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浆IL-17、TNF-α及IL-23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研究组血浆IL-17、TNF-α及IL-2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均<0.05)。参苓白术散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UC,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UC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肠黏膜病变程度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 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 50%(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17(IL-17)、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后的黏膜病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U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U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23以及TNF-α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UC患者应用益生菌与美沙拉秦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利于改善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延缓病症发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UC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及双歧三联活菌口服,对照组只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炎性细胞因子和凝血参数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07%,而对照组仅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L-1、IL-8均低于对照组,Fib、MPV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娜  李博  胡松涛 《临床医学》2022,(7):100-102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效果。方法 选取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U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联活菌组与美沙拉嗪组,每组5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的患者列为美沙拉嗪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患者列为三联活菌组。比较两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联活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较美沙拉嗪组(80.00%,40/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 <0.05)。治疗后,三联活菌组IL-6、TNF-α水平较美沙拉嗪组低(P <0.05)。三联活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4/50)与美沙拉嗪组(10.00%,5/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000,P> 0.05)。结论 UC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增加疗效,缓解炎症状况,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受试者为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本院的收治时间均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益生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以及腹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以及腹痛程度评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IL-23、TNF-α和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IL-23、TNF-α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内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临床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荆门市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该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9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61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17及IL-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23与IL-17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504,P<0.001)。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5.31±18.75pg/ml vs 121.53±31.19 pg/ml,t=10.710,P<0.001)。以治疗后IL-17水平的中位数(66.79 pg/ml)为界,将患者分为A(IL-17<66.79 pg/ml),B(IL-17≥66.79 pg/ml)两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后1年,A组患者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79%,(4/29) vs 37.93%,(11/29)Log-rank χ2=4.344,P=0.037]。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IL-23表达升高,且可以一定程度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金双歧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与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金双歧,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疾病活动指数(DA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DAI评分为(1.3±0.2),与对照组的(2.2±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金双歧治疗轻、中度UC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UC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Mayo评分、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ESR、CRP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与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肠镜检查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镜复查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内镜复查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出现3例(6.81%)不良反应,分别为恶心1例,腹痛2例;对照组出现10例(22.72%)不良反应,分别为恶心3例,腹痛3例,皮疹2例,纳差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6,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及环氧酶-2(COX-2)水平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UC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4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OX-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血便、腹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17、COX-2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可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和COX-2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清溃愈疡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肠道屏障功能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湿热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美沙拉嗪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35例、联合益生菌组(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35例、联合清溃愈疡汤组(采用清溃愈疡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40例。3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Baron内镜评分、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及TLR4、NF-κB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腹痛积分、腹泻积分、脓血便积分、Baron内镜评分、血清D-乳酸(D-LA)水平、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乳果糖/甘露醇(L/M)值以及TLR4、NF-κB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腹痛积分、腹泻积分、脓血便积分、Baron内镜评分、血清D-LA水平、DAO水平、L/M值以及TLR4、NF-κB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清溃愈疡汤组低于联合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联合益生菌组低于美沙拉嗪组,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隔药灸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7和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收治的U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药灸治疗。观察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血小板功能[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g G、Ig A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g 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XB2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结合美沙拉嗪治疗UC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L-17及TXB2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UC活动期患者89例,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46例和柳氮磺吡啶(SASP)组43例。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SASP组给予SASP片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Sutherland评分变化、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水平变化,以及随访情况。结果美沙拉嗪组总有效率93.48%,SASP组总有效率79.07%,2组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Sutherlan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美沙拉嗪组显著低于SASP组(P〈0.01);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1)。随访6个月后,美沙拉嗪组Sutherland评分低于SASP组(P〈0.01),2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UC的疗效优于SASP,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用美沙拉嗪及联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M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的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保护黏膜,抑制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嗜酸乳杆菌颗粒制剂(乐托尔)联合美沙拉嗪,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8周,8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对比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8周后血清C-反应蛋白下降幅度(7.46±3.51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4.62±2.0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联合应用乐托尔比单用美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生菌(双岐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72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6)在口服2沙拉嗪的基础上,同时口服双岐三联活菌.对照组(n=36)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降低的百分比、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D变化及结肠镜下分级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DAI评分、内镜下分级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2沙拉嗪,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09-1810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6例,根据治疗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单纯美沙拉嗪治疗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炎症指标、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病理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TNF-α、IL-6、IFN-γ)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病理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3.70%比对照组19.05%低(P0.05)。炎症性肠病患者行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有效控制病情,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肠道菌群、血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408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紊乱情况,治疗前后IL-8、NO、SOD、MDA水平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肠道菌群紊乱缓解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血清NO、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血清NO、IL-8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血清SOD、MDA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更能有效缓解UC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肠道菌群,减轻炎性反应,清除机体自由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