX-Ⅰ液保存大鼠肝脏达24h,胰腺48h,狗肾脏达72h。说明HX-Ⅰ液作为腹部内多器官灌注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HCA-Ⅱ肾保存液对肾脏低温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HCA-Ⅱ肾保存液对草犬肾脏低温保存的效果.方法:采用草犬肾脏非循环离体灌注模型,比较HCA-Ⅱ液、UW液和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HC-A液)低温保存肾脏后其形态学及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并进行自体肾脏移植,观察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CA-Ⅱ液组保存48、72 h后,形态学改变、肾脏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和皮质ATP含量、移植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HC-A液(P<0.05),与UW液组无明显差异;低温保存供肾24 h,3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保存24、48、72 h后保存液pH值,HCA-Ⅱ液组均明显高于HC液组(P<0.05).结论:HCA-Ⅱ液保存犬肾48 h及72 h效果优于HC-A液,与UW液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富氢University of Wisconsin器官保存液(HRUW)对大鼠离体肾脏低温保存期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UW液保存组(UW组)和HRUW液保存组(HRUW组),每组8只。按大鼠肾移植供肾摘取方法取下大鼠左肾。C组:肾脏不进行保存;UW组:将肾脏于4℃UW液中保存48 h;HRUW组:将肾脏于4℃HRUW液中保存48 h。分别于保存后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检测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Caspase-3的活性。结果:HRUW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较UW组明显减轻,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UW组相比,HRUW组大鼠肾脏组织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Mn-SOD活性升高(P<0.01),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富氢UW液减轻大鼠肾脏低温保存期缺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氢气(H2)抑制低温保存肾脏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病模型F344-Lewis大鼠移植肾功能、组织学和TGF-β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病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单纯肾移植组.以切除单侧肾脏F344大鼠和Lewis大鼠为对照组.术后12周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尾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行: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单纯肾移植组在肾移植后12周出现蛋白尿增多,血肌酐、血压升高,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及TGF-β1表达上调.氯沙坦组较单纯.肾移植组蛋白尿减轻,血肌酐、血压降低,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减少,TGF-β1表达下调.[结论]移植术后早期给予氯沙坦可减轻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下调TGF-β1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HX-1号液保存狗肾脏效果,运用本地杂种狗20只,用HC-WCU液(对照组)和HX-1液(实验组)低温保存狗肾48、72小时后,行自体异位肾移植观察术后狗肾功能恢复及存活情况。结果显示:HC-WCU液48、72小时组,术后血肌酐峰值为642.60±158.60μmol/L及686.20±154.04μmol/L,HX-1液48、72小时组术后血肌酐峰值为448.32±36.9μmol/L及524.60±109.38μmol/L;HC-WCU液保存肾48、72小时移植存活率为80%和40%,HX-1液保存肾移植存活率为100%和60%;HC-WCU液组死于肾衰的肾组织损害明显重于HX-1液,结果表明HX-1液对狗肾脏的保存效果优于HC-WCU液,其有效保存时间可能达48~27小时。  相似文献   

7.
FasL基因转染诱导大鼠肾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 ligand,FasL)在大鼠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首先建立大鼠同种肾移植模型.实验组供肾移植前用1ml含重组腺病毒Ad-FasL的肾脏冷保存液经肾动脉灌注;建立同种大鼠肾移植模型.分别观察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法、肾功能测定、生存期,比较各组间的不同.结果:Ad-FasL治疗组肾移植受体大鼠平均存活天数为31.3 d,与对照组的平均9.1 d存活时间比较,平均存活天数增加了22 d,差异显著.Ad-FasL治疗组的移植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对照组在术后5 d切除对侧肾脏后血清肌酐浓度迅速上升.结论:腺病毒载体可成功介导FasL基因对大鼠肾脏的转染,并对移植肾起免疫保护作用、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明确大鼠左侧RDLN位置;观察大鼠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RDLN内DC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美蓝示踪法明确SD和Wistar大鼠左RDLN位置。