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24 h内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23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口服百草枯剂量、服毒至洗胃和灌流的时间、灌流次数)、入院时血百草枯浓度、入院后24 h内最差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等生化指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服毒量和入院时血百草枯浓度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间服毒至灌流时间、灌流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酐(Cr)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K+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两组患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酸肌酶(CK)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pH、HCO3-、PaO2、PaCO2均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百草枯浓度、WBC、乳酸、服毒量、pH、K+均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血浆百草枯浓度、WBC、乳酸、服毒量、pH、K+水平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对预后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乳酸、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1-2013-12百草枯中毒患者95例,按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入院时乳酸值、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组患者入院时乳酸、APACHEⅡ评分、24h 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乳酸清除率低于生存组(P〈0.05)。乳酸、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与死亡呈正相关。12h乳酸清除率与死亡呈显著负相关。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乳酸清除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入院时乳酸和入院后24h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研究对象与预测中毒预后的良好指标百草枯血浆浓度面积接近。根据最佳截断值,乳酸、乳酸清除率、百草枯血浆浓度、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死率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0.727~0.909,0.667~0.921,0.485~0.642。结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死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与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中毒剂量、中毒距就诊时间、中毒距洗胃时间、中毒后24 h内白细胞计数(WBC)、中毒后并发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静脉血CO2-CP、有无氧饱和度(Sa O2)<0.90的时间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CO2-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73~0.819,P<0.05),以CO2-CP≥15.5 mmol/L为判断预后的临界值,其判断存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2-CP可作为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83,95%CI:2.226~9.437,P<0.05)。结论:检测静脉血CO2-CP简单可行,可作为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敏感指标,中毒早期出现CO2-CP下降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 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86例高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预后情况,分析不同乳酸水平的病死率、APACHE Ⅱ评分差异;根据入院7d内的转归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两组pH、HCO3-、BE、Lac等参数的差异,并对严重高乳酸血症进行上述分析,比较存活与死亡组乳酸清除率、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对严重高乳酸血症患者按照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低清除率组,比较两组间参数的差异.结果 按乳酸水平分层(≥2,<4 mmol/L; ≥4,<10mmol/L;≥10 mmol/L),其对应的病死率分别为14.04%、46.67%、78.79%,随着乳酸上升,pH失代偿比例上升,APACHEⅡ评分增加,病死率也上升.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乳酸、乳酸清除率、APACHE Ⅱ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乳酸清除率组间治疗6h后APACHE Ⅱ评分、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乳酸和初始APACHE 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868,P<0.01),乳酸清除率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0.823,P<0.01).结论 乳酸分层、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危重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结合动态APACHEⅡ评分,三者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血清胆碱酯酶(CHE)评估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证明其有效性与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53例,分别计算APACHE Ⅱ评分,并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同时将其入院24 h内血清胆碱酯酶最低值进行比较.结果 53例患者中,存活38例,死亡15例.存活组APACHEⅡ评分(16.77±6.97)分,死亡组APACHEⅡ评分(33.00 ±4.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胆碱酯酶(513.7±401.92)IU/L,死亡组胆碱酯酶(501.60±416.09)I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死亡风险模型.结论 APACHE Ⅱ评分系统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可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死亡风险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胆碱酯酶只能作为中毒诊断的参考指标,不能作为病情危重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高菲  柴艳芬 《临床荟萃》2013,28(2):151-154
