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合理切除范围。方法总结46例甲状腺微小癌切除范围。其中行甲状腺一侧全切+对侧次全切28例,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8例,甲状腺一侧叶全切及部分切除术3例,甲状腺一侧叶全切+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对侧次全切7例。结果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5年,2例分别于术后3年及4年复发,余均未见复发及转移,无1例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合理的手术范围是患侧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叶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原发灶根治术治疗,研究组30例在其基础上行预防性的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2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研究组为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复发的总发生率和研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在原发灶根治术基础上予以预防性的淋巴结清扫治疗的安全性好,且可有效改善预后效果,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风险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88例术前均行颈部超声或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漏诊率为15.9%,术中冰冻检查漏诊率为6.6%。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5例行治疗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6例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优甲乐片。随访3~56个月,仅2例复发。结论应重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特点,正确诊断及规范术式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微小癌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及手术切除范围.方法总结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76例.结果行甲状腺一侧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术35例,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12例,甲状腺一侧叶次全切除术6例,甲状腺一侧全切除加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加对侧次全切除术23例,随访1~13年,3例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较高,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多数因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以及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收治的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且术后常规终身服用甲状腺素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并定期复查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TSH值来调节用药量,使FT3、FT4稍高于正常,TSH稍低于正常。记录其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病灶数量和病灶所在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术后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复发转移率分别与患侧腺叶部分切除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叶甲状腺次全切与双叶甲状腺全切除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清扫复发转移率为3.6%,未行预防性清扫复发转移率为4.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最佳手术方式是:①单侧的TMC患者应行甲状腺近全切除,即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②双侧多灶癌的TMC患者应行双叶甲状腺次全切或双叶甲状腺全切除。③如第一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上述范围,应行二次手术。对无颈淋巴结转移的TMC患者不行预防性颈部淋巴清扫。但对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TMC患者,应加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诊疗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0月齐鲁石化中心医院普外科诊治的8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彩超检查:结节内有微小沙粒样钙化者62例(79.4%),结节内或周围有较丰富血流者62例(32.4%),边界欠清有尾足者56例(61.8%),形态呈“站立式”生长、回声不均匀者48例(85.3%).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8例,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45例,甲状腺全切除1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论:高频彩超明显增加PTMC的早期检出率,PTMC不必全部行甲状腺全切术,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追踪随访1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MC)患者术后5年及10年的肿瘤复发率、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方法临床资料为1993—2003年收治的1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2例行患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Ⅰ组),84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Ⅱ组)。结果Ⅰ组患者术后5年及10年期间肿瘤复发率、生存率与Ⅱ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I组,Ⅱ组患者术后发生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较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良好,实行患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对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发病趋势呈全球化激增,其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所占比重逐渐上升,早期手术切除病变是目前临床首选治疗方法[1]。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效果可靠,但其切口较长,术后存在颈部感觉减退,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随着微创外科的开展,低位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亚型。目前PTMC治疗中手术切除范围尚存着分歧,其中争论之一是是否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颈部检查技术的不断增多及技术更新,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新诊断的甲状腺癌大多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PTMC具有惰性,病程进展缓慢且预后良好,其诊疗策略选择相对多样,主要包括主动监测、消融治疗、手术治疗,但是目前国内外专家对于PTMC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意见不一。本文就PTMC的主动监测、消融治疗、手术治疗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查体未能触及甲状腺微小结节而被高分辨率甲状腺超声发现;本组无疾病相关死亡病例.结论:高分辨率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检出高;手术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其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等侵袭性的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近3a 经外科治疗的909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临床
资料,统计分析病人甲状腺腺外侵犯、手术方式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程度。结果: 909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
人中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6.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率30.9%,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3.74%; 另外,单因素分
析显示所有病人的肿瘤大小与病人年龄、性别均无关( P>0.05) ,而肿瘤大小与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证明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与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 。结论: 甲状
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的肿瘤大小、腺外侵犯、手术方式和淋巴结转移等侵袭性密切相关,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外科
手术方式明显增加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病理学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患者超声(US)、临床特征及其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经超声检查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PTC及PTMC的患者350例的临床资料、超声影像学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PTC组和PTMC组,其中将PTMC组分为最长径>5mm组和≤5mm组,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350例共发现412个结节,PTMC组259个,PTC组153个,其中最长径≤5mm为65例。结论 超声检查时PTMC患者和≤5mm患者偶然发生率高,因此在超声检查时应仔细评估结节的超声特征,对于可疑病例应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以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病理证实的PTMC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拟诊PTMC 58例(65.17%).89例中行患侧甲状腺+峡部甲状腺全切除63例,息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7例,甲状腺全切除9例.23例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同时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均有淋巴结转移.术后1例复发.结论 超声可明显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检出率,患侧腺叶+峡部甲状腺全切除是可行的,同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杨绍时  陈剑秋 《医学综述》2007,13(24):1967-1969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是乳头状癌中具有低侵袭性的一个亚型,行为趋于良性,临床倾向于保守治疗。大多数临床未能触及的PTMC可经高分辨率超声检出并经术中冰冻切片确诊。手术为PTMC的主要治疗手段,现有研究证实对颈侧区临床淋巴结阴性的PTMC患者实行腺叶切除加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318例病理确诊为单发PTMC并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发PTMC中同侧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57%(129/318)、9.75%(31/3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癌灶位于甲状腺下份、甲状腺被膜浸润、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灶位于甲状腺下份及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单发PTM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低,不应该常规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癌灶位于甲状腺下份或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考虑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结节合并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合并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方法、漏诊原因和治疗方式,从而在临床上能更准确诊断和及时地治疗。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7年10月~2007年10月行手术治疗1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甲状腺结节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48例。结果: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合并乳头状微小癌48例病例随访1~10年,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因甲状腺恶性肿瘤死亡。结论:术前、术中运用多种手段准确地诊断甲状腺结节合并乳头状微小癌,确定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及时治疗疾病,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B超提示或可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块实性不均匀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伴有微小钙化;血流分布以内部丰富血流为主)共41例;对B超提示和可疑病例均行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确诊31例;所有病例均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57例;58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论高分辨率超声、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可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率;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低侵袭性,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对54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作回顾分析。结果48例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清扫同侧中央区淋巴结;全甲状腺切除6例,清扫双侧中央区淋巴结。13例单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4.1%),术后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3例,暂时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治疗后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9.3%。结论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防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高危因素,探讨cN0期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Ⅵ区淋巴结清扫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1年91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由术中冰冻确诊,未见腺体外侵犯及腺体内多发癌灶,均行患侧叶加峡叶切除,联合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23例见淋巴结转移,癌灶直径〉0.5cm及腺体表面浸润者阳性率明显升高,分别为18/39、15/23,而癌灶直径〈0.5cm且无腺体表面浸润者转移率明显下降,仅为1/43。结论癌灶直径〉0.5cm及有腺体表面浸润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清扫Ⅵ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