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测进入抗氯喹疟原虫中的氯喹量较敏感株低的原因是受阻于感染的红细胞,还是疟原虫自身,以及抗氯喹疟原虫是否具有快速排出氯喹的特点。方法:给两株感染小鼠ig氯喹,用高压液相(外标法)检测感染红细胞和疟原虫中的氯喹量。结果:ig氯喹4.06 mg/kg与400mg/kg氯喹3h后,敏感株感染红细胞和抗氯喹株感染红细胞中的氯喹量无明显差异,而抗氯喹疟原虫中的氯喹量,两个剂量组分别较敏感的低54.0%与42.1%(P<0.001)。比较ig氯喹3h与7h后疟原虫积聚的氯喹量,敏感株两者相同,抗性株7h后不仅无明显减少,相反地上升(0.452±0.079nmol/mg蛋白与0.559±0.124nmol/mg)蛋白(P<0.02)。结论:进入抗氯喹疟原虫中的氯喹量低,其受阻部位是在疟原虫本身而不是在感染的红细胞,未发现抗氯喹疟原虫快速排出氯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找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逆转剂.方法 将健康昆明小鼠72只(雌、雄各半)每只腹腔注射0.2 ml伯氏疟原虫ANKA株氯喹敏感系(chloroquine sensitive,CS)或由其选育的高抗氯喹系(chloroquine resistance,CR),按下述随机分组后灌胃给药治疗,观察各组疗效.(1)小鼠感染CS疟原虫30 min后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6只,给D-6182{(Z,Z)-N,N,N-三甲基-2,3-双[(1-氧代-9-十八碳烯酸)-氧代]-1-丙胺基盐酸盐|、C-2832[胆畄醇-3-N-(二甲胺基乙基)氨甲酸酯]、Ket(酮替酚)、0.1%西黄蓍胶(对照组),连续灌药5 d.于D1至D7每天每鼠取尾血涂片作常规镜检,确定各实验组的原虫血症.(2)小鼠感染CR疟原虫后第3天随机均分为8组,每组6只,给D-6182、C-2832、Ket组、氯喹组、0.1%西黄蓍胶对照组及给予D-6182、C-2832、Ket后2 h再加灌服小剂量12 mg/(kg·d)氯喹(5%ED90),连续5 d.每鼠于D4至D7每天取尾血涂片作常规镜检,确定各实验组的原虫血症,并计算各组的原虫减虫率.结果 (1)感染伯氏疟原虫CS株的小鼠,分别灌服80 mg/(kg·d)D-6182、120 mg/(kg·d)C-2832或10 mg/(kg·d)Ket连续5 d,各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的原虫感染率自D1至D4逐日上升,至D4达峰值,D5时对照组小鼠原虫感染率继续上升,而各给药组维持在D4的峰值水平.(2)感染伯氏疟原虫CR株的小鼠给适宜剂量的C-2832、D-6182或Ket后2 h加灌服小剂量氯喹12 mg/(kg·d)(5%ED90),此后连续5 d(D3-D7),于D4原虫减虫率可达到97.77%、99.28%或96.73%,而在D7可达到99.81%、98.87%或100.00%.结论 C-2832和D-6182两种化合物对伯氏疟原虫CR株感染小鼠的氯喹抗性具有逆转作用,其逆转能力与Ket相当.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search for reverser of chloroquine-resistance in Plasmodium berghei (P.berghei) ANKA. Methods Seventy-two healthy Kunming mice were each infected with chloroquine sensitive (CS) or chloroquine resistance (CR) P. berghei ANKA respectively, then treated with various schedule of reversal agents C-2832 、D-6182 or ketotifen(Ket) respectively with or without co-administration of low dose (5%ED90) of chloroquine (CQ). Schedule 1: mice infected with CS were randomly distributed into 4 groups, 6 mice in each group, 30 min after infection,then treated i.g. with D-6182, C-2832, Ket or 0. 1% gum tragacanth(control) respectively for 5 consecutive days. The parasitemia of each experiment group was then determined by routin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n blood smears from the tail blood of each mouse from D1 to D7.Schedule 2:mice infected with CR were randomly distriduted into 8 groups, 6 mice in each group, 3 d after infection, then treated i.g. with D-6182, C-2832, Ket, chloroquine or 0. 