目的了解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动脉乳酸、碱剩余(BE)变化特点及其对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测定入院和入院24小时、48小时动脉乳酸、BE等指标,并计算24小时、48小时乳酸清除率;根据患者入院24小时内最差临床指标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脓毒症组(n=40)与严重脓毒症组(n=30),根据28天转归分为死亡组(n=14)与存活组(n=5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其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CT与动脉乳酸、BE及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随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增加,PCT、APACHEⅡ评分、入院动脉乳酸水平升高,BE水平降低(P<0.05),PCT 0.49(1.63)μg/Lvs 2.90(5.45)μg/L、APACHEⅡ评分13.00(6.00)vs 20.50(8.25)、入院乳酸2.55(1.38)mmol/L vs 5.55(1.48)mmol/L、BE-6.80(4.43)mmol/L vs-8.55(6.20)mmol/L(均P<0.05);死亡组入院24小时、入院48小时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24小时乳酸清除率13.39(16.97)%vs 34.78(30.00)%、48小时乳酸清除率7.71(39.38)%vs 62.96(24.73)%,BE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死亡组PCT、APACHEⅡ评分与入院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PCT 9.00(11.40)μg/L vs 0.49(1.62)μg/L、APACHEⅡ评分21.50(3.25)vs 14.00(7.75)、入院乳酸6.75(4.55)mmol/L vs 2.27(1.30)mmol/L,BE-9.25(4.55)mmol/L vs-6.80(4.45)mmol/L(均P<0.05);脓毒症患者PCT与入院乳酸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入院BE水平呈负相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24小时乳酸清除率、PCT、APACHEⅡ评分为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4小时乳酸清除率结合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0,敏感度、特异度较大。结论早期动脉乳酸,PCT与BE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24小时乳酸清除率、PCT、APACHEⅡ评分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乳酸(Lac)水平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9-06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入院即刻及24 h的临床资料,并运用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等方法研究PaCO_2和Lac在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入院即刻的PaCO_2、WBC、NE是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三者AUC值均小于0.7;入院24 h时PaCO_2和Lac是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aCO_2的AUC值为0.878,当PaCO_2为26.5 mmHg;其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92.0%,诊断准确率为81.0%。PaCO_2和Lac二者联合的AUC值大于0.9,显著高于单独PaCO_2的AUC值。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24 h内PaCO_2小于26.5 mmHg以及Lac大于3.2 mmol/L时,提示预后不佳。PaCO_2联合Lac则可以更好的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设计,选取88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住院的AECOPD患者,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检测入院后24 h内的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和血乳酸,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研究PCT与APACHEⅡ、hs-CRP、WBC和血乳酸的相关性.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危组PCT为(0.60±0.32) ng/ml,高于中危组(0.36±0.23) ng/ml和低危组(0.24±0.19) ng/ml,PCT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组hs-CRP M(P25,P75)为36.88(10.14,47.16) mg/L,高于中危组的15.00 (3.64,30.33) mg/L和低危组的14.77 (4.35,15.80) mg/L,hs-CRP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PCT与APACHEⅡ评分和hs-CRP明显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的PCT、APACHEⅡ评分、hs-CRP和乳酸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PCT与APACHEⅡ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判断AECOPD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42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测定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治疗后6 h乳酸清除率,并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存活组、死亡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2.1~7.1(5.3)mmol/L及2.3~7.6(5.7)mmol/L,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11~29(20)分及16~30(2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存活组6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2.3~7.1(5.5)mmol/L及2.1~7.6(5.8)mmol/L,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11~30(21)分及16~29(24)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为25%,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的56%,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重症组,另取同期60例轻度胰腺炎患者作为轻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并依照患者的治疗情况,依照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40)和死亡组(n=2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分析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患者白蛋白-胆红素评分[(-2.54±0.42)分VS(-2.86±0.47)分]、APACHEⅡ[(9.24±2.24)分VS(5.12±1.78)分]对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前白蛋白[(187.47±40.58)mg/L VS(152.38±33.75)mg/L]、白蛋白[(40.39±4.28)g/L VS(35.81±3.04)g/L]、总胆红素[(13.47±3.84)μmol/L VS(18.02±4.79)μmol/L]、胰腺坏死情况(3/37 VS 8/12)、发生器官衰竭情况(2/38 VS 13/7)、白蛋白-胆红素评分[(-2.87±0.45)分VS(-2.34±0.42)分]、APACHEⅡ评分[(5.08±1.35)分VS(12.43±3.2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PACHEⅡ评分为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不良影响因素(P<0.05)。