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有安  马朝桂 《医学文选》2002,21(6):921-924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溶栓、降纤可能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方法。最理想的是在超早期使闭塞的血管再通 ,及时恢复大脑血液灌注 ,才能有效防止脑梗死和瘫痪的发生。因而 ,超早期予以迅速降纤溶栓复流被认为是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基础。1 溶栓治疗的时机1 .1 缺血半暗带 近来 ,Hassmann提出广义缺血半暗带的定义是 :能量代谢保存而血供受抑制的区域。Hakim从临床干预治疗方面将缺血半暗带定义为“基本上可逆”的缺血脑组织[1] 。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虽然存在功能障碍 ,但形态学结构完整 ,处于可逆性损伤状态 ,血管再通可…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脑血管病之一,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常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超早期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能尽快实现血管再通,减少缺血脑组织损伤,拯救缺血半暗带残余神经细胞功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1]。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8月行动脉溶栓治疗27例患者,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3.
肖海 《海南医学》2011,22(17):121-123
动脉溶栓( Intra-artcrial thrombolysi, IAT)是挽救缺血半暗带和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机制在于使脑血管迅速得到早期再灌注,恢复梗死区脑血流量,缓解因局部脑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和症状。目前临床报道动脉溶栓治疗的溶通率为21%-93%,但由于溶栓疗法易引起再灌注损伤及闭塞、颅内出血等并发症。为探讨选择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溶栓方案、最适溶栓剂、最佳给药途径以及最好溶栓时机。本文就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病例筛选、溶栓药的选择及疗效以及治疗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神经血管介入研究的发展对脑血管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超早期尽快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动脉溶栓因其溶通率高而备受关注,其对患者功能转归的显著改善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希望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床医生也对其有了新的认识,这在2011年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塞溶栓法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和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0):616-617,583
脑血管病作为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 ,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脑血管病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 ,有关脑血管病研究的投入日益增加 ,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1],溶栓治疗是 2 0世纪脑血管病研究的又一成果 ,研究主要成果是 1995年美国NINDS的报道 ,这一报道制定的溶栓标准是以后各种溶栓方案的基石[2 ],急性脑梗死是脑动脉闭塞所致 ,其理想的治疗是尽早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 ,无疑 ,早期溶栓治疗是使缺血的脑组织在坏死之前恢复缺血组织供血的重要手段之一[3 ],本文就将近年来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法做以概述。一、静脉溶栓治疗法 :包华…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脑梗死以发病率、病死率高,治愈率低为特点,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出现了年轻化,因此脑梗死的治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各种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但根本的治疗措施则是超早期的血管再通。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重建血流并恢复缺血半暗带  相似文献   

7.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内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方法。方法对49例用尿激酶进行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观察闭塞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49例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33例,成功再通率为67.4%。术后平均NIHSS评分改善程度椎基底动脉系统明显优于预内动脉系统(P0.05)。结论超早期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是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动脉溶栓治疗.采用阿替普酶经微导管注入闭塞动脉栓子近端及栓子中,溶栓后常规应用抗血小板、清除自由基、改善侧支循环等治疗.结果:22例动脉溶栓患者,17例再通良好,再通率77.27%.其中有14例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术后2天内死亡患者1例(4.5%),死因为基底动脉闭塞未能再通;3个月随访21例,未发生再梗死.结论:阿替普酶动脉溶栓可使闭塞的颅内及颅外动脉再通,恢复灌注,保护缺血半暗带,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由于大部分ACI是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只有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在缺血脑组织坏死之前,及时恢复血供才有可能避免缺血脑组织坏死.所以溶栓是ACI现有治疗中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方法.尿激酶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溶蛋白使血栓溶解,其效果肯定[1] .长期以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研究表明,缺血6h内超早期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2] .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生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组织缺血后形成的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病灶中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并存,细胞凋亡主要出现在缺血半暗带内。挽救保护半暗带可逆的神经元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键,然而,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或方法(包括溶栓治疗)。研究表明,脑血管闭塞以后,缺血区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尽早再通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从而改善临床预后。而溶栓疗法是当今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前途和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可迅速恢复梗死区的脑血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我院于2010年10月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长期致残的首位病因.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肌梗死和癌症,位居第三位。形成脑梗死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75%的脑梗死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脑梗死溶栓治疗就是为了早期再通闭塞动脉。恢复血供。尽量挽救神经功能。随着神经病学和溶栓剂的研究和发展,溶栓治疗已成为降低梗死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但至今所有的方法均不能起到较明显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死是血栓堵塞动脉所致 ,因而理想的方法似乎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 ,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给予及时供血。正因为如此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近年来 ,国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许多结果表明 ,早期溶栓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方法。1 历史回顾溶栓治疗脑梗死最早在 195 8年 ,早期研究结果显示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易引发脑出血 ,显著增加病死率。因…  相似文献   

14.
