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添加中链甘油三酯(MCT)和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消化道疾病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添加中链甘油三酯(MCT)及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和普通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持续7 d,热卡为125.4 KJ/(Kg.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均有下降,营养支持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与普通肠内营养相比,添加中链甘油三酯(MCT)和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前白蛋白、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水平均有明显增加。结论在消化道手术后患者,使用添加了中链甘油三酯(MCT)和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能更好地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肺癌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IPPV+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进行NIPPV+肠内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如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值,分析动脉血气指标,如pH值、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ALB、HGB、TP、pH、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采用NIPPV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涂庆玲  王贵臣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3836-3838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心源性营养不良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7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营养支持组)36例和对照组(自由饮食组)36例.营养支持组按计算的总能量消耗进行营养支持,自由饮食组随意进食,观察两组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体质量.结果:72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治疗第28天后,自由饮食组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营养支持组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同时加用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血浆白蛋白的浓度,增加体质量,改善免疫状态,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细胞因子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和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EOS)、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条件下,中西医结合组加用双奇保肺冲剂,西医组加用氨茶碱,均连续治疗1个月。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EOS、IgE、CD4^+和CD8^+。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后EOS、IgE和CD4^+均明  相似文献   

5.
盐酸纳络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纳络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38例和呼吸兴奋剂对照组36例,分析其治疗前后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天、第12天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明显改善慢性Ⅱ型呼呼衰患者的敢功能,提高PaO2,降低PaCO2。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早应用纳络酮不失为慢性Ⅱ型呼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舒张支气管以及改善心、肺功能等综合治疗,营养治疗组同时给予静脉营养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2.3%,对照组6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治疗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食道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食道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组及整蛋白肠内营养支持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10天测定营养及胃肠道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2组患者营养指标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同期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0天,2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上升,相对整蛋白肠内营养支持组,序贯肠内营养支持组升高更为显著,腹泻、腹胀发生率更低。结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较整蛋白肠内营养支持能更有效地提升食道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减少胃肠道不适,是更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8.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就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进行了临床观察。共观察14例慢性痛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0次后分别采静脉血5ml、肝素化1ml,检测淋巴细胞转换率(LTT)T淋巴细胞计数(ANAE)、IgA、IgG、IgM、IgD、补体C3、C4、血清B因子(BF)及循环免疫复合物(IC)共10项指标。结果发现:14例患者经S.G.B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四例神经性头痛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支持在普外危重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5例普外危重患者分危重A、危重B、对照组。危重A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危重B组除常规治疗外加全肠外营养支持等,观察其治疗前后总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G、M、A及IL-6、SIL-2R的变化情况。结果:危重B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危重A组。结论:全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普外危重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免疫功能,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肠外组单纯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肠内外组则进行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ICU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肺部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营养指标。结果:肠内外组总有效率高于肠外组,P<0.05;肠内外组肺部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组,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肠内外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营养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各自应用及联合应用对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4组,所有患者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7 d,Gln+rhGh组口服Gln[0.3 g/(kg·d)]和皮下注射rhGh(10 U/d),Gln组口服Gln,rhGh组皮下注射rhGh,肝硬化对照组给予相应安慰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Gln+rhGh组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都有显著意义的升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白细胞总数无显著意义的变化.结论:Gln与rhGh联合应用能提高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谷氨酰胺强化的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The Cochrane Library),纳入所有使用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治疗肿瘤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的7项研究,包括47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谷氨酰胺强化组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含量、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均高于普通营养支持组,负氮平衡的纠正谷氨酰胺强化组同样优于普通营养支持组,但是CD8+、IgA、IgM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其效果优于普通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给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研究其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5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A组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B组作对照,测定两组的转铁蛋白、氮平衡、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的转铁蛋白、氮平衡、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感染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能降低其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热量联合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 COPD机械通气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营养,给予观察组患者非蛋白热量15~20 kal·kg-1·d-1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30 kal·kg-1·d-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 d 动脉血气、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成功脱概率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0 d 后, PaO2、PaCO2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 P<0.05),两组患者 PaO2、PaCO2指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成功脱概率为70%,对照组患者成功脱概率为5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存活率为95%,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存活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热量联合营养支持在 COPD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对有营养风险者给予个体化膳食干预,观察患者血液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改变,观察营养支持在AD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对122例AD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选取NRS2002评分≥3分的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者共6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个体化营养支持组和普通饮食对照组,每组各32例。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实验室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 122例AD患者中有64例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总发生比例为52.5%。A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性与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降低有显著相关性(χ2=9.310,P=0.002;χ2=8.060,P=0.018)。随着生活能力、患者认知功能的降低,营养不良及危险的发生率显著升高(χ2=6.931,P=0.031;χ2=7.448,P=0.024)。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AD患者MMSE、ADL评分高于普通饮食对照组(P0.05)。同时,患者血TP、ALB、PA、Hb、TC、TG水平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A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加用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合理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将120例COPD并呼吸衰竭随机分为A组(单纯肠外营养组)、B组(单纯肠内营养组)和C组(肠内外混合营养组)各40例,比较三组治疗2周后营养指标、血气分析及并发症等的变化.结果:C组在三头肌皮褶、总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优于A组(P<0.05),营养支持后C组总蛋白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相对单纯肠外营养支持或肠内营养支持,肠内外混合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留置胃管、禁食、输液和肠胃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12h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共7d.营养支持治疗第8天对2组患者体质量、前清蛋白、血清蛋白等营养指标,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第8天,观察组前清蛋白、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总蛋白指标及淋巴细胞计数,IgA、IgG、IgM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显著提高患者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血必净注射液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生素、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2h1次,连用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5d的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气道压力、动脉血气以及成功撤机率、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道压力、动脉血气、WBC、CRP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5d治疗组患者的气道压力、动脉血气、CRP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比50%,P<0.05),ICU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比50%,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有利于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撤机,能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ICU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的营养状况 ,探讨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其发病、疗效、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 1例老年HFRS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救治效果。检测 13 1例老年HFRS患者的营养指标 ,如BMI、血清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血红蛋白 (HGB)、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和氮平衡 (BN )。结果 :13 1例老年HFRS患者中 62 4%存在营养失衡 ,经综合治疗和营养支持后 ,营养正常组较营养失衡组的病程短、营养指标恢复明显。结论 :老年HFRS患者多数营养不良 ,除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是改善体质、缩短病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创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创伤术后患者分为创伤组及创伤并发症组,分别在术后第1,7及14日测定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CRP),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创伤组及创伤并发症组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均在术后第1日明显降低,而CRP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