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5例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并对预后进行随访。结果 4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乳头状癌,其中8例为双侧多灶癌。45例患者中,患侧全切+对侧次全切38例,双侧次全切2例,患侧全切+峡部切除1例,患侧次全切+峡部+对侧部分切除2例,患侧次全切2例,其中17例行一期颈部淋巴结清扫,均未见淋巴结内癌转移。术后随访6~77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预后较好,淋巴结转移率低,其较为恰当的手术方式为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对侧次全切除术,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微小癌4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甲状腺微小癌46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未发现1例;4例作患侧甲状腺叶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40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2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加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随访率100%,随访时间1~10年,1例对侧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特点,仔细检查、早期诊断和手术,预后良好。甲状腺腺叶切除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对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可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微小癌4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甲状腺微小癌46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未发现1例;4例作患侧甲状腺叶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40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2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加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随访率100%,随访时间1~10年,1例对侧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特点,仔细检查、早期诊断和手术,预后良好。甲状腺腺叶切除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对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可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08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9例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经术前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肿物伴钙化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0例。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术3例,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峡部+对侧部分切除12例,患侧甲状腺叶次全或部分切除4例;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3例,患侧颈部淋巴结清扫11例,颈部淋巴结未清扫5例。除失访2例外,其余17例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较困难,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检查,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除程度应病变具体浸润情况决定,适度缩小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增加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微小癌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及手术切除范围.方法总结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76例.结果行甲状腺一侧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术35例,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12例,甲状腺一侧叶次全切除术6例,甲状腺一侧全切除加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加对侧次全切除术23例,随访1~13年,3例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较高,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多数因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术前确诊5例(17.86%),术中确诊15例(53.57%),术后确诊8例(28.57%)。全甲状腺切除1例(3.57%),近全甲状腺切除19例(67.86%),患侧甲状腺腺叶 峡部切除3例(10.71%),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1例(3.57%),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2例(7.14%),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10例(35.71%)。22例(78.57%)随访10个月至12年,1例死于肺部转移,1例(3.57%)复发。结论提高超声诊断水平,开展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或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颈淋巴结转移明确者,主张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甲亢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并存率为2.3%(35/1512)。术前确诊7例,术中明确诊断16例,术后病理确诊12例。其中3例患者行第2次手术,补切患侧残余腺体并加功能性淋巴结清扫。全组病例术后随访1~16年均未见甲亢或甲状腺癌复发。结论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术前确诊困难,术前应详细触诊,甲亢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者应常规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对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随访情况。[结果]不同手术方式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但对复发,转移,无瘤生存关系密切,34例再次手术患者原因为残叶复发3例,对侧叶发病3例,同侧颈部淋巴转移28例,而首次行腺叶 峡部切除 中央组淋巴清扫组同颈淋巴功能颈清组疗效相仿,5年无瘤生存率100%。[结论]甲状腺患侧叶全切 峡部切除 中央组淋巴清扫对甲状腺微小癌治疗效果满意,可作为规范术式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的162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随访结果情况。结果:对甲状腺微小癌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影响,但我们发现对复发、转移、无瘤生存有一定的关系。首次行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组与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组疗效相仿,5年无瘤生存率为100%。而其他相对术式5年无瘤生存率为67.8%。结论:甲状腺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甲状腺微小癌治疗效果相对其他术式满意,可作为规范术式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以及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收治的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且术后常规终身服用甲状腺素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并定期复查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TSH值来调节用药量,使FT3、FT4稍高于正常,TSH稍低于正常。记录其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病灶数量和病灶所在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术后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复发转移率分别与患侧腺叶部分切除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叶甲状腺次全切与双叶甲状腺全切除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清扫复发转移率为3.6%,未行预防性清扫复发转移率为4.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最佳手术方式是:①单侧的TMC患者应行甲状腺近全切除,即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②双侧多灶癌的TMC患者应行双叶甲状腺次全切或双叶甲状腺全切除。③如第一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上述范围,应行二次手术。对无颈淋巴结转移的TMC患者不行预防性颈部淋巴清扫。但对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TMC患者,应加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冰冻切片确诊55例(84.6%),10例术后石蜡切片确诊。10例术后确诊患者未行二次手术,随访3个月~7年,与其余55例患者比较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率非常重要。术中明确诊断的微小癌手术应以患侧腺叶加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为宜。术后确诊的微小癌如果已行患侧腺叶次全切或全切,可暂不行二次手术,但应密切观察。有颈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术前彩超未发现及术中未触及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不宜做预防性颈清扫。  相似文献   

12.
