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I-186)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MCI-186组,均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WD)法制成150gcf(克厘米势能)中度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实验组给予MCI-186,3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6h、12h、24h、72h、7d处死动物取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损伤段脊髓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MCI-186组均发现凋亡细胞,均在1d达到高峰,但MCI-186组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CI-186通过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可明显抑制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及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保护其神经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兔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IP)区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向胞浆释放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进行MR评价. 材料与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5只.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和24 h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以确定IP是否存在,于再灌注后24 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3组IP区神经元CytC和Bcl-2蛋白的表达. 结果 假手术组可见少量CytC蛋白释放和Bcl-2蛋白表达;对照组CytC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多于依达拉奉组(P<0.01),依达拉奉组Bcl-2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抑制CytC的释放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对病灶周边的IP区有极好的神经保护作用;DWI和PWI结合IP图能灵敏地确定IP的存在,有利于对诊断、治疗方案的调整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充L-赖氨酸对急性力竭运动大鼠肾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安静对照组、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安静对照组不运动,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进行一次力竭运动。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在力竭运动前均灌胃一次生理盐水,而运动给药组灌胃L-赖氨酸一次。运动后即刻处死大鼠,取肾组织,HE常规染色观察细胞形态,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bcl-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大鼠细胞凋亡发生率和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1);与运动组相比,运动给药组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0.05)。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bax、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MOD)、阳性物质表达面积和阳性指数PI差异显著增高(P<0.01,P<0.05);与运动组相比,运动给药组bax和p53显著降低,bcl-2显著增高(P<0.05)。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组bcl-2/bax显著降低(P<0.05),运动给药组显著增加(P<0.05);且运动给药组显著高于运动组(P<0.05)。结论:(1)一次力竭运动前补充L-赖氨酸使力竭运动诱导的肾细胞凋亡显著减少;(2)一次力竭运动前补充L-赖氨酸可使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使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并使bcl-2/bax比值增高,从而起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89Sr诱发K562癌细胞凋亡放射毒理效应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分子病理和定量病理技术研究^89Sr内照射诱导的K562癌细胞凋亡,剂量效应关系和重要相关基因bcl-和bax在其中的表达。结果 K562细胞经^89Sr内照射6和24h,提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上出现典型的“阶梯状”区带,伴有“拖尾”,而对照组未见“阶梯状”区带,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法定量检测,^89Sr内照射6,9,12,24和48h后,K562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随着^89Sr内照射时间的延长,累积剂量的提高,均无显著变化(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K562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均有表达,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82.8%,bax为44.4%,bcl-2/bax比值1.86;^89Sr内照射24h后的K562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31.4%,bax为38.2%,bcl-2/bax比值0.8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RT-PCR显示bcl-2 mRNA在对照组K56细胞中高表达;^89Sr内照射12h后已有明显的下调,24h后则非常显著。结论 ^89Sr内照射K562细胞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并存,且^89Sr诱导K5622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下降而调控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直流电场对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bax基因表达的作用,探讨电刺激防治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相应的脊髓节段立即置入直流电刺激器,对照组置入无输出电流的刺激器,分别于术后1,4,7,14,28d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光镜下观察脊髓动物神经元bcl-2,bax的表达,并对脊髓阳性运动神经元进行计数。结果 坐骨神经切断后4,7,14d,实验组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阳性数高于对照组;坐骨神经切断后4,7,14,28d实验组脊髓运动神经元bax阳性数低于对照组。