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1年5月行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纳入A组,另收集同期行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纳入B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3 d及术后7 d血肿残余量)、术前及术后2个月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中国卒中量表(CS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 d、术后7 d血肿残余量较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个月CSS评分均降低,且B组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相比,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进一步清除血肿,改善受损神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术式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锥颅血肿引流术组(A组)、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组(B组)以及颞部或颞顶枕部直切口钻孔引流术组(C组),观察手术前后临床疗效,术后神经功能评价以及预后随访效果。结果 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71%、95.00%和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效率、术后水肿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B组、C组(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NIHSS评分、BI评分以及评分能级方面(Ⅰ级、Ⅱ级)比较,术后NIHSS评分A组最高,BI评分B组最高,评分能级Ⅰ级、Ⅱ级患者比率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预后良好比率(mRS4分)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比率(P0.05),其中B、C组预后良好比率显著高于A组(P0.05),Kaplan Meier法标明,A组患者累积致残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结论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的神经功能影响小,预后较好,其次为颞部或颞顶枕部头皮直切口钻孔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额后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和小骨窗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所有对象按照严格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A组)、额后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B组)和小骨窗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C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血肿吸收情况、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A组血肿大小显著低于B组和C组患者血肿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显著短于B组舜口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B组和C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显著优于B组和C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B组的30.0%(9/30)和C组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具有明显疗效,恢复迅速,不良反应少,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经额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60例经额微41穿刺术(A组)和60例传统经颞微创穿刺术(B组)治疗高血压基底核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术后的颅内压及术后7d残余血肿量、再出血、肺部感染率均明显低于B组。术后3个月ADL预后评价其恢复率、重残率、病死率均优于B组。【结论】经额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核脑出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经颞微创穿刺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7例,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B组(43例,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A组血肿清除率(92.84±4.73)%明显高于B组(87.52±5.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均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3.62%和83.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术可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微创钻孔引流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两者均安全、可靠,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开颅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CT定位下引流术.采用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CN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进行评估,观察2组患者术后6个月CSS、CNS、NIHSS评分,残死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CSS、CNS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残死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HICH的疗效较开颅术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分析。方法:23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A组78例、B组70例、C组90例,A组行传统内科保守治疗,B、C组予微创血肿清除术,C组还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3组的疗效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B、C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77,P=0.123);B组疗效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x2=38.425,P=0.000);C组疗效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x2=64.327,P=0.000)。B、C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CH患者在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23例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局、脑神经因子水平、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C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改善脑神经因子水平以及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B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BI指数、GCS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首次血肿抽吸率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为治疗脑出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91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首次血肿抽吸率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第3、7、14天血肿清除情况、水肿体积变化、术后再出血例数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NIHSS评分结果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第3、7、14天水肿体积变化、残余血肿清除率和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首次血肿抽吸率与术后水肿体积变化、NIHSS评分结果呈负相关,与残余血肿清除率呈正相关。患者术后第3、7、14天NIHSS评分与水肿体积呈正相关,与残余血肿清除率呈负相关;残余血肿清除率与水肿体积呈负相关。A、C组再出血患者各1例,B组再出血患者2例,三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98)。结论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首次血肿抽吸率高的患者其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减少,残余血肿清除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效果、NIHSS评分与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颞部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25.5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苏俊  陈艾  吴海  程波  谈志辉  文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24-302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Barthel指数评分、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及GO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选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有效降低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各46例。两组均行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比两组NIHS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及QOL-BREF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治疗应用于行CT引导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清除血肿及早期康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微创术血肿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术清除血肿加早期康复 (A组 4 2例 ) ,无手术、病情稳定后即进行早期康复 (B组 4 5例 )和单纯微创术清除血肿 (C组 4 5例 )。比较 3组入院时、入院 1、3和 6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 (NIHSS)及ADL评分。结果 :A组比B、C组NIHSS评分明显减少 ,ADL评分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微创术清除血肿加早期康复治疗是减少脑出血患者病残程度 ,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前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治疗。对两组术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术后试验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NIHSS评分、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4.24%(P0.05)。结论使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治疗较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更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长,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35例。A组患者在出血6 h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出血后6~24 h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A组手术优良率(88.57%)高于B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6个月ADL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在6 h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效果较好,可减少脑组织持续损伤,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以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则以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的NIHSS评分结果、手术时间、死亡率与手术前后的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NIHSS评分结果优于A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死亡率低于A组,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明显好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更高,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脑部氧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骨窗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微创组(50例)和常规组(50例),微创组接受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组接受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6个月生活能力情况及随访1年期间并发症、再出血、血肿残留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切口直径、出血量、手术时间、出血清除率、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普通病房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术后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血肿残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Scale,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明显降低并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两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6个月ADL评分明显升高并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较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治疗2d、5d、8d、4个月后NIHSS评分与BI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8d、4个月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较高安全性,并且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率与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