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E复合酶防治烧伤后期肉芽创面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FE复合酶控制烧伤后期肉芽创面常见耐药菌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单位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将FE复合酶50 ml溶于等渗盐水0-150 ml中,使其终浓度为1-3 U/ml,用无菌纱布浸湿该液后湿敷创面,1-2次/d;对照组15例,用庆大霉素+ 等渗盐水纱布湿敷创面,1-2次/d。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5 d取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检测两组患者创面的细菌种类及所用药物对创面细菌的敏感率;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植皮术后3、5、 8、10、12 d的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患者创面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治疗组对MRSA、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3.8%、100.0%、100.0%、100.0%、100.O%、95.0%,高于对照组的17.6%、31.3%、28.6%、44.0%、33.3%、28.0%(P<0.01)。治疗组植皮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0.6±1.5)d,明显短于对照组[(15.3±1.7)d,P<0.01]。治疗组患者植皮术后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植皮术后10 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为(85.4±2.4)%,与对照组(51.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E复合酶可以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提高烧伤后期感染创面植皮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4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顽固性残余创面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后期顽固性残余创面常迁延不愈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笔者单位自 1998年 3月以来治疗此类患者 4 6例 ,均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 :本组 4 6例 ,男 31例 ,女 15例 ,烧伤总面积30 %~ 85 % ,残余创面总面积 0 .5 %~ 9.0 %TBSA,残余创面时间为 5 0~ 15 0d。作创面细菌学检查 4 8次 ,结果阳性率97%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4 1株 (占 79% ) ,铜绿假单胞菌6株 (占 12 % ) ,其他占 6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治疗方法 :若患者无全身感染症状 ,则不必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通常对创面污染重 ,分泌…  相似文献   

3.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切除后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癌灶切除前后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以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FCM)及ELISA方法分析 18例中晚期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癌灶切除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 /CD8及Th1/Th2细胞因子IFN γ、IL2、IL10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肝癌切除术后CD4 (33± 3) %、CD4 /CD8(1 1± 0 1)、IL2 (71± 11)pg/ml、IFN γ(90± 15 )pg/ml回升 ,高于术前水平〔CD4 (2 9± 4 ) %、CD4 /CD8(0 9± 0 3)、IL2 (5 7± 15 )pg/ml、IFN γ(78± 13)pg/ml〕 ,但仍低于肝硬化组〔CD4 (37± 4 ) %、CD4 /CD8(1 3± 0 2 )、IL2 (82± 15 )pg/ml、IFN γ(10 4± 2 2 )pg/ml〕(P <0 0 1或P <0 0 5 ) ;CD8(32± 3) %、IL10 (70± 9)pg/ml下降 ,低于术前〔CD8(35± 6 ) %、IL10(81± 15 )pg/ml〕水平但高于肝硬化组〔CD8(2 9± 2 ) %、IL10 (6 1± 10 )pg/ml〕(P <0 0 5 )。结论 癌灶切除后 ,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但仍未恢复到肝硬化患者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深Ⅱ度烧伤早期创面磨削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削术是应用各种快速旋转的工具如金属丝刷、钻石钻或锯齿轮等刨平或擦平皮肤 ,通过去除表皮和浅层真皮治疗各种皮肤疾病[1] 。 1 998年 7月至2 0 0 0年 4月 ,我科采用早期创面磨削术处理深 度烧伤创面 62例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80例中 ,男 60例、女 2 0例 ,年龄 1 2~ 48岁 ,平均 ( 2 8.7± 1 0 .4)岁。烧伤面积平均 ( 30 .5± 2 5 .4) % ,深 度面积最小 5 % ,最大 64% ,平均 ( 2 0 .7±1 8.7) % ;有 度创面 8例 ,面积 1 %~ 5 %。观察组(磨削组 ) 62例 ,对照组 (削痂组 ) 1 8例。两组性别、年龄、烧伤面…  相似文献   

