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013年3—6月手足口( HFMD)流行期间的449例HFMD患儿进行病原学流行特征分析,探讨其对临床护理实践的启示,为制定 HFMD 患儿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3—6月期间44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449例HFMD患儿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9.5%(331/476),其中EV71型203例、CA16型109例,重症组的患儿EV71阳性率高于轻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1,P<0.05)。结论 HFMD患儿以EV71型流行为主,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年龄<3岁的儿童,且基本为EV71型感染。重视肠道隔离仍是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12年4月至9月手足口病(HFMD)流行期间对449例HFM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49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449例HFMD临床诊断病例中,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数为331例,包含203例EV71型和109例CA16型,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9.5%(331/476),其中EV71占42.6%(203/476),CA16占22.9%(109/476),EV71/CA16两者兼有者占3.8%(18/476),非EV71、C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占4.6%(22/476).2012年送检标本中EV71与CA16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2,P=0.231).结论2012年HFMD患儿以EV71型和CAl6型流行为主.而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年龄〈3岁的儿童,且重症患儿基本为EV71型感染.故小年龄组HFMD患儿应成为HFMD流行期间重点监测对象,并给予积极治疗,以防止成为重症HFMD患儿,从而降低重症HFMD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1-11月,将108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核酸检测组、抗体检测组和联合检测组,每组各36例。疱疹破裂渗出液病毒核酸检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血清病毒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各组及不同症状患儿检测阳性率。结果核酸检测组阳性率最高(80.55%),抗体检测组阳性率最低(47.22%)。不同症状患儿中,皮疹患儿核酸、抗体及联合检测阳性率最高。结论 EV71病毒核酸及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核酸单独检测阳性结果和抗体单独检测假阴性结果,有助于提高手足口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儿童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学构成,为该地区HFMD的流行病学防控提供基础。方法收集2014年4至12月临床送检疑似HFMD患者咽拭子标本,运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核酸;每季度按照等距抽样的方法选取一定量的非EV71、非CVA16型的其他EV标本,利用VP4区分型引物进行巢式PCR,产物通过测序和Gen Bank Blast比对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2014年4至12月共检测到EV阳性病例19 059例,其中EV71、CVA16和其他EV检出率分别为23.22%(4 425/19 059)、11.36%(2 166/19 059)、65.42%(12 468/19 059)。其他EV抽样检测结果显示,第2季度CVA10占比最高,为24.39%(10/41),其次是CVA4和CVA6,各占19.51%(8/41);第3季度CVA6占比最高,为73.08%(95/130),其次是CVA10和CVA4,分别占11.54%(15/130)和6.15%(8/130);而第4季度CVA6占比94.74%(36/38),其次是CVA10占5.26%(2/38)。结论 2014年第2至第4季度非EV71、非CVA16型的其他EV检出率最高,且CVA6为2014年第3和第4季度南昌地区引起HFMD的优势病毒株。  相似文献   

5.
一步法实时RT-PCR快速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T-PCR在手足口病(HFMD)肠道病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实时荧光RT-PCR检测64例临床初诊为HFMD患儿标本中总肠道病毒(EV)、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用RD细胞、Vero细胞和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以免疫荧光法鉴别分离培养的EV71。结果64例标本中,EV(+)/EV71(+)为23.4%(15/64)、EV(+)/CA16(+)为48.4%(31/64)、EV(+)/EV71(-)/CA16(-)为10.9%(7/64)、EV(-)/EV71(-)/CA16(-)为17.2%(11/64)。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为EV71且病毒分离培养出现细胞病变效应的培养细胞经抗EV71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阳性,未发生细胞病变效应或非EV71的培养细胞均为阴性。结论实时荧光RT-PCR检测HFMD病原具有特异和快速等优点,与病毒分离培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王琦  王子军 《疾病监测》2010,25(3):181-184
目的分析2008年全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08年全国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全国31个省(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88 955例,其中重症1165例,死亡126例,报告发病率为37.01/10万,病死率为0.03%。5-7月共报告病例345 159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70.59%。报告病例中≤5岁儿童占91.27%,其中≤3岁儿童占71.78%。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中≤3岁儿童分别占89.53%和97.62%,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09岁和1.49岁。全国共报告实验室检测病例8639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分别占54.01%、14.77%和31.22%。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中EV71核酸阳性的比例分别为81.59%和91.29%。结论中国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呈现病例地区分布广,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或流行的形势。发病高峰为5-7月,报告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以≤3岁儿童为主。报告病例的病原构成主要为EV71,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均以EV71为主。  相似文献   

7.
