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收治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1.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FBG、PBG、HbA1c相较于治疗前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组FBG为(5.6±1.0)mmol/L、PBG为(7.7±2.1)mmol/L、HbA1c为(6.5±1.3)%,对照组FBG为(7.9±1.1)mmol/L、PBG为(9.8±2.3)mmol/L、HbA1c为(8.1±1.2)%,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可观,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11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10 U/d)与二甲双胍(0.5 g,每天3次)联合治疗(T2DM组),疗程12周.另入选10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为正常对照组.观察2组研究对象基线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差异,并比较T2DM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前T2DM组的血糖指标及炎症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他基础临床资料没有差异(P均>0.05).经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12周后,T2DM组的血糖指标明显改善,FPG:治疗前(14.8±3.9)mmoL/L,治疗后(6.6±2.1)mmol/L;2 hPG:治疗前(17.6±3.3)mmol/L,治疗后(8.3±1.2)mmoL/L;HbA1c:治疗前(9.6±2.7)%,治疗后(6.5±0.8)%(t值分别为7.40、8.37、3.98,P均<0.01).炎症因子水平也显著下降,CRP:治疗前(8.8±2.5)mg/L,治疗后(5.5±1.4)mg/L;TNF-α:治疗前(2.9±0.6)ng/L,治疗后(1.6±0.2)ng/L;IL-6:治疗前(170.3±22.2)pg/L,治疗后(105.9±14.6)pg/L(t值分别为4.61、3.52、5.68,P均<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以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糖代谢,降低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予以六味地黄丸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Hb A1c、FBG、PBG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b A1c、FBG、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精神健康、活力、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肥胖型T2DM患者12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体质指标(腰围、体质指数BMI)、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腰围、BM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鄄BG、HbA1c水平无论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T2DM,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与12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关系。方法选择113例空腹血糖(FBG)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及54例体检正常人群。HbA1c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 hPBG检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清蛋白检测用放射免疫法,记录12 h尿量,计算出UAE。按照HbA1c及2 h PBG水平将113例患者分为A组(HbA1c<7%且PBG<10 mmol/L),B组(HbA1c<7%且PBG≥10 mmol/L),C组(HbA1c>7%且PBG<10mmol/L)和D组(HbA1c≥7%且PBG≥10 mmol/L)。结果113例T2DM患者UA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组UAE水平明高于A,B,C组(P<0.01,P<0.05,P<0.01);A组UAE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A,C组UAE无差异(P>0.05)。结论T2DM病人FBG控制达标后,餐后血糖及HbA1c控制不良仍会加重尿清蛋白排泄。因此强化血糖控制要重视HbA1c和餐后血糖的监测及达标。  相似文献   

6.
焦秀敏  许秀萍  赵晶  吕肖锋 《临床荟萃》2013,28(1):44-45,48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2周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BMI均明显减低(P<0.01),FIns水平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FBG(5.6±1.5)mmol/L vs(7.0±1.8)mmol/L(P<0.01);2hPG(8.2±1.3)mmol/L vs(10.8±2.1)mmol/L(P<0.01);HbA1c(6.1±1.2)%vs(7.2±1.0)%(P<0.01);FIns(13.2±3.1)mU/L vs(11.5±2.3)mU/L(P<0.05)。结论西格列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降糖药物,且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58例T2DM患者治疗前和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10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FPG、2 h PG、HbA1c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治疗后和治疗前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90%、22.41%(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T2D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50例。Ⅰ组采用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治疗,Ⅱ采用肠溶性二甲双胍口服片治疗,Ⅲ组采用缓释型二甲双胍口服胶囊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成本-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BG、PBG、HbA1c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而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Ⅰ组成本-效果显著低于Ⅱ组与Ⅲ组(P<0.05),而Ⅱ组与Ⅲ无差异性(P>0.05);三组药物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剂型二甲双胍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病症,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的成本-效果优于其它两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单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对照组(30例)和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2 hPG、HbA1 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能有效降低血糖,安全可靠,且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BG、HbA1c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IR、HOMA-β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HOMA-β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合理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均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且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口服二甲双胍,对照组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IR)、血清CEA及CA125等水平的变化,并分析血清CEA及CA125水平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G、F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CEA、CA125水平均明显降低,对照组FPG、HbA1c、HOMA-IR及血清CEA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TG、HbA1c、HOMA-IR及血清CEA、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性别、HbA1c和应用二甲双胍是血清CEA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TG和应用二甲双胍是血清CA125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二甲双胍较格列吡嗪控释片更能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清CEA及CA125水平,性别、TG或HbA1c及应用二甲双胍对其水平具有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诊疗的158例初发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联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值。