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检测了2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T淋巴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活性。结果23例患者IL-2和IL-2R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n=40):11例患者血透后IL-2及IL-2R活性比透析前增加,10例患者经3个月规律血透后,IL-2和IL-2R活性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维持性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受损,包括T细胞产生IL-2能力和IL-2R活性低下,充分透析能提高IL-2和IL-2R活性,但长期血透无助于改善IL-2和IL-2R活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及IL-2和IL-17等细胞因子含量差异并与患者血糖水平做相关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0例老年T2DM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水平并与150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淋巴细胞亚群与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beta,HOMA-β)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IL-2和IL-17水平。老年T2DM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值以及NK细胞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并与血糖呈负相关。老年T2DM患者外周血Tfh、CD8~+T细胞以及IL-17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老年T2DM的发病机制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高与长期高血糖导致免疫功能异常,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下降以及Tfh和IL-17水平增高进一步加剧了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紊乱,致使胰岛细胞不断被破坏。  相似文献   

3.
最早确定的T 细胞生长因子是IL-2,近来陆续揭示一些因子对胸腺细胞(Thm)和T 细胞有丝裂原或丝裂原共刺激活性。这些细胞因子中有些(比如IL-4、IL-6)不经过IL-2途径活化T 细胞或Thm。这提示除IL-2外某些因子也有诱导Thm 和/或T 细胞生长活性。IL-7最初亦被认为是前B 细胞生长因子,最近发现胸腺组织中存在IL-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和salubrinal在细颗粒物(PM2.5)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株MH-S炎症中的作用。方法:(1)将MH-S细胞分为对照组、PM2.5组、AECOPD患者血清组、健康志愿者血清组、PM2.5+AECOPD患者血清组和PM2.5+健康志愿者血清组,检测组蛋白脱乙酰酶2(HDAC2)活性,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分析IL-17与HDAC2活性间的相关性;(2)进一步探究salubrinal对PM2.5刺激的MH-S细胞的作用,分为对照组、PM2.5组和salubrinal+PM2.5组,检测MH-S细胞中C/EBP同源蛋白(CHOP)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HDAC2活性及细胞上清液中IL-17浓度。结果:(1)PM2.5组、AECOPD患者血清组、健康志愿者血清组和PM2.5+AECOPD患者血清组和PM2.5+健康志愿者血清组较对照组MH-S细胞HDAC2活性均降低,IL-17分泌增加,且AECOPD患者血清组较健康志愿者血清组IL-17升高,MH-S细胞HDAC2活性降低更明显(P0.05)。PM2.5+AECOPD患者血清组较PM2.5+健康志愿者血清组IL-17升高、HDAC2活性降低明显(P0.05)。IL-17与HDAC2之间存在负相关(r=-0.786,P0.01);(2)PM2.5刺激12 h后细胞较对照组CHOP荧光增强、核内居多,GRP78荧光增强、胞质明显,IL-17含量增加,HDAC2活性降低(P0.05)。加入salubrinal干预后CHOP荧光较PM2.5组减弱,GRP78荧光较PM2.5组增强,IL-17含量降低,HDAC2活性增加(P0.05)。结论:PM2.5刺激会导致MH-S细胞IL-17分泌增多,HDAC2活性降低,血清会加重PM2.5对MH-S细胞的影响;IL-17与HDAC2之间存在负相关;PM2.5刺激使CHOP和GRP78表达增多,激活MH-S细胞内质网应激;salubrinal可能通过下调MH-S细胞CHOP表达抑制了PM2.5对MH-S细胞炎症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共NK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但NK活性大于40%的SLE患者CMV感染率较NK活性小于40%者明显低;CMV感染使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明显降低,只有高水平(大于110U/ml)IL-2的SLE患者CMV感染率低于IL-2水平低者。CMV感染对SLE患者T细胞亚群CD抗原表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添加细胞因子角度,优化用于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γδ T细胞体外扩增培养方案。方法在固相化抗TCRγδ抗体加IL-2扩增人外周血γδ T细胞的体系基础上,添加其他的γ链受体家族细胞因子,包括IL-7、IL-15或IL-21,单独或联合使用、长期使用或短时添加,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 T细胞纯度、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活性相关分子的表达,计算γδ T细胞扩增效率;乳酸脱氢酶法检测γδ T细胞对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Daudi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单独使用IL-7或IL-21不能有效扩增γδ T细胞,但单独使用IL-15可以使γδ T细胞纯度、扩增效率及细胞毒活性均达到与单独使用IL-2相当的水平;IL-2与IL-15联合使用,可促进γδ T细胞表达CD69,从而显著提高其扩增效率(P0.05);而IL-2与IL-21联合使用,可通过促进γδ T细胞颗粒酶A的表达,增强其对Daud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P0.001);IL-2、IL-15和IL-21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γδ 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但是会影响其扩增效率;而仅在效应前短时间添加IL-21,同样可以有效增强γδ 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P0.05)。结论在用固相化TCRγδ抗体加IL-2体外扩增培养γδ T细胞体系中,使用IL-15,而在回输效应前短时间添加IL-21,显著提高γδ T细胞扩增效率及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此为目前最优化的γδ T细胞体外扩增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
