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常将化疗药物直接植入到肿瘤邻近的组织中及分布的淋巴结区中,以消灭潜在的微小癌灶或化疗敏感肿瘤,或肿瘤切除不净时,局部给予化疗药物以发挥抗肿瘤作用。常用局部抗癌药物氟尿嘧啶等,为白色圆柱形颗粒状。我科在手术中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包裹颗粒状的氟尿嘧啶植入患者体内,取得较好效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间质化疗是指将抗癌药物载入到赋形剂中制备成缓释药物系统,经不同方式植入肿瘤或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在植入部位持久保持局部高药物浓度,降低系统不良反应,实现靶点给药的目的[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直肠癌手术中采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间质化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间质化疗是指将抗癌药物载入到赋形剂中制备成缓释药物系统,经不同方式植入肿瘤或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在植入部位持久保持局部高药物浓度,降低系统不良反应,实现靶点给药的目的[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直肠癌手术中采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间质化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间质化疗是指将抗癌药物载入到赋形剂中制备成缓释药物系统.经不同方式植入肿瘤或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在植入部位持久保持局部高药物浓度,降低系统不良反应.实现靶点给药的目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直肠癌手术中采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间质化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肿瘤手术中肿瘤切除残留骨缺损,影响稳定性,需局部植骨内固定重建稳定性.局部肿瘤切除不彻底则容易出现局部复发.如能在植骨材料中复合化疗药物,在修复局部骨缺损重建稳定性的同时,以局部化疗手段杀灭残留肿瘤细胞,就能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3例原发骨组织恶性肿瘤,15例骨转移瘤,分别于术前10~15 d作全身化疗,3~7 d作化疗药物介入灌注与肿瘤血管栓塞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肿瘤切除重建,并于术后作一个周期全身化疗.结果原发性骨恶性肿瘤5年成活率为78.30%(18/23),转移性骨肿瘤5年成活率为52.28%(8/15).结论术前全身化疗有利于杀灭体循环血管内微小瘤栓;局部化疗药物介入灌注与肿瘤血管栓塞能最大限度杀灭肿瘤及其侵袭周边的肿瘤细胞;强调无瘤原则下切除肿瘤完成肢体重建或进行截肢术;而术后全身化疗对可能残存瘤细胞起到加强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化疗药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据此将流式细胞术的经典凋亡检测技术应用到临床特异性抗肿瘤药物的筛查,实现快速,准确的药物敏感性报告。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的AnnexinV/PI技术,检测67例临床手术切除的胃肠肿瘤在不同化疗药物诱导下发生的凋亡。结果7种化疗药物诱导的胃肠肿瘤凋亡率有显著差异,胃癌的凋亡率以紫杉醇,丝裂霉素,氟尿嘧啶最高;而大肠癌以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奥沙利铂诱导的凋亡率最高。联合化疗方案,胃癌以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的敏感率及凋亡率最高;大肠癌以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的敏感率及凋亡率最高。结论不同肿瘤或同一肿瘤的不同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均不同。临床可应用凋亡检测技术作为快速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为肿瘤化疗筛选合适的个体化有效方案,避免无效化疗。  相似文献   

8.
化疗药物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明显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采用氟尿嘧啶植入剂植入肿瘤组织、肿瘤周组织或肿瘤切除后的边缘,使药物较长时间内以一定的速率缓慢持续地释放,在植入部位形成较高浓度,并在浓度梯度作用下向周围逐渐、缓慢地扩散,同时药物被淋巴细胞吞噬进入淋巴,提高了药物在淋巴结内浓度,延长药物在淋巴结内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胃肠道癌的治疗及预后无明显进展,尚无先进的普查技术使其在早期得到外科治疗,切除肿瘤后应用的多种辅助性化疗未取得满意疗效.术后切除部位复发和腹膜播散是外科治疗的最常见不足.为此提出了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做为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防止复发的辅助疗法,其理论基础为:1)切除部位和腹膜表面是最易复发部位,术后即刻应用腹腔内化疗使这些部位与药物充分接触;2)药理学研究提出了最佳化疗比例以消除腹膜表面的残余肿瘤微栓;3)术后期间用药技术简单,可使药物均匀分布于腹膜表面;4)对大多数药物,腹腔内分布不影响全身疗效,且可增加局部作用而不影响全身疾病的控制;5)治疗费用便宜,术后住院期间即可接受化疗,不需再随诊接受其他辅助性化疗;6)不增加或很少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55例四肢骨肉瘤,在手术切除肿瘤(截肢或瘤段切除)后加用多种药物化疗的结果,并随访30~80个月。一、资料和方法。 55例中男43、女12。年龄7~82岁(平均18岁)。肿瘤发生的部位:股骨29、胫骨18、肱骨4、腓骨2,骨盆及桡骨各1。手术方法:截肢术或关节解脱术47、局部瘤段切除8(肿瘤局限于骨内,常在上肢采用)。40例在手术时做活检,15例先作活检,1~2周后手术。化疗药物应用方法(附表)。早期即用化疗,其理由如下:1.可以阻止手术时产生的瘤栓播散,采用肝素亦是这个道理,因为血栓形成后对瘤细胞有保护作用,使化疗药物及机体的防卫机制不能对它发生作  相似文献   