5.
应用小块异体皮治疗烧伤残余创面1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从 1995年 10月 1999年 12月收治烧伤残余创面 2 8例 ,其中在局部浸浴清洗基础上应用小块异体皮反复换药治疗 16例 ,临床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 料 与 方 法   1.临床资料 :病例 2 8例 ,男 19例 ,女 9例 ,烧伤面积30 % 90 % ,残余创面时间为伤后 2月 18月 (平均 10 1d)。残余创面 4% 43% (平均 12 .2 % )。创面细菌混合感染 2 3例 ,耐甲氧西林金葡萄球菌 18例次 ,阴沟杆菌 10例次 ,粪肠球菌 7例次 ,绿脓杆菌 3例次。其中应用小块异体皮换药治疗组 (A组 )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 ,残余创面时间为伤后平均 10 7d ,残余创面大…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敷料在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LG  Chai JK  Guo ZR  Yang HM  Jia XM  Xu MH  Li F  Cao WH  Feng G  Sheng Z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47-1049
目的观察碳纤维敷料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浅Ⅱ°、深Ⅱ°和残余创面共2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换药)和治疗组(碳纤维敷料换药)。观察敷料吸收容量、创面炎症反应,并做创面细菌定量和创面组织学检查,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敷料吸收容量大,创面炎症反应轻,创周炎症消退快,痂下组织细菌定量低。浅Ⅱ°、深Ⅱ°及残余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7.4±2.1)d、(16.2±2.6)d、(19.4±6.2)d,均较对照组缩短,对照组分别为(9.6±2.4)d、(19.6±3.4)d和(28.8±10.4)d。结论碳纤维敷料是一种具有吸附能力强、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等特点的新型敷料。  相似文献   

7.
脱细胞真皮复合移植修复肉芽创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8月 ,共观察创面 5 3例。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 2 6例 ;成人 41例 ,小儿 12例 ;创面存在时间 3周以上者 18例 ,3周以下者 35例 ;修复面积 12~ 2 5 0cm2 ,平均 (98± 76 )cm2 。术前 3d开始准备创面 ,清除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 ,用双氧水、等渗盐水冲洗 ,内层覆盖抗生素纱布 ,再用高渗盐水湿敷包扎 ,每天更换 1次。待感染控制创面清洁 ,肉芽水肿消失后进行手术。根据创面具体情况进行清创。对 3周内基底纤维板尚未形成、或虽已形成但薄而不牢的肉芽创面 ,可采取刮除的方法。 3周以后的肉芽创面 ,已形成厚而硬的…  相似文献   

8.
胰腺良恶性疾病中HOX A9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HOXA9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HOXA9mRNA原位杂交检测 ,对 5 3例胰腺癌及 2 0例慢性胰腺炎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胰腺癌组HOXA9mRNA表达阳性率和评分〔49% ,(3 .3± 2 .1)分〕均明显低于慢性胰腺炎组〔95 % ,(5 .4± 0 .8)分〕和癌旁上皮组〔80 % ,(4 .6± 1.2 )分 ,n =2 5〕 ,而且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慢性胰腺炎组和癌旁上皮组HOXA9mRNA表达阴性 (n =5 )病例的导管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 ;高分化腺癌 (n =3 0 )和未转移癌 (n =2 2 )的HOXA9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分别为 63 % ,(4 .0± 2 .2 )分和 64 % ,(4 .1± 2 .2 )分 ,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3 2 % ,(2 .6± 2 .3 )分 ,n =19〕和转移癌〔3 2 % ,(2 .7± 2 .2 )分 ,n =2 5〕 ,其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或P<0 .0 1)。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 ,HOXA9mRNA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检测胰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HOXA9mRNA的表达 ,对预防和早期发现胰腺癌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外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rh EGF)治疗 度烧伤创面最佳用药方式。 方法  2 0 0 0年6月~ 2 0 0 1年 12月对 6 0例浅 度和深 度烧伤患者共 180个创面进行随机双盲实验 ,每例患者设 A、B、C 3个治疗区。A区为 SD- Ag对照治疗区 ,1% SD- Ag霜涂创面 ,每日 1次 ;B区为 rh EGF治疗区 ,rh EGF4 0 U/ cm2 直接喷在创面上 ,每日 1次 ;C区为 rh EGF和速愈平混合治疗区 ,rh EGF4 0 U/ cm2和速愈平 5 g混合涂在创面上 ,每日 1次 ;每日观察记录 3个治疗区变化 ,直至创面愈合停止用药 ;愈合 1周后检查创面外观、皮肤弹性 ,并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浅 度创面 A区愈合时间为 (13.2 0± 2 .4 0 )天 ,B区为 (10 .2 0± 2 .2 0 )天 ,C区为 (8.72± 2 .31)天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深 度创面 A区愈合时间为 (2 0 .10± 3.4 0 )天 ,B区为 (17.2 0± 3.12 )天 ,C区为 (15 .10± 3.81)天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和 P<0 .0 5 )。治疗期中 A区渗出液、创缘炎性反应均较 B、C区显著。深 度创面愈合后 B、C区无充血 ,有弹性和韧性 ;A区充血 ,无弹性和韧性。 结论 rh EGF对烧伤创面有明显促愈合作用 ,可改善愈合质量。rh EGF和速愈平联合使用对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提高愈合质量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与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围术期心肌酶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肌酶的释放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及恢复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1 - 1 2〕。目前文献报道的心脏病病人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多为术后 2 4~ 72h〔1 - 1 0〕,且未分病种〔7,8,1 1 ,1 2〕。我们连续对择期手术的 53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 (cg)和 40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 (rh)围术期心肌酶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和比较。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cg组 53例病人中男 33例 ,女 2 0例 ;年龄(1 1 3± 1 0 6)岁 ;体重 (2 8 7± 1 7 1 )kg。rh组 40例中男 1 5例 ,女 2 5例 ;年龄 (39 8± 1 1 7)岁 ,体重 (51 0± 9 1 )kg。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 …  相似文献   

