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近年来,外科微创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独到的优势获得飞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应用于普外科各类疾病的治疗。自1991年Jacobs等尝试将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结直肠手术并取得成功以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日益推广。我科自2008年10月开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以来,已经顺利开展了19例,效果满意,现将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1994年Kit-ano等[1]首先报道了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以来,腹腔镜应用于胃癌根治性手术已有近20年历史,该术式在我国的开展也日趋广泛,从腹腔镜根治早期胃癌,逐渐过渡到进展期胃癌。  相似文献   

4.
李艳  饶芸 《西南军医》2010,12(6):1223-122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116例胃癌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注意与腹腔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6%,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精心、周密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年龄≥60岁的142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91.5%);黑便(38.7%);消瘦(26.8%)和恶心呕吐(20.4%)。病灶主要位于胃窦(42.9%)、余依次为胃体(28.8%)、贲门胃底(16.2%);未分化、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占50.8%。临床Ⅲ、Ⅳ期患者占87.3%,其中34.5%患者同时合并重要器官病变。根治性切除114例(80.3%),姑息性切除18例(12.7%),胃-空肠吻合10例(7.0%);术后出现并发症39例(27.5%);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26.8%,姑息性切除、胃空吻合组均零,围手术期死亡10例(7.0%)。结论:老年胃癌好发于胃窦、恶性程度高;临床Ⅲ、Ⅳ期为主;术前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高;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必须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6.
石正娟  雷静  杨彬 《西南军医》2010,12(1):159-16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2例直肠癌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后患者回病房进行病情观察,CO2气腹后的护理,胃管和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恶心、呕吐的护理,饮食及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52例直肠癌患者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在肥胖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12月接受诊治的肥胖胃癌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胃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出血量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长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 肥胖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相关指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是 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近几年来发展更加迅速 ,其治疗效果 ,手术优点已被国内、外专家肯定。近年来进行LC术 398例 ,其中 6 0岁以上老年病人 386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86例 ,男性 97例、女性 2 89例 ,年龄 6 0~ 87岁 ,平均年龄 6 6 45岁。病史 1周至 35年不等 ,平均为 8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2 71例 ,其中胆囊萎缩 48例 ,胆囊被大网膜包裹粘连 2 7例 ,胆囊三角广泛粘连 35例 ,…  相似文献   

9.
傅世桃 《西南军医》2010,12(3):600-60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20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20例患者痊愈,胆漏1例经过悉心治疗护理于术后25天出院。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正确评估和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14例7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高龄胃癌患者常伴有梗阻、出血、并存病多(61%),肿瘤切除率为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结论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CT诊断及分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描述胃癌的CT表现,评价胃癌术前CT分期的准确性,以总结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口服水对比剂充盈胃增强CT扫描.检查已知胃癌病者56例,并将CT发现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胃癌灶在CT上表现为胃壁增厚(38/55),软组织肿块(17/55)及异常强化(48/55)。本组CT术前分期总的准确性为81.8%,胃癌可切除性术前估价准确性为89%。结论:CT检查在胃癌的检出及术前分期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CT对胃癌的诊断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胃癌的CT表现,并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能力。方法22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均经CT扫描,其中17例手术。胃对比剂用1.5%泛影葡胺或水。22例均于检查前10min肌注654-210mg~20mg。其中,12例经肘静脉团注法注入60%泛影葡胺80mL增强扫描。结果CT清楚地显示了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显示腹部淋巴结转移及胃癌的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胃CT检查能首先发现病变,如结合胃肠钡餐造影、纤维胃镜以及超声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手术切除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进展期胃癌肿瘤组织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标本进行凋亡和细胞增殖检测;其中38例行术前动脉化疗,另18例胃癌组织作对照.结果 对照组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率为4.4%±1.5%,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调亡率为6.4%±3.5%;而术前行动脉化疗组细胞凋亡率为10.6%±4.5%,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凋亡率16.6%±5.5%,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率对照组为77.8%(14/18),而术前化疗组为47.4%(18/38).