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瘤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李明远 《医学综述》2004,10(5):301-304
20世纪初,当给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肿瘤消退,使人们首次认识到可以用病毒治疗肿瘤。到了20年代,动物实验证实了病毒的感染能力及溶解小鼠的实体肿瘤的能力。50年代,又有实验研究报道展示了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NDV)对小鼠的EAC(Ehrlich’sascites carcinoma)溶瘤特性,从而兴起溶瘤病毒对人体肿瘤的研究。最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禽类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近几年,禽流感病毒呈现明显的跨物种传播趋势,成为威胁全球禽业以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本文综述了禽流感病毒结构、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研究,旨在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水貂阿留申病、病毒性肠炎与犬瘟热并称影响水貂健康的三大疫病,拟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三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针对三种病毒基因保守区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貂阿留申病毒(ADV)和水貂肠炎病毒(MEV)的DNA模板和犬瘟热病毒(CDV)的R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和扩增条件优化。结果 PCR可同时扩增出601 bp(ADV)、205 bp(MEV)和451 bp(CDV)的特异性目的条带,敏感性试验表明最低核酸检出量为ADV每微升2.67×10~4拷贝、MEV每微升3.02×10~4拷贝和CDV每微升1.72×10~5拷贝。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多重PCR和单一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快速地检测ADV、MEV和CDV单一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  相似文献   

4.
巨细胞病毒 (CMV )是人类病毒性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 ,感染普遍 ,且多呈亚临床不显性和潜伏感染。为了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对 15 0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 CMV- DNA的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1年 1~ 12月本院住院的散发性病毒肝炎患者 15 0例 ,其中 1甲型肝炎组 (HAV) 30例 ,男 16例、女14例 ,年龄 13~ 4 5岁 ;2乙型肝炎组 (HBV) 6 6例 ,男 36例、女 30例 ,年龄 10~ 75岁 ;3丙型肝炎组 (HCV) 2 6例 ,男 14例、女 12例 ,年龄 15~ 4 6岁 ;4戊型肝炎组 (HEV)9…  相似文献   

5.
用血清学方法对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特异性抗体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HBsAg阳性的236份血清中,HCMV-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各种HBV标记物分别和HCMV特异性抗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血清中HBeAg与HCMV-IgM间密切相关。如果排除HBeAg的影响,HBsAg同HCMV-IgM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HBV同HCMV活动性感染间存有一定关系,二者可以相互诱发或促进,引起双重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索RNA病毒所致毒性脑膜炎(病脑)的临床实验诊断方法。方法: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和非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对象,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脑脊液标本中RNA病毒(包括肠道小RNA病毒组、柯萨奇病毒及风疹病毒),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检测脑脊液和血液中柯萨奇病毒-IgM和风疹病毒-IgM。结果:RT-PCR方法的特异性为100%,阳性率分别为肠道小RNA病毒组35.3%、柯萨奇病毒29.8%、风疹病毒9.7%;而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的特异性为93.7%(COX-IgM)和95.2%(RV-IgM),敏感性分别为38.2%和8.4%,检测脑脊液则无阳性发现。结论:RT-PCR是一种临床实验确证诊断病脑的有效而实用的方法,与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诊断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非甲非乙肝炎(HNANB)已被确认由两种不同的肝特异性病毒引起,并建立了特异性诊断方法,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可把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肝炎(ET—NANB)定名为 E 型肝炎,而把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肝炎(PT—NANB)称为 C 型肝炎。这样按病毒不同,病毒性肝炎有 A、B、C、D、E 五种。1.甲型肝炎(HA):1988年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发生甲肝暴发流行,40余万人患病。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系由生食江苏启东地区所产毛蚶引起,胆汁郁积是本次流行的特征性并发症之一,临床黄疸持续在6~8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目的:讨论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论:病毒性肝炎与肝细胞癌等病症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需要尽早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9.
美国Temple大学Khalili等的一项新研究显示,JC病毒(JCV)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重组质粒pSF_(11)中提取SRS白血病病毒(SRSV)5kb DNA片段,用双脱氧法对其两末端进行测序,每端测得约150bp,从中筛选出PCR引物。SRSV新鲜感染NIH/3T3细胞,从感染细胞的胞质内提取前病毒DNA。用PCR法对SRSV前病毒DNA中的约3.4kb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用BamHⅠ酶切后与碱性磷酸单酯酶处理的pUC_(19)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JM_(103),得到含约3.4kb前病毒DNA片段插入子的重组质粒,并经Southern Blot证实,定名为pSF_(12),该克隆的SRSV DNA片段含有部分的env和pol基因。pSF_(12)和pSF_(11)构成SRSV的完整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抗黏液病毒A(MxA)基因重组腺病毒AdMxA体外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效果.方法:以1倍感染复数(MOI)(1倍MOI感染组)及5倍MOI(5倍MOI感染组)的重组腺病毒AdMxA分别转染HepG2.2.15细胞,以未感染HepG2.2.15细胞为对照(未感染组).利用RT-PCR检测3组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脊髓灰质炎 (脊灰 )病毒是引起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 )的病原体。脊灰病毒 (PV)通过和敏感细胞表面的脊灰病毒受体 (PVR)结合而感染细胞。脊灰病毒感染后 ,细胞出现显著形态学改变 ,即细胞病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PV诱导的细胞病变机制。方法 :用PV野毒或光敏感株感染人神经细胞株(SK -N -SH) ,观察细胞病变发生的动态变化。同时用蚀斑实验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法检测病毒滴度和病毒抗原的分布。结果 :病毒感染 4小时后 ,细胞开始出现病变并释放子代病毒。感染后 4小时内 (即子代病毒释放前 )用抗PV或抗PVR单克隆抗体处理细胞则可以预防PV感染诱导的细胞病变。抗体处理前用野毒株再次攻击感染的细胞同样诱导细胞病变。相反 ,抗体处理前用光敏感病毒再次攻击感染的细胞后则减少细胞病变的发生。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脊灰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由感染后产生的子代病毒的继发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病毒性肝炎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0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及的病毒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50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好转所占比例最高(76.89%),其次是痊愈(14.34%),总体预后良好.2)分性别预后情况与总体预后一致,男女组间预后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加强病毒性肝炎基因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永兴  贾战生 《医学争鸣》2000,21(7):781-783
0 引言病毒性肝炎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世界性感染性疾病之一 ,迄今仍无有效抗病毒药物 .从遗传学观点看病毒性 (乙型 HBV和丙型 HCV)肝炎是获得性遗传病 ,因此 ,可通过阻断基因表达或抑制基因功能来治疗 .病毒性肝炎基因治疗是基因疗法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十余年的研究中 ,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但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反义寡核苷酸、核酶 (ri-bozyme)和 DNA免疫 .1 反义寡核苷酸 ( AODNs)1990年 Goodarzi首先观察了 AODNs对 HBV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随后 ,国内外学者选择 HBV…  相似文献   