11.
纳米银敷料在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在Ⅱ度烧伤创面的防治感染作用及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Ⅱ度(深、浅)烧伤创面患者随机分为纳米银敷料组(A组,65例),1%磺胺嘧啶银霜组(B组,63例)和凡士林油纱组(C组,63例)。创面敷料或用药每天更换1次,使用前后进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在防治创面细菌定植方面,治疗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A组(0%)与B组(1·6%)相似,均较治疗前下降,而C组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14·3%)较治疗前(4·8%)明显增加。A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9·6±1·6)d,与B、C两组比较均明显提前(P<0·01);A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9·1±2·6)d,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度烧伤创面应用纳米银敷料,可以降低患者创面感染的风险,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高原地区严重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学的流行情况 ,现将笔者单位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341例严重烧伤患者创面培养菌共 14 70株 ,分段进行分析总结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笔者单位共收治烧伤患者 3386例 ,其中成人重度烧伤患者 341例 ,占总数的 10 0 7%。本组 341例中 ,男性 2 34例 ,占 6 8.7% ;男∶女为2 .5∶1。年龄分布以 2 0~ 4 0岁多见。烧伤面积为 (33.4± 16 .8) %TBSA。本组合并吸入性损伤者 19例 ,发生率为 5 .5 % ,其中轻度 11例 ,占 5 7.2 % ;中度 5例 ,占 16 .3%。发生不同程度休…  相似文献   

13.
硝酸银软膏对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作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硝酸银(AgNO3)软膏对浅Ⅱ、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浅Ⅱ度和4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和同体试验研究(共4个中心,每个中心30例)。将患者创面按用药不同分为AgNO3组和磺胺嘧啶银(SD-Ag)组,观察各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指定时相点下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培养情况、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药物对创面的刺激性等。结果浅Ⅱ度创面:AgNO3组完全愈合时间为(9.5±2.7)d, SD-Ag组为(10.8±3.4)d,用药后7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7.9±20.5)%及(67.3±22.6)%;深Ⅱ度创面:AgNO3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1.5±4.8)d,SD-Ag组为(23.3±6,4)d,用药后20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6.6±15.9)%及(78.5±17.7)%。同等深度烧伤创面上述各项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等深度烧伤创面AgNO3组与SD-Ag组比较,具有同样明显的杀菌作用,但前者对创面的刺激性更小。结论AgNO3软膏是一种可用于浅Ⅱ、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有效、安全的外用药。  相似文献   

