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凯黄斌强  潘伯荣 《新医学》2005,36(10):601-6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消化性溃疡平衡学说的研究深入,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疗法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增强,"防御因子"(胃黏膜、胃黏液、碳酸氢盐)受损所引起.增强胃黏膜血流及黏液分泌等防御因子的屏障作用已成为当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目前,从理论及临床上均证实了增强胃黏膜屏障(如黏液、前列腺素和微循环等)功能药物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黏膜下肿瘤的病因、病变部位及超声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对经超声内镜及微创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中胃间质瘤55例,脂肪瘤10例,异位胰腺33例,类癌、平滑肌瘤及错构瘤各2例,囊肿1例;病变位于胃窦45例,胃底38例,胃体21例,胃角1例;超声内镜提示病变位于固有肌层55例,黏膜下层45例,黏膜肌层5例。结论胃黏膜下肿瘤的以间质瘤、异位胰腺多见,病变位于胃窦多见,其次为胃底;多数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其次为黏膜下层;超声内镜检查对胃黏膜下肿瘤诊断有较大价值;微创手术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3岁,主因"间断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半年伴泡沫尿,加重半个月"就诊。腹部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15.1×109/L,血清总蛋白41.5g/L,血清清蛋白29.8g/L。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超声检查示胃黏膜明显增厚达1.6cm,饮水后胃充盈相下胃体、胃窦黏膜皱襞粗大,肌层及浆膜层无明显增厚,层次结构尚清楚(图1,2)。胃壁可被液体压薄,胃腔能较快扩张皆证明胃壁具有可压缩性。超声提示:胃壁黏膜层明显增厚性质待查  相似文献   

4.
胃黏膜脱垂的内镜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胃黏膜脱垂的胃镜检查表现。方法:根据图象资料总结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本院胃镜诊断胃黏膜脱垂病例79例。结果:(1)胃黏膜脱垂在10~80岁各年龄段均可见到。(2)表现为1条黏膜脱垂者50例,占63%;2条黏膜脱垂者22例,占27%;3条黏膜脱垂者7例,占8%。(3)脱垂黏膜主要位于胃小弯侧,有70例(88.6%)。(4)6例患者在2周至1年时间内复查胃镜,脱垂黏膜仍存在且位置相同。(5)脱垂黏膜表面有炎症性改变共有30例(38.0%),伴随胃黏膜炎症、溃疡病变共45例(56.9%),表现为胃窦部条状黏膜充血18例。伴有胃黏液池颜色发黄绿色7人。合并食管下段炎症病变4例(5.1%)。(6)79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1%。结论:胃黏膜脱垂在各年龄阶段均可见到,大多数表现为1条,主要位于小弯侧,可持续存在,易合并胃慢性炎症改变。  相似文献   

5.
胡群英 《临床医学》2007,27(7):64-64
铝碳酸镁(达喜)是抗酸抗胆汁的胃黏膜保护剂。达喜咀嚼后崩解,其活性成分铝碳酸镁释放,形成层状网络晶格结构,沉积在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尤其与损伤黏膜结合力更强,阻断胃腔内各种攻击因子[1]。本文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配比试验,对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兰索拉唑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是指屈氏韧带以上,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胆道胰管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在我国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急性胃黏膜损害(包括出血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等)、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等。必须正确诊断,及时处理,降低因误诊而引起失血性死亡。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血与黑便、周围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米洛利(amiloride)预处理对浸水束缚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WIRS对照组(ws组,n=10)和amiloride预处理组(AM组,n=10).在(20±1)℃水温下,浸水束缚应激法复制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模型.6 h后处死取胃组织标本,10倍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黏膜溃疡指数(UI),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组织学改变,并用比色法测定各组胃组织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结果:WS组大鼠胃黏膜呈暗红色,有大量点状出血、线状出血或片状糜烂,黏膜下血管和皮区血管充血,光镜下上皮细胞黏液层变薄、缺失,细胞间隙变大,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而AM组大鼠浸水束缚应激6 h后大鼠黏膜出血或糜烂程度较WS组明显好转,光镜下虽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充血扩张,上皮细胞黏液层有少许缺损,但基本完整.与NC组比较,WS组大鼠浸水束缚应激6 h后,胃黏膜UI显著增高(P<0.01).胃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Amiloride预处理能显著降低浸水束缚应激大鼠UI(P<0.01),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P<0.01).结论:Amiloride可有效地保护氧自由基介导性浸水束缚应激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或病变,提示酸敏感离子通道可能参与了浸水束缚应激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EUS)对胃黏膜下肿瘤(SMTs)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胃SMTs的EUS下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6年12月614例于该院内镜中心经EUS检查后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治疗的胃SMTs患者资料纳入回顾性研究。病变起源层次以ESD术中诊断为金标准,病变类型以术后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为金标准,统计EUS诊断的符合率,并分析EUS结果。结果 EUS对病变起源的诊断与ESD术中结果的符合率为91.25%,其中起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6.67%、80.85%和94.50%;对病变类型的诊断与ESD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65.99%,其中胃肠间质瘤(GIST)、平滑肌瘤、异位胰腺和脂肪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85%、18.56%、79.76%和90.70%。结论 EUS能初步判断胃SMTs的起源层次与病变类型,可为内镜下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但对诊断平滑肌瘤、错构瘤、炎性纤维性息肉、类癌和纤维瘤等少见病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要时应积极地切除病变,以明确诊断,防止恶变。  相似文献   

9.
