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 active anfi-retroviral therapy,HAART) 的广泛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 /丙型肝炎病毒(hepattis Cvirus,HCV)感染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随着患者寿命的延长,其合并的HCV感染对患者的病死率有很大影响。终末期HCV相关性肝病是HIV感染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骨科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共79例,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将其分为手术切口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58例)。分析两组患者SSI发生率,筛选SSI影响因素,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79例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中发生SSI者共21例(26.58%),其中13例为切口浅部感染,5例为深部感染,3例为腔隙感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合并疾病(结核)、术前HIV RNA载量、术后1周红细胞沉降率(ESR)、术后1周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程、住院时间、腰部及下肢手术部位、BMI指数、CD4+ T计数、CD8+ T计数、CD4+/CD8+ T、白细胞(WBC)和血红蛋白(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将临床中及以往文献报道的SSI相关因素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BMI、CD4+ T计数、HGB、WBC、合并疾病(结核)、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程、切口类型、麻醉类型和术中出血量均为HIV/AIDS患者骨科相关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0.05)。 结论行骨科手术的HIV/AIDS患者为SSI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合理围手术期用药包括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进行免疫重建、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尽量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具有高病死率、高传播率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HIV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靶向攻击CD4+T淋巴细胞,使其数量进行性减少(200个/μl或低于总淋巴细胞的14%),易引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意识的变化,HIV/AIDS患者病例数逐渐增多,相应的HIV/AIDS相关性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亦逐渐增高。与一般眼部疾病相比,HIV/AIDS相关性眼病的临床表现特殊,治疗困难。本文对HIV/AIDS几种常见眼部疾病展开综述,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此类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情以及合理地指导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视力,减少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卫生系统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做出的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85年发现第一例AIDS病人至今,中国大陆的HIV流行已经经过了传入期和扩散期,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到2003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已发现HIV感染者,累计报告HIV感染者62195例,其中8742人被确诊为AIDS病人。专家估计中国的HIV感染者的实际数字已超过84万,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病毒传播,10年后这个数字将会超过1000万(图1,2)。  相似文献   

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其致病机理邵海枫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结构中图法分类号R512.91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antagnier等,从一名患慢性淋巴腺瘤的男性同性恋病人的淋巴结细胞培养中分离到一株新的逆转录病毒,当时命名为淋巴腺...  相似文献   

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核分枝杆菌(HIV/M.tb)共同感染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威胁。自噬是一种溶酶体分解代谢过程,正常状态下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还涉及细胞内病原体如HIV-1和M.tb的清除,可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本文概述在HIV-1和M.tb单独感染以及共同感染的背景下自噬对机体免疫防御的调控,全面了解病原体与自噬的相互作用,展望未来开发基于自噬原理新的预防性疫苗和治疗干预措施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对肾脏的损害有多种 ,如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包括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 )、肾淀粉样变性、狼疮性肾炎等[1~ 3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 (HIV -associatednephropathy ,HIVAN)是HIV感染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快速进展性肾衰竭为临床特点 ,病理表现为萎陷型肾小球硬化 (collapsingglomerularscleros ing)和变异的小管间质性肾炎 (variabletubulo -interstitialnephritis)的一种独立的肾脏疾病[4] 。约 10 %HIV感染患者发展为HIVAN ,2 0岁~ 6 4岁黑人中 ,HIVA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 (ESRD)…  相似文献   

