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周正常肺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p16蛋白表达情况。 方法选取各种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癌组织周围的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肺癌标本及周围正常肺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改变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蛋白在肺癌标本及周围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①40例肺癌标本中,29例发生了p16基因甲基化。而其周围正常肺组织只有5例发生了p16基因甲基化。二者有明显差异(P<0.01)。②40例肺癌标本中,26例p16蛋白表达降低,而其周围正常肺组织只有5例蛋白表达降低,二者有明显差异(P<0.01)。③29例p16基因发生了甲基化改变的肺癌标本中,有22例发生了p16蛋白表达降低。在11例未发生p16基因甲基化改变的肺癌标本中,有4例发生了p16蛋白表达降低。 结论p16基因甲基化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NSCLC)p16蛋白表达降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TIG2基因在肺癌细胞中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IG2基因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TIG2基因在肺癌和正常肺细胞中表达变化,用CpG岛预测软件分析TIG2基因启动子和第一外显子区域CpG岛分布,用甲基化特异PCR法(MSP)检测TIG2基因甲基化.用RT-PCR法检测去甲基化试剂作用后TIG2基因的表达.结果 正常肺细胞和癌旁正常组织中TIG2mRNA呈高表达,而肺癌细胞系和组织中低表达或沉默.TIG2基因的启动子和(或)第一外显子区域存在典型的CpG岛.在肺癌细胞系均发生TIG2甲基化,肺癌组织中常发生甲基化,而肺癌旁组织中未见甲基化.去甲基化试剂作用后TIG2基因恢复表达.5-氮-2'-脱氧胞苷浓度越高,TIG2mRNA表达的强度越大.结论 甲基化是导致TIG2基因转录沉默的重要机制,TIG2可能是一种新的肺癌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组织学正常的涎腺组织中5个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情况,为进行涎腺肿瘤的甲基化研究提供参照。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 ( 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MSP)法分析60例组织学正常的涎腺组织中E-钙黏蛋白(cadherin), p16, RASSF1A,DAPK和MGM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并与前期研究中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甲基化水平相比较,同时分析正常涎腺组织中E-cadherin(E-cad), p16, RASSF1A,DAPK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吸烟之间的关系。结果13%(8/60)涎腺组织中发现存在甲基化,包括7%(4/60)E-cad,4%(2/60)p16,4%(2/60)RASSF1A,4%(2/60)DAPK,2%(1/60)MGMT。与之前腺样囊性癌中的结果比较,E-cad(P<0.01), p16(P<0.01), RASSF1A(P<0.01),DAPK(P<0.01)基因的甲基化在肿瘤组织及腺体组织中有明显差异。但涎腺组织中E-cad, p16, RASSF1A,DAPK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吸烟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正常的涎腺组织中E-cad, p16, RASSF1A,DAPK 和 MGMT基因的甲基化均为少发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前列腺癌的焦磷酸测序技术为基础DNA甲基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CDH1和p16基因DNA甲基化差异,为临床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奠定基础。方法取前列腺癌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使用焦磷酸测序仪定量检测GSTP1、CDH1和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比较GSTP1基因超甲基化率为56%(14/25),CDH1基因超甲基化率为32%(8/25),p16基因超甲基化率为20%(5/25)。其中GSTP1、CDH1基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STP1、CDH1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甲基化程度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焦磷酸测序实时定量检测DNA甲基化技术是快速、灵敏、高通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况,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30例EMS患者作为EMS组,同期25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EMS组异位内膜组织(其中Ⅰ-Ⅱ期10例,Ⅲ-Ⅳ期20例)和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情况,并比较其在不同EMS临床分型间的差异.结果 30例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检测到程度不等的甲基化,其中20例Ⅲ-Ⅳ期EMS患者中有11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发生率为55%,10例Ⅰ-Ⅱ期EMS患者中有1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发生率为10%,Ⅲ-Ⅳ期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的甲基化发生率高于Ⅰ-Ⅱ期(P<0.05).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结论 HOXA10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ASPP1甲基化状况的检测方法,研究ASPP1基因启动子在HEPG-2肝癌细胞株和成纤维细胞株中的甲基化状况。方法:利用因特网对ASPP1基因启动子的CpG岛进行分析,并设计MSP引物,然后对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和p53野生型肿瘤细胞株HEPG-2的ASPP1 DNA启动子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结果:MSP分析显示,在正常的成纤维细胞中,ASPP1基因启动子CpG岛未出现甲基化;在p53野生型肿瘤细胞株HEPG-2中,ASPP1基因启动子CpG岛处于甲基化状态。结论:MSP检测ASPP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况的方法客观、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105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5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CD105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 CD10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有无胸膜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之间CD105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CD105高表达,并存在着CD105阳性的血管新生,检测CD105蛋白可能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制组织微列阵(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66%(31/60),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16/20),P<0.05.肺鳞癌p16的阳性表达率为31.03%(9/29),肺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0.96%(22/31),P<0.05.结论 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0(cyclin dependent kinase 10,CDK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DK10基因启动子在50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CDK10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60%(30/50),癌旁对照组织未出现CDK10基因甲基化。CDK10基因甲基化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CDK10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乳腺癌发展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MGMT蛋白表达及骨肉瘤化疗后肿瘤坏死率的关系。方法收集51例骨肉瘤组织样本,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GMT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坏死率及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51例骨肉瘤组织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为23.5%(12/51),MGMT蛋白表达阴性率为27.5%(14/51);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骨肉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等无明显关系(P0.05)。