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很多病,包括胆系疾病,其表现都可以是心前区疼,常类似心绞痛。因此一些病人或医生对这样的病人采用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进行治疗,忽略了对胆系疾病的检查。我们自1992~1995年,对25位患有胆道疾病同时伴有心前区疼痛的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比随访。  相似文献   

2.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出现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腹痛、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道感染、黄疸等临床症状。PCS的病因复杂,可能由胆系疾病以及非胆系疾病引发,探讨PCS发病机制对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拟通过对PC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胆囊壁声像图变化对胆系外疾病的诊断价值闫凤雪,段伦杰,朱洪(蒙阴县人民医院)关键词胆囊;B型超声对照分析1103例胆系外疾病所引起胆囊壁增厚声像图变化,认为非胆系疾病亦可引起胆囊壁增厚,以肝脏损害最为明显。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且对象1103例胆...  相似文献   

4.
胆系结石占胆系疾病的60%,是常见病、多发病,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检查作用越来越大。现综述胆系结石的影像学检查表现,并对其评价与优选,旨在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新的胆系造影剂的增多和造影技术的改进,胆系X线诊断的准确性也有一定的提高。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胆系X线检查已在基层医院逐步地开展和应用。因此,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胆系X线检查的基本知识,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经超声检查并有最后诊断的肝、胆、胰疾病328例,其中肝病104例、胆系病106例及胰腺病118例的符合率各为95.2%,92.4%及95.6%。本文对肝脏各病的回声特点与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并对100例正常人的肝、胆、胰主要径线进行了测量。作者指出本法是一很好的检查方法,并可用于健康普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非胆系疾病的胆囊壁变化。方法选择无症状非胆系疾病患者200例,禁食12小时以后,行胆囊B超检查,胆囊壁≥3.5mm为增厚。结果病毒性肝炎58例;肝硬化51例;肺心病11例;浅表性胃炎39例;慢性肾炎5例;肝内占位26例;酗酒8例;重度贫血2例。结论非胆系疾病的胆囊壁增厚,不一定是胆囊本身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病理反应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李杰 《中外医疗》2010,29(18):170-17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系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胆系疾病(2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5例恶性胆道梗阻)进行MRCP检查,并与临床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全部40例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39例胰胆管显示满意。MRCP对胆系梗阻疾病判断和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成功率高,结合常规MRI检查,对肝内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胆囊穿刺技术,可以不经剖腹手术而直接接触胆囊,从而为胆系疾患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创造良好条件。但是多年来,迄今未能在临床得到安全和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既往有以下二个问题未能解决:(1)穿刺命中率不高;(2)术后可造成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和其他一些严重併发症。为了提高对胆系疾病的诊断效率,进一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我急腹症研究室自1975年5月起重新对胆系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进  相似文献   

10.
杨邦明  郑列祥  杨军  陈志萍 《安徽医学》2012,33(11):1526-1528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0.35 T永磁低场磁共振系统对35例胆道疾病患者行MRCP检查,将其影像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以评价低场磁共振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 16例是胆囊结石,6例是胆总管扩张伴结石,1例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术前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术后为胆囊合并胆总管小结石,MRCP对胆系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4.3%。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进行MRCP检查,对胆系结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经B超检查诊断手术或胆道造影证实的280例胆系结石声象图进行分析,总结了如何提高结石率的体会.认为: 1、B超检查简便易行,显示率高,可做为诊断胆系结石首选方法;2、胆系结石可分为典型胆结石,胆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及胆系多发性结石八种类型;3、使用改变病人体位,调节仪器增益,加用水囊袋及脂餐试验等方法可提高胆系结石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2.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龚昭  周程  闵凯 《医学综述》2006,12(15):946-948
系统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原因并进行分组,认识它是一个症候群,而非一个明确的诊断。根据引起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不同,将其分为三组①胆系外原因;②胆系内原因;③非胆系内外原因,并将各组主要常见病因进行总结,归纳。显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主要原因是胆系内原因引起,而主要的疾病是胆管残留或继发性结石(43.6%)。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界定范围较广,临床工作中,不能一概将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以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下定诊断,而应进一步确定其引起并发症的真正原因,以利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扩张病因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歆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58-245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胆总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6例超声诊断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胆总管扩张的病例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的胆总管扩张的病因主要有11种:胆总管结石;胆管良、恶性肿瘤;胰头癌;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急、慢性胰腺炎;肝门区肿大淋巴结压迫胆总管;胆道蛔虫;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胆囊切除或胆系手术后代偿性扩张;老年性生理性扩张。结论:超声对胆总管疾病的检查简便、可靠、可重复性强,为临床诊断胆系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种胰胆管水成像技术优缺点及提高成像质量对策。方法利用1.5T磁共振对46例胆系疾病行常规T1WI、T2WI检查,分别加做TSE厚层单片扫描、HAsTE薄层多片扫描及TSE—ReSt3D扫描三种MRCP检查,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结景46例胆系疾病的病例,均由手术后病理和临床证实,其中结石34例,胆总管囊肿2例,胰头癌4例,炎症6倒。比较三种MRCP诊断符合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三种MRCP成像技术在胆系疾病诊断上并不存在很大差异性,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情况,提出比较合适的成像方法,为临床更好地发现、诊断胆系疾病。  相似文献   