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FBG、PBG、HbAlc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FBG、PBG、HbAlc值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发T2DM患者以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方案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糖状态,促进康复,且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联合格列齐特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T2DM患者,根据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BG、2h PBG、Hb 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INS水平、HOMA-β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联合格列齐特可有效改善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在单纯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使用3种不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对血糖及血脂的疗效情况,为老年人更好地控制血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将168例患者分为诺和锐三餐前皮下注射加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组(n=48)、诺和锐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组(n=60、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加口服二甲双胍组(n=60).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回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的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种方案均可有效地降低FBG、2 hPG、HbA1 c、TC及LDL-C(P<0.05).治疗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组效果优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组,FBG(6.2±1.5)mmol/L vs(8.1±1.8)mmol/L(P<0.05)、2 hPG(8.1±1.4)mmol/L vs(9.9±2.1)mmol/L(P<0.05)、HbA1c(7.0±1.4)%vs(8.6±1.7)%(P<0.05);但与诺和锐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组疗效相仿(P>0.05).3种方案治疗后TC、TG、HDL-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好,能更好地降低HbA1 c水平和血脂,稳定血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67例单用二甲双胍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肥胖T2D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单用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组(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治疗周期为12周。分别在基线、治疗12周后检测2组患者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体脂百分比(PBF)、体脂肪量,同时测量一氧化氮(NO)、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脂肪酸(FFA)等相关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采取病例对照的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组较二甲双胍组,患者体质量(W)、WHR、腰围(WC)、空腹血糖(FBG)、体脂肪量和腹内脂肪(VA)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的T2DM肥胖患者在血糖、血脂得到控制的同时,能获得降低W、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内脏脂肪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其血清抗氧因子、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GLP-1联合组(n=40)、DPP-4联合组(n=40)和对照组(n=40)。GLP-1联合组患者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治疗+利拉鲁肽,DPP-4联合组患者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沙格列汀,对照组患者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治疗为期6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情况。结果 GLP-1联合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2 hPPG、HbA1c和HOMA-IR分别为(5.05±0.69) mmo...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及HbA1c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瑞格列奈和盐酸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和盐酸二甲双胍合用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应。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一组设为DM1为瑞格列奈合用盐酸二甲双胍组,其中用瑞格列奈0.5~1 mg,口服,3次/d,盐酸二甲双胍0.5 g,口服,3次/d。20例单用瑞格列奈设为DM2组,用瑞格列奈0.5~1 mg,口服,3次/d。20例单用盐酸二甲双胍设为DM3组,用二甲双胍0.5 g,口服,1日3次治疗。疗程8周,比较几种药对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结果经8周治疗后,在DM1组接受联合用药的患者的FBG,PBG和HbA1c均较两药单用的DM2,DM3组的患者显著降低(P<0.01),消化道不良反应及低血糖的发生率DM1组较高。结论瑞格列奈和盐酸二甲双胍合用的疗效高于单用任何一种药的效果,可用于其他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组(MET/SITA组)105例和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组(MET/DM组)103例,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第12、24、48周检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MET/SITA组BMI显著低于治疗前和MET/DM组(P0.01)。治疗24和48周后,MET/SITA组FBG、2h PPG和Hb A1c显著低于治疗前和MET/DM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发现,MET/SIT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MET/DM组,且生存周期较长。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加二甲双胍的强化治疗方案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运动调节、使用磺脲类降糖药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改用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测定了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空腹血糖(FBG)与餐后2小时血糖(2 hBG),并同时作了胰岛素(Ins)、C肽(CP)释放试验;HbA1c采用比色法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C肽采用放免法检测,并按照HOMA稳态模型公式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I)。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强化治疗后HbA1c、FBG与2 hBG均见下降[分别为(10.6±17.6)%vs(9.8±10.4)%,(17.4±3.8)mmol/Lvs(6.5±1.1)mmol/L,(23.0±4.0)mmol/Lvs(9.1±0.7)mmol/L,均P<0.001];胰岛素峰值和Homaβ均显著升高[分别为(24.1±10.2)mU/Lvs(66.9±17.6)mU/L,(2.62±0.46)vs(4.99±0.52),均P<0.001];而IRI则略有下降([(7.89±4.13)vs(6.50±2.44),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明显增强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用于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