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以骨科手术为主,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现臂丛神经阻滞本身所固有缺陷导致骨科上肢手术出现阻滞不全的现象,我们考虑与臂丛进针单一路径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有关,为改善单纯肌间沟或腋路入路,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了臂丛神经阻滞一点法和二点法在骨科上肢手术应用并研究观察。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很多,临床上采用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易出现挠侧阻滞不全,传统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由于其穿刺点位置较高,常常出现上臂阻滞较完善而前臂及尺侧神经阻滞不全.我们采用低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臂丛神经阻滞是锁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盲探操作,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由于定位的偏差性及操作的盲探性,神经阻滞不全或麻醉穿刺失败时有发生。我科使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和Stimuplex针行锁骨手术臂丛神经阻滞的正确定位40例,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传统法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常用的上肢手术麻醉方法之一。但由于在解剖上阻滞部位所限,常存在阻滞不全、并发症多等问题。本研究对传统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进行了改良,并与传统法相比较以评估其在基层医院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肌间沟两点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肌间沟两点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改进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2%利多卡因+0.3%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U肾上腺素),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结论 肌间沟两点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6.
陈宏才  王飞  郏丽萍  金苍元  金轶 《浙江医学》2011,33(11):1671-1672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而临床上常用的单次臂丛神经阻滞不能满足长时间手术的要求,超声引导下用于外周神经定位的方法,可明显提高阻滞成功率和减少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本研究拟比较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鞘内置管(腋路)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解剖定位法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两经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l例患者在上肢手术中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腋路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并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两经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更大地满足了手术要求,且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经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单一经路的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8.
王明霞 《吉林医学》2014,(6):1179-1179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腋路)在小儿上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氯胺酮加丙泊芬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和对照组(氯胺酮),每组30例。结果:治疗组氯胺酮用量与麻醉初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加丙泊芬复合臂丛神经阻滞(腋路)麻醉是患儿上肢骨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腋路臂丛经阻滞定位简单,能为前臂和手部手术提供完善的神经阻滞,但麻醉后发生的神经功能暂时性障碍在临床上不容忽视。不同的神经阻滞技术与阻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关。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已广泛由于腋路臂丛经阻滞中,然而其阻滞效果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比较上肢手术患者三种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毛鑫城 《海南医学》2011,22(1):79-79
目的探讨腕部正中神经为主的神经阻滞麻醉用于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臂丛麻醉组和正中神经为主的神经阻滞组,比较两组麻醉阻滞后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和术中疼痛例数。结果臂丛神经阻滞穿刺中产生3例局麻药中毒反应和4例神经阻滞不全,而正中神经阻滞组没有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和神经阻滞不全(P〈0.05)。结论腕部正中神经为主的神经阻滞是手部手术有效和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科手术的应用。方法:60例择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年龄20~40岁,ASAI~II级,手术部位包括前臂、肘部、手掌、手指,随机均分为A、B 2组,每组30例,均实施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A组采用超声定位法,B组采用针刺异感定位法,阻滞完成后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评级,感觉阻滞评分,阻滞所用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麻醉效果评级明显优于B组;A组患者感觉阻滞评分明显低于B组;A组完成神经阻滞所用时间较B组少;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B组,其中以手部感觉、运动异常及血管损伤为主;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上肢骨科手术中能有效提高阻滞效果,减少阻滞所用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正>小儿自控力差,语言沟通困难,手术麻醉常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腋路臂丛阻滞易定位,阻滞成功率高。罗哌卡因具有良好的运动感觉分离及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我们采用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神经刺激仪组和常规盲探组,每组30例.神经刺激仪组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常规盲探组按照解剖标志寻找异感进行阻滞.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神经刺激仪组阻滞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盲探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盲探组(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副作用较少,在老年骨科上肢手术中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田俐  李新平 《新疆医学》2011,41(10):110-111
锁骨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常见创伤性疾病,锁骨及其皮肤区域受颈丛及臂丛神经的双重支配,以往通常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颈丛神经阻滞,手术中相当一部分患者麻醉效果欠佳。对如何采用更加有效的麻醉方法,以解除术中患者的痛苦是临床麻醉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两年我院92例患者分别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锁骨上臂丛阻滞麻醉,并对麻醉方法进行比较,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肩关节脱位是骨科中一种常见的创伤。肩关节脱位的复位通常是在肌问沟臂丛神经阻滞下完成。但臂丛神经阻滞常存在成功率低、阻滞不完善的缺点。我们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肩关节脱位的复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是肩关节周围常见的骨科手术,这一区域为颈丛与臂丛神经支配的交界区域。故对这一部位的手术,单独采用颈丛或臂丛神经阻滞均难以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阻滞不全常有发生,甚或出现了基层医院多采用局部麻醉,三级医院多采用全部麻醉的倾向。为探索比较合理的麻醉方式,笔者选择我院2010年90例单侧锁骨骨折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7.
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由于是一种盲探式操作,需患者清醒合作及准确诉说异感,方可对穿刺点作精确的定位.肥胖患者由于大量脂肪堆积和头颈部体表标志不明显,给穿刺点的定位带来困难,由此引起的阻滞不全及麻醉失败时有发生,本研究旨在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其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运用十分普遍。由于手术部位的不同、是否上止血带等情况而采取不同部位 (腋路、锁骨上、肌间沟 )作穿刺点。鉴于腋路存在阻滞范围局限、锁骨上易致气胸等缺点 ,为了提高阻滞效果及安全性 ,我们近年来对 2 15例上肢手术需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 ,采用肌间沟  相似文献   

19.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常采用的麻醉方法,但传统的肌问沟臂丛神经阻滞存在尺神经阻滞不全及并发症多的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120例上肢手术中运用改良式肌间沟神经阻滞法,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麻醉中臂丛神经阻滞有肌间沟、锁骨上、腋路3种入路,锁骨上法适用于肘部、前臂和手的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前臂和手的手术,对肘部效果不确定,对肩部手术不适用,只有肌间沟法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最广,麻醉范围遍及肩及整个上肢.近年来,在麻醉过程中据手术部位不同,用异感定位法来确定肌间沟法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范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