Wistar大鼠60只分两组,以SD大鼠作为供体,30只Wistar大鼠左侧行异体原位肾移植术,按5只一组于开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另30只Wistar大鼠行左肾缺血再灌注术作为对照,同样在开放左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标本切片后行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对照1 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增多,48 h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肾移植1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持续增多,至72 h达最大值。肾移植和对照组DC数量差异显著(P<0.01)。形态上,1,6 h肾移植组DC形态和对照组类似,为imDC形态。12~72 h组淋巴结皮质区内DC伸出大量树突样突起,为mDC形态。结论 大鼠RDLN具体位置的明确有助于移植免疫机制的研究。肾移植后DC存在移植肾到肾周淋巴结的迁移。DC能否成熟并发挥功能同异体抗原的进入及DC在体内迁移的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内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规律,藉此探讨排斥反应的防治.方法 受体Wistar大鼠30只,按5只/组随机分为6组,35只SD大鼠作为供体,其中5只供肾作为对照组,不行受体手术.其余均行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术,并分别于开放供肾循环后1、6、12、24、48、72 h切取移植肾,行石蜡包埋切片,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观察移植肾病理学改变及肾小球内DC数量变化.结果 各组切片均未见肾小管肾炎、动脉内膜炎等AR表现.对照组及术后1 h组肾小球内DC数量基本为零;此后逐渐增加;24 h组达到顶峰,其均数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max=0.038);随后DC数量缓慢下降.结论 大鼠肾移植术后72 h内,供肾肾小球DC数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受体DC不断迁入、迁出供肾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揭示移植肾内DC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免疫抑制剂及抗炎药物的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可控心脏死亡(cardiac death,CD)后的大鼠供肾耐受热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按热缺血时间长短分成7组,每组20只,供、受者各10只,分别于供鼠心跳停止0、10、20、30、40、50、60 min后进行原位肾移植术,并结扎受鼠的右肾血管,术后观察各组受鼠的生存情况、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及其纤维化程度。结果:各组冷缺血时间相同(P >0.05),当供肾热缺血时间在30 min以内时,血肌酐均于术后1~2周恢复正常,各组受鼠存活率及移植肾纤维化程度与0 mi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当热缺血时间延长至40 min时,受鼠存活率和移植肾纤维化程度与0 min组比较亦均无显著差异(P >0.05),血肌酐于2周后稳定,但明显高于0 min组(P<0.05);当热缺血时间超过40 min时,受鼠均于1周内死亡。结论:不可控型CD大鼠供肾移植中,供肾热缺血时间应限制在40 min以内,但热缺血时间介于30~40 min的供肾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CTLA4-Ig腺病毒基因治疗诱导异基因大鼠之间的肾脏移植免疫耐受,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CTLA4-Ig基因局部转染入SD大鼠肾脏。将SD对Wistar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分为三组:组Ⅰ为空白对照组;组Ⅱ为EGFP空载体对照组;组Ⅲ为CTLA4-Ig基因转染组。观察大鼠存活时间及肾功能变化。结果组Ⅰ移植肾存活时间8.17±1.17d;组Ⅱ移植肾存活时间8.00±1.55d;组Ⅲ存活时间31.33±6.77d。组Ⅲ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转染组术后血清肌酐较同期对照组为低。结论CTLA4-Ig基因局部转染供肾的基因治疗,可诱导异基因大鼠间的肾脏移植免疫耐受,延长肾脏移植物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大鼠肾移植模型观察缺血预处理对长时间冷缺血造成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移植肾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n=20)接受缺血预处理(15 min的热缺血/10 min的再灌注),对照组(n=20)不接受上述处理.然后将移植肾脏用UW液低温保存42 h后行肾移植术.对受体成活率、早期移植肾功能及血浆中NO进行检测.结果:两组的受体成活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60%(IPC) vs 40%(non-IPC);P>0.05].实验组移植肾功能恢复更快,术后第3,6日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日血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6日血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次缺血预处理(15 min/10 min)提高了内源性NO的水平,可以加快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肾脏的恢复,此种缺血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长时间冷缺血移植肾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正> 已知单次灌洗低温保存犬肾72~96小时移植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们用10个犬肾,经四唑蓝还原反应试验结合组织学检查,观察应用高渗构橡酸盐腺嘌呤溶液(HC-A液)保存离体肾脏的效果,为肾脏保存的研究和肾移植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家兔睾丸移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睾丸血管吻合方式及睾丸保存方式对移植后睾丸存活率及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睾丸血管与睾丸血管、腹壁下血管、隐血管吻合,建立器官移植模型;分别用UW液和HTK液保存睾丸,建立器官低温保存移植模型。