14.
胆系恶性肿瘤VEGF,bFGF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微血管 (microvessel,MV)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以ABC免疫组化法对 40例胆囊癌和 42例胆管癌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检测MV、VEGF和bFGF。结果  40例胆囊癌MV定量为 (6 6± 2 7)个 /HP ,VEGF、bFGF阳性率分别5 0 % (2 0 / 40 )和 5 3% (2 1/ 40 ) ;42例胆管癌MV定量为 (75± 19)个 /HP ,VEGF、bFGF阳性率分别为 5 5 %(2 3/ 42 )和 5 7% (2 4/ 42 )。高分化和未转移胆囊癌MV定量及VEGF、bFGF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5 0± 2 4)vs.(89± 2 6 ) ,P <0 0 1;39%vs.6 7% ,P >0 0 5 ;39%vs.76 % ,P <0 0 5〕和转移癌〔(4 8± 9)vs.(86± 30 ) ,P <0 0 1;32 %vs .72 % ,P <0 0 5 ;36 %vs.72 % ,P <0 0 5〕 ;高分化和未转移胆管癌MV定量及VEGF、bFGF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分化癌〔(6 6± 15 )vs .(86± 2 3) ,P <0 0 5 ;41%vs.86 % ,P <0 0 5 ;35 %vs .76 % ,P <0 0 5〕和转移癌〔(6 3± 17)vs.(90± 15 ) ,P <0 0 1;40 %vs.76 % ,P <0 0 5 ,44 %vs .76 % ,P <0 0 5〕。VEGF( )、或bFGF( )或VEGF( )bFGF( )的胆囊癌和胆管癌MV定量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敷料A包扎电烧伤创面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8月笔者单位共收治电烧伤患者38例 ,烧伤面积为 8%~ 10 %TBSA ,深Ⅱ度。其中 2 1例患者清创后用生物敷料A(威海华特保健品有限公司 ,批号 :96 0 30 1、980 90 6 )包扎创面 (A组 ) ,17例用洗必泰纱布包扎(B组 )。两组患者全身情况及局部伤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创面用 1∶10 0 0新洁尔灭、等渗盐水清创后 ,A组用生物敷料A覆盖 ;B组用 1∶2 0 0 0洗必泰纱布覆盖 ,均再用无菌敷料包扎。换药 1次 / 2d ,清创至局部无坏死组织后 ,对创面行植皮或皮瓣修复。经过上述处理 ,A组感染 1例 (4 7% ) ,B组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胫骨下段骨折内踝入路非扩髓动力髓内固定与钢板固定的效果。方法  5 0例胫骨下段骨折 ,随机分至内踝入路非扩髓动力髓内固定组 (A组 )与钢板固定组 (B组 )各 2 5例。平均随访 13个月 (8~2 4个月 ) ,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术后处理、肢体功能情况。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 :A组 10~ 4 0 (19 0 4±5 2 3)周 ,B组 16~ 4 8(2 1 92± 7 97)周 ,P =0 137。延迟愈合 :A组 1例 ,B组 7例 ,P =0 0 2 1;两组均无骨不连。感染 :A组 1例 ,B组 2例 ,P =0 5 5 2。术后局部不适或疼痛 :A组 10例 (4 0 % ) ,B组 2例 (8% ) ,P =0 0 0 8。术后辅助石膏固定 :A组 2例 ,B组全部 ,P <0 0 0 1。石膏固定时间 :A组 0~ 30 (2 0 4± 7 18)d ,B组5 0~ 10 0 (6 9± 12 9)d ,P =0 0 2 1。术后去除或更换石膏 :A组 4次 ,B组 5 4次 ,P <0 0 0 1。早期负重 :A组 3~ 2 1(7 5± 5 2 4 )d ,B组 10~ 4 0 (2 1 4 4± 7 6 3)d ,P <0 0 0 1。膝关节屈曲 :A组 135~ 14 5 (14 0± 3 4 4 )° ,B组70~ 14 5 (12 4± 2 0 4 3)° ,P <0 0 0 1。踝关节背伸 :A组 17~ 2 5 (2 2 16± 2 5 4 )° ,B组 0~ 2 5 (15 96± 7 89)° ,P<0 0 0 1。结论 胫骨下段骨折内踝入路动力髓内固定是一值得临床探讨的方法 ,后处理及  相似文献   

