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支架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经股静脉造影确诊32例肿瘤患者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然后在上腔静脉、无名静脉狭窄段植入支架治疗。结果:32例造影均显示静脉血流恢复,术后患者上腔静脉梗阻症状缓解。结论:支架植入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放射治疗徐素忱①⒇庞玉华②高蕾①关键词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放射治疗中图法分类号R815.2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VCS)是由胸腔内肿块持续性压迫上腔静脉所致,其症状隐匿,起初病人颈部变粗,眼球胀感易流泪,少数有胸闷,继之面、颈、胸、...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 ,65岁 ,住院号 15 60 ,因四肢末梢麻木 2 0余天 ,于2 0 0 1年 6月 10日入院 ,否认咳嗽胸痛胸闷及其它伴随症状 ,有嗜烟史 40余年。入院查体 :浅表淋巴结末触及 ,心肺无异常 ,肝脾未扪及 ,双手掌指关节以下感觉减退 ,双下肢呈袜套样感觉减退 ,肌力肌张力正常 ,双膝反射减弱。辅检 :三大常规正常 ,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均正常 ,B超肝胆胰脾双肾子宫附件正常 ,头颅CT示脑轻度退行性变 ,颈椎X片示C5 -6轻度骨赘形成 ,腰椎X片及MRI示L1-2及L4-5椎间盘变性伴轻度突出 ,入院诊断 :“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相似文献   

4.
护士长:今天进行护理查房,结合病例讨论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护理,首先介绍病情.责任护士:患者男性,59岁.1997年2月14日以“肺癌”收入.患者于1984年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常于冬春季节发作,持续2~3月,曾诊断为“慢性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病理确诊肺癌致SVCS51例,回顾性分析肺癌、上腔静脉梗阻及SVCS继发病变的CT特征,并作统计分析。结果:(1)原发疾病特征:致SVCS肺癌位于右上肺叶32例、右中肺叶3例、右下肺叶5例、左上肺叶2例、左下肺叶5例、右全肺4例;大体类型:中央型35例、右上纵隔型12例、周围型4例。(2)上腔静脉梗阻征:环状包埋11例、半环状包埋5例、夹心状包埋5例、推移10例、向左推压15例、完全闭塞5例。梗阻程度不同,前五者发生率有差异(P<0.05)。(3)继发病变征:单纯侧枝循环建立与开放14例、单纯胸壁肿胀12例、二者均有16例、二者均无9例,上腔静脉梗阻程度不同,侧枝循环和/或胸壁水肿CT显示率不同(P<0.05)。结论:CT增强扫描能全面诊断肺癌致SVCS。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系统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而缺乏特异性,但以腋下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临床较少见,现报道1例。患者,女性,24岁。因腋下淋巴结肿大在院外治疗无效有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同时伴有头昏,乏力,食欲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方法 和疗效. 方法 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入路对42例因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行介入治疗.结果 42例患者介入治疗前上腔静脉压力平均为(28.5±7.2)cmH2O,介入治疗后压力平均为(15.1±3.5)cmH2O,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2~5 d内症状缓解.42例患者均先采用经股静脉穿刺插管入路,32例治疗成功,10例因导丝未能探寻通过狭窄段,改行经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入路,使得治疗取得成功.42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8例肺癌合并上腔静脉阻塞患者,经螺旋CT和静脉造影明确诊断,以阻塞远侧静脉压大于22mmHg为支架植入适应证,支架植入前明确伴有继发血栓形成患者行抗凝及溶栓治疗,经肘前静脉或股静脉入路,先行狭窄部位球囊扩张术,然后在上腔静脉和头臂静脉狭窄段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前后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结果28例患者成功植入支架30枚,3例支架内继发急性血栓形成,经过保留导管溶栓治疗成功溶解血栓,2例术后出现肺栓塞,经过血栓抽吸 抗凝溶栓治疗症状缓解,1例3个月后上腔静脉综合征复发,再次植入1枚支架后上腔静脉重新开通,其余病例在生存期内支架保持通畅。结论上腔静脉支架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缓解症状迅速有效、微创、并发症较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杜跃斌  曹保文 《人民军医》2002,45(6):369-370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65岁。于 2 0 0 1年 9月 1 0日 1 5时 ,在家中卧床休息时突然意识丧失 ,5min后查体 :呈浅昏迷 ,两侧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射不灵敏 ,口角左偏 ,额头出冷汗 ,四肢发凉 ,血压 1 0 7/7 1kPa ,心率 54/min ,第一心音减弱 ,律齐 ,呼吸加深 ,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四肢肌力减弱 ,神经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示 :Ⅱ、Ⅲ、aVF导联ST段明显抬高 ,I、aVL、V5、V6 导联ST段压低 ,QRS波宽 0 1 2s,加作右胸导联 ,V3R、V4 R呈QS波 ,T波倒置 ,V4RST段抬高 0 1 0mV。初步诊断 :(1 )急性下壁…  相似文献   