结论APACHEⅡ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均能够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KIM-1)浓度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重症监护病房(ICU)56例脓毒症患者,按照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方案进行复苏,最初6h完成复苏目标的患者为Ⅰ组,最初6h未完成复苏目标的患者为Ⅱ组.于复苏前(T0)、复苏后6h(T6 h)及入ICU1 d(T1d)、2d(T2d)、3 d(T3 d)、4 d(T4 d)、5 d(T5 d)分别记录APACHEⅡ评分,同时检测尿KIM-1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根据两组患者28d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 Ⅰ组(30例)APACHEⅡ评分、尿KIM-1及血BUN、Cr于复苏后呈下降趋势,于T5d时达谷值;Ⅱ组(26例)APACHEⅡ评分、尿KIM-1及血BUN、Cr于复苏失败后呈升高趋势,于T5 d时达峰值;Ⅱ组APACHEⅡ评分(分)于T2d时、尿KIM-1(μg/L)于T1 d时即较Ⅰ组明显升高(APACHEⅡ评分:26.35±6.18比13.25±4.72,尿KIM-1:4.721±1.432比0.909±0.325,均P<0.05).Ⅰ组病死率明显低于Ⅱ组[100%(3/30)比73.1%(19/26),P<0.05].28 d存活组(34例)APACHEⅡ评分、尿KIM-1及血BUN、Cr随病情好转迅速下降,于T5 d时达谷值,死亡组(22例)则呈升高趋势,于T5 d时达峰值;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于T1 d时、尿KIM-1于T6 h时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APACHEⅡ评分:26.39±8.95比14.27±5.11,尿KIM-1:3.134±1.117比1.447±0.472,均P<0.05).结论 尿KIM-1是评估脓毒症的良好指标,动态监测可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同时结合APACHEⅡ评分,对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乳酸清除率和血乳酸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9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后进行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6、12和24h后再次行动脉血乳酸测定,并计算12和24h后的乳酸清除率。入住ICU24h内,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统计28d死亡率,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乳酸水平的差异。结果存活组12和24h后,乳酸清除率水平高于死亡组,而血乳酸水平低于死亡组(P均0.05)。所有患者12和24h后,乳酸清除率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3和-0.347),而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和0.387)。结论 12h乳酸清除率和血乳酸水平可作为评估脓毒性休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救治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百草枯中毒病例6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死亡48例,存活18例;男26例,女40例。分析患者服药剂量、洗胃时间、APACHEⅡ评分、血清白细胞计数、血清肌酐、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与患者的预后关系,然后采用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筛选出有效指标,并通过ROC曲线评价其在百草枯中毒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口服剂量、血白细胞计数、肌酐、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向前逐步分析后,口服剂量、APACHEⅡ评分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口服剂量、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死亡风险评价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时间段的APACHEⅡ评分对于患者预后的评价相关程度不同。对口服剂量、APACHEⅡ评分、口服剂量联合APACHEⅡ评分进行曲线下面积分析,其各自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0.945、0.957。结论中毒剂量、APACHEⅡ评分可作为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口服剂量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预后评价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研究。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40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观察组),分为存活组20例和死亡组20侧,入院后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选入院后最初24 h内评分最差值。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血Lac及内毒素的水平,对血清PCT,血Lac,内毒素及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02±0.01 ng/ml,0.87±0.27 mmol/L,4.15±1.63 pg/ml)比较,观察组血清PCT,血Lac及内毒素水平均升高(18.29±11.02 ng/ml,6.55±3.02 mmol/L和15.5±10.38 pg/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8,11.79,6.75,均P0.05);与存活组(9.52±2.93 ng/ml,4.26±1.78 mmol/L,7 62±3.04 pg/m1)比较,死亡组血清PCT,血Lac及内毒素水平均升高(27.06±8.88 ng/ml,8.84±2.14 mmol/IL和23.39±9.00 pg/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9,7.35,7.42,均P0.05);血清PCT,血Lac,内毒素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919,P=0.001;r=0.914,P=0.002;r=0.909,P=0.004)。结论血清PCT,血Lac及内毒素是评估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在脓毒症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有42例患者入选,根据患者一次入院的疾病转归分为死亡组11例,存活组30例.测定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血清PCT浓度,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评价PCT、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价价值.结果死亡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系数是0.638.结论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CT与APACHEⅡ评分有较强的相关性,结合PGT与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早期诊断脓毒症并对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肽素、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在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APP)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6例APP患者,以住院期间临床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68例。所有入选者在入院后2 h、24 h、7 d内抽取静脉血3 mL ,检测和肽素水平,同时连续记录APACHEⅡ评分的数据。