1% gum tragacanth (control) with or without co-administration of 12 mg/(kg · d) chloroquine (5% ED90) 2 h after the first administration for 5 consecutive days. The parasitemia of each experiment group was then determined microscopically by examination on blood smears from the tail blood of each mouse from D4 to D7. The reduction rates of each group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reverser. Results 1. The parasitemia of mice infected with CS was going up daily from D1 to D4 and reached the peak on D4 in all groups administered with 80 mg/(kg · d) D-6182, 120 mg/(kg · d) C-2832 or 10 mg/(kg · d) Ket for5 d. From D5 the parasitemia kept going up in control group while it kept at the level of D4 in all treated groups. 2. Chloroquine 12 mg/(kg · d) administered i.g. 2 h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C-2832 or D-6182 or Ket for 5 d(D3-D7) could reach 97.77%, 99.28% or 96.73% of reduction rate of parasitemia on D4 and 99.81%, 98.87% or 100.00% on D7 respectively in CR P. berghei infected mice. Conclusion Two compounds of C-2832 and D-6182 exhibited the reversal activity on CQ resistance in CR P. berghei infected mice at the same range of that of well-recognized reverser Ket.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RC株)和氯喹敏感株(N株)感染鼠脾脏B细胞活化与树突状细胞(DC)的关系。 方法 分别用感染N株或RC株疟原虫的红细胞(iRBC)腹腔接种感染ICR小鼠(1×106个iRBC/只)。当小鼠原虫血症N株达50%~80%、 RC株达61.7%~68.4%时, 断颈处死取脾脏。 常规方法制作石蜡切片, HE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进行组织学观察。 制作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观察脾脏细胞的变化。制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比较B细胞和DC变化。 结果 RC株感染小鼠脾脏白髓增生明显, 抗B细胞的特异性表面分子CD45R/B220和CD19抗体同时表达阳性的B细胞在脾细胞中的百分比增加, 中、 小淋巴细胞数量增多, 在红髓内浆母细胞与成熟的浆细胞数量增多。而N株感染小鼠脾小体则以大、 小淋巴细胞为主, 生发中心不明显, 红髓可见大量的含疟原虫的红细胞、 小淋巴细胞, 而浆母细胞和其他发育期浆细胞则少见。 RC株感染小鼠脾脏内白细胞分化抗原11c(CD11c) 阳性的DC数量明显增多, 尤其动脉周围淋巴鞘T细胞区。并且这些DC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MHCⅡ) 类分子表达明显升高, 表明主要是成熟的DC增多。DC外形不规则, 胞质丰富, 电子密度高, 含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吞噬泡样结构。 结论 RC株感染小鼠脾脏成熟的DC 明显增加, 从而诱导B细胞的活化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伯氏疟原虫敏感株 (N株 )和抗性株 (RC株 )基因组DNA差异。 方法 应用基因组DNA随机多态性扩增 (RAPD)和锚定引物扩增DNA(APAD) ,分别对抽提的伯氏疟原虫N株和RC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并对扩增的产物进行电泳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 7条随机引物RAPD方法扩增出 44 0条DNA条带 ,其中RC株和N株的共有条带是 196条 ,差异带 43条。 84条锚定多聚A引物APAD方法扩增出 95 2条DNA条带 ,其中RC株和N株的共有条带是 43 6条 ,差异带 5 3条。两种方法得到N株和RC株基因组DNA的同源性分别为 0 .89和0 .91;距离系数分别为 0 .197和 0 .15 5。 结论 伯氏疟原虫N株和RC株基因组DNA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N)和抗性株(RC)在疟色素形成和致病性上的差异。方法:用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和抗性株分别感染IRC小鼠。