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逐步成为冠心病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现就MDCT的发展概况、钙化积分、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评价、解剖变异显示、旁路血管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评价、心肌灌注、心功能分析等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GE Light SpeedQX/i4 CT机对137例行CT增强扫描者的CT图像进行门静脉成像,并分析其结果.137例中,肝癌46例,肝硬变2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21例,肝脓肿9例,胆囊癌6例,胆管癌14例,胰腺癌16例,正常5例.结果 门静脉期成功显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者109例,其中容积再现图像显示清晰者84例,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清晰者109例.显示门静脉高压45例,侧支循环开放18例,门静脉癌栓15例,单独脾静脉癌栓1例,巨大海绵状血管瘤6例.结论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能较清楚地显示门静脉解剖及其病变,为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成像在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36例肾移植供体行16层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排泄期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处理图像,2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每个供体血管和集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活体肾移植术中所见作为标准,计算16层CT评价肾血管和集尿系统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 16层CT检查发现变异肾动脉7支,1支外科手术中确诊的副肾动脉被漏诊.16层CT检查正确诊断了外科手术发现的全部肾静脉和输尿管解剖变异,诊断肾动脉、肾静脉和输尿管解剖变异的特异性为100%(29/29)、100%(32/32)和100%(35/35),准确性分别为97%(36/37)、100%(36/36)和100%(36/36). 结论 16层CT检查评价活体移植肾的血管和集尿系统准确性较高,是一种很好的术前评价活体移植肾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16层CT仿真内镜成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6层CT仿真内镜(CTVG)成像在早期胃癌(EG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经胃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EGC患者(其中1例双发)进行全胃CT扫描,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对20例EGC患者的CTVG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等进行评价,并与胃镜和手术标本比较.结果 CTVG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病变检出率为85.7%(18/21);诊断准确率为23.8%(5/21).3例EGC有异常强化.胃镜的病变检出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85.7%(18/21).结论 16层CTVG能够检出EGC病灶,在病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脏器尤其是胃黏膜显示上和胃镜一致性较好,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单层CT.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经B超或IVU检查显示上尿路梗阻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行3D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SCTU诊断输尿管结核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6例。输尿管末端狭窄2例,输尿管阴性结石3例。输尿管肿瘤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均显示出梗阻部位及尿路扩张的形态。手术结果与MSCTU诊断相符。结论 SCTU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对患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具有特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部创伤中的应用。方法笔者所在医院对50例胸廓创伤患者进行MPR、VR、3D-MIP等后处理技术重建。结果 50例胸部创伤患者,其中肩胛骨骨折14例,锁骨骨折11例,肋骨骨折47例,胸椎骨折12例及胸骨骨折3例,均获得理想的临床显示效果及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廓创伤诊断中,快捷、方便、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三维重建方面可以立体影像定位、定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我们对12例临床怀疑肾结核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64-SCTU)检查确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烟雾病患者的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资料。结果MSCTA可清晰显示狭窄、闭塞以及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容积重建有利于显示病变血管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综合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和多曲面重建图像分析可清晰显示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即烟雾状血管。MSCT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6.2%(53/80);DS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7.5%(54/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的显示及分布情况与DSA大致相似。结论MSCTA诊断烟雾病的灵敏度高,是早期诊断烟雾病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烟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道成像技术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道狭窄病例同时进行普通X线排尿造影和多层螺旋CT尿道成像枪查,观察尿道狭窄情况,与手术结果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尿道成像不仪能显示尿道狭窄部位和狭窄稃度,而且能显示尿道狭窄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而后者在普通x线排尿造影中无法显示.结论 多层螺旋CT尿道成像分辨率高,较普通X线排尿造影显示尿道狭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定量测定肝脏局部血流可获取相应肝区的灌注指标,如肝血流量、肝血容量、肝动脉灌注指数等.由于不同组织(正常肝、肝硬化、肝细胞癌、转移性肝癌等)的灌注指标存在差异,通过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可鉴别肝脏占位的性质,尤其可诊断微小肝癌.本文介绍了CTPI的原理,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CTPI的鉴别要点,CTPI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TACE前后肝癌CTPI的变化,以及CTPI与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为原发性小肝癌并有射频消融治疗手术史的病例25例,对术后1个月~3年内CT和MRI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其中16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15例,MRI平扫及增强检查10例。