结论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促进进展期胃癌组织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化疗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选取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我科施行的高龄患者(年龄〉65岁)食管癌、贲门癌手术756例,其中197例(26.1%)术后发生了心律失常,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与其他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作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合并其他疾病、术式的选择、麻醉及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缺氧、血容量不足、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采用微创腔镜手术是预防术后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结论针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防治,并辅以药物治疗,同时提倡微创手术,方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消癌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消癌平治疗胃癌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1.观察不同浓度消癌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并进行体外抑制试验;2.以取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浓缩体积到1ml,先后加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工作液使之细胞凝块,并将其切成等体积小块,将瘤体置于昆明种水鼠肾囊下。移植后次日开始采用消癌平0.4,0.6,0.8ml/kg浓度腹腔内注射,连续7d。注射后第8天处死小鼠,于显微镜下测量肿瘤的各径,以计算肿瘤体积和肿瘤抑制率,探讨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3.采用流质细胞仪观察消癌平对人体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抑制机制。结果:1.体外抑制试验:消癌平50,40,30,20,10mg/ml浓度时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为100%,50%,29%,19%和15%,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明显。其高浓度的抑制率与HCPT(98%)相仿,药物作用7d后的IC50为21mg/ml。2.昆明种水鼠胃癌细胞株移植后,采用的消癌平为0.4,0.6,0.8ml/kg,腹腔内注射的肿瘤抑制率为50%,53%,71%。Logit法计算消癌平对荷瘤小鼠的ED50为0.44/kg,t检验表明各用药剂量组的抑瘤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高剂量时消癌平的抑瘤率(71%)与阳性对照组5-Fu的抑瘤率(76%)相似。消癌平各组给药后体重和毛色均无明显改变;3.消癌平治疗后胃癌细胞株的各期分布为G0-G1期:65.70%,G2-M期为16.22%,S期18.09%,G2/G1=1.86;形态学检查显示,消癌平作用7d后核浆比例缩小。结论:消癌平对胃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不适一种治疗胃肿瘤的较好中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分析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0年1月~2001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9例青年胃癌患者和356例老年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青年组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发病性别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部位,青年组多位于胃窦部,占66.10%;老年组虽然以胃窦部为主,但贲门部比例较高,占39.32%,两组发病部位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以低分化癌为主,占49.15%;老年组以中分化腺癌为主,占49.16%,发病病理组织类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胃癌治愈性切除率与老年组相近(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预后均较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但整体病期均较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胃印戒细胞癌组化、免疫组化与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印戒细胞的组化、免疫组化特性与超微结构特征的相关性,为胃印戒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53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标本进行AB-PAS组化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检测,同时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癌细胞呈现三种形态:单核细胞样、浆细胞样及印戒细胞样。分泌三种粘液:肠型酸性粘液、胃型中性粘液和混合型粘液,并可同时见于癌组织的不同区域中。本组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CEA均呈强阳性。癌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气体对比剂行胃的螺旋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6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螺旋CT扫描 ,男 36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5 7岁。 4 6例胃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其中早期胃癌 7例 ,进展期 39例。CT机为SHIMADZU - 6 80 0TX ,检查前 1 0min肌注 6 5 4 - 2 2 0mg ,口服产气剂 3~ 6g作为对比剂 ,均采用仰卧及俯卧两种体位。结果 :检出病变位于胃窦部 2 3例 (5 0 %) ,胃底贲门部 9例 (1 9.5 %) ,体部 6例 (占 1 3.0 %) ,弥漫型 8例 (1 7.5 %) ,病变检出率为 1 0 0 %。CT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 5例 ,广泛性胃壁增厚 (病变最大径 >4cm) 4 1例 ;软组织肿块 1 9例 ;病变向周围直接侵犯 2 6例 ;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1 9例 ;远处转移 2 1例 ;本组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6 %。结论 :CT密度分辨率高 ,可清晰显示胃壁及腔内、外病变 ,并直观反映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采用气体对比剂的胃单层螺旋CT扫描同样在胃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中小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胃癌的CT诊断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胃癌CT表现的分析,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能力及价值。方法:患共13例,经CT检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5例诊断为胃癌,8例误诊为胃淋巴瘤或胃平滑肌肉瘤,经手术和病理均确诊为胃癌。本对患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清楚地观察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显示腹部淋巴结转移及胃癌的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