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中药菟丝子中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60 nm,流速为1 mL/min,梯度洗脱:0→60 min→80 min,甲醇的比例由25%→40%→60%,柱温45℃,测定中药菟丝子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色谱峰分离情况良好,菟丝子中5种化学成分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0%~102.2%,RSD为1.44%~2.63%。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菟丝子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HPLC测定芩枳丸中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为进一步提高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C18(4.6 mm×250 mm,5"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大黄素、大黄酚分别在0.120~1.200、0.196~1.960、0.016~0.160、0.024~0.240、0.050~0.5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56%、98.20%、98.54%、98.27%、99.64%。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芩枳丸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重复性好,为产品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黄中总大黄素成分含量测定条件优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优选大黄中总大黄素成分含量测定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HPLC测定其含量,对影响总大黄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水解时间、酸的浓度、酸用量、氯仿提取次数及氯仿用量5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利用UROS系统软件回归处理,得出优化条件:水解时间9min;氯仿用量70ml;提取次数2次;H2SO4用量10ml;H2SO4浓度1mol/L经验证试验,重复性好,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栽培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方法 :HPLC法测定 35个产地银杏叶中 3种主要黄酮甙元即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 ,并以此换算出总黄酮含量。结果与结论 :各产地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其中产量大的江苏邳州、广西兴安、贵州正安、湖北安陆等地的银杏叶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半边莲药材中2个多炔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半边莲药材中2个多炔类成分lobetyolin和lobetyolinin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乙腈-水(0~25 min,10%~4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7 nm。结果:半边莲药材中2个多炔类成分含量普遍较低,其中最高者含lobetyolin和lobetyolinin分别为0.461,0.436 mg.g-1,总量接近1‰,而在有的样品中未检测到。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适用于半边莲药材中lobetyolin和lobetyolinin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环烯醚萜类成分是中药秦艽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马钱苷酸、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 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在秦艽药材中的含量相对较高且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实验中建立了中药秦艽中5种环烯醚萜的含量测定方法:Shiseido SPOLAR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04%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 ℃;进样量5 μL。该方法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值在97.35%~106.2%。对8种39份秦艽药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5种环烯醚萜类成分在8种秦艽类药材中均有分布。种内含量差异较大表明含量除了与物种有关外,与种质资源、环境和生长年限都密切相关。小秦艽中各组分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正品秦艽。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鸡骨草胶囊HPLC指纹图谱,同时进行多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以218、230 nm双波长测定8个成分的含量。结果:鸡骨草胶囊指纹图谱标定22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成分,分别为1号葫芦巴碱、6号京尼平苷酸、7号京尼平-1-龙胆双糖苷、8号绿原酸、10号京尼平苷、11号维采宁-2、12号芍药内酯苷、13号芍药苷,10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88、0.990、0.992、0.991、0.994、0.995、0.994、0.986、0.995、0.991;葫芦巴碱、绿原酸、维采宁-2、京尼平苷酸、京尼平-1-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1%~101.30%,RSD为1.85%~2.17%。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准确性较好,可用于鸡骨草胶囊质量控制及评价,为质量标准的提升及产品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HPLC测定山楂叶中7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楂叶中绿原酸、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牡荆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乙腈-四氢呋喃-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70 nm,参比波长430 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牡荆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62~180、9.37~300、15.94~510、0.66~21、3.75~120、4.50~144、0.28~9.0μg/mL(r分别为0.9995、0.9999、0.9999、0.9998、0.9998、0.9998、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RSD=1.2%)、99.0%(RSD=1.6%)、99.2%(RSD=1.4%)、100.2%(RSD=1.8%)、99.6%(RSD=1.5%)、99.4%(RSD=2.0%)、100.8%(RSD=1.5%)。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更好地控制山楂叶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药龄、不同月份生育期的广西三七中皂苷的含量,并考察其变化规律,为广西三七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Shim-pack CLC-ODS柱分离,流动相:乙腈与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柱温:室温,流速1mL/min.结果:不同药龄、不同月份生育期的广西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有明显差异,4年药龄的广西三七10月份采收三七皂苷含量最高.