2009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小芳  刘颖  陈伟 《疾病监测》2010,25(10):781-783
目的了解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下载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河南省手足口病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河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01 530例,发病率为107.68/10万,重症病例3932例,死亡46例,郑州市报告发病率最高,病例集中在4-6月,以散居儿童为主,0~3岁年龄组发病最多,主要由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结论当前手足口病仍然是严重危害河南省小年龄组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浙江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疫情变化规律。 方法 对浙江省2010-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11年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200 641例,其中重症1248例,死亡6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8.88/10万,病死率为0.03%,4-7月报告病例占全年总数的62.26%。报告的病例中5岁儿童占94.6%,3岁儿童占79.23%。重症病例中3岁儿童占80.12%,死亡病例中3岁儿童占84.48%,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1.99岁和1.52岁。全省共报告实验室检测病例12 295例,普通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分别占51.60%、28.49%和19.91%。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中EV71核酸阳性的比例分别为85.53%和96.08%。 结论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生,有明显季节性高峰和地区差异;3岁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浙江省流行的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和Cox A16引起,优势病原的转化影响疫情流行趋势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陕西省2008-2011 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陕西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11年陕西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30 66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7.03/10万,重症率0.84%,平均死亡率0.04/10万。西安市年均发病率(177.51/10万)最高,延安市年均发病率(28.28/10万)最低。4-7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集中于5岁儿童,占93.98%。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以EV71为主,占56.48%。重症及死亡病例多发生在4-7月,以3岁的散居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病毒主要是EV71型。 结论 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和职业特征,因此,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同时提示年龄较小、男性儿童是感染EV71 后发生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科萨奇病毒A16(CA16)和肠道病毒71(EV71)核酸的单管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单管多重RT-PCR检测EV、CA16和EV71的反应体系,并优化退火温度、各引物比例和循环参数等反应条件;采用自建RT-PCR体系检测136例手足口病患儿大便标本的肠道病毒核酸。结果单管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退火温度为54℃;EV、CA16和EV71引物比例为2∶1∶1;循环参数为35。采用自建单管多重RT-PCR从136例标本中检出EV阳性46例(33.82%),CA16阳性14例(10.29%),EV71阳性14例(10.29%),其中CA16、EV71同时阳性2例。结论成功建立检测EV、CA16和EV71核酸的单管多重RT-PCR,并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11.
2008-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对2008-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例三间分布和病原体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大陆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为5 020 994例,其中重症手足口病61 623例,重症比例为123/万。重症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69.42%);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81.75%),柯萨奇病毒A组16型(4.52%),其他肠道病毒(13.73%);男女性发病比为1.866:1,3岁以下重症病例占总重症病例的91.13%;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患者为散居儿童(85.97%),其次是幼托儿童(12.72%),其他占1.31%。4年间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中地区。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季节为春夏季;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男性人群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散居儿童是主要的发病人群;2008-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先升后降的状态,发病强度在不同地区水平不同,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是重症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考虑气候与人口密度等因素可能为疫情高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血清型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2010年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探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血清型与临床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2010年4~9月在西安市所属13个区县每月采集临床诊断病例肛拭子标本,同时在西安市儿童医院采集临床诊断为危重症、普通重症病例肛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分析,研究西安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及肠道病毒不同病原致手足口病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2010年西安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3439个,病原分析EV71病毒占24.81%,CAl6病毒占55.04%,非EV71、cAl6的其他肠道病毒占20.16%;EV71在7、8月所占比例增高;EV71占重症病例病原的75.71%。【结论]2010年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例较2009年增加较多,病原以CAl6为主,重症主要由EV71引起,手足口病的流行及重症、危重症病例的发生与病原血清型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东省广州市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通过整理2013 — 2017年广州市5家监测点医院EV71手足口病的感染情况,结合大疫情网中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数据,定义估算公式。 采用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3 — 2017年广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分别占53.85%和100.00%,哨点监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12.21%。 估算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2014年发病率最高,为134.36/10万。 高发月份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 — 6月;发病人群以≤5岁,特别是1 ~ 3岁的儿童为主,但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多发于0 ~ 1岁婴幼儿。结论2013 — 2017年EV71是导致广州市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的重要病原体,医疗机构应重点做好EV71所致手足口病病例,特别是1 ~ 3岁病例的重症早期识别与救治,减少危重病例,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妍  张静  孙军玲  常昭瑞 《疾病监测》2012,27(9):676-679
