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收集1982年11月-2001年尸检诊断PTE50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显示,PTE以老年患者居多,基础疾病以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最常见,其他有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手术和创伤等。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呼吸困难突然出现或加重、晕厥、猝死和低氧血症等,具有典型“三联征”者极少。病理特点为巨大肺栓塞23例,次巨大肺栓塞27例,其中13例猝死,肺梗死11例。生产正确诊断8例。误诊原因为临床医师对PTE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警惕性低。提示应对可疑PTE的病人应尽快行临床可能性评估分析并进一步合理安排各项检查以利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周燕发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294-1298
间质性肺疾病HRCT诊断 间质性肺疾病种类繁多、分类复杂,现就临床最常见的20余种间质性肺疾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肺内多发小结节的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肺内小结节是指直径在 1cm以下的结节病变[1] 。两肺多发小结节在肺内可呈弥漫性或为局限性分布 ,此种征象见于多种疾病。高分辨率CT(HRCT)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可发生肺内多发小结节的疾病以肺转移瘤、肺结核、结节病、尘肺等较多见 ,是鉴别诊断的重点。其他原因的肺内多发小结节的疾病还见于细支气管及肺泡的多种感染及非感染疾病。对于肺内多发小结节进行HRCT鉴别诊断需首先认识单个小结节的形态特点 ,并需明确各个小结节与肺小叶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肺内多发小结节的分布规律 ,再结合其他CT表现和临床检查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经皮肺活检对肺部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经皮肺活检术对原发性肺癌、肺转移性癌以及非恶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10年来436例经皮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明确为原发性肺癌患者341例、肺转移性癌62例、非恶性肺疾病33例.统汁分析经皮肺活检术对上述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及灵敏度.结'果原发性肺癌组经皮肺活检阳性321例,诊断准确率为94.7%、灵敏度94.1%;肺转移性癌组阳性32例,诊断准确率58.2%、灵敏度51.6%;非恶性肺疾病组阳性19例,诊断准确率以及灵敏度均为57.6%.436例患者中427例经皮肺活检获得足够病变组织标本,9例活检失败,活检成功率97.9%.全部患者共穿刺474例次,其中74例次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5.6%.主要并发症有气胸(63例次,13.3%)和肺内出血(56例次,11.8%).结论 临床上怀疑原发性肺癌的肺部病变,经皮肺活检术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微.对于考虑为肺转移性癌以及非恶性肺疾病,该技术尚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肺的X线诊断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分析36例临床无心肺疾病早产儿胸部X 线资料。结果发现:肺纹理增粗8例,肺野细小颗粒状阴影18例,肺野透亮度减低5例,叶间积液8例。作者结合肺的发育、解剖生理就早产儿胸部X 线表现、X 线与临床关系、X 线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早产儿呼吸系统解剖发育不全是导致早产儿肺部X 线改变基础。  相似文献   

6.
囊性肺疾病的高分辨力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分辨率CT可以准确地评价囊性肺疾病。根据囊腔的分布、囊壁的厚度以及囊腔间肺实质的异常等特点,可对某些特殊的囊性肺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叙述了多种囊性肺疾病,特别是弥漫性囊性肺疾病的高分辨力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随着CT的普及和发展,以及CT应用软件的升级CT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口益突出,尤其是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中,目前尚无其它诊断技术能于其左。笔者综合有关资料对肺内孤立性节结的CT征象进行了综合分析,希望能对临床影像工作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肺门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门的影像诊断李铁一肺门的影像诊断是放射科医生感兴趣区。因为肺门的影像诊断是胸部疾病影像诊断的难点。近年CT及磁共振成像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突破了X线诊断的限度,提高了肺门病变的检出敏感性和鉴别诊断能力。但在确定肺门有无增大淋巴结有时仍遇到困难,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一组肺血管性肿瘤,并主要根据X线特征,临床病理表现进行分析,探讨 ,借以提高对本组疾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电子束CT诊断肺栓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肺栓塞的早期无创性诊断对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有效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1] 。本研究探讨了肺通气 /灌注(V/Q)显像与电子束CT(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 2种诊断技术在肺栓塞定性和定位诊断中的作用 ,为正确评价和运用这 2种无创性影像技术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5 0例患者 ,男 3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48岁。