术后监测睾丸存活率、精子生成及雄激素分泌水平。结果端端吻合睾丸动静脉、输精管的睾丸阴囊原位移植方法最为简单易行,存活率高,术后生精功能良好;在0℃~4℃条件下,UW液和HTK液分别可保存兔睾丸72h和60h。结论 睾丸原位移植最为方便可靠,存活率高,术后生精功能良好;在0℃~4℃条件下,UW液和HTK液保存兔睾丸不宜超过72h和60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稳定而可靠的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 选用30只Wistar大鼠为供体,30只SD大鼠为受体.取供体左肾,采用HC-A离体肾保存液原位灌注,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以输尿管膀胱植入法行尿路重建,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3、6、9周取移植肾观察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排斥反应情况.结果 移植肾脏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呈渐进性变化,至术后9周可出现明显的慢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移植肾脏可顺利存活,部分出现肾积水并发症,但不影响排斥反应病理变化.结论 本方法可建立稳定、可靠的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是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MO保存液对犬肾低温保存期间Na+-K+ATPase的影响。方法:建立犬离体肾脏单纯低温保存模型,对照组用0~4℃HTK保存液和UW保存液对供肾进行灌注和保存,试验组用0~4℃自制SMO保存液对供肾进行灌注和保存,分别于24、48、72h后取皮质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检测Na+-K+ATPase的活性。结果:SMO液组所见组织病理学改变,48h和72h比HTK液组轻,在各时间点与UW液组基本相似。Na+-K+ATPase活性,保存各时点,SMO液组与UW液组无明显差异;保存24h和48h,SMO液组与HTK液组无明显差异;保存72h,SMO液组Na+-K+ATPase活性明显高于HTK液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SMO保存液在减轻细胞形态学改变和减缓Na+-K+ATPase活性下降方面显著优于HTK保存液,与UW保存液相当。  相似文献   

17.
大鼠原位异体肾移植硬化加快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大鼠移植肾慢性失功加快动物模型。方法 分别采用雄性SD大鼠和Wistar大鼠作为供受体,进行原位肾移植。术中强化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术后2、4、6、8及12周各时相血肌酐及移植肾病理变化。结果 经强化缺血/再灌注损伤1h处理的异体原位肾移植大鼠于术后6周起血肌酐开始明显升高,8周出现明显的慢性同种异体移植肾肾病(CAN)的病理改变,与未强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SD→Wistar 大鼠作为供受体,通过强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建立原位异体肾移植硬化加快模型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犬肾保存12~72小时后自体移植术71次,总的1月以上存活率为62%,无一只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同位素检查、肾动脉造影及肾组织活检均正常。临床应用7例,肾保存时间平均为23小时22分钟,无一例发生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于术后1个月内降至正常范围,术后1个月移植肾有功能者为100%。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病人80例,ASAⅡ~Ⅲ级,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完成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PECA组选择负荷剂量 持续剂量 PCA给药模式,镇痛药为0.75%罗哌卡因30mL,曲马多600mg,用生理盐水配置成150ml的混合液;对照组不给术后镇痛.两组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后24h、48h、72h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内皮素及尿素氮、肌酐及尿酸,观察记录术后1h、4h、8h、12h、24h、48h、72h的心率、血压、SpO2、尿量及VAS评分.结果 PCEA组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两组术前血压较高,自控镇痛组平均动脉压(MAP)术后迅速下降,术后72h接近正常(P<0.01);非自控镇痛组此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术后24h血浆内皮素、尿素氮、肌酐及尿素含量明显下降;手术后72h均达到各自的最低水平,但非自控镇痛组各时点测定值明显高于同时点自控镇痛组(P<0.01).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有利于减轻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疼痛刺激对生理功能的扰乱,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大鼠肾移植模型中供体肾脏的利用率,对供肾切取、大鼠输尿管吻合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从同一供体切取双侧肾脏分别进行原位肾脏移植的方法。方法:分别切取供体的左、右侧肾脏,经肾脏动脉进行灌注;供肾的肾动脉、静脉分别与受体左侧的肾脏动、静脉血管端端吻合,并应用暂时性内支架辅助的方法进行供肾输尿管与受体输尿管上段直接吻合,同时切除受体右侧肾脏。比较左、右侧供肾受体成活率及术后并发症,并通过病理切片评价移植物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从30个供体大鼠切取52只肾脏,分别施行左、右侧供肾肾脏移植28、24例。与常规单侧供肾相比节约大鼠42%。左侧供肾组5d动物存活率89.3%(25/28),右侧供肾组5d动物存活率91.6%(22/24),采用左右侧供肾对受体存活率、移植物的组织学改变无明显影响。结论:这种方法能节省实验时间,减少供体的数量,符合动物实验的经济和伦理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