正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使用内镜下专用器械及其他辅助设备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环切、剥离的一项新技术,是治疗黏膜病变的一种合理、简便的内镜微创治疗手段[1]。适用于消化道直径2厘米的广基巨大平坦息肉、局限于黏膜层的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及来源于黏膜下层、黏膜肌层的小肿瘤,如间质瘤等[2]。ESD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在95%以上,其并发症主要为穿孔和出血。我院2014年8月开展ESD术20余例,2例出现术后出血,其他效果满意,现将2016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评价经内镜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胃镜及超声内镜筛选出2012年9月-2014年6月共61例患有胃黏膜下肿瘤的患者;均采用经胃镜治疗方案予以切除;切除肿瘤术后均送病理学检查,可疑胃间质瘤进一步行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9例为女性患者,占总病例63.93%,肿瘤位于胃底占52.46%(32/61),胃体21.31%(13/61),胃窦11.48%(7/61),贲门14.75%(9/61);10例行内镜黏膜剥离术(ESD),21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27例行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EFR),3例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STER)。61例患者中,1例因瘤体过大且突破浆膜层,另1例位于胃底黏液湖操作困难故中转腹腔镜治疗,术后1例发生穿孔,经腹腔镜成功修补,1例发生出血,内镜下成功止血;病理学检查最后确诊胃间质瘤34例,危险度均为极低危(肿瘤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像≤5),平滑肌瘤11例、脂肪瘤5例、异位胰腺3例、钙化性纤维假瘤5例、炎性纤维性息肉2例和血管瘤样增生1例;胃间质瘤位于胃底73.53%(25/34),胃体11.76%(4/34),胃窦5.88%(2/34),贲门8.82%(3/34)。结论胃黏膜下肿瘤以女性多发,且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胃黏膜下肿瘤好发于胃底,且以胃间质瘤多见;绝大部胃间质瘤风险分级为极低危;经胃镜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单腔内镜(SCE)与双腔内镜(DCE)下荷包缝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相关手术创面或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胃黏膜或黏膜下肿块患者38例,随机分成A、B两组,并行ESD术。其中SCE组予以SCE下闭合创面或穿孔,DCE组予以DCE下闭合。结果 38例行ESD术后,创面或穿孔均予以SCE或DCE下尼龙绳成功闭合。结论应用SCE或DCE下尼龙绳和钛夹成功闭合ESD创面或大穿孔,两者疗效相当,但SCE应用更加广泛。SCE有望取代DCE用于ESD创面或大穿孔的闭合,这为内镜下闭合大面积胃肠穿孔或ESD创面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鹿角胶对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静  余仕龙  王峰  陈小青  苏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36-2637
目的:通过对大白鼠胃黏膜损伤的实验观察,研究中药鹿角胶对大白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鹿角胶50g(医院中药房)用蒸馏水制成25%鹿角胶溶液,选用150~200g Sprague-Dawdey种系大白鼠(SD大鼠)80只,不分雌雄,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鹿角胶组、氢氧化铝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水乙醇组胃内灌注生理盐水1mL/只,30min后再次灌注无水乙醇1mL/只。氢氧化铝组胃内灌注氢氧化铝1mL/只,30min后再次灌注无水乙醇1mL/只。鹿角胶组胃内灌注鹿角胶1mL/只,30min后再次灌注无水乙醇1mL/只。正常对照组胃内灌注生理盐水1mL/只,30min后再次灌注生理盐水1mL/只。比较各组胃黏膜变化。结果:经鹿角胶灌注的SD大鼠胃黏膜无论在损伤程度或损伤范围上都显著轻于无水乙醇组,与氢氧化铝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鹿角胶溶液能够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增强胃黏膜屏障,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胃黏膜活检中黏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胃黏膜活检中黏液细胞癌的病变特点,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避免误诊漏诊。方法:通过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PAS,AB染色法,对93例胃黏液细胞癌黏膜活检标本进行病理观察。结果:根据组织学特点,将癌组织分布形式分为黏膜固有层浅层,黏膜固有层深层,弥漫分布,黏膜边缘及坏死组织周围5种病变类型,其在93例标本中分别占8.6%,31.2%,30.1%,11.8%和18.3%,每种黏液细胞癌类型的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细胞周围的组织变化均有所不同,其癌细胞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黏液分泌特点,结论:胃黏液细胞癌的形态特征与组织分布具有相对的特殊性,掌握其特点可以在外科病理检查中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duodenal bulb,HGMDB)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经内镜、病理检查等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报告、病理报告等。结果共14例患者。男7例,女7例;年龄26~73岁,平均48岁。