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黑质致密部(SNp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的一种进展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在PD发病相关的众多环境与遗传因素中,线粒体功能障碍是一个共同点[2]。PD相关毒素,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和鱼藤酮,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选择性激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帕金森病(PD)是人类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病理特征主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死亡。PD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有对PD的治疗都是控制症状,暂不能根治。多巴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arkin基因、PINK1基因和α-突触核蛋白等均与PD有关。细胞凋亡可能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PD的发病机制之一。PD患者的辅酶Q10水平低于正常人,补充辅酶Q10有利于PD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帕金森病(PD)基因多态性研究中,被选作研究的基因已有30多种,主要包括:①代谢中解毒物质基因:细胞色素P450酶、谷胱甘肽转移酶、人血红素氧化酶、对氧磷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基因;②多巴胺代谢物质及多巴胺受体、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单胺氧化酶A、B、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受体、多巴胺转运体等基因;③线粒体代谢物质基因:线粒体tRNA、复合酶Ⅰ亚单位等基因;④家族性PD基因:α突触核蛋白、Parkin基因、泛素羧基端水解酶L1等;⑤其它与PD发病相关物质的基因:载脂蛋白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神经胶质细胞相关神经营养因子、Tau蛋白、Persyn、雌激素受