探讨IL-21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或无IL-21参与的条件下,加入到含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IL-2或IL-15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γδT细胞。在培养的第10天用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γδT细胞的纯度及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γδT细胞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显示,不同细胞因子组诱导10d后γδT细胞纯度均达到70%以上,IL-2+IL-21、IL-15+IL-21和IL-2+IL-15+IL-21组与IL-2、IL-15组相比,细胞纯度和扩增倍数没有显著性变化;IL-2+IL-21、IL-15+IL-21和IL-2+IL-15+IL-21组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IL-2、IL-15单独组。以上结果表明,IL-21可通过上调γδT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T 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T 细胞生长因了白细胞介素-2(IL-2)才能发挥作用,已经证实,IL-2的产生及活性均可受烧伤血清的抑制。烧伤病人T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与血清中存在可溶性抑制介质有关,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作者设烧伤病人组(平均烧伤面积52%)和正常人对照组。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烧伤和正常血清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反应的影响;用抗IL-2受体(Tac)的单克隆荧光抗体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烧伤、正常血清对PBMC 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联合IL-2对健康人和骨肉瘤患者末梢血γδT细胞的扩增和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和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分别使用IL-2和Zol联合IL-2刺激体外扩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γδT细胞的纯度,并计算其扩增倍数。以Daudi细胞作为阳性对照、Raji细胞为阴性对照,并以人成骨细胞系hFOB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用LDH法检测扩增后γδ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的变化。结果:健康人和骨肉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过体外14 d的培养,Zol联合IL-2组可高度选择性扩增γδT细胞,并且扩增后γδT细胞具有杀伤活性,而对正常细胞无杀伤活性。结论:健康人和骨肉瘤患者PBMCs经唑来膦酸联合IL-2刺激后,可获得高纯度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的γδT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体外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分离和体外贴壁、传代培养,扩增出骨髓MSCs;通过Ficoll分离法和尼龙棉柱法获取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经丝裂霉素(MMC)处理后不同数量(2×103、1×104、5×104 cells/well)的MSCs作为基底层细胞,接种体外分离纯化的异体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别于2 d、4 d、6 d后各自收集培养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动态测定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IFN-γ较正常人高(P<0.05),IL-4、IL-10较正常人低(P<0.05)。MSCs可显著抑制ITP患者或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P<0.05),且随MSCs数量的增加,抑制增强(P<0.05),共培养4 d、6 d时作用明显强于2 d时(P<0.05);MSCs可促进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泌IL-4、IL-10 (P<0.05),且随MSCs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P<0.05),对IL-10的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但对IL-4的作用在培养第2 d、4 d、6 d时无显著差异(P>0.05);在正常对照组,当MSCs数量>1×104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IL-4 与IL-10 (P<0.05),且随MSCs数量的增加,作用增强(P<0.05),共培养4 d、6 d时作用明显强于2 d时(P<0.05)。结论: MSCs能够在体外调节ITP患者辅助性T细胞1 (Thl)和辅助性T细胞2 (Th2)反应平衡,可使ITP患者Th1极化状态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11.
IL-2是维持T细胞体外繁殖的生长因子,是一种结构已清楚的糖蛋白激素。T、B淋巴细胞以及具有杀伤活性的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都能对IL-2起反应,IL-2的作用似乎仅限于淋巴细胞。本文的实验结果提示重组IL-2可以促进人末梢血中的单核细胞对瘤细胞T_(24)的溶解作用。作者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CAMP-ATHI以及同种血清作为补体来源对IL-2诱导杀伤性T细胞(LAK细胞)进行处理,发现可以消除LA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但对IL-2诱导的单核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则无影响。为了研究单核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是否直接由IL-2介导,作者用T_(24)瘤细胞作为靶细胞,结果看到该细胞的特点是能抵抗NK。细  相似文献   

12.
黄颉  古国贤 《现代免疫学》1992,12(4):217-218
本文检测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并探讨重组人IL-2、IFN-γ在体外对患者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肺心病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在急性加重期NK细胞活性下降更为显著,IL-2、IFN-γ在体外能明显提高肺心病患者的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3.
