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急诊内镜下套扎治疗。结果:急诊止血成功率94.1%;止血成功后近期再出血5例,其中2例行2次套扎止血成功;2例止血失败,2例近期再出血患者行血管介入手术后止血成功;死亡3例。结论:急诊EVL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8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别给予内镜下套扎治疗与内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达90.7%,死亡率达4.7%,再出血率达11.6%。对照组则依次为69.8%、23.3%、32.6%。两组止血成功率、死亡率、再出血率的比较,均(P〈0.05)。结论:内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创伤小、止血迅速、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刘炼炼  徐辉  陈虹彬  秦清清 《西南军医》2010,12(5):1035-1035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病人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目前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预防和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而内镜下套扎治疗已经代替了硬化疗法成为现在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最普遍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用六连发套扎器对该类患者进行了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疗法(ES)、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疗法(EVL)等方法凭借其近期疗效良好、降低出血及再出血发生率、显著提高生存率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用方法。但对于未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套扎治疗尚存疑义。  相似文献   

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等[1]。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但不能改变门脉高压[2]。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患者耐受性差。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分流术(transjugular  相似文献   

6.
杨娟 《西南军医》2010,12(2):404-405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套扎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所有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预后良好,减少了出血、胸骨后疼痛及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曲张根除30例,减轻26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蔡莉  文黎明  覃刚  陈菊萍 《西南军医》2010,12(5):866-867
目的探讨国产组织胶内镜下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三种方法治疗:(1)套扎+组织胶注射1次完成10例;(2)套扎与组织胶注射分次完成10例;(3)采用组织胶直接注射治疗4例。结果4例活动性出血经治疗均即刻止血,成功率100%,10例套扎+组织胶注射1次完成者,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100%;10例套扎+组织胶分次完成者,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90%,胃底静脉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总发生率12.5%(3/24),2例注射完拔针后少许出血,1例术后2周排胶出血,经适当处理均止血。结论国产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或出血,近期疗效可靠、操作安全,并发症少而轻。  相似文献   

8.
徐衍  殷健 《武警医学》2018,29(12):1138-1140
  目的 探讨套扎联合硬化序贯治疗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04至2017-04诊断为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经过2次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分级仍在中(G2)、重(G3)度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9例),研究组行套扎联合硬化序贯治疗,对照组继续行套扎序贯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随访1年并复查胃镜,比较两组的序贯治疗次数、食管静脉曲张消除率、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食管静脉硬化术序贯治疗次数(2.24±0.95)少于对照组食管静脉套扎术序贯治疗次数(3.29±1.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静脉曲张消除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46.43%),再出血率(2.45%)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套扎联合硬化序贯治疗可减少内镜下治疗次数,显著减少套扎术后残留的食管曲张静脉、延缓静脉曲张的复发,并发症风险无增加。  相似文献   

9.
邓应江  敖智容  秦红  刘伟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066-1068
目的 研究影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套扎术(EVL)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行EVL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影响EVL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期再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出血次数、Grade分级、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宽度、曲张静脉根数、结扎静脉根数、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观察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各项指标均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在行EVL前,应该仔细评价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筛除高危患者,尽可能地减少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0.
侯彩文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1030-1030
目的:通过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前后的护理观察,旨在加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满意性。方法: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加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提高其安全性和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9例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东 《人民军医》1997,40(8):464-465
1979年3月~1994年10月,我们收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9例。现分析其诱发因素。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89@中,男64例,女25例;年龄21~68岁,平均44.7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78例,乙醇性肝硬化9例,原因不明2例。1.2诊断方法肝硬化的诊断均由临床、肝功能化验、B超、CT或肝活检确定,经胃镜或食管吞钡检查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胃镜证实39例(43.8%),由典型临床症状诊断50例(56.2%)。首次出血sl例,再次出血38例。1.3诱因89例中,药物所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3例(25.8%),其中国眼…  相似文献   