曾兰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5):108-109
目的 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 对25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17例血管闭塞的患者中溶栓后有10例完全再通,4例部分再通,3例未再通.结论 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是保证溶栓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艾立通(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r-tPA行溶栓治疗,其中3例病人采用血管成形术(PTA),并注入罂粟碱扩张狭窄血管.结果颈内动脉闭塞8例中6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大脑中动脉闭塞14例中13例完全再通,部分再通1例.椎基底动脉闭塞4例中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治疗后10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 Stroke Scale,ESS)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快速恢复脑内血流,挽救半暗带,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溶解血栓,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从而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脑功能的缺损。目前认为在时间窗内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这一点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7.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具有发病急重、病情复杂多变、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已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达80%~90%患者因颅内病变动脉原位狭窄上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导致脑血管急性闭塞,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明确病因后,及时有效开通血管,恢复颅内灌注血流,挽救半暗带区域内可逆性的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的缺失为治疗关键。治疗手段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或桥接治疗等。根据TOAST病因分型,对于小血管闭塞脑梗死,血栓负荷量小,静脉或动脉溶栓疗效显著,但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单纯的静脉内溶栓,血管再通率低,预后较差。2015年国际公布五大临研究表明,机械取栓能显著提高大血管闭塞再通率,目前国内常用的取栓支架为Solitaire支架和Trevo支架,其中Solitaire支架在国内外已大量使用,治疗效果安全有效。而Trevo支架在欧美国家运用较多,国内准入较晚,临床经验不足。系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Trevo支架取栓系统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54例高度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溶栓前后均采取扩散加权成像(DWI)、3D-ASL灌注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及数字血管减影造影(DSA).观察患者溶栓前病变大小、信号特征、颈内动脉闭塞及血流灌注情况;评价责任动脉与血流灌注一致性;比较DWI与3D-ASL病变范围,并观察两者匹配情况及缺血半暗带存在与否;观察溶栓后闭塞动脉情况(是否再通、病变大小)及血流灌注变化.是否存在低灌注与高灌注.结果:以DSA为金标准,3D-ASL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10%,83.33%,87.04%;MRA:溶栓前,42例患者显示一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其中7例合并同侧颈内动脉闭塞.溶栓后,42例显示大脑中动脉M1再通,远端分支显示,6例大脑中动脉主干再通,部分远端分支未显示,5例大脑中动脉M1与同侧颈内动脉再通,大脑中动脉部分远端支未显示;DWI:溶栓前患者显示多发同侧大脑半球,且呈现点片状高信号区.溶栓后42例患者高信号区均缩小;3D-ASL:低灌注区面积较大,并与动脉闭塞相同,同时低灌注区比DWI高信号区大,表明存在缺血半暗带.溶栓后25例显示高灌注区面积较大,17例低灌注区减少;同时高灌注区与低灌注区的缩小与DWI高信号区缩小范围相同,并与动脉再通情况相同.结论:3D-ASL对于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较高,能够有效反映超急性脑梗死的血流低灌注,可有效评估缺血再灌注及溶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艾通立 (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经股动脉插管 ,用微导丝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血管闭塞部位 ,注入r-TPA行溶栓治疗 ,其中 4例患者采用血管成形术(PTA) ,并注入罂粟碱扩张狭窄血管。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 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 1 1例、椎基底动脉闭塞 3例中完全再通 1 0例 ,部分再通 8例 ,治疗后 1 0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ESS)较术前明显改善。溶栓后复查头颅CT ,发现非症性脑出血 4例 ,占 2 2 %。结论 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龙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308-3309
溶栓疗法已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的方法,选择最佳的溶栓时机、药物和途径对于提高溶栓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发病6h以内是溶栓的最佳时机,药物多采用尿激酶、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选用静脉内溶栓、局部动脉内溶栓或二者相结合的办法。溶栓治疗配合外科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脑梗死治疗现状缺血半暗带理论为溶栓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现将近几年国内外溶栓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