15.
犬瘟热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犬瘟热病是由犬瘟热病毒 (CDV)感染犬和其他食肉动物的多发性、致死性传染病。CDV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有囊膜的负链线性RNA病毒 ,基因组长约 16kb。基因组中包括 6个非重叠基因区。它们的编码基因按 3′~ 5′端顺序依次为N P M F H L系列。最新研究表明CDV两个糖蛋白 (H ,F)是宿主免疫系统的主要目的抗原 ,产生中和抗体的重要抗原之一。N蛋白是保守性较强的免疫原性蛋白 ,此外N蛋白上含有T细胞表位。H ,F和N蛋白在犬瘟热的免疫预防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好发于冬春季,常可引起学校、单位内的暴发。为摸清苏州市流感病毒流行株,我们于1998年12月~1999年4月进行了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怡  张迈伦 《医学综述》2003,9(8):509-510
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 ,多年来一直都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新的病毒不断被发现。至目前为止 ,至少有 6种肝炎 ,即甲型肝炎(HA)、乙型肝炎 (HB)、丙型肝炎 (HC)、丁型肝炎 (HD)、戊型肝炎 (HE)、庚型肝炎 (HG)。由于各型肝炎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 ,因而 ,同一个体可以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肝炎病毒 ,这种现象称为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灵敏度的不断提高 ,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也越来越多地被检出。这种多重病毒感染时 ,病毒间相互作用可影响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本…  相似文献   

18.
王步云  王玉媛 《吉林医学》1991,12(1):19-20,39
<正> 1977年Rizzetto等人研究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肝组织,于检测抗原分布时,发现一种新抗原,当时称其为δ因子。1980年从抗δ阳性肝细胞核中,取得的抗原、抗体系统与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以后将其定名为HDV(丁型肝炎病毒),其所致发的肝炎,称为丁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9.
SARS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 0 3年 3月 15日 ,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近期开始广泛流行的、发病急、传播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非典型肺炎”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该感染症的潜伏期为 2~ 12d ,主要临床表现有高热 ( >3 8℃ )、头疼和干咳 ,部分病人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 ,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后者死亡率极高。 4月 16日 ,在日内瓦举行的 9国科学家会议上 ,WHO正式确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该病毒相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现就最新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一直作为HBV感染和复制的标志,但近年来研究表明,HBsAg和HBeAg阴性并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和复制[1],发现pre-S1Ag是HBV感染和复制的又一新指标。本文对119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M和HBV-DNA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