12.
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临床观察435002湖北黄石市第二医院谢祥生吴时胜王海如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食管胃底;治疗;善得定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1.3自1995年1月~19996年12月对54例经胃镜证实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3.
朱雅宁  赵小云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56-1257
胃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及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治疗措施,其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12例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行胃镜下套扎操作和护理过程,了解操作的效果、护理要点、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等方面。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对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患者容易接受。而娴熟的护理工作配合对操作成功与否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内镜下套扎法及组织黏合剂注射法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套扎组(对照组)及组织黏合剂注射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再次出血发生率、曲张静脉改善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观察组3、6、9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曲张静脉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能更加有效的预防再出血的发生,其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万晓强  郑紫丹  杨杰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1):1182-1184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胃镜下套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腔二囊管组(三腔管组)81例和曲张静脉套扎组(套扎组)123例,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存时间等。结果套扎组72h止血成功率100%高于三腔管组的84.0%(x^2=21.084,P〈0.01);套扎组无死亡患者,三腔管组死亡6例(x^2=9.387,P〈0.01);套扎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三腔管组;套扎组并发症为18.7%显著少于三腔管组的63.0%(x^2=41.394,P〈0.01);术后2W复查,套扎组中度为60.0%(x^2=8.499,P〈0.01)及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66.2%(x^2=5.343,P〈0.05)均显著低于三腔管组。套扎组上消化道出血复发1次(x^2=30.997,P〈0.01)及2次以上比例显著低于三腔管组(x^2=19.088,P〈0.01);12个月内病死率显著低于三腔管组(x^2=21.113,P〈0.01);4年累计生存率(86.6%)显著高于三腔管组(22.3%)。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金支架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建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模型,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后,在食管下段和贲门放置不同粗细、长短的记忆合金支架,分别于即刻、24h、72h、1w、2w、1月、3月、6月等不同时段观察支架情况。结果:支架置入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即刻停止。支架与组织贴附及相容性随时间有不同变化。止血率与支架直径成正比,与支架长度相关性较小。结论:合金支架可使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即刻停止,无需牵引,方法简便,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17.
李军谦  李小玲 《人民军医》1997,40(4):214-215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降低门脉压,是目前治疗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1]。我们用血管活性药物酚妥拉明(PL)、硝酸甘油(NG)和垂体后叶素(VP)治疗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989年以来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变失代偿87例,经内镜证实为食管静脉曲张。其中男65例,女22例,年龄18~67岁。符合ChildA级14例,B级38例,C级35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PL、NG和VP三者介入组(Ⅰ组)32例;VP介入组(Ⅱ组)对例;PL与VP联合静脉滴注组(Ⅲ组)24例。三组间性别、年龄、病情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资料对比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重症,包括急性非静脉陆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即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病引起的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GVB),即由于肝硬化等病变引起的门静脉高压致食管和(或)胃壁静脉曲张,在压力升高或静脉壁发生损伤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ulti-detector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MDCTP)评估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EVB)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肝硬化患者行内镜及64层螺旋CT检查,二者诊断结果 一致者53例,观测MDCTP中食管静脉曲张的最大直径、分级及类型、胃左静脉直径及开口类型、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脾脏指数大小等指标,并根据患者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与非出血组MDCTP的观察指标中,食管静脉曲张最大直径、分级、胃左静脉直径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出血组与无出血组食管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分别为(6.9±2.2) mm、(4.9±2.2) mm,95%可信区间分别为6.1~7.8 mm、4.0~5.9 mm;胃左静脉直径分别为(6.4±1.3) mm、(5.3±1.2) mm,95%可信区间分别为5.9~6.4 mm、4.7~5.8 mm.食管静脉曲张的类型、胃左静脉的开口类型、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脾脏指数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对EVB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分别为:胃左静脉直径、食管直径;回归系数分别为:0.696、0.401.结论 MDCTP中食管静脉曲张的最大直径及其分级、胃左静脉直径大小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关,对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无创或微创的影像学方法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及预测其出血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是静脉曲张发生破裂出血的首要危险因素,而超声、CT、MRI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辨别静脉曲张与食管或胃壁的关系(黏膜下静脉曲张和食管周或胃周静脉曲张),还能对黏膜下静脉曲张的程度进行分级,其对大静脉曲张(〉5mm)的检测结果与胃镜有很好的一致性。CT和MRI还能对静脉曲张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