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内营养在外科监护室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外科监护室的应用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41例外科监护室患,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方式,方法进行肠内营养,评估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结果 41例患营养状况改善;通过系统的护理,并发闰的发生率为24.4%,41例患顺利地过渡到自然营养途径。结论 肠内营养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途径,可以系统而适时的调节患的营养状况,重视肠内营养护理中的每一环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程序,有利于降低肠内营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的应用疗效及护理体会,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ICU在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21例为实验组,肠内营养供给,选取同时期给予常规营养供给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9例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情况来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的疗效及护理体会。结果通过积极有效地治疗及护理干预,实验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积极有效,在护理要求上,主要是保证管腔通.,防治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患者复苏后,待肠水肿消退、肠道恢复通畅后经空肠途径实施肠内营养,观察营养指标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均高于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腹泻14例(67%)、胃反流5例(23%)、呕吐2例(9、5%)、腹胀5例(23%)、高血糖2例(9.5%),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无不良后果、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和误吸。结论 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肠内营养顺利实施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比较与监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食管癌切除术后患的影响及监护方法。方法:将78例食管癌患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周围静脉营养、中心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检测术前、术后TSF、ALB转铁蛋白、BUN进行对照研究并加强营养过程的监护。结果:3组患术后营养均有所改善,中心静脉营养改善最快,肠内营养肠蠕动恢复最快、并发症最少且经济。结论:术后加强营养及监护对食管癌患术后恢复十分重要,不同营养途径均可达到改善营养的目的,但以肠内营养途径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头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适应的营养供给途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3~2005年18例胰头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胰头癌根治术,通过术中设置的肠营养管采用胃肠内营养途径供给机体营养,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1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因血糖增高而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胰头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胃肠内营养既能保证患者机体营养需要。又能有效控制血糖升高而引起的并发症,优于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肠内营养监测项目及营养供给不同方法带来不同效果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93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肠内营养喂养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严格按照肠内营养喂养流程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加强肠内营养监测,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监测营养供给过程的并发症及营养效果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及吸入性肺炎等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上臂围、小腿围、三头肌皮褶厚度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第14天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和第14天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规范的肠内营养治疗操作流程及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肠内营养补给所引起的并发症问题,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9年4月52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采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及其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肠内营养有利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支持和术后恢复,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肠内营养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肠内营养能迅速补充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物质,保证其能量供给,纠正负氮平衡,从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恰当的护理有利于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充分发挥肠内营养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提高肠内营养的安全性。方法对108例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并加以总结分析,不断改进。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管道并发症。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保证患者营养供给,明显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通过对肠内营养的管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我科对重症胰腺炎早期开展肠外营养,同时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的营养状态得钊较好改善,避免了肠外营养深静脉穿刺不当造成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本将对经鼻肠管重症胰腺炎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患者的营养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104例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患的营养护理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应遵循尽早留置胃管,肠鸣音恢复后即可开始肠内营养,先水后匀浆,从少量开始逐渐加量及个体化等原则;并根据患的具体情况,按照“量出为人”的原则,加强水、三大营养物质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李琴  陈贵华 《全科护理》2016,(7):661-664
综述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指出肠内营养易发生胃食管反流、误吸、声音嘶哑、腹泻等并发症。通过正确的营养剂的选择和输注,妥善固定导管,加强导管的护理和病人的监测等措施能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危重病人的营养供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神级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28例,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常规护理及肠内营养护理。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清蛋白,前白蛋白等及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死亡2例,发生代谢性并发症4例,感染性并发症16例,胃肠道并发症2例。结论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并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蛋白含量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岚 《天津护理》2002,10(6):277-279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输注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对护理要求高,但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穿刺式空肠造瘘术在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建宇 《天津护理》2005,13(6):312-313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术后穿刺式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危重患者术中经空肠穿刺放置nocare可裂式空肠造瘘管(穿刺式空肠造瘘术),术后早期经造瘘管行肠内营养,观察患者肠内营养时胃肠道及造瘘管的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空肠造瘘管应用良好,4例患者发生导管阻塞,在介入引导下用导丝予以疏通后重新应用;穿刺处无红肿和炎性渗出及其他造瘘管相关发并症,均在7—28天内拔除造口管。结论:穿刺式空肠造瘘术可用于腹部大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心理护理、完善的营养计划、造瘘管的护理及观察营养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良好细致的护理是成功实施肠内营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外科术后危重患者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25例外科手术后危重患者进行经皮内镜下胃/肠造N(PEG/PEJ),建立了胃肠减压及肠内营养通路,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停止鼻饲8h、术前暂时抽出气管插管球囊内的气体;术后加强局部皮肤的观察,保持PEJ管道通畅,加强造口旁感染或渗血、PEJ管堵塞、导管尖端移位等症状的观察与护理;肠内营养的护理等。认为加强肠内营养及对导管的护理,是降低和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本组患者均操作成功,置管肠内营养平均〉35d,5例出现造口周围皮下感染,2例少量渗血,2例肉芽组织增生,2例分别在后期出现PEJ管阻塞和移位,未发生与PEG/PEJ操作相关的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8例外伤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主要包括肠内营养的输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胃管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认为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损伤的胰腺恢复,促进假性囊肿的吸收,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7.
老年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对41例老年危重患者经鼻胃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认真做好鼻饲管、营养液输注及口腔护理,开展肠内营养的监测工作,重视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肠内营养是临床上进行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是老年危重患者整体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空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经肠营养是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之一,较肠外营养有其独特之处。回顾性分析了5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空肠内营养的护理,认为术前正确留置鼻肠管、术后加强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是患按期完成肠内营养的基石,并从中论证了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开展肠内营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蒋玉丽 《护理与康复》2008,7(9):691-692
总结42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护理重点是重视心理护理,做好胃管及鼻肠管的固定及护理,严格掌握营养液的输入量、速度、温度,加强腹泻和腹胀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口腔护理。4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发生肠内营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经胃肠道途径供给营养应是重症病人首先考虑的营养支持途径。因为它可获得与肠外营养相似的营养支持效果,较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需要,并且可以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细菌和毒素易位,在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及费用方面较全肠外营养更具有优势。因此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但是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胃肠道和代谢方面的并发症,如腹胀、腹泻、电解质紊乱等。本文简述笔者通过监测胃残余量变化防止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