15.
ERCP技术现已成为临床诊断胆胰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它为胆胰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资料。通过ERCP能得到胆系和胰管的清晰图像,为临床分析诊断胆道和胰腺疾患提供了更多的线索,特别是对未发生黄疸之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能得到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其它方法所不能比。近年来利用插管技术收取胰液为研究胰腺外分泌功能及诊断胰腺疾患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B”超诊断胆道疾病的价值已被临床所公认,在胆囊疾病中,其诊断正确率达95%,然而一些非胆系疾病亦可引起胆囊壁增厚。我们分析了200例这类患者,目的在于探讨其形成机理,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胰胆管汇合MRCP解剖与胰胆系疾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胆管汇合的分型、发生率及异常汇合与胰胆系疾病的关系。方法统计来我院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检查,符合测量和诊断要求的6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次激发FSE序列,采用最大密度投影获得MRCP图像。结果根据胰胆管汇合部解剖形态,将胰胆管汇合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其中异常型又可分为P-B型、B-P型及分别开口型。在正常型和异常型两组之间,胆系结石和胆囊炎、胰腺炎、胆系肿瘤、胰腺肿瘤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异常型更易发生胰胆系疾病。异常型中的各型合并胰胆系疾病的发生率,经fisher精确检验显示胆系结石、胆囊炎和胰腺肿瘤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P型和P-B型的胰腺炎明显高于分别开口型(P<0.05),而B-P型胆系肿瘤明显高于P-B型、P-B型明显高于分别开口型(P<0.05)。正常型和异常型合并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的发生率相近(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BM很容易合并胰胆系疾病,特别是胰腺炎、胰胆系肿瘤的发生明显增多,MRCP检查有利于胰胆管汇合部的分型诊断,可为该部位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胰胆系疾病早期诊断与预防性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超声显像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并着重分析了超声检查在几种常见的胆系疾病中的误诊,漏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骆平 《中原医刊》2006,33(6):44-45
目的分析、比较MRI与CT在胆系结石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36例临床怀疑胆系结石的患者分别进行MRI、MRPC(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CT检查。MRI及MRCP使用采用西门子SYMPHONY1.5T超导高场强MRI/MRCP一体化核磁共振机。先按常规腹部MRI扫描,再分别采用单次屏气2D-厚层重T2-TSE序列(厚层技术)和2D-多层薄层HASTE序列(薄层技术)成像;CT使用SiemensSomatomSensation16采用常规一次屏气螺旋扫描。结果36例病例中,经手术结果证实胆囊结石13例,胆总管结石9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胆囊结合合并胆管结石8例。MRI及MRCP检查诊断明确34例,准确率为94%,CT检查诊断明确23例,准确率为64%,1例CT显示阳性者,MRI报告正常,1例胆囊结石MRI与CT检查均诊断为正常。结论MRI与CT对胆系结石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由于MRCP能多方位成像并能经三维(3D)重建后从不同角度展示胆系全貌,从而为胆系结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形态学信息,使之在诊断价值上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陈志勇 《中原医刊》2002,29(10):56-56
通过 17例手术证实的胆系疾病的CT和B超检查分析 ,证明CT对胆系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B超 ,探讨CT对胆系疾病诊断的重要意义。本文搜集我院 1995年 7月至 1998年间 17例手术证实的胆系疾病的CT与B超检查结论 ,胆结石 7例 ,胆总管结石 5例 ,胰头癌 3例 ,肝内胆管结石 1例 ,胆囊癌 1例。男 9例 ,女 8例 ,年龄 31~ 65岁 ,均作CT及超检查。主要症状有上腹痛、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厌脂肪饮食、呕吐、黄疸、胆绞痛等。采用GE -980 0型CT机 ,层厚及层距均 10mm ,3例胰头癌增强扫描 ,术前均有B超检查。结果 :胆囊结石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