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WT1基因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巢式PCR)方法检测了K562和HL-60两个白血病细胞系、4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33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的WT1基因表达。结果:K562和HL-60两个白血病细胞系、29例初治或复发AL患者中有21例、20例完全缓解(CR)期AL中有1例、18例CML急变期中有15例、5例CML加速期中有1例、10例CML慢性期患者中有1例表达WT1基因。WT1基因表达见于所有AL亚型,其相对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CR率有相关性。≥1.0的患者CR率低及生存期短。在CML中WT1基因表达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阶段及病情进展有关。结论:WT1基因表达与白血病发生有关,WT1基因高表达的患者CR率低、无病生存期短,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预后和监测微量残留病的一项指标,也可作为CML急变的一项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RbAp46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建立实时定量RT-PCR方法,利用SYBR Green Ⅰ染料检测140例急性白血病(AL)、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和7例CML急变期患者以及32例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RbAp46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初诊与复发AL患者骨髓中RbAp46基因表达水平的M估计值分别为178.23和213.65,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89和88.08);CML慢性期组M估计值为58.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ML急变期组M估计值为173.24,明显高于CML慢性期组和对照组.98例初诊AL中除M2、M4亚型M估计值(62.63,130.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初诊AL中RbAp46基因表达水平与bcr/abl、PML-RARα、mdrl基因的表达无相关性,但与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呈负相关.结论RbAp46在AL初诊、复发及CML急变期患者骨髓细胞中高表达,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WT1基因表达与白血病疗效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初治及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73例治疗前WT1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观察WT1表达阳性与急性白血病治疗疗效关系,并观察缓解后患者WT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7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WT1阳性53例(72.6%),其中4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阳性32例(69.6%),2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阳性17例(73.9%)。3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及1例急性浆细胞白血病均表达阳性。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WT1表达阳性对治疗缓解率无明显影响。对21例患者治疗后动态观察,当完全缓解时,WT1表达转阴性;复发时WT1表达又转阳性。结论 WT1在急性白血病阳性率较高,但阳性与否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WT1基因作为白血病标志用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与急变期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不同临床阶段的基因表达差异 ,为阐明CML演变的可能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DNA芯片技术 ,对CML慢性期与急变期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检测的 1176个基因中 ,有 6 8个基因显示急变期较慢性期明显上调 ,其中转录因子 16个 (2 3.5 % ) ,细胞表面抗原 15个 (2 2 .1% ) ,细胞调节蛋白 13个 (19.1% ) ,其它 2 4个(35 3% )。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 ,有 17个基因仅在急变期表达 ,而在慢性期不表达 ,11个 (16 .2 % )与G蛋白基因有关。结论 CML慢性期与急变期骨髓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 ,基因高表达是CML急变期的特征之一。G蛋白相关基因在CML急变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格列卫治疗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后骨髓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R显带和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服用格列卫前后骨髓标本中Ph染色体和bcr/abl基因的表达。结果用药后9例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7例分别在用药3~24个月后染色体检查为Ph染色体阴性,1例用药1个月后其Ph染色体仍为阳性,后失访;1例用药2个月后Ph染色体阳性率为30%;1例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用药6个月后其Ph染色体阳性率为70%;1例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用药12个月后Ph染色体阳性率为60%。服用格列卫的CML病人Ph染色体转阴后仍能检测到bcr/abl基因的表达,但其表达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3.77、5.13,P〈0.01),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bcr/abl基因表达逐渐降低。结论格列卫能有效治疗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并且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细胞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1)在急性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用RT-PCR的方法检测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S-1 mRNA的表达,并将其表达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4例SOCS-1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16.00%,在25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11例SOCS-1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44.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25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无进展组(慢性期)12例,阳性2例,而进展组(加速期和急变期)13例,阳性1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OCS-1 mRNA阳性的CML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反应差,进入加速期后SOCS-1 mRNA多数呈持续阳性表达,病情进行性发展,预后极差。