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含量测定;药龄及月份生育期是影响广西三七皂苷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建立血府逐瘀颗粒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多波长法对苦杏仁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和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结果表明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115 4~0.923 2μg、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样量在0.021 9~0.175 4μg、芍药苷进样量在0.395 2~3.161 6μg、阿魏酸进样量在0.042 6~0.340 8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8%,99.60%,98.90%,100.31%(RSD分别为1.7%,2.9%,2.0%,1.8%)。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方法快速简单,方法可靠,可作为血府逐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药制剂工程中出现的定积分近似计算问题,提出用Excel解决定积分的数值计算方案,并通过实例阐述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导致肝损伤(HILI)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儿童医院53例HILI患儿的类型、年龄分布、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免疫指标和肝损伤与药物因果关系(RUCAM)。结果:HILI患儿的多发年龄段为1~3岁(43.4%),临床分型主要为肝细胞型占90.6%,临床症状以食欲不振最为常见占92.5%,其次为黄疸(84.9%)、乏力(64.2%)和恶心呕吐(60.4%)等,各类型患儿肝功能指标差异明显,胆汁瘀积型肝损伤患儿的免疫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肝细胞型和混合型患儿;RUCAM分析显示,13.2%的HILI患儿与中药关联性“极可能”相关,60.4%的为“很可能”相关。结论:HILI患儿以肝细胞型为主,临床医师需重视中药导致的儿童肝毒性,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HPLC指纹图谱的中成药质量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曾令杰  陈矛  王德勤  杨东升 《中成药》2003,25(5):347-348
目的:探讨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模式。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标准指纹图谱和样品指纹图谱,运用数值分类学和统计学原理,通过计算机求出样品图谱与标准品图谱之间的角余弦系数和距离系数来判别它们的相似性程度。结果:角余弦系数和距离系数相结合能够准确的判断样品和标准的相似程度。结论:该模式能有效的实施生产上的在线控制,保证不同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中药炮制的超分子化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药生物超分子体特征和对人体的"气析"作用,分析中药炮制学研究现状及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破解之策。在前期诠释中医药基础理论,提出"气析"作用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生物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中药炮制所存问题的根源,形成中药饮片炮制的超分子化学研究对策。中药为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炮制就是对生物巨复超分子体的炮制,其本质是在外界高温、高湿条件下,加辅料与不加辅料对生物超分子主客体进行化学变化的中药制药技术;超分子化学贯穿始终,宜用超分子技术进行研究。中药饮片是经过超分子化学反应后主客体分子产生变化的产物,其内部发生了主客分子的理化性质变化,如结合水的逸出、化学键的断裂、脱水、炭化、及其与辅料作用等;炮制后的饮片药性与药效变化程度决定于主客体"印迹模板"变化程度,可采用对人体超分子"印迹模板"的"气析"作用测出,集单用确定与合用可调配的整体相统一的给药体系。该文将从研究思路、方法、品种归属、炮制原理、质量标准、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存,并形成以超分子化学为核心的对策。中药炮制是建立在体现人体经络脏腑超分子"印迹模板"(药素)作用基础上的生物超分子体的化学技术,其反应产物饮片体现单用确定性与合用调配性,由此可构成中药临床配伍调配给药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中医理论使用中药注射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韩伟  何恩霞  曹京梅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498-2500
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危急重症治疗领域具有化学药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在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流感危急重症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近几年中药注射剂频繁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受到严重质疑,究其原因,不外乎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合理用药问题。因此,该文从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史开始,综合文献资料,阐明中药注射剂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药相须配伍增效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相须配伍是复方用药的配伍核心,是中药配伍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中药相须配伍增效的机制与中药的性能和功效、相须配伍后中药药理作用的改变及中药有效成分的改变有关。我们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才能全面认识其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思维方式上,学习中医首先是对中医思维方法的学习,而教授中医学知识的首要任务是为学生培养中医思维模式.本文从注重整体研究、强调功能联系、擅长取象比类、重在辨证论治、善用中和思维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和建立学生的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中医气化学说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气化作用所产生的生理、病理变化,研究讨论了阳化太过、阳化不及、阴化太过、阴化不及4种气化作用异常的表现形式与机体代谢之间的联系,指出目前对二者的研究主要表现在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干眼病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研究中,认为中医气化作用与代谢关系在临床运用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illness has been emphasiz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using this knowledge to schedule therapies such as acupuncture during appropriate hours of the da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ime periods (two hour segments) that apply to each organ system according to TCM (lungs, large intestine, stomach, heart, kidneys and liver), and elaborates on how recent medical research has found similar relevant biorhythms in these very same organ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