结论 直流电场对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bax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脑创伤后神经元凋亡及调节机制的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人类急性脑创伤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现象,了解调节人类神经元凋亡的机制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为临床治疗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寻找新的方法。方法:收集急性脑创伤患者脑标本,采用光镜、电镜以及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创伤后神经元DNA损伤情况;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bax、p53、caspase-3 p20亚单位在mRNA与蛋白质水平表达变化。结果:人脑创伤后有细胞凋亡现象发生,24h左右最为明显。正常人脑组织中几乎没有bcl-2、p53 mRNA及蛋白以及活化的caspase-3存在。急性创伤后bcl-2、p53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被激活。正常人脑组织持续性表达高水平bax mRNA及蛋白,创伤后bax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结论:人脑创伤后有细胞凋亡现象发生。人脑创伤造成bcl-2、bax、p53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酶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bel-2、bax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2枚37 MBq 125I粒子模型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裸鼠进行48,96和192 h照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bcl-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率.凋亡率和bax/bcl-2比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结果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48 h后bcl-2表达下降到4.00±2.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00,P=0.067);96和192 h后bcl-2表达分别下降到2.67±1.16和3.00±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0,3.464;P=0.008,0.026).bax表达分别上升到11.33±2.89,8.67±1.16和8.67±1.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4,4.025,5.292;P值分别为0.029,0.016和0.006).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48 h组PC-3细胞凋亡率为2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4);照射96和192 h组凋亡率增加到21.7%和3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36).各照射组之间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Pc-3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比值呈正相关(r=0.784,P=0.012).结论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可使PC-3细胞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升,诱导凋亡增加,而凋亡率与bax/bcl-2比值呈正相关.125I粒子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可能通过bcl-2、bax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反复高正加速度(+Gz)暴露后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在反复高+Gz暴露所致脑损伤中的病理作用,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反复高+Gz暴露后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ICE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检测脑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结果bcl-2在+Gz重复暴露后6h和24h表达明显降低,而bax、p53和ICE在6h和24h表达明显升高,6h组和24h组在大脑皮质、海皮CA1区和纹状体可见部分神经元发生凋亡。表明反复高+Gz暴露可引起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ICE表达变化,细胞凋亡是反复高+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恐惧应激对大鼠睾丸组织中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应激组、亚急性应激组、慢性应激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恐惧应激模型,在观察不同时间后取材,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caspase-3、bax和bcl-2 mRNA的表达并比较bax/bcl-2的比值,TUNEL法检测睾丸内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急性应激组与其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3.85±0.84vs3.30±0.74,P>0.05),而亚急性应激组与其对照组比较(5.34±1.13vs3.67±0.34)、慢性应激组与其对照组比较(5.88±0.31vs4.08±0.60)均显著增高(P<0.05)。bax/bcl-2比值,急性应激组与其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61±1.01vs1.15±0.29,P>0.05),而亚急性应激组与其对照组比较(2.68±0.86vs1.60±0.42,P<0.05)、慢性应激组与其对照组比较(3.88±0.60vs2.99±0.76)均显著增高(P<0.001)。急性应激组生殖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3.75±0.50vs1.50±0.58,P>0.05),而亚急性应激组(10.50±1.29)和慢性应激组(21.50±1.73)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增高(P<0.001)。结论长期恐惧应激可导致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发生凋亡,caspase-3、bax和bcl-2等参与了其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每组再根据染毒时间分为6h、24h、48h和72h等4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20%百草枯溶液(25mg/kg)制备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Con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染毒后1h开始,ED组和Dex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mg/kg)和地塞米松(3mg/kg),2次/日,Con组和Mod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在染毒后6h、24h、48h和72h,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变化,然后处死大鼠,经心脏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ED组及Dex组各时间点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清MD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病理示急性肺损伤改变,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萎缩塌陷,甚至结构消失,且随时间进展加重;与Mod组相比,ED组和Dex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或P〈0.01),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而ED组和De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地塞米松对百草枯中毒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均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基础上,观察不同时间点雌激素对脊髓胶质细胞,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纯损伤组(单纯打击损伤)36只,雌激素组(手术加雌激素)36只。