结论:急性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均可检测到SOCS-1 mRNA的表达,CML患者阳性率高,加速期与急变期表达阳性者显著增多,与干扰素治疗反应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儿WT1和bcl-2基因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探讨两者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5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及12例对照患儿的WT1基因表达,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观察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5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38例WT1基因表达阳性,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1);在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WT1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96%和77.78%,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表达阳性患儿的完全缓解率(CR)低于表达阴性患儿(P<0.05)。40例ALL患儿中bcl-2高表达28例,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1);AML患儿的bcl-2表达与WT1基因表达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262);bcl-2高表达患儿CR低于低表达患儿(P<0.05);联合WT1及bcl-2表达情况将ALL患儿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组,其CR率分别为33.33%、72.73%和100%,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WT1基因和bcl-2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WT1基因及bcl-2的共同表达情况可作为预测ALL患儿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WT1基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MRP)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 4 8例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及 10例正常儿童WT1、MRP基因的表达。结果  4 8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15例WT1基因表达阳性。WT1基因表达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 (CR)低于表达阴性者 (分别为 4 4 %和81 8% ,P <0 0 5 )。 10例正常儿童WT1基因表达阴性。MRP基因表达阳性者 18例 ,MRP基因表达阳性者CR低于表达阴性者 (分别为 33 3%和 80 % ,P <0 0 5 )。 10例正常对照基因表达阴性。WT1基因表达阳性患者的MRP阳性率与WT1基因表达阴性者无明显差异 (分别为 5 5 %和 4 2 86 % ,P >0 0 5 )。统计学提示 :WT1与MRP之间无相关性。但同时表达时 ,多数发展成为难治性白血病。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WT1、MRP过度表达有关。二者均可作为临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治疗37例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现将疗程在30d以上并随访资料完整的2 6例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2 6例白血病患者均符合FAB诊断标准,全部表现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其中CML慢性期(CP) 7例(诊断后病程平均3年) ,加速期(AP) 5例,急变期(BP) 1 4例,男性1 5例,女性1 1例,中位数年龄38(1 2~6 3)岁。CML BP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1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例。急变前的中位病程1 9.5(7~1 1 2 )个月。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前曾隔日…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 mRNA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 real time RT- PCR检测 WT1基因表达的方法 ,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患者外周血WT1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 :建立 real time RT- PCR方法 ,用 PE ABI 770 0 PCR仪检测 CML 39例、非白血病 2 6例和正常人 36例外周血中 WT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急性变 5例平均表达水平 (312 0 0 0± 12 6 96 5 )拷贝 /μg RNA,加速期19例平均表达水平 (186 5 2± 2 2 879)拷贝 /μg RNA,慢性期 15例平均表达水平 (15 4± 182 )拷贝 /μg RNA。结论 :WT1基因在 CML外周血中有高水平的表达 ,可作为疗效考核及监测微残留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KR)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及CML细胞株K56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CML患者慢性期(CP)15例,加速期(AP)11例,急变期(BC)9例及11例正常供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其PKR基因表达情况,并同时检测PKR基因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PKR表达阳性率为90.9%,高于加速期的81.8%(P0.05)及急变期的77.8%(P0.05);正常对照组PKR/GAPDH比值为(0.92±0.40)%,高于慢性期的(0.85±0.32)%(P0.05)及加速期的(0.72±0.54)%(P0.05),明显高于急变期的(0.46±0.31)%(P0.01)。K562细胞PKR/GAPDH比值为(0.55±0.13)%。结论 CML细胞及K562细胞株都有一定丰度的蛋白激酶PKR基因表达,为通过激活PKR而靶向诱导CML细胞凋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Bmi1基因表达的方法,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Bmi1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CML患者41例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Bmi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的结果显示,基因Bmi1在健康人、CML患者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中的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544±0.233、1.624±0.632、3.021±0.923及3.561±1.005。CML患者中Bmi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加速期及急变期中Bmi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急变期Bmi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加速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1基因在CML外周血中有高水平的表达,是监测CML患者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PCR)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的BCRABLp210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RQ-PCR技术对60例CML患者骨髓细胞BCR-ABLp210融合基因进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 60例BCR-ABLp210融合基因阳性的CML患者中,慢性期33例,加速期13例,急变期14例,且CML急变期患者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或经伊马替尼治疗6个月后,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均较6个月前明显降低。