李超群  李继强 《现代免疫学》1998,18(6):356-357,369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HCV RNA)增殖状态与T细胞亚群功能及血浆中IL-2和slL-2R活性的关系。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75名慢性HCV感染患者(其中HCV RNA阳性47例,HCV RNA阴性28例)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及sIL-2R的水平和HCV RNA。结果:慢性HCV感染患者周围血CD3~+,CD4~+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及IL-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IL-2R明显升高(P<0.01);血清HCV RNA阳性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及IL-2水平显著低于HCV RNA阴性患者(p<0.01)。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HCV RNA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更甚,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可能是HCV持续增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 自细胞介素2(Inter Leu kin2 IL-2)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TCGF)。是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所分泌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淋巴因子。IL-2诱导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T细胞(CTL)、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的活化和增殖,从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合应用大剂量IL-2和LAK细胞即IL-2/LAK疗法,治疗多种肿瘤患者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及活性氧(ROS)、活性氮(RN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及新风胶囊(XFC)对其影响。方法将140例AS患者随机等分为XFC组(3粒/次,tid)和柳氮磺吡啶(SASP)组(4片/次,bid);连续治疗3个月。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BTLA表达频率及活化水平;采用ELISA检测2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ROS、RNS、MDA、SOD、CAT、TAOC)和白细胞介素4(IL-4)、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魏氏法检测血沉(ESR);采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XFC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SASP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BTLA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AS患者SOD、CAT、TAOC值均显著降低,ROS、RNS、MDA值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AS患者血清IL-1β、TNF-α和ESR、Hs-CRP值显著升高(P0.01),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外周血BTLA+CD3+T细胞、BTLA+CD4+T细胞、SOD、TAOC、IL-4,SF-36量表生理机能(PF)、社会功能(S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活力(VT)以及一般健康状况(GH)八个维度积分均显著升高,ROS、MDA、TNF-α、ESR、Hs-CRP、VAS、BASDAI、BASFI、BAS-G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XFC组与SAS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BTLA表达水平与SOD、RP、BP、SF、RE呈正相关;BTLA+CD3+T细胞、BTLA+CD4+T细胞与ROS、MDA、IL-1β、TNF-α、ESR、VAS、BASDAI呈明显负相关,与TAOC、IL-4、IL-10呈正相关;BTLA+CD3+T细胞与RNS、Hs-CRP、BASFI呈明显负相关;BTLA+CD4+T细胞与CAT呈正相关。结论 XFC能增强AS患者外周血BTLA表达,负性调节T细胞的激活与增殖。  相似文献   

16.
张劭夫  徐军 《现代免疫学》1993,13(4):211-213
应用Wu系列单克隆抗体(McAb),对2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转铁蛋白受体(TfR)及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IL-2R与Tf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5),其CD_4细胞亦较正常对照组为低(P<0.005),CD_8细胞在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10)。患者PaO_2与IL-2R的表达是高度正相关(r=0.82,P<0.001),提示血氧水平可影响淋巴细胞IL-2R的表达。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IL-2R、TfR降低及CD_4细胞减少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γδT细胞受体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CR)后脑缺血再灌注小鼠体内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PCR组、对照组和CPCR+γδT细胞受体拮抗组(CPCR后注射γδT细胞受体拮抗剂),每组30只。收集小鼠脑组织,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HE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Foxp3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MPO活性、TNF-α、IL-6和IL-1β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PCR组小鼠神经元凋亡显著增加(P<0.05),脑组织损伤严重,MPO活性、TNF-α、IL-6和IL-1β浓度显著上升(P<0.05),Foxp3表达显著下调。与CPCR组相比,CPCR+γδT细胞受体拮抗组大鼠神经元凋亡减少(P<0.05),脑组织损伤减轻,MPO活性、TNF-α、IL-6和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5),Foxp3表达显著上调。结论:γδT细胞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CPCR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CPA暴露对于外周血CD4+T细胞向Th1/Th2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人外周血CD4+T细胞。采用MTT、流式细胞术、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PCPA组和对照组细胞中Th1、Th2亚型的代表细胞因子IFN-γ、IL-4进行检测。结果 PHA刺激48 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显示,PCPA组上清中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4分泌量较对照组略有增加;RT-PCR检测显示,PCPA组IFN-γ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1.69倍,IL-4基因表达没有显著改变;流式细胞技术对胞内因子检测显示,PCPA组IFN-γ+T细胞比例(46.1%)明显高于对照组(32.6%),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48.1%和46.5%)。PCPA组的IFN-γ+T细胞与IL-4+T细胞比值是对照组的1.53倍。结论 PCPA暴露(40μmol/L)导致CD4+T细胞LSD1的H3K4(2m)脱甲基化酶活性被抑制,引起Th1/Th2分化平衡向Th1方向的"漂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etinoid acid receptor related orphan receptorα,RORα)、细胞表面受体T1/ST2和IL-17RB以及IL-5和IL-13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了解胃癌患者外周血中nuocytes细胞的极化状态,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常规Ficoll-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0例胃癌患者PBMC中RORα、IL-17RB、T1/ST2、IL-5、IL-13 mRNA表达水平。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RORα、IL-17RB、T1/ST2、IL-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L-13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患者RORαmRNA水平与IL-17RB、T1/ST2、IL-5、IL-13 mRN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机体存在着nuocytes极化状态,可能是构成胃癌患者Th1/Th2细胞平衡失调的基础,也与MDSC、M2巨噬细胞参与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地嗪对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和Th1/Th2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63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头孢三嗪静脉滴注疗法,观察组32例采用头孢地嗪静脉滴注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和Th1/Th2的细胞计数比;以ELISA试剂盒测定Th1细胞分泌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与Th2细胞分泌因子IL-4、IL-10的血清浓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细胞、Th1细胞比例增加,Th2细胞比例降低,CD4/CD8和Th1/Th2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FN-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头孢地嗪能够提高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和Th1/Th2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