均行V/Q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分为 3组 ,A组 2 7例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经溶栓或抗凝治疗均明显有效 ;B组 13例 ,临床分别诊断为冠心病、肺气肿、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和心律失常 ,均不支持肺栓塞诊断 ;C组 10例…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经皮切割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皮切割肺活检术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动弹簧式活检枪(14及16G)对29例弥漫性肺疾病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切割肺活检,所获组织送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并对取材成功率、诊断阳性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均获得足够行病理检查的肺组织标本,取材成功率达到100%。有25例获得确诊,诊断阳性率达82.8%。并发症主要为气胸以及肺出血,大多数不严重,且经相应治疗后均在1周内消失。结论对于弥漫性肺疾病,CT引导下经皮切割肺活检术无论在手术操作、取材成功率以及诊断阳性率均优于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与开胸肺活检(OLB)和电视引导下胸腔镜肺活检(VATS)相比,并发症少且轻微,患者接受度高。该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往认为肺结节周围出现“晕征”是出血性肺结节的表现,现在认识到它也可以见于多种非出血性肺部疾病,而且各有其病理基础,在做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肺囊肿是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继发感染常掩盖囊肿的体征,易于误诊。胸部X线和1CT是此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先天性肺囊肿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并参考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肺隔离症,以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并对肺隔离症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51岁,主因间断咳嗽、咯血入院,入院查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示异常供血动脉来源于胸主动脉。诊断肺隔离症,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拒绝,经莫西沙星抗感染。云南白药止血等治疗未再咯血并出院。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易于忽视,诊断有赖于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血管重建。手术是本病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肺血检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目前在老年人中,已被临床高度重视。其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过去曾以为是少见病,临床上漏诊误诊情况严。为促进国内医学界对PIE的规范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于2001年5月制定了国内第一部肺血检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得以规范。其诊断主要依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有关因素对肺弥散功能DLco及Kco测定的影响以及二者测定在航天医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本实验采用一口气法对120例健康人和76例肺疾病患者进行了肺弥散功能和常规肺功能测定,并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健康人DLco、Kco均值随年龄增加而递减.DLco男性大于女性,与身高呈正相关,随肺容量(VC、TLC)增加而增加.Kco不受身高、性别及肺容量的影响,但随FEV_1的百分数增加而增加,随RV的百分数的增加而减少.在健康人中,虽然肺容量、通气量对DLco、Kco的影响有差异,但二者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基本相同.说明在健康人中二者的变化是同步的.在各种肺疾病中,二种指标均有下降.但在阻塞性肺疾病中以Kco反应敏感,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气肿的指标.在限制性肺疾病中,以DLco下降更显著,说明在不同肺疾病中二者的反应是有差别的.这两项指标既有相关性,又各具特点.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对于航天医学中正确判断肺弥散障碍发生的环节,对于潜在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全身多个器官均可受累,90%以上有肺的改变犤1犦,以病变处非干酪样上皮细胞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犤2犦。临床多无特异性症状,常规胸片为其基本诊断方法。随着螺旋CT、高分辨CT在临床中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围产期医学的发展,从影像学角度认识早产儿肺的解剖生理,为临床提供确切影像学信息实属重要。本文回顾20例临床无心肺疾病的早产儿胸部X线资料,就早产儿胸部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从影像学角度提高对早产儿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临床上几乎常可见到。X线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成人肺结核依据其X线表现及临床结核中毒症状,大多可得出诊断,而儿童肺门淋巴结结核则X线表现较为特殊、且形态多样,给诊断带来困难。因儿童肺门淋巴结结核X线表现及诊断文献报道少见,故本文收集近年诊断19例胸片进行分析探讨,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肺结节的影像诊断研究多集中在动态增强扫描上。MRI动态增强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理论依据充足,动态增强和灌注扫描技术条件成熟,根据MRI动态增强曲线参数(最大强化率、强化斜率、达峰时间、廓清率、强化曲线类型)及强化模式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