11.
新辅助化疗的目的从初始的局部晚期乳腺癌降期,逐渐扩展到肿瘤药物敏感性检测和根据临床试验短期疗效加快药物的审批。其降期的目的之一是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病人提供接受保乳手术可能性。根据肿瘤分期、分子分型等因素所选取的个体化新辅助化疗方案使疗效逐渐提高,近年来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的组合使更多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获得满意的降期疗效,使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成为可能。鉴于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保乳手术与未行新辅助化疗的保乳手术相比仍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能否成功通常取决于新辅助治疗前获得准确的影像学信息、临床和病理特征、肿瘤的精准定位和标记,以及通过术前复习新辅助化疗前资料了解肿瘤退缩模式和预期切除病灶的再次精准定位。在保证病灶R0切除、术后放疗和良好美容效果的必要前提下,给予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病人实施保乳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间质化疗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总的手术切除率仅有20%~30%,因此化疗是治疗肝癌重要的辅助手段.目前化疗中的肝癌间质化疗的研究进展迅速,所谓间质化疗,就是将抗癌药制备成具有缓释作用的给药系统,经不同方式植入(注入)肿瘤组织、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从而达到局部组织的持续、高效的药物浓度,同时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巨大型肝癌的快速缩小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例无法切除的巨大型肝癌采用中心挖除肿瘤组织,肿瘤腔内置管滴注化疗药物,加用肝动脉插管全埋入式输注装置(DDS)联合化疗,肿瘤迅速缩小。随访结果疗效尚满意,本文还扼要叙述肝癌中心挖除的方法和DDS的程序以及并发症的处理,初步看到①本法可使无法切除的巨大型肝癌迅速缩小。②二期切除应抓紧术后肿瘤缩小病情好转的有利时机进行。③有门静脉癌栓和胆总管癌栓的病例,即使门静脉或胆总管取出癌栓,预后仍不佳。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结扎和肝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多数不能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行肝动脉结扎(HAL)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HAI)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方向之一,已获得初步疗效。肝脏转移癌与原发性肝癌一样,其血供也以肝动脉供血为主,故肝动脉插管和结扎同样是治疗肝转移癌的重要手段。HAI可使肿瘤组织直接接触高浓度化疗药物。对于某些全身清除率较大的化疗药物如5-FU、FUDR(5-氟脱氧尿苷)等,其局部浓度可提高50~400倍。此外,动脉内给药还可减少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其毒性。肝动脉结扎(HAL)致肿瘤局部缺血可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63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伴肝硬化病人.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分期化疗栓塞(60例)或同时化疗栓塞(3例).其中6例辅以门静脉插管化疗。1、2、3a生存率分别71.4%(45/63)、31.7%(20/63)和3.2%(2/63)。临床研究证明.肝动脉和门静脉化疗栓塞的姑息性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门静脉插管途径可以选择口肠静脉或中结肠静脉.当有栓塞禁忌症或经肝动脉化疗已无可能时.经门静脉系统灌注化疗药物,其在肝内肿瘤中的浓度与肝动脉灌注药物相似。  相似文献   

16.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病情隐匿难以发现,做出诊断时大多已经晚期不能手术切除,并且表现出较强的放化疗抵抗特性。目前研究发现肿瘤中存在一部分细胞,具有干细胞样表型,被称之为肿瘤起始细胞或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据认为是肿瘤发生、复发的根源。肿瘤干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化疗耐药,常规化疗药物仅可以杀死快速增殖的普通细胞,对肿瘤干细胞作用很差。明确肝癌干细胞耐药机制有助于寻找有效靶向肝癌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从而提高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虽然肝细胞癌 (HCC)和转移肝癌的主要治疗是手术切除 ,但不少病例不是手术治疗的对象 ,下调巨大肿瘤或多灶性肿瘤的分期使能适合治愈性切除的策略是吸引人的。作者总结这方面的经验。瑞典 Duke大学医疗中心于 1996年开始选择性动脉内化疗的预试验 ,所用化疗药物为 5 -氟脱氧尿核苷 (FUDR)方案。入选对象为不能切除的 HCC或结肠直肠癌肝转移 ,包括双叶肝癌 ,其数目≥ 5个 ,巨大癌肿切除后残留肝容量不足 30 %者。凡存有肝硬化、肝外转移、已完全替代的右或左肝动脉、不适合肝动脉输注的解剖异常者则排除在外。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入导管…  相似文献   

18.
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前介入放射行区域动脉的灌注化疗是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外报道多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1〕,或用于肿瘤无法切除的晚期患者以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2〕。国内报道,对晚期肿瘤无法切除者采用化疗加栓塞的方法〔3〕,而对于能够切除的结直...  相似文献   

19.
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化疗和放疗仍然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法,尽管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吉西他宾的应用,患者的生存获得一定益处,但大多数癌症患者的预后仍较差。近数十年来化疗主要使用细胞毒性药物,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寻找新的化疗药物以杀灭肿瘤细胞并尽可能减少对正  相似文献   

20.
对5例局部晚期不能根治切除的乳癌(T_4N_2M_0/T_4N_2M_1),根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化疗,5例病人化疗均有效(CR 1例,PR 4例),原发病灶由T_4降为T_2,转移灶缩小或消失,使不能手术的乳癌变成可以手术切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肿瘤个体化治疗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