10.
张莉  严勤  周殷 《航空航天医药》2004,15(3):165-165
病例介绍2002年4月,收治了一位女性病人,40岁,主诉为心悸4d,体征:血压120/mmHg,口唇无发绀,未见颈静脉怒张,双肺未听及干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40次/min,节律整齐,心尖部可听及二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传导,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示分支型室速见图,心脏彩超示全心增大,二、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包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金兆清  刘长林 《人民军医》2000,43(7):416-417
肺结核典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午后低热及夜间盗汗等。然而有少数肺结核患者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诊断较困难,甚至误诊、记诊。为加强广大医生对此类现象的认识,我们对近4年来诊治的38例进行了分析。1;防床资料1.1一般情况38例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2~56岁,平均33.4岁。病程16d~3年。其中住院里例,门诊7例,分别依据X线和痰涂片、培养查抗酸杆菌、纤维支气管镜下取活检及胸膜活俭,并结合常规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肺结核。其中1型6例,11型4例,m型24例,V型4例。1.2首发症状反复“感冒”症状9例,其中1…  相似文献   

14.
15.
癌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80%由恶性肿瘤引起。颈、胸部皮下静脉充盈和扩张是SVCS的典型体征,后期可发生面、颈和上肢水肿。恶性肿瘤病人有典型的SVCS症状和体征,诊断上腔静脉综合征并不困难。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其中CT或MRI可以确定阻塞部位和性质,静脉造影可发现阻塞范围、程度和侧支循环情况。放射治疗能使70%~90%恶性肿瘤所致的SVCS患者症状缓解。对小细胞肺癌、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等,能快速缓解症状和体征。本文对外科治疗与抗凝、溶栓治疗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CV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致使血液回流受阻的临床征候群,以往多应用静脉造影方法明确诊断。近年来,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临床应用,为该病的无创性诊断开辟了新途径~[1]。本文总结了应用这一方法诊断5例SVCS的探查技术和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3~60岁。因眼睑、头颈部及上肢肿胀就诊,其中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有胸部及后背部剧烈疼痛病史,1例为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83岁.以左上肢不适9 h就诊.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病史.检查:左上肢无外伤史,无同侧下肢异常感,无头痛头晕、无流涎呛咳、无胸闷及心前区疼痛或后背痛等.血压170/90 mmHg,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延迟,未见ST-T改变.给予含服硝苯地平片10 mg后送体系医院.查体:血压128/70mmH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介入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SVC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35~63岁.20例患者均伴有颜面、上肢水肿等临床表现.全部患者使用支架置入,治疗前后测量梗阻流入端血管内压力.4例患者随后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2例行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结果 20例患者均完成支架置入术.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支架置入术后梗阻流入端静脉压力由(35.48±7.65) cmH2O降至(7.53±2.30) cmH2O,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患者术后行125I粒子植入术或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复查提示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2例.结论 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SVCS的方法,介入治疗能够参与原发病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4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经右侧股静脉入路,以猪尾巴导管于狭窄段近端或远端造影,明确狭窄部位、长度、程度,无局部血栓形成者直接置入Wallstent支架(Boston Scientific,USA),合并血栓病例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后再置入支架。结果:24例全部开通成功,手术成功率100%,狭窄段平均长度4.6 cm(3~7 cm)。3例置入2枚支架,其余患者均置入1枚支架。9例在支架置入前行溶栓治疗。开通前后梗阻远侧卧位测静脉压,术前(27.3±1.8)cmH2O,术后降至(4.5±0.8)cmH2O,置入支架后造影示侧支静脉完全消失,上腔静脉阻塞症状于术后即刻至术后3 d完全消退。随访8~26个月,11例术后5~10个月内死亡,13例存活,所有病例上腔静脉阻塞症状未再复发。结论:上腔静脉支架置入术联合导管局部溶栓是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继发改变的CT表现类型及CT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肺癌致SVCS51例,其中7例行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回顾分析上腔静脉梗阻程度、继发改变CT表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①上腔静脉梗阻程度:轻~中度18例,重度28例,完全闭塞5例;②继发改变CT表现:单纯侧枝循环建立与开放14例,单纯胸壁肿胀12例,侧支循环建立并胸壁水肿16例,两种表现均未发现9例。肺癌致SVCS时上腔静脉梗阻程度不同,胸部侧枝循环和/或胸壁水肿CT显示率不同(P<0.05)。肺癌致SVCS时血栓形成7例。结论:胸部CT增强扫描是显示肺癌致SVCS继发改变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