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或利多卡因持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康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单侧TKA患者60例,术后镇痛方法采用持续静脉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随机均分为三组:静脉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和罗哌卡因组(C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患者术后静脉给予持续输注曲马多镇痛,B和C组分别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间断注射0.5%盐酸利多卡因镇痛或0.2%罗哌卡因,三组患者镇痛持续3天。记录VAS疼痛评分,开始下床活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B、C组患者在术后6 h、24 h、32 h、48 h、56 h及7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术后C组患者VAS评分小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B、C组患者术后的下地次数和行走距离均大于A组。B、C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使用止痛药例数C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能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连续收肌管阻滞(ACB)、股神经阻滞(FNB)镇痛对患者疼痛及早期功能训练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拟行TKA治疗的76例患者分为ACB组(A组)与FNB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及活动状态下数字评分量表(NRS)及早期功能训练相关指标,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 h、6 h、12 h、24 h、48 h静息及活动状态下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2 h、6 h、12 h、24 h、48 h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24 h、48 h、72 h患肢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显著缩小(P<0.05),但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TKA术后连续ACB与FNB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类似,但连续ACB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较小,而膝关节活动度较大,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美洛昔康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超前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我院门诊拔除下颌第三磨牙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B组术前1 h给予口服美洛昔康7.5 mg,术后美洛昔康7.5 mg,qd,A组术前1 h给予口服加巴喷丁0.3 g和美洛昔康7.5 mg,术后加巴喷丁0.3 gtid和美洛昔康7.5 mgqd,两组均治疗168 h。观察比较两组术后24、48、72、96、120、144、168 h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根据术后168 h的VAS结果评价术后镇痛满意度,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第24、48、72、96、120、144、168h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镇痛满意度高于B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美洛昔康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疼痛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在术后行PCIA,A组给予布托啡诺10 mg,B组给予布托啡诺10 mg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60 mg。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镇静Ramsay镇静评分、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 0. 05); 2组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较高(P 0. 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行PCIA,镇痛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比较膝关节镜术后间断冷敷和持续冷敷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07年2-6月膝关节镜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使用冰袋进行冷敷镇痛.别除18例,最后入组50例,每组25例.A组为术后72h内间断冷敷,每日2次,每次0.5h;B组为术后72h内持续冷敷.别除标准为:①韧带重建;②术后留置引流管;③全身麻醉,神经阻滞等;④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⑤提前出院者;⑥冷冻疗法荣忌症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患者术后2h、6h、12h、24h、48h和72h进行镇痛效果评定.结果 术后6-48hVAS评分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采用冷冻疗法缓解膝关节镜术后疼痛,持续冷敷优于每日2次间断冷敷. 为A、B两组,使用冰袋进行冷敷镇痛.别除18例,最后入组50例,每组25例.A组为术后72h内间断冷敷,每日2次,每次0.5h;B组为术后72h内持续冷敷.别除标准为:①韧带重建;②术后留置引流管;③全身麻醉,神经阻滞等;④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⑤提前出院者;⑥冷冻疗法荣忌症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患者术后2h、6h、12h、24h、48h和72h进行镇痛效果评定.结果 术后6-48 VAS评分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采用冷冻疗法缓解膝关节镜术后疼痛,持续冷敷优于每日2次间断冷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对照组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两组术后均进行康复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康复计划的完成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对于康复情况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状态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24h、48h、72h膝关节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24h、48h、72h、1周、2周、4周膝关节的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4周康复方案的完成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于康复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方法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疼痛的镇痛效果满意,能够促进术后康复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TKA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氢吗啡酮组(M组),舒芬太尼(S组)3组。记录术毕3组4h、12h、48h、72h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M组在术后各时点的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RVAS)均低于S组和C组,M组在术后各时点的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IVAS)均低于C组,M组在术后12h及术后48h的IVAS低于S组。3组患者在镇静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模式镇痛护理对于肝癌开腹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38例肝癌行开腹肝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疼痛控制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多模式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睡眠状况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等指标值。结果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后,观察组术后12、24、48、7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平均深度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观察组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86%)(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的应用能帮助肝癌开腹术患者建立自信心,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实施精准的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翻患者术后镇痛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因外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通过Excel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后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镇痛方案:A组为常规组、B组为超前镇痛组、C组为洛芬待因治疗组、D组为术中不止血组。术后疼痛判定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4、8、12、24、48、72h6个时间点的测定值。观察各组之间术后疼痛评分变化。结果与基线比较,各组患者间各时间点镇痛效果从优至劣依次排序为C组>B组>D组>A组,且B组、C组明显优于A组、D组;C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B组。随着时间推移(至基线后72小时),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结果提示,各组间患者VAS疼痛评分在基线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 05);随着时间推移,各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但以C组更为显著,A组最差;各组患者之间VAS疼痛评分相比较,组间在各时间点差异均存在显著性,且随时间推移差异显著程度逐渐增加(P<0.05)。结论 外翻行手术治疗术中不使用止血带时术后镇痛效果更佳;术前使用镇痛药物及术后应用洛芬待因缓释片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因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且ASAⅠ~Ⅱ级的患者7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术后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为A组、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镇痛为B组。两组手术麻醉方式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术后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患肢肌力;记录术后额外镇痛药物氯诺昔康总用量和镇痛相关并发症等;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随访中,依照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在术后4h、6h、12h、24h、36h、48h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24h、36h、48h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时累计氯诺昔康镇痛药用量A组均较B组低(P〈0.05);A组术后尿潴留、皮肤瘙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膝膝关节功能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TKA术后镇痛优于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镇痛,不良并发症低于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镇痛。