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8F-FDG PET显像在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18F -FDGPET在淋巴瘤分期、再分期中的价值以及在评价骨髓浸润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59例临床拟诊或确诊为淋巴瘤的患者全身18F -FDGPET显像后 ,就临床分期、病理结果、骨髓浸润、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未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期和骨髓浸润的相关分析 ,19例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再分期。结果 :18F -FDGPET诊断淋巴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 % ,76.9%及92.5 %。在分期方面 ,27例真阳性患者中40.7%的患者临床分期得到纠正 ,其中上调29.6 % ,下调11.1 %。19例淋巴瘤患者中有5例患者因PET显像证实为临床缓解期 ,避免了不必要的再治疗 ,8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得以重新制定。在评价骨髓浸润方面 ,26例未治疗的NHL患者中 ,PET与骨髓穿刺符合率为80.8%。结论 :18F -FDGPET在对淋巴瘤的分期优于传统影像方法,通过PET全身显像 ,使淋巴瘤准确分期 ,对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对于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18F-FDG PE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显像作为一种功能显像技术,能反映肿瘤组织中的生化变化和代谢状态,对淋巴瘤的准确分期、恶性程度评价、治疗疗效评价、治疗后复发的诊断以及预后估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在淋巴瘤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18F-FDG显像,并与同期CT、MRI或B超等影像检查结果(CI)进行对比分析。56例患者中治疗前9例,化疗中21例,放化疗后10例,术后复查16例。结果 ①9例治疗前患者中7例^18F-FDG显像阳性,8例CI检查阳性。^18F-FDG显像与CI显示的病灶部位基本一致。②21例化疗患者中12例^18F-FDG显像阳性,15例CI阳性,有3例患者CT示有肿大淋巴结,但FDG摄取未见异常。③对16例淋巴瘤术后患者行^18F-FDG显像寻找术后残余病灶,发现3例FDG异常摄取。④10例放化疗后患者中4例FDG摄取异常(纵隔2例,骨2例)。⑤对7例同期行^18F-FDG显像与骨显像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两者所示骨病灶部位不尽一致。结论 ^18F-FDG显像是恶性淋巴瘤诊断、分期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及时发现手术后肿瘤残余、复发。^18F-FDG显像与骨显像相互补充,可提高诊断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灵敏度。CT同机图像融合技术能帮助定位肿瘤。  相似文献   

4.
5.
本研究对43例结直肠癌术后怀疑复发或转移的患者行^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并对比同期CT或B超检查,以评价^18F-FDG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8F-FDG正电子显像质量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显像(包括传统的PET和符合线路显像)的重要价值已为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但其结果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本文就仪器验收和日常质量控制、检查前准备、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介绍18F-FDG正电子显像的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7.
^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显像(包括传统的PET和符合线路显像)的重要价值已为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但其结果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本就仪器验收和日常质量控制、检查前准备、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介绍^18F-FDG正电子显像的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8.
~(18)F-脱氧葡萄糖(FDG)、~(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或~(111)In-奥曲肽(octreotide)和~(11)C、~(13)N、~(15)O、~(82)Rb等同位素标记物作为肿瘤细胞或病变细胞的显像剂。~(18)F-FDG利用肿瘤细胞或病变组织的葡萄糖代谢增高或降低的原理进行显像,其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而得以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60岁,双下肢麻木伴进行性肌无力3个月,以“周围神经病”于2005年6月28日入住本院神经内科。入院体格检查时脾脏未触及,周围血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EA、糖类抗啄(CA)125、CA190、CA15—3水平在正常范围。胸部和腹部CT、腰部MRI检查均未见异常。为排除副肿瘤综合征,于2005年8月4日第1次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结果示脾后内侧见一大小为2.1cm×1.7cm的放射性明显增高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衰减校正(AC)在^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中的价值。方法对圆柱体模型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进行AC和非衰减校正(NAC)图像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比较。结果AC图像在均匀度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均优于NAC图像,并消除了NAC图像中的形变现象。结论AC可明显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18F-FDG PET显像在原发性胃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原发性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2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行1 8F FDGPET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方法 [标准摄取值 (SUV) ],其中 2 1例与近期CT结果比较。