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氯喹治疗对照组(CC),N株感染组(N),RC株感染组(RC)和RC株感染加氯喹治疗组(RCC),比较各组间末梢血中疟原虫的形态、原虫血症、肝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N组肝细胞损害较严重,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融合,溶酶体增多,肝血窦内疟原虫少见。RC组炎症反应较突出,主要为单核细胞浸润以及枯否细胞活跃,大滋养体和裂殖体在肝血窦滞留;肝细胞损害较轻,表现为线粒体增生、肿胀及空泡化。N株疟原虫富含内食物泡,其内有疟色素颗粒,被寄生红细胞结构较完整;而RC株疟原虫外食物泡较多,位于疟原虫外围的红细胞胞质内,被寄生的红细胞呈蜂窝样改变,食物泡内无疟色素。结论:RC株疟原虫可能改变了原敏感株(N株)对血红蛋白的摄取和消化方式,从而阻碍了疟色素形成;N株和RC株疟原虫可能因诱导宿主免疫反应的明显差异,导致RC株较N株致病力为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察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 (RC株 )和敏感株 (N株 )的遗传学差异。方法 先维持对 RC株连续大剂量氯喹治疗 (5 0 m g/ (kg.d) ,再通过简化逆转录差示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s DDRT- PCR)寻找 RC株和 N株疟原虫 c DNA差异片段并对所产生的可疑差异片段进行反复的 DNA回收和 PCR鉴定 ,然后选其肯定的差异片段 (N2 5 和 R2 5 )作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检索。结果 尽管差异片段 N2 5 和 R2 5 的克隆分子 N2 5 2 和 R2 5 1 的 DNA序列相同性为 99.8% ,但由于多点突变导致它们的编码氨基酸及其模拟二级结构出现很大差异。BL AST(2 .0 6 )检索未能在基因库中发现与 R2 5 1 和 N2 5 2 相似的基因序列 ,不过它们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从 12 8nt到 189nt)与褐鼠磷脂酶 Bm RNA部分序列 (从 10 5 3nt到 1114nt)具有高度同源性 :在 R2 5 1 和N2 5 2 分别为 93.5 %和 91.9%。结论 简化的差示 PCR技术结合差异片段的反复验证和序列分析可用于氯喹抗性相关基因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9.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 方法与结果 采用伯氏疟原虫接种传代和青蒿素剂量递增法分3条路线进行培育 :A线 ,青蒿素起始剂量为 12 6 .2 mg/kg相当于 1/2 ED50 ) ,递增剂量为 6 0 mg/kg,每隔 2代改为12 6 .2 mg/kg加强 1次。第 14、30、4 4及第 6 0代抗性指数 I50 )逐渐上升 ,分别为 4 .0 1、10 .11、16 .0 2及 18.93;至第76代 ,抗性减弱 ,I50 为 14 .89;至第 10 8代 ,剂量达 886 2 .5 mg/kg,I50 仅为 10 .4 9。B线 ,是从 A线第 6 6代转种而来 ,此后每周给药 1次 ,剂量为 4 0 0 0 mg/kg,至第 4 0代 I50 为 2 7.4 5 ,抗药性明显增强。C线 ,是从 B线第 19代转种而来 ,此后每周给药 1次 ,剂量为 2 0 0 0 mg/kg,至第 15代 ,I50 为 17.4 1。 结论 已培育出具有中度抗药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  相似文献   

10.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CS)和抗氯喹株(CR)感染红细胞中的游离氨基酸量和鸟氨酸脱羧酶活力均相接近,用氯喹10mg/kg im两个株的感染小鼠,20h后对游离氨基酸无抑制作用.氯喹剂量为5mg/kg时,抑制CS和CR感染红细胞的鸟氨酸脱羧酶活力为79.6和55.7%。 CS和CR感染红细胞中的精脒量为139±27和528±140nmol/10~9感染红细胞。环亮氨酸剂量为80mg/kg时,能抑制CS和CR感染红细胞的精脒生成,其抑制率分别为44和57%,加喂甲硫氨酸(100mg/kg)后,精脒量分别上升至294和657nmol/10~9感染红细胞。但是与两者仍有一定差距,故认为在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及其后的代谢环节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离伯氏疟原虫敏感株( C S) 与抗氯喹株的氯喹(chloroquine C Q) 结合蛋白。方法: 给两株感染鼠ig C Q400 mg/kg , 3 h 后, 收集伯氏疟原虫用( Ultrogel R) Ac A34 凝胶柱分离蛋白, 按 Bergqvist 法抽提与蛋白结合的 C Q, 然后用 H P L C ( 外标法) 定量。结果: C S 有58 个蛋白峰, 均与 C Q 结合, 其中以 No64 ~86部分( 峰9) 结合的 C Q 量最多, 占总结合量的164 % 。抗氯喹伯氏疟原虫( C R) 有40 个蛋白峰, 除8 个峰外,均与 C Q 结合, 结合量最多的蛋白部分与 C S相同, 在 No60 ~83 部分( 峰6 及峰7) , 但是它与 C Q 的结合能力( C Qnmol/ mg 蛋白) 显著高于 C S。结论: 分离与测定了 C S和 C R 两株疟原虫各个蛋白峰的分布与定量, 及其与 C Q 结合的能力。在同一株疟原虫中, 各蛋白与 C Q 的结合能力存有差异, 在 C S与 C R 间此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12.