9.
Jellis  J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10):617-620
1991-1994年Zambia大学教学医院骨科对感染HIV与非感染HIV的手术病人进行了临床研究。以便向病人及术者提供较确切的信息,哪些手术对于感染HIV病人有危险,引起他们的重视,也希望获得感染HIV病人的哪些临床指征可能增加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率者与感染HIV病人之间交叉感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就诊的81例HIV阳性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性别年龄相对应的81例非HIV阳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ART)对既往因献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肝病相关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治的940例既往因献血感染HIV者的性别、年龄、诊断时间、治疗情况、死亡日期和主要死因等资料,回顾性分析638例行cART死亡患者(cART治疗组)和302例未行cART死亡患者(未治疗组)的肝病相关死亡影响因素。 结果cART治疗组患者总体病死率为33.9%(216/638),显著低于未治疗组(93.4%、282/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91.511、P < 0.001);但cART治疗组肝病相关病死率为7.8%(50/638),显著高于未治疗组(4.0%、12/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66、P = 0.026)。其中,cART治疗组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病死率和死亡比例分别为7.1%(45/638)和20.8%(45/216),均显著高于未治疗组[2.6%(8/302)和2.8%(8/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73、P = 0.006,χ2 = 41.655、P < 0.001)。 结论在既往因献血感染HIV人群中,cART可降低其总体病死率,但HCV感染相关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肺结核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回顾性分析12例肺结核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住院病人的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多次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9例病人坚持抗结核治疗,症状减轻,结核病灶吸收好转出院;3例病人放弃治疗,转归未能跟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行肾组织活检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肾病患者进行病理分析。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接受肾组织活检的HIV合并肾病患者,分析其病理特征、干预措施和预后等。结果共纳入9例患者,其中肾病综合征患者6例,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1例,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2例。组织学诊断: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3例,膜性肾病患者1例,塌陷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FSGS)伴膜性肾病患者1例,FSGS非特异型(NOS)患者1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1例,Ig A肾病患者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例。5例患者在肾组织活检时首诊HIV感染(其中塌陷型FSGS伴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各1例,2例为肾小球微小病变),其余4例在HIV感染确诊后的不同时期(均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发病。并发症:糖尿病1例,梅毒感染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例。随访情况:3例患者失访,6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感染,其中2例仍有大量蛋白尿,其余4例患者血尿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水平,复查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至可疑阳性或24 h定量<300 mg/d。结论HIV感染者出现肾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不同程度蛋白尿和(或)血尿,伴或不伴肾功能不全,病理类型不仅限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HIVAN),可出现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轻微病变、膜性肾病、非塌陷型FSGS、急性间质性肾炎、Ig A肾病。肾组织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效情况下,依据患者的病理诊断,有针对性地给予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并加强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肾病患者应加强HIV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结核分枝杆菌(MTB)分离株对一线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HIV/MTB双重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HIV合并MTB感染者154例(实验组)和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357例(对照组),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TR)4种一线药物耐药性检测,比较两组患者MTB的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初始及获得性耐药、耐多药率。 结果HIV/MTB双重感染组患者总耐药率(44.2%,68/154)、初始耐药率(42.2%,19/45)、初始耐多药率(13.3%,6/45)、STR总耐药率(31.8%,49/154)和初始耐药率(28.9%,13/45)显著高于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33.9%、25.0%、3.8%、22.7%、11.4%)(P均<0.05)。INH、RFP、EMB耐药率与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患者获得性耐药率(39.1%,88/225)和获得性耐多药率(19.1%,43/225)分别高于初始耐药率(25.0%,33/132)和初始耐多药率(3.8%,5/132)(χ2= 16.785、P < 0.001;χ2= 7.393、P = 0.004)。 结论HIV/MTB感染者分离的MTB对一线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高,其中STR耐药最为严重,提示临床治疗应重视HIV/MTB双重感染者的结核耐药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影响。方法 将50例HIV合并股骨头坏死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前病毒载量的不同分为A组(病毒载量<30 000 copy/ml, 35例)和B组(病毒载量≥30 000 copy/ml, 15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36个月随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在术后2周及1、3、6、12、24、3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两组术后1、3、6、12、24、36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1例(1/15)发生肺部感染,A组3例(3/35)、B组3例(3/15)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C)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经淋巴结穿刺活检组织学病理、肺泡灌洗液细胞学病理或二代测序技术(NGS)等确诊的HIV感染合并MAC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表现、受累脏器、影像学表现、治疗以及预后等。年龄、白细胞计数、白蛋白、C-反应蛋白等呈正态分布,以x±s表示;CD4^(+)T淋巴细胞水平、HIV RNA载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时长等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性别、致病菌种和受累脏器等)以[例(%)]表示。结果入组HIV感染合并MAC病患者共1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0.15±6.5)岁。HIV合并MAC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减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4(12.5,82)]个/μl。累及器官以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61.5%、8/13),其次为肺(23.1%、3/13)。HIV感染合并MAC病最常见菌种为鸟分枝杆菌(76.9%、10/13),其次为胞内分枝杆菌(15.4%、2/13)。发热是HIV感染合并MAC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76.9%(10/13),其中90%(9/10)患者体温峰值超过39℃。HIV感染合并MAC肺病最常见的影像表现为斑片实变影,常伴纵膈淋巴结肿大。13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为34(12.5,82)个/μl,53.8%(7/13)患者水平低于50个/μl。所有患者均根据菌种鉴定结果行经验性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92.3%(12/13)]和乙胺丁醇[92.3%(12/13)]。结论在HIV感染人群中,MAC可累及全身多脏器,患者可出现高热、淋巴结受累,菌种主要鉴定为鸟分枝杆菌。应积极获取患者淋巴结、肺泡灌洗液等病理结果,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曾被列为实质性脏器移植的绝对禁忌证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强效抗逆转录病毒疗(HAART)的引入,HIV感染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世界上少数移植中心先后进行了尝试性工作,选取了部分HIV感染患者作为肝脏或肾脏移植的受者。我中心于2004年先后为2例HIV感染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广泛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已经成为一种慢性、可控性疾病,HIV阳性患者的预期寿命已接近正常人群。研究表明HIV阳性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晚期股骨头坏死最终的治疗方案就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由于HIV阳性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并发症和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HIV阳性患者股骨头坏死THA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外周血的同时入侵中枢神经系统(CNS),可以引发HIV-1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感情淡漠和记忆障碍,导致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不便。根据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程度,HAND分为无症状性神经认知损害(ANI)、轻度神经认知紊乱(MND)和HIV相关痴呆症(HAD)3种类型。HAND目前已经成为AIDS患者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AIDS患者进行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并发严重HIV相关痴呆者显著减少,生存期延长。目前HAND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相关危险因素也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对HAND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HAND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8):1633-1636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探讨如何使HIV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HIV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单纯髓核摘除术患者6例,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植骨内固定术患者9例。选取同一时期与试验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5例HIV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单纯髓核摘除术患者8例,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植骨内固定术患者7例。术前、术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JOA评分15分法)评定神经功能,计算患者病情改善率和优良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末次JOA评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前与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改善率为93.8%,优良率为96.49%,对照组改善率为94.5%,优良率为97.1%,两组间改善率及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神经并发症发生,切口均正常愈合,无切口愈合不良及切口感染发生。[结论]HIV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类特殊的患者,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同样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正常患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