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为TKA术后镇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对老年人腹腔镜快通道手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比较不同镇痛模式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60岁以上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n=40):A、B组患者均于术前给予凯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2.00 mg/kg行超前镇痛;A组患者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B组患者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A组与B组术后镇痛均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开始使用。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值和皮质醇浓度等指标,以及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6及24 h,A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的血糖、皮质醇、MAP以及HR水平在术后6 h明显较低(P0.05),且在术后24 h,A组的血皮质醇水平仍明显低于B组(P0.05);此外,A组老年病患在术后呕吐、头晕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凯纷超前镇痛复合硬膜外术后镇痛模式比复合静脉术后镇痛模式更适用于老年腹腔镜快通道患者术后镇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晨  袁亚苹  崔晓花 《全科护理》2016,(13):1326-1327
[目的]观察麻醉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及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以麻醉护士为基础、麻醉医生为督导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对照组为传统的麻醉医生负责组。术后采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观察两组术后8h、12h、24h、48h时间点VAS评分,比较两组泌乳功能、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8h、12h、24h、48h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初次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24h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乳汁充足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护士参与术后镇痛管理可以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及镇痛满意度,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法应用于脊柱侧弯病人围术期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方法,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2h、6h、12h、24h、36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3d镇痛满意度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未出现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多模式镇痛,可以有效缓解脊柱侧弯病人术后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优化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程度及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科收治的80例肝癌介入术患者,根据住院号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焦虑情绪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24h、48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2h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能够显著缓解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轻焦虑,减少镇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内麻点联合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疼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1月我院收治的45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针刺内麻点联合塞来昔布组(A组)、针刺非内麻点联合塞来昔布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在术前3 d开始针刺内麻点并联合塞来昔布口服,B组在术前3 d开始针刺非内麻点(无关穴位)并口服塞来昔布,C组术前不作任何特殊处理。比较三组术前24 h及术后6、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三组术前24 h及术后24 h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结果:A组与B组术后VAS疼痛评分、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低于C组(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针刺内麻点联合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能降低术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水平,其作用优于单纯使用塞来昔布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内麻点联合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疼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1月我院收治的45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针刺内麻点联合塞来昔布组(A组)、针刺非内麻点联合塞来昔布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在术前3 d开始针刺内麻点并联合塞来昔布口服,B组在术前3 d开始针刺非内麻点(无关穴位)并口服塞来昔布,C组术前不作任何特殊处理。比较三组术前24 h及术后6、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三组术前24 h及术后24 h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结果:A组与B组术后VAS疼痛评分、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低于C组(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针刺内麻点联合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能降低术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水平,其作用优于单纯使用塞来昔布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参与新型多模式镇痛方案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TK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护理方案采用传统镇痛方法,观察组采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参与的新型多模式镇痛方案,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参与新型多模式镇痛方案可缓解TKA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4h错峰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和常规使用多瑞吉治疗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48例癌性疼痛患者,住院期间均仅行镇痛治疗,经静脉吗啡滴定后,随机分为两组(n=24),A组使用等效剂量多瑞吉,B组先使用等效剂量一半的多瑞吉,24h后使用另一半,每贴多瑞吉更换周期均为72h,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分别于治疗前、使用多瑞吉后3d、7d、14d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多瑞吉治疗后3d、7d、14d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但在使用多瑞吉后3d,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用多瑞吉后7d、14d,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在使用多瑞吉7d内恶心、呕吐及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低。结论多瑞吉24h错峰使用可有效控制癌性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常规使用多瑞吉相比其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区域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单节段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镇痛,B组为术后帕瑞昔布钠40 mg镇痛,C组为术后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术后2、6、12、24、48、72 h的疼痛VAS评分、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用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术后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显著优于C组(P<0.05);C组术后追加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显著多于A、B组(P<0.05);术后2 h,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术后6、12、24 h,A组与B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 A组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C组不良反应例数显著少于A、B组(P>0.05), A、B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均能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氟比洛芬酯起效更快,而帕瑞昔布钠长期镇痛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芬太尼+托烷司琼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本院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单胎足月产妇64例,随机分为A、B组各32例.两组术后均采用常规镇痛泵PCIA,A组采用布托啡诺+芬太尼+托烷司琼方案,B组单用芬太尼自控镇痛,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 h、3 h、12 h、24 h、48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CS)的变化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A组术后1 h、3 h、12 h、24 h HR均低于B组,其术后3 h MAP低于B组(P<0.05);②A组术后3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③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B组(P<0.05);④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BCS评分均高于B组(P<0.05).⑤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采用布托啡诺+芬太尼+托烷司琼PCIA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产妇作镇痛处理,可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提高产妇舒适度及镇静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