病程1个月~10余年,患者均以反复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胃镜下观察所有患者的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无变形,黏膜未见糜烂、溃疡;球部病变多位于前壁;分别呈扁平斑片状或鹅卵石样隆起、息肉样隆起、菜花样隆起等,表面光滑,色泽偏红、偏白或与附近球部黏膜相仿;靛胭脂染色腺管开口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相似。病理检查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固有层均可见胃底腺,有典型的含强嗜酸性颗粒的壁细胞和含嗜碱性颗粒的主细胞。使用H:受体拮抗剂(H2RA)或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可缓解症状;2例患者接受内镜下高频电烧灼术,1例症状明显改善,1例无效。结论HGMDB以中年发病多,性别无差异,常以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胃镜检查的普及、内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其他铺助检查手段的联合应用有助于HGMDB的检出;H2RA和PPI等可有效缓解症状,内镜下高频电烧灼术等可能有助于HGMDB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L)对胃固有肌层小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MT)18例(肿瘤直径≤12mm).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术后常规内镜及EUS随访.结果 18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平滑肌瘤4例,胃间质瘤12例,胃神经纤维瘤1例,胃血管球瘤1例.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封闭,未转外科手术.结论 劳动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L)是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内镜下抗反流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1)内镜下射频消融术(Stretta手术),通过传输射频能量,造成胃食管结合部的黏膜层灼伤,随后形成瘢痕狭窄;(2)缝合技术,目的是在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水平上制造皱褶,加固胃食管交界处(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EJ)的屏障;(3)注射或植入技术,目的是通过将生物聚合物注射入食管黏膜层从而使LES肿胀,控制反流。  相似文献   

17.
双歧杆菌对烫伤大鼠肠道黏膜机械及生物屏障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探讨严重烫伤后补充外源性双歧杆菌对肠黏膜机械及生物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细菌或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70只 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烫伤对照组 ( BC)、烫伤治疗组 ( BT)和假伤对照组 ( NC)。BT组伤后灌饲双歧杆菌悬液 ( 5× 10 1 2 CFU/ L) 1.5 ml,2次 / d。观察细菌或内毒素移位、肠黏膜菌群和肠黏膜损伤情况等。结果 :1伤后 3 d,BC、BT组细菌移位率分别为 42 %和 16 % ( P=0 .0 0 40 ) ,5 d分别为30 %和 6 % ( P=0 .0 0 2 0 ) ;伤后 1d,BC组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 BT组。 2 BC组回盲部黏膜菌群中双歧杆菌量仅为 NC组的 1/ 10~ 1/ 6 0 ,BT组双歧杆菌量明显增多 ;BC组大肠杆菌量在 1、3 d增加约 2 0~ 30倍 ,但 3 d后BT组大肠杆菌量显著减少并接近正常水平。 3回肠黏膜损伤以 1、3d最为明显 ,BC组伤后 5 d损伤评分仍明显高于 NC组 ( P<0 .0 5 ) ;BT组 3d时已明显修复 ,5 d已与 NC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补充外源性双歧杆菌能促进烫伤后受损肠黏膜屏障和生物屏障修复 ,有效防治肠道细菌或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18.
<正>胃间质瘤(GST)是一种未定的多潜能的间叶组织来源的黏膜下肿瘤,具有低度恶性潜能~([1])。GST多数缺乏早期的特异性临床症状,容易被忽略,传统上多采用腹腔镜或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已成为治疗胃间质瘤的有效方法~([2-3])。本研究采用EFR治疗25例胃固有肌层间质瘤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沈凯  徐静  於亮亮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6):563-564,566,封3
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GAFG)是指类似胃底腺细胞的低异型度分化型腺癌,其免疫组化染色Pepsinogen Ⅰ和/或H+/K+-ATPase阳性.2019年WHO第五版消化道病理指南将位于黏膜层的胃底腺肿瘤命名为泌酸腺腺瘤,浸润至黏膜下时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发现的胃SMT行EUS,对其中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预切开病变表面中央黏膜,剥离黏膜下层组织显露病变,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SMT共3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21例,胃平滑肌瘤7例,胃神经纤维瘤1例,胃血管球瘤1例.病变直径0.6~1.9 cm,平均直径1.2 cm.30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其中1例术中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封闭,未转外科手术.结论 超声内镜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直径<2.0cm的SMT是安全、有效的,可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