结果 15例CT检查患者共有26个病灶,射频消融术后完全消融的病灶24个,不完全消融的病灶2个,5例患者肝内远处再发。10例MRI检查患者原共13个病灶,射频消融术后完全消融的病灶12个,不完全消融的病灶1个,2例患者肝内远处再发。CT与MRI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RI检查比较,16排螺旋CT扫描技术对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病灶的变化同样能进行客观的监测评价,是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随访评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64层MSCTU)在上尿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1例上尿路疾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多时相CT增强扫描,并对轴位图像进行多种后处理.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结果:121例中,上尿路结石61例,肿瘤24例,先天畸形15例,炎症14例,输尿管损伤1例,外源性病变累及泌尿系统6例.结论:64层MSCTU在上尿路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胰腺癌血管侵犯程度及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8例胰腺癌病人进行腹部螺旋CT检查,并做二维、三维重建图像.分别按照Loyer分型标准、Lu分级标准及本研究制定的标准评价胰腺周嗣重要血管的侵犯程度,评价胰腺癌是否可切除.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标准对血管可切除性评价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检查中的方法,评价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进行检查。首先进行常规成像,然后进行二维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三维重建技术: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三维显示技术:CT仿真内窥镜(CTVE)等技术方法成像。结果 6例未发现异常,26例误吸异物存在于气管、支气管中。其中位于主气管4例,左主支气管8例,右侧主支气管13例;左、右主气管内均有异物的1例,均获得满意的后重建图像。后重建图像实现单独或联合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等结构,并任意切割、旋转及三维解剖测量,较常规图像清楚、直观,显示解剖、异物位置全面、准确。以上病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及多种后处理技术的运用是气管、支气管异物准确诊断的方法,无创伤、定位准、简便易行。后重建图像处理技术能很好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结构及异物的位置关系,为影像诊断及临床制定科学的方案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内门静脉解剖变异,探讨64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技术(MSCTP)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的405例(包括200名健康志愿者)检查者采用小剂量预注射技术(Test Bolus)行门静脉血管成像,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组(MPR)观察门静脉1~3级分支情况,并确定门静脉分支类型。结果在405例成像中,门静脉1~3级分支共有12种变异类型,变异率为20.74%。结论肝内门静脉变异率较高,术前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三维重建对病灶定位及术式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评价冠状动脉搭桥血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脉桥血管的价值。方法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在心电门控技术下采用16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叠400ms R-R间期重建,重建图像系列调入3D任务卡内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全面观察桥血管有无狭窄、钙化及吻合口情况。结果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共有29条桥血管,其CT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可用于影像学评价;4例桥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狭窄变细,经DSA检查得到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在冠状动脉桥血管随访的诊断和评价中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对16例(年龄35-74岁)行螺旋CT检查的肺栓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PQ6000型单层螺旋CT机,连续容积增强扫描。结果 共计分析176支肺动脉分支,受累89支,占50.2%;双侧下叶主支受累最多(达31.5%);累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者为16%,累及肺叶以下分支达84%,未见累及主肺动脉的病例。肺动脉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腔内偏心性、类圆形充盈缺损,附壁性类环形充盈缺损,管腔闭塞,血栓位于管腔中央的“轨道症”;并存的间接征象包括主肺动脉增宽、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梗死和胸腔积液。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且安全、快速。在肺栓塞的定性定量诊断和指导选择治疗方法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64-SCTA)诊断法洛四联症(TO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的CT资料,并进行不同方式重建,包括MPR、CPR、MIP和VR等,并与心脏超声(UCG)和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 64-SCTA和UCG均可显示TOF的4种主要畸形。44例经手术证实的TOF中,64-SCTA显示TOF主要畸形的准确率为98.86%(174/176),UCG为97.16%(171/176),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TOF伴发心外畸形的显示率为91.12%(62/68),明显优于UCG(χ2=21.76,P0.01)。结论 64-SCTA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楚显示TOF的心外大血管结构异常及其合并畸形,尤其能判断肺动脉有无狭窄和评价冠状动脉起源,对选择手术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病变增强延时扫描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泌尿系病变病例行16层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以及延时尿路造影扫描,利用后处理技术对延时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可以得到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完整尿路三维成像.结果 16层螺旋CT延时尿路造影清晰显示了泌尿系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28例患者中,诊断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5例,肾位置异常2例,巨输尿管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泌尿系结石8例,肾输尿管肿瘤8例,肿瘤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16层螺旋CT增强延时尿路造影扫描,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病因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具有高速、后处理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高分辨尿路图像,可作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伤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