【结果】死亡组服毒剂量显著大于存活组,而抢救时间、首次灌流时间和灌流次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入院后2 h和肽素水平,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而APACHEⅡ评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入院后24 h存活组和肽素降至正常,死亡组水平仍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APACHEⅡ评分两组无差异( P>0.05)。入院后7 d死亡组和肽素水平持续不降,而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PP患者口服农药剂量与和肽素、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连续检测Copeptin及APACHEⅡ评分对APP患者预后的评估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昏迷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探讨BIS与昏迷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32例昏迷患者于发病后2~4 d 行BIS监测12 h,取其平均值.在治疗前记录患者的Glasgow-Pittsberg昏迷量表评分,计算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入院后3 d,连续查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蛋白浓度,取最高值.将BIS与G-P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NSE及S100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比较.将患者按预后分成死亡组(n=10)与存活组(n=22),比较两组的BIS值、G-P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NSE及S100蛋白水平.结果 ①BIS与G-P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646),与NSE及S100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 -0.652,r= -0.927),与APACHEⅡ评分之间无相关性.②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BIS值(12.29±13.67)与G-P评分(7.44±1.01)分明显低于存活组(分别为58.96±20.30,18.23±5.06);死亡组血清NSE(146.47 ±94.93)ng/mL与S100蛋白(3.19±1.12)μg/L明显高于存活组(分别为30.84±18.8,0.38±0.37).结论 BIS能直观、客观的反应昏迷患者的脑损伤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作为判断脓毒血症的发展和预后在临床中的价值及其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脓毒症患者56例,入ICU后给予重症监护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充分的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呼吸机治疗等).于入ICU后24 h内进行APACHE Ⅱ评分,同时采集入ICU治疗前及入ICU后1、3、5、7、10d各时点的静脉血(死亡患者记录到死亡前),检测PCT.追踪患者的转归,并根据28d病死率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 随着治疗的进程,患者PCT水平逐渐下降,从治疗第3天[存活组/死亡组:(2.98±0.48)μg/L/(4.98±0.66)μg/L]开始,与入ICU时[存活组/死亡组:(4.04±0.50)μg/L/(6.02±0.50)μg/L]相比有明显下降(均P<0.05).存活组PCT随病情好转迅速下降,至病程第10天,PCT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0.48 ±0.18)μg/L],而死亡组虽有下降趋势,仍持续高于正常水平[(4.04±0.45)μg/L].APACHE Ⅱ评分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死亡组/存活组:25.86±8.73/12.07±6.20)(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系数是0.656(P<0.05).结论 PCT作为单一的血清学指标,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而APACHE Ⅱ评分与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合PCT与APACHE Ⅱ评分综合分析,对脓毒血症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酸动态监测指标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量化评价.方法 收集101例乳酸升高的危重患者,分为死亡组(50例)和存活组(51例),比较两组的乳酸监测指标(乳酸水平、乳酸升高时间、乳酸清除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Ⅰ(APACHE Ⅰ)评分及其他反映器官功能的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与预后显著相关的指标.以相应的乳酸指标进行量化分组,分别比较各组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APACHE Ⅰ评分和病死率.结果 死亡组入ICU乳酸值、乳酸峰值、APACHE Ⅰ评分高于存活组,12 h和24 h乳酸清除率、pH值低于存活组(P<0.05或P<0.01).乳酸峰值、12 h乳酸清除率、APACHE Ⅰ评分和pH值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相对比值比(OR)分别为1.466、0.922、1.208、0.032.乳酸峰值≥10 mmol/L、12 h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分别为77.8%和70.6%(P<0.05和P<0.01),乳酸升高时间>24 h时病死率虽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酸峰值、12 h乳酸清除率、APACHE Ⅰ评分和pH值是评价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乳酸峰值≥10 mmol/L、12 h乳酸清除率≤10%时应警惕患者较差的预后,而乳酸升高时间评价预后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20.
葛利  王刚  张凌  杨爱华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2):911-912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CBP)对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应用。方法 采用CBP的主要模式CVVH治疗 2 6例ARF合并MODS患者 ,检测治疗前及第 2 4、4 8、72小时后其血浆生化、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血常规等变化 ,观察疗效 ,结果 2 6例患者治疗前Cr 12 16 5 6± 2 96 84 μmol/L ,BUN 4 5 80± 18 4 0mmol/L ,WBC(15 70± 10 96 )× 10 9/L ,pH 7 10± 0 2 6 ,BE - 11 4± 3 76mmol/L ,AG 34 5 0± 6 34,K 7 0 6± 1 83mmol/L。CBP治疗后Cr181 4 2± 4 6 10 μmol/L ,BUN 14 5 0± 15 86mmol/L ,WBC(7 74± 3 86 )× 10 9/L ,pH 7 4 1± 0 0 6 ,BE 2 7± 0 96mmol/L ,AG 11 12±4 0 1,K 3 86± 0 72mmol/L。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好转显著 (P <0 0 1)。 2 6例患者中 16例 (6 1% )度过疾病的急性期 ,10例 (38% )在急性期死亡。观察APACHEⅡ评分 >2 0分 ,高龄、合并肾外脏器衰竭及严重感染、应用机械通气及低血压等因素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 ①CBP以其有效的清除效应 ,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实现机体内环境稳定 ,成为危重患者的重要支持疗法 ;②可提高MODS患者的存活率及预后 ;③MODS患者预后受APACHEⅡ评分、年龄、合并肾外脏器衰竭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