高标 《中外医疗》2012,31(17):24-25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30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经高分辨率甲状腺超声发现6例并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疑为甲状腺微小癌,余24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确诊。18例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伴颈淋巴结转移6例。25例单发癌,5例多发癌,随访1.12年,平均6年,复发2例,无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起病隐匿,术前较难诊断,且易漏诊。应综合运用彩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手术时应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预后较好,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王丹  张颖毅  宋永蔚 《吉林医学》2013,34(15):2983-2984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高危因素,探讨cN0期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Ⅵ区淋巴结清扫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由术中冰冻确诊,未见腺体外侵犯及腺体内多发癌灶,均行患侧叶加峡叶切除,联合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23例见淋巴结转移,癌灶直径≥0.5 cm及腺体表面浸润者阳性率明显升高,分别为46.15%、65.21%,而癌灶直径<0.5 cm且无腺体表面浸润者转移率明显下降,仅为2.32%。结论:癌灶直径≥0.5 cm及有腺体表面浸润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清扫Ⅵ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多灶病例占33.3%(16/48);颈部淋巴结清扫病例的颈淋巴结转移率27%(6/22)。脉管浸润(大多数为淋巴管浸润),腺叶切除或加改良颈淋巴结清扫为主要手术方式,一般不作预防性颈部清扫,预后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通过病理组织的巨检和镜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合理切除范围。方法总结46例甲状腺微小癌切除范围。其中行甲状腺一侧全切+对侧次全切28例,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8例,甲状腺一侧叶全切及部分切除术3例,甲状腺一侧叶全切+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对侧次全切7例。结果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5年,2例分别于术后3年及4年复发,余均未见复发及转移,无1例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合理的手术范围是患侧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叶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及经病理证实的28例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桥本甲状腺炎并发双侧甲状腺癌6例(21.43%),并发单侧甲状腺癌22例(78.57%)。术后病理报告证实,桥本甲状腺炎并发乳头状癌26例(92.86%),其中20例为微小乳头状癌(71.43%);滤泡状癌1例(3.57%);髓样癌1例(3.57%)。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7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15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7例行患侧颈部淋巴结改良清扫术,1例行双侧颈部淋巴结改良清扫术,其余20例行常规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27例,无复发或死亡。结论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关系密切,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病理证实的PTMC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拟诊PTMC 58例(65.17%).89例中行患侧甲状腺+峡部甲状腺全切除63例,息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7例,甲状腺全切除9例.23例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同时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均有淋巴结转移.术后1例复发.结论 超声可明显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检出率,患侧腺叶+峡部甲状腺全切除是可行的,同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TM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结节性甲腺肿合并T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发现3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TMC,术中快速冰冻确诊47例,可疑3例,术后石蜡切片确诊2例,主要手术方式为患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加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甲状腺全切或次全除术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随访时间为8个月至5年,其中2例双侧TMC患者4年后出现复发,其余随访病例均未出现复发﹑转移和死亡。结论:术前高频超声检查或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早期发现TMC,患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加中央群淋巴结清扫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6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淋巴结清扫对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影响作用。结果:术前及术中发现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有52例,其中25例患者行治疗性淋巴结清扫术,18例患者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其余的9例患者未行预防性清扫术(有3例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前及术中未发现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有16例,其中9例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7例未行预防性清扫术(2例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TMC患者无论其术前及术中是否发现淋巴结肿大,均应行患侧腺体全切除术,同时行患侧淋巴结预防性清扫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的制定手术范围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甲状腺癌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回顾分析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总体转移率为73例(60.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肿瘤播散、腺体外侵犯、原发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等有统计学差异,而与性别、年龄、是否存在沙砾体、癌灶数目及病灶单、双侧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中,仅有肿瘤位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明显。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中央区或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极为常见,在当原发肿瘤位于甲状腺中部或下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在术前或术中,应仔细评估侧颈部淋巴结,如出现可疑淋巴结转移应积极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