结果 ①PET检出原发性胃癌的灵敏度为 91% (2 0 2 2例 ) ,2例假阴性均为印戒细胞癌 ,原发肿瘤直径 <1cm (T1 期 )。② 17例手术患者中 ,胃局部淋巴结转移 10例 ,PET检出 6例 ,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6 0 %、10 0 %和 75 % ,CT仅检出 1例。③PET检出远处转移 9例 ,CT仅检出 5例。结论 1 8F FDGPET诊断原发性胃癌较为灵敏 ,检出胃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可能优于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并与^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进行比较。方法因怀疑恶性肿瘤或骨转移而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者55例,41例于^18F-FDG检查前后4周内进行了^99Tc^m-MDP全身骨显像。其中30例骨转移瘤患者,15例无骨转移瘤,10例^18F-FDG显像示可疑肿瘤直接骨侵犯(单独进行分析)。结果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和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性分别为100%,93%,97%,100%,98%和95%,50%,75%,86%,77%,前者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骨显像(P=0.024,0.035,0.007);^18F-FDG显像发现30例骨转移瘤患者中的20例有骨外原发或转移肿瘤。10例^18F-FDG显像示可疑肿瘤直接骨侵犯患者中,4例被证实有骨受累,6例无骨受累,而骨显像对骨受累情况均作出了正确判断。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能发现骨外原发或转移性肿瘤;^99Tc^m-MDP骨显像对骨转移瘤也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UP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UPT患者36例,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后4周内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原发灶的检出灵敏度为42%(15/36例);1例原发灶仅被^18F-FDG显像发现,3例首先被^18F-FDG显像发现,后在^18F-FDG显像结果的提示下被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11例同时分别被^18F-FDG显像和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14%(5/36例)患者因找到原发灶而改变了治疗方案;53%(19/36例)患者发现新的转移灶。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是寻找UPT原发灶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可同时评价患者的全身转移情况,可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显像作为一种功能显像技术,能反映肿瘤组织中的生化变化和代谢状态,对淋巴瘤准确分期、恶性程度评价、治疗疗效评价、治疗后复发的诊断以及预后估计等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3岁,左侧胸痛1个月,外院胸部CT检查示:左第9肋骨腋中线骨质缺损,门诊拟“转移性骨肿瘤”收入院。体格检查:未触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左侧胸廓明显压痛,其余各系统无异常。^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示:双侧腋下多处葡萄糖代谢增高(图1),病灶与纵隔放射性比值为1.65~3.32,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左第9肋骨腋中线处葡萄糖代谢增高,考虑骨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相比,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在肺癌的良恶性鉴别、分期、监测复发及观察疗效中起着重要作用。图像融合更有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DHTE)诊断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鼻咽癌34例(初发12例,放疗后22例)、其他头颈部癌术后13例和原因不明的颈部转移瘤8例,进行^18F-FDG DHTC。结果①^18F-FDG DHTC诊断原发头颈部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5%(19/21例),80.8%(21/26例)和85.1%(40/47例);诊断转移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8%(30/32例)和86.7%(13/15例)。②8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中,4例颈外见异常单个^18F-FDG浓聚灶,为原发病灶;1例显像阴性;3例见多发性^18F-FDG异常浓聚,未能定位原发病灶。结论^18F-FDG DHTC诊断原发头颈部恶性病灶和寻找颈部转移瘤的原发灶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18F-FDG PET在肝脏的原发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肝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结合CT、MRI和超声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在对肝肿瘤疗效监测以及评价手术效果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可以反映正常机体组织和肿瘤细胞的功能状态,在对肺部病变的定性诊断、肺癌的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复发监测以及预后估计上都明显优于CT、MRI等形态解剖学检查,而且能间接提供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和增殖潜能的判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由于PET在空间分辨率上存在不足,应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以提高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5岁,因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体温37.1~37.8℃)、咳嗽、咳痰伴胸闷2个月入院。60年前曾患结核性胸膜炎、输卵管结核。入院后体格检查:心率80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清,双下肺可闻及爆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WBC6.0×10^9/L,中性粒细胞81.7%,PLT 142×10^9/L,RBC 3.31×10^12/L,Hb62g/L,红细胞沉降率74mm/l h,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