17.
美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在 2 0 0 1年 2月之前共为15 5例病人施行 16 5次小肠移植 ,其中单纯小肠移植6 5例、肝和小肠联合移植 75例和多器官移植 2 5例 ,具体情况如附表所示。附表 小肠移植的临床资料1990~ 1994 1995~ 2 0 0 1总计例数 6 2 9315 5儿童 /成人 34/2 85 0 /4387/71已行腹部手术 (次 ) 3± 34± 4 4± 4手术时间 (h) 14± 314± 4 14± 4移植脏器数 6 6 99185 单纯小肠 2 3(35 % ) 4 2 (42 % ) 6 5 (39% ) 复合脏器 4 3(6 5 % ) 5 7(5 8% ) 10 0 (6 1% )冷缺血时间 (h) 8± 2 10± 2 9± 3骨髓强化 0 39(39% ) 39(2 4 % )小…  相似文献   

18.
小儿烧伤休克期补液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临床资料 :重度烧伤患儿 30例 ,其中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6个月~ 6岁〔(2± 1)岁〕 ,烧伤总面积为 2 0 %~ 75 %〔(31 2 0± 11.98) %〕TBSA,除 2例Ⅲ度烧伤 (4%、31%TBSA各1例 )外 ,其余全部为Ⅱ度烧伤。 30例患儿入院时烧伤合并休克者 19例。住院时间 2~ 6 1d,平均 2 2 .73d。伤后距入院治疗时间 0 .5~ 15h〔(3.0 0± 3.2 2 )h〕。3例入院前曾少量补液 ,其余均未补液。最终治愈 2 0例 ,好转出院 10例。  治疗情况 :伤后第 1个 2 4h补液计划按 2ml·kg- 1 ·1%TBS A- 1 计算 ,另加生理需要量 10 0ml kg(体重超过 10kg者 ,超过…  相似文献   

19.
盐酸坦索罗辛在TURP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TURP)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5 7例接受TURP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用药组 (2 5例 )与对照组 (32例 )。用药组围手术期服用盐酸坦索罗辛 ,对照组则不用 ;比较两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结果 :用药组一次拔管成功率 92 % ,术后留置尿管天数 3~ 7(4.9± 1.4 )d ,术前IPSS评分 15~ 32(2 4 .1± 4 .9)分 ,术后下降 8~ 2 5 (17.4± 4 .2 )分 ,QOL评分术前 3~ 6 (4.5± 0 .8)分 ,术后下降 0~ 5 (2 .4± 1.2 )分 ,MFR 10~ 2 1(14 .9± 2 .9)ml/s ;对照组一次拔管成功率 75 % ,术后留置尿管天数 1~ 14 (6 .2± 2 .8)d ,术前IPSS评分 16~ 36 (2 4 .6± 5 .0 )分 ,术后下降 8~ 2 1(15 .0± 4 .4 )分 ,术前QOL评分 3~ 6 (4.7± 0 .8)分 ,术后下降 0~ 4 (1.9± 1.1)分 ,MFR 7~ 2 0 (12 .5± 2 .8)ml/s。统计分析显示两组间留置尿管天数、术后IPSS、QOL评分、MFR下降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一次拔管成功率与术后QOL下降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TURP围手术期应用坦索罗辛 ,可有效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 ,改善术后早期下尿路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素霞 《护理学杂志》2002,17(9):651-652
目的探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对腭裂整复创面感染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观察组 )和复方硼砂漱口液 (对照组 )对腭裂整复术后病人进行含漱 ,观察两组病人整复术后创面愈合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为 (8 5± 1 0 )d ,对照组 (14 0± 1 0 )d ;创面糜烂和愈合不良的发生率观察组为 0 ,对照组为 12 5 % ;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9 5± 2 0 )d和 (11 5± 3 0 )d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可有效降低腭裂整复创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