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用自制Allen打击器25gcm致伤力撞击脊髓,制成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雌激素组每日肌注雌激素(100μg/kg)直至处死,单纯损伤组仍每日肌注生理盐水0.5ml直至处死。组织切片的制备:脊髓损伤后1d、3d、5d、8d、14d、21d共6个时间段分批处死动物。4%多聚甲醛心肌灌注固定24h,切取每只大鼠T5~T13节段脊髓组织,常规制成切片,给于Bcl-2检测,TUNEL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情况。脊髓损伤后2周给予Gale评分及斜板维持试验。结果Bcl-2蛋白检测:在脊髓损伤后的第1天,脊髓组织即开始较高表达Bel-2蛋白。单纯损伤组Bcl-2高峰发生在损伤后3天,而雌激素组伤后8天达到高峰,此时Bcl-2蛋白不仅表达在神经细胞中,更多的在胶质细胞中大量表达,且此状态一直维持到伤后14天才开始下降,伤后21天仅少量表达(P〈0.05)。TUNEL原位标记检测:单纯损伤组24小时已出现不少阳性细胞,以胶质细胞为主.3~8天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回落,但21天时仍有阳性细胞,应用雌激素治疗后,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脊髓损伤后2周Gale评分及斜板维持率雌激素组优于单纯损伤组(P〈0.01)。结论雌激素在脊髓损伤中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脊髓损伤早期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所以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雌激素配合其它药物阻止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凋亡可能有助于减轻脊髓损伤的损害程度,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为SCI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伴骨折大鼠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伴骨折大鼠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方法11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T10-11段脊髓横断+右胫骨骨折组和单纯右胫骨骨折组各5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于28d一批处死,其他两组于伤后3,7,14,21,28d分批处死,摄X线片骨痂评分,采用缓冲液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放免法测定血清CGRP。结果脊髓损伤组伤后3,7d,ALP均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Nngo-66受体(NgR)单链RNA干扰(siRNA)对大鼠脊髓半切损伤的治疗效应. 方法 建立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脑室内注射筛选出的有效NgR siRNA,采用运动功能评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HE染色等方法,评价NgR siRNA对损伤脊髓的治疗效应. 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示,从第4周起,siRNA治疗组的运功功能恢复好于等渗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P逆行神经示踪示,治疗组多数可于脊髓前角见较多的标记细胞,与等渗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示脊髓损伤后8周,等渗盐水组和对照组的损伤区纤维排列紊乱,siRNA组部分大鼠损伤区见有较连续的纤维通过.结论NgR siRNA可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 研究脊髓急性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44只大鼠分为对照组(4只)和损伤组(40只)。损伤组脊髓(T8.9)经中度压迫致伤后,分别在伤后30min、2,4,8,24,48,72h和7,14,21d处死取材(每时相点鼠数=4只)。应用HE、尼氏染色及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对脊髓组织进行细胞检测。结果 伤后4h,损伤段及邻近段可见末端标记阳性神经细胞;伤后8h,损伤段灰质中阳性细胞数达高峰;伤后24h,白质中阳性胶质细胞数达高峰;伤后72h,相邻节段阳性细胞数达高峰。阳性细胞以白质中胶质细胞为主,主要分布于相邻手段。结论 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是继发损伤期的重要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30 g,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大鼠分为等渗盐水组(NS组)24只,银杏叶提取物组(Egb组)24只.在T9椎板水平半切脊髓.术后NS组大鼠每天给予2 ml等渗盐水灌胃,EGb761组大鼠每天给予2 ml(20mg)Egb灌胃.分别于术后1,7,14,21 d取材,行髓鞘染色、焦油紫染色、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和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 术后各时相点Egb组大鼠脊髓损伤周围邻近区脱髓鞘明显减轻,坏死囊腔明显减小,损伤侧与正常侧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比率明显高于NS组(P<0.05),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和iNOS表达阳性细胞率低于Ns组(P<0.01或P<0.05);而且,iNOS阳性细胞率与细胞凋亡指数间呈正相关(r=0.729,P<0.01).结论 Egb能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鼠脑创伤后bcl-xL和bax mRNA的表达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bcl-x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胚胎脊髓(FSC)移植是否能够影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和伤后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脊髓半脊髓半切洞损伤_胚胎脊髓移植组(A组)和单纯脊髓半切洞损伤组(B组)。伤后1,3,,7,14,28天,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原位杂我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GFAP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大鼠脊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