但这两种方法治疗CML患者12个月后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CML 12个月后也可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结论 RQ-PCR技术监测CML患者细胞BCR-ABLp210融合基因表达有助于CML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微小残留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节律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bcr/abl融合基因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收集106例CML患者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的骨髓标本和5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外周血为对照,采用RT-PCR法检测per1、per2、bcr/abl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er1、per2、bcr/abl基因在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存在不同水平的变化,并且per1、per2表达水平与bcr/abl基因存在负相关。结论节律基因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CML中是低表达的,在信号转导通路中是否与bcr/abl基因相互作用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 71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已确诊BCR/ABL 的 8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和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采用STI5 71 Ara -C治疗。结果 :2例CML -慢性期患者均CR至今 ,6例CML -急粒变患者有 2例CR ,其中 1例CR至今已 3 7周 ,1例ALL在第三次血液学CR后经治疗维持CR2 8周后复发。结论 :STI5 71可诱导BCR/ABL 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 ,降低骨髓BCR/ABL 白血病细胞 ,延长CR期 ,药物副作用轻微易耐受 ,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崔强  赵书平  杜遵民 《临床荟萃》2000,15(22):1033-103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急变后 ,通常认为已到病程晚期 ,按CML慢性期治疗无效 ,而采用与治疗急性白血病类似的联合化疗方案 ,缓解率也较低。疗效差的原因与白血病细胞产生多药耐药基因有关。现将作者应用环孢素A(CsA)逆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多药耐药基因 (mdr1)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门诊及住院患者共 2 0例 ,mdr1阳性表达者 17例 ,所有患者均为急粒变 ,诊断按 1989年第三届全国白血病治疗研讨会标准。将其中 17例mdr1阳性表达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4~ 5 2岁 ,平…  相似文献   

17.
cdx2基因在儿童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cdx2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取33例初发儿童白血病患儿骨髓及外周血,运用RT-PCR方法检测cdx2基因在各型白血病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随访25例并观察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发现,病例组中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cdx2表达阳性25例(83.3%),30例中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cdx2表达阳性分别为20例(95.2%)和5例(55.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1例cdx2表达阳性。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x2表达阴性,与病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例AL患儿cdx2阳性21例(ALL17例,AML4例)与阴性者4例(ALL1例,AML3例)经治疗后均达到完全缓解(CR)。cdx2是否阳性表达可能与CR率无相关关系。对8例cdx2表达阳性AL患儿治疗后动态观察,结果初诊cdx2阳性表达在CR时仍阳性,但随着CR延长cdx2表达逐渐转为阴性,而初诊时cdx2阴性表达在骨髓CR时仍为阴性。结论:cdx2在儿童AL患者中广泛高表达,ALL者该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AML患儿。CML患儿中也有cdx2表达;cdx2基因表达与AL患者CR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人类特异的p53单克隆抗体pAB1801,用ABC免疫组化法即生物素-抗生物素法对36例白血病骨髓细胞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突变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56%。p53突变与白血病的类型有重要关系: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p53有较高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p53表达较低,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慢性期突变p53的表达很低,而急变期可出现类似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突变p53基因表达。研究结果提示p53蛋白表达有可能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细胞SHIP基因的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HIP(SH2 domain containing inositol 5′-phosphatase)基因主要在造血细胞表达,并在造血细胞的发生发育中发挥关键的负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价SHIP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利用RT—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了3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正常对照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SHIP基因表达及突变情况。RT—PCR显示所有标本中都有SHIP基因表达,22%(7/32)AML和12%(1/9)ALL标本中存在SHIP基因的突变,其中1例AML患者发病时标本同时存在2个错义突变,而完全缓解(CR)后消失,而且其发病时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外随着IL—3的刺激其Akt的磷酸化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急性白血病细胞中SHIP基因突变,提示SHIP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白血病发病有关;在造血细胞中,它很可能做为一个抑癌基因通过负性调节P1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