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2004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SARS疫情之后,全国建立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可以对疫情进行实时监测,使我国疫情报告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北京市自2004年1月1日开始在各级医疗单位实行疫情直报,我们对全市网络直报能力和由直报系统获得的第一年(2004年)疫情数据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旨在评价直报系统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是疫情报告制度的重大改革。南京市浦口区按照市卫生局的部署,自2004年2月份试运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并于4月1日起在辖区内各医疗单位正式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同时停用老的报告方式。为了解网络直报存在的问题,区疾控中心对网络直报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传染病报告为控制传染病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医院传染病报告是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保证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减少漏报,根据浙江省、台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任务及临海市疾控中心的工作计划,2005年临海市卫生局组织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有关人员对县级及以上医院进行了4次传染病漏报调查,乡镇级医院进行1次传染病漏报调查(年终考核时进行),同时疫情管理员对本辖区内所有网络直报的传报卡的及时性及报告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以了解各级医疗单位传染病上报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启动了以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现根据嘉定区2006年1-6月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数据,对本区目前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及报告信息质量进行分析评估,探讨影响报告信息质量和及时性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高本区疫情网络报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网络直报优势,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更及时、准确、有效的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5.
2004-01-01始,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改变了以往由医疗单位邮寄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机构按旬逐级统计汇总上报的方式,全国实现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2004年霞浦县3所县级医院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乡镇卫生院疫情由县疾病预防机构代为网络直报,2005-01-01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全面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为了解采用网络直报模式后全县的传染病监测工作情况,对霞浦县2004-200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传染病监测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和疾病预测预报能力.现将全县报告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2009年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4年全国统一实现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以来,网络直报系统在传染病的及时规范报告中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在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处置和报告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省从2006年起在乡级实施网络直报,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足与差距,为进一步做好全省传染病报告管理和提高报告质量,现将甘肃省2009年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瞿志钢 《职业与健康》2006,22(7):523-524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传染病个案报告的网络直报,使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达到实时直报,减少上报的中间环节,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敏感性。从天宁区2004年疫情网络直报运行的情况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按时实施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日常审核和督导中发现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对属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00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做出全面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找出对策,从而不断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及时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后报告的及时性。[方法]采用2001~2003年河北省传染病疫情数据作为网络直报前数据,与2004~2005年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网络直报前后,不同类别传染病报告时间由11.9d减少为2.6d。省级、市级医疗机构平均上报时间由2周减少至少于3d,县区级、乡级、企业医疗机构平均上报时间由10d减少为6d。几个重点传染病中,肺结核由直报前的2周减少为7.8d,痢疾由5.4~11.1d减少为2.0~3.9d,乙肝由1~3周减少为2d以内,出血热由2周减少为5d左右,斑疹伤寒由4.0~24.5d减少为0~2.5d。[结论]网络直报极大地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快捷性,为及时发现和处置传染病疫情,有效控制其流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后报告情况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比较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实行网络直报前后报告情况的差异。方法采用2001~2003年石家庄数据作为网络直报前数据,与2004年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网络直报后,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平均报告时间由12.4d减少到36d,其中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间分别为3.1d和5.1d。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有所增加;各级疾控机构审核报告卡的时间由10d减少到0.52d。结论网络直报极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认真总结传染病防治实践尤其是抗击非典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和反复修改之后完成的,对当前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自从2004年4月1日全国正式启动网上传染病信息直报以来,我国传染病疫情情况更加透明化。根据卫生部令第37号的要求,采供血机构也纳入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范围。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更加完善了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本站经过一年多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运行,对于血站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有以下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后报告时间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后报告时间的变化。方法:采用2001~2003年河北省传染病疫情数据作为网络直报前数据,与2004年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网络直报前后,不同系统传染病报告时间由11.9天减少为2.6天。各级医疗机构平均报告时间由12.4天减少为3.6天。几个重点传染病中,肺结核由直报前的12.9天减少为4.6天,痢疾由7.9天减少为2.4天,乙肝由12.6天减少为1.4天,出血热由13.3天减少为4.5天,斑疹伤寒由14.4天减少为2.0天。结论:网络直报极大地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快捷性,为及时发现和处置传染病疫情,有效控制其流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建兴 《中国校医》2012,26(8):589+591-589,59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全国不少地区利用网络先后开展了学校因病缺课的网络直报[1-2]。实现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关口前提”,有效提高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根据上海市统一要求和部署,于2010年5月开始在本区各中小学校开展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为进一步改善该系统的运行效率,区疾控中心对本区开展网络直报的学校卫生老师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统计模块数据,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2008年周口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未及时报告率为0.27%,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35%,重卡病率为0.00%,县区零缺报率为0.00%。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比2007年有明显进步。结论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核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传染病监测与疫情报告管理现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非典疫情爆发以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加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2004年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疾病监测和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并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1月,全国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大大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使原先从医疗机构发现疫情到国家收到疫情报告的平均5天缩短到网络直报的1.4天,解决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2004年4月正式启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以来,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入了"在线、个案、直报"的网络直报崭新阶段。为了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周口市从2006年起,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2006版)修订的质量评价指标对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6.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前提,及时、准确、高效的传染病监测报告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尤其对重大传染病事件的控制起决定性作用.旧的全国疫情报告系统因其多头管理、信息不准确、报告迟缓而严重影响了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及时有效性,2003年“非典“狙击战的初始就是最好的证明.2004-01-01起,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并对传染病实行个案管理,改变了以往由疾病预防机构按旬逐级统计汇总上报传染病疫情制度,满足了传染病预警和快速反应的要求,疫情报告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提高.利用霞浦县网络直报前后传染病报告时间比较分析,旨在评价网络直报模式运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007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进一步提高濮阳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和敏感性。方法依据2007年濮阳市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各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疫情数据,从报告单位类型和填卡及时性、审核及时性、重卡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对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到濮阳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总体情况。结论濮阳市网络直报系统总体运行良好。通过对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网络直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指导今后网络直报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西湖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疫情监测工作是疾控中心一项常规而又十分重要工作,以往疫情采用旬、月报制和逐级报告制,这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和蔓延,充分暴露我国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此国家CDC研制开发了"国家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我区于2004年1月1日起运用该系统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质量管理. 方法通过对非典之后400余例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病例的分析,找出影响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的因素. 结果诊断标准、报告时限和疫源地址是影响网络直报质量的主要因素. 结论加强对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诊断标准、报告时限、以及疫源地址等重要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提高疫情报告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秩和比法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报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我国对法定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以来,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报告的主动性和及时性大大提高了,网络直报也给疫情报告管理带来了新的内容。如何评价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质量,是报告质量管理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采用秩和比(rank—sumratio,RSR)法对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着重于评价方法的研究,具体数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