抗氯喹伯氏疟原虫ANKA株过度表达的54kDa蛋白是我们首次发现的一种蛋白,本文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对其在伯氏疟原虫ANKA株体内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4kDa蛋白主要散在分布于疟原虫滋养体及裂殖体胞质中;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中也有少量分布;抗氯喹伯氏疟原虫体内54kDa蛋白的含量远高于氯喹敏感伯氏疟原虫。本文结果有助于理解疟原虫的抗氯喹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用皮下给药法(25mg/Kg·d×4)观察了环孢霉素A对经血传感染的小鼠伯氏疟原虫红内期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鼠疟症状期给药,原虫血症急剧下降以至消失,4~6d后,实验鼠全部出现复燃。而在鼠感染的同时给药,直至观察期末的21d,未见原虫出现,实验鼠仍活动正常,但对近期再感染同种虫源仍处于敏感状态。上述两组实验的对照组鼠,随原虫血症的出现均于感染后6~9d内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离伯氏疟原虫敏感株( C S) 与抗氯喹株的氯喹(chloroquine C Q) 结合蛋白。方法: 给两株感染鼠ig C Q400 mg/kg , 3 h 后, 收集伯氏疟原虫用( Ultrogel R) Ac A34 凝胶柱分离蛋白, 按 Bergqvist 法抽提与蛋白结合的 C Q, 然后用 H P L C ( 外标法) 定量。结果: C S 有58 个蛋白峰, 均与 C Q 结合, 其中以 No64 ~86部分( 峰9) 结合的 C Q 量最多, 占总结合量的164 % 。抗氯喹伯氏疟原虫( C R) 有40 个蛋白峰, 除8 个峰外,均与 C Q 结合, 结合量最多的蛋白部分与 C S相同, 在 No60 ~83 部分( 峰6 及峰7) , 但是它与 C Q 的结合能力( C Qnmol/ mg 蛋白) 显著高于 C S。结论: 分离与测定了 C S和 C R 两株疟原虫各个蛋白峰的分布与定量, 及其与 C Q 结合的能力。在同一株疟原虫中, 各蛋白与 C Q 的结合能力存有差异, 在 C S与 C R 间此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预感染巴西日圆线虫后 ,小鼠抵御伯氏疟原虫攻击感染的能力 ,并着重探讨T辅助细胞亚型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宿主免疫力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皮下注射巴西日圆线虫感染C5 7BL/ 6小鼠 ,建立线虫预感染模型 ,于 3wk后腹腔注射伯氏疟原虫ANKA株攻击感染小鼠。观察每天原虫血症变化情况 ,并于疟原虫感染后 0、3和 9d取脾 ,提取RNA ,用RT PCR扩增法定性观察细胞因子IFN γ和IL 4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感染疟原虫后 ,原虫血症的峰值出现时间明显延长 ,小鼠对疟原虫感染的耐受程度以及小鼠生存时间显著提高。实验组Th2型细胞合成IL 4的量在疟原虫感染 0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在 3与 9d时两组均异常升高。Th1型细胞合成IFN γ的量在疟原虫感染后 3d时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但在 9d时实验组IFN γ有所下降。 [结论 ]预感染巴西日圆线虫的小鼠具有较高的抗感染能力。但在攻击感染疟原虫后Th2型细胞被提前激活而抑制了Th1型细胞的正常功能 ,最终仍导致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16.
ICR小鼠腹腔接种伯氏疟原虫ANKA株后2d全部出现原虫血症。感染后2—7d进行检测:每100个淋巴细胞含疟原虫数从2.3±1.3×103升至93.7±1.8×103个。红细胞数在d2从8.2±0.9×1012/L升至11.1±1.0×1012/L,随后持续下降,至d7为1.9±0.4×1012/L,白细胞计数波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除感染后2d上升外,随后持续下降至极低水平;感染鼠血清中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下降,抑制因子活性有所增强。结果提示感染疟原虫后,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这可能不仅与红细胞膜受损有关,而且与血清中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活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抗咯萘啶的伯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多胺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疟原虫的多胺代谢与咯萘啶(PND)抗药性的关系。方法: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PS)和由该株培育的中抗PND品系(PRA)及高抗PND品系(PRB)的昆明株小鼠于腹腔接种(ip)后d7取血,经薄层层析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正常RBC、PS、PRA和PRB感染RBC的丁二胺(PTC)、精脒(SPD)和精胺(SPM)量。另有感染PS和PRB的小鼠于ip后d6分别1次灌胃(ig)PND5mg/kg和10mg/kg,d7取血,按上述方法测定给药后感染RBC的多胺量,并与不给药组比较。结果:PS感染RBC的多胺量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疟原虫的正常RBC,而感染PRA和PRB的RBC多胺量又显著高于PS感染RBC,且多胺量的增高与抗性程度有关。经PND治疗后PS感染RBC的SPD和SPM较未治疗组显著下降,而PRB感染RBC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伯氏疟原虫对PND的抗药性与其多胺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夏氏、伯氏疟原虫血传感染小鼠,采尾血制薄血片,姬氏染色,计1万个红细胞内疟原虫感染数。结果不同虫种同等数量或同虫种不同数量原虫其红细胞感染率不同,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昆明鼠对夏氏疟原虫不敏感;对伯氏疟原虫敏感度高,易接种成功。血传伯氏疟原虫以105红细胞感染数为宜,其红细胞感染率高,原虫密度上升速度较快,动物不易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