MGMT基因甲基化的患者(共12例)化疗后肿瘤坏死率为Ⅰ级者0例,Ⅱ级者2例(16.7%),Ⅲ级者3例25.0%(25.0%),Ⅳ级者7例(58.3%),MGMT基因未甲基化的患者(共39例)化疗后肿瘤坏死率为Ⅰ级者23例(59.0%),Ⅱ级者13例(33.3%),Ⅲ级者2例(5.1%),Ⅳ级者1例(2.6%)。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骨肉瘤组织MGMT基因未甲基化患者的MGM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甲基化的患者(u=-4.92,P0.001),而化疗后肿瘤坏死率明显低于甲基化的患者(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对判断骨肉瘤患者化疗后的肿瘤坏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机制.方法 整体水平实验:82例研究对象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组54例,对照组28例.荧光生化法检测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 tHcy)水平,甲基化特异的 PCR(Methy-specific PCR,M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 ,ER-α)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细胞水平实验:体外培养的人脐动脉VSMC,用不同浓度同型半胱氨酸(homocy steioe, Hcy)处理,MTT法观察Hcy对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MS-PCR法和Rt-PCR法检测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及mRNA的表达.结果 整体水平实验中,AS患者中甲基化率为70.4%,对照组甲基化率为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水平实验中,MTT结果显示Hcy对VSMC具有明显促增殖效应.Hcy显著增加ER-α基因启动区的甲基化修饰,并使ER-αmRNA的表达进行性减少.结论 Hcy通过干扰DNA的甲基化修饰,使ER-а基因高甲基化可能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使VSMC增殖,并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 (MSP法 )检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改变情况 ,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显示 ,13例标本 ( 40 .6% )呈p16甲基化阳性 ;DukesC、D期病人肿瘤组织中p16甲基化发生率 ( 63 % )明显高于DukesA、B期病人 ( 2 5 % ) ;在病理分期中 ,高、中分化癌中的p16甲基化阳性率( 3 0 % )低于低分化癌的阳性率 ( 10 0 % ) ;具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 63 % )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的阳性率 ( 2 5 % )。研究表明 ,p16甲基化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呈一定相关性 ,p16甲基化有可能作为大肠癌病人诊断、判断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ERCCI与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肺癌,24例癌旁组织ERCCI与BRCA1的表达。结果NSCLC中ERCCI与BRCA1在癌旁组织内表达高于癌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在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中,ERCCI与BRCA1在癌旁组织的表达高于癌组织,BRCA1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1例肺癌组织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uPA、uPAR的表达情况,利用CMIAS2000型多功能真彩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计算各病例中uPA、uPAR蛋白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和积分光密度(IOD)。结果 uPA、uPAR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肺组织,二者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强于小细胞肺癌(SCLC)但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二者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期肺癌中的表达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uPAR与肺癌分级呈显著正相关;uPA、uPAR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合并分期显著正相关;二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uPA、uPAR参与肺癌侵袭转移,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44在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和CD44在42例肺癌患者的肿瘤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 42例肺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占64.3%(27/42)。原发灶CD133阳性率73.8%(31/42);CD44阳性率59.5%(25/42)。转移淋巴结CD133阳性率92.6%(25/27),CD44阳性率81.5%(22/27)。CD133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4.2%(23/31),较阴性组的27.3%(3/11)高。CD44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6.0%(20/25),较阴性组的41.2%(7/17)高。原发灶CD133和CD44表达与转移淋巴结CD133和CD44表达呈正相关。肺癌组织中CD133与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性。CD133阳性组患者3 a生存率明显低于CD133阴性组(P〈0.05)。CD44阳性组患者3 a生存率明显低于CD44阴性组(P〈0.05)。结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44在肺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状态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的预后,对分析和预测肺癌临床表现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44例胃腺癌组织,20例胃正常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结果:HIF-1α在胃腺癌组织标本中阳性率为59.01%(26/44),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中表达阳性率25.00%(5/20),两组差异显著(P〈0.05);VEGF-C在胃腺癌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52.27%(23/44),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中表达阳性率20.00%(4/20),两组差异显著(P〈0.05);HIF-1α,VEGF-C在低分化腺癌中阳性率最高,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T1、2,T3、4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差异显著(P〈0.05);两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方面无显著差异;在HIF-1α、VEGF-C共同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非共同表达组;HIF-1α、VEGF-C在胃腺癌组织表达成正相关(rs=0.85,P〈0.05)。结论:HIF-1α、VEGF-C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阳性表达可能在胃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胃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FG-C蛋白阳性表达成正相关;HIF-1α和VEFG-C联合检测对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Aurora-A、Aurora-B在胃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2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4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Aurora-A和Aurora-B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组织间、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与两蛋白之间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urora-A、Aurora-B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P〈0.05)和正常胃粘膜组织(P〈0.01);Aurora-A、Aurora-B蛋白在高、中、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urora-A与Aurora-B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Aurora-A和Aurora-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较高,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