目的 分析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1年全国共计报告手足口病1 619 706例,报告发病率为120.79/10万;死亡509例,死亡率为0.038/10万,病死率为0.031%。全年呈现夏季和秋冬季两个高峰,主高峰集中在夏季(5-7月),次高峰集中在秋冬季(10-12月)。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也相应呈现两个高峰。在主高峰(5-7月)中,重症和死亡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为1.1%~1.2%,在次高峰(10-12月)中,重症和死亡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降到0.7%~0.8%。报告病例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0%),其中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均占83%)。实验室病原监测显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仍为主要病原(合计占79%),各月份均以EV71为主,但10-12月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较前期略有升高。 结论 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发病流行强度与2010年相近,呈现夏季和秋冬季双峰模式;在秋冬季次高峰中重症及死亡病例比例低于在夏季高峰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昌平区手足口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运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且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发病高峰为5-7月;5岁及以下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3.47%,发病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8.95%,男女性别比为1.57∶1。聚集性疫情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重症和死亡病例中3岁及以下儿童分别占80.46%和100%,病原以 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 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防控工作重点为控制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加强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医疗救治,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2014年昆明市延安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HFM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解其病原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130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其年龄分布特点、季节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非重复性的130例临床诊断病例中,病原阳性检出79例,总阳性率为62.2%,其中EV71占检出病原的5.1%(4/79),CA16占检出病原的17.7%(14/79),其他型占77.2%(61/79).4个年龄组中,1~3岁组和3~6岁组高于0~1岁、>6岁组,4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月为HFMD发病高峰期,在全年发病例数及全年阳性检出例数的构成比中均为最高,8月开始发病例数有减少趋势,但12月又有所增加.结论 手足口病5~7月为发病高峰期,以6月为最高;发病率以幼儿及学龄前儿童(2~6岁)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对肠道病毒基因组分析揭示,其5′—非转译区组具有高度保守性。作者利用此特性成功地设计了种属特异性引物,利用酶扩增技术从柯萨奇病毒B群(CVB)1~6型,脊髓灰质炎病毒(PV)1~3型,4种A 型柯萨奇病毒(CVA)和29种人肠道弧儿病毒(EV)扩增cDNA 证明,这种种属特异性引物不仅可用于肠道病毒的检测还可用于分类及鉴定。作者首先合成一组与5′—非转译区同源的引物E1、E2。该组引物可对6个CVB 血清型,所有3个PV 血清型,4个CVA 血清型和29个EV 血清型中的28个型别的cDNA 进行扩增。在所有41个检测的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核酸与血清学抗体检测在手足口病诊断及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核酸及抗体检测,选取任意一项结果阳性的患儿(290例)作为后续研究对象。治疗2周复诊时再次进行CA16、EV71核酸和抗体检测,分别计算患儿在初诊和病程2周复诊时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初诊患儿EV71与CA16核酸检出率为33.8%(98例),EV71与CA16血清学抗体检出率为84.5%(245例),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初诊患儿中的检出率为98.6%。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年龄初诊患儿中的检出率比较,1~5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年龄复诊患儿(病程2周)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患儿与复诊患儿的核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患儿与复诊患儿的血清学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检测有助于了解患儿恢复期病毒复制情况,对确定手足口病患儿在病程2周后是否仍需要延长隔离时间以及准确制订隔离期具有较大意义。病毒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西藏自治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以及流行趋势,为制定西藏自治区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3年西藏自治区传染病网络报告的所有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采集到的病例咽拭子、疱疹液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病原体。结果 2009—2013年西藏自治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471例,年均发病率24.95/10万,其中重症17例,无死亡病例。2010年和2012年发病率较高,分别为66.30/10万和42.12/10万。地区分布中,拉萨市年均发病率最高,达90.79/10万,昌都地区年平均发病率最低(1.40/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9—10月为秋季发病高峰,强度高于4—7月春夏季高峰。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占77.88%;男性多于女性。病原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占65.18%。结论 2009—2013年西藏手足口病呈"当年高发、次年低发"的流行特征;发病呈双峰流行,秋季高峰尤为明显,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主要危及≤5岁婴幼儿,病原以EV71为主。西藏要重点防范秋季高发,突出针对低龄、城市婴幼儿人群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刘莹莹  于秋丽  赵文娜  谢赟  齐顺祥  李琦 《疾病监测》2015,30(12):1036-1039
目的 了解河北省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的流行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河北省5个监测点的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脱甲症回顾性调查。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病例标本进行复核,同时将标本接种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的标本进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hievirus A6,Cox A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hievirus A10,Cox A10)型别鉴定。结果 1741例手足口病患者中45例出现指(趾)甲脱落症状,脱甲率为2.6%,男女比例为1.4:1,平均年龄(1.81.3)岁,1~岁病例数占51.1%。脱甲发生在发病前10天到发病后86天不等,平均(29.616.4)d。指(趾)甲脱落程度不等,指甲与趾甲的脱落率分别为82.2%和42.2%,指甲脱落率高于趾甲脱落率(2=15.3,P0.01)。45例手足口病伴脱甲症患者中其他肠道病毒感染43例,其中41例为Cox A6,2例为埃可病毒30(Echovirus 30,ECHO30)。结论 河北省引起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的主要病原是Cox A6;脱甲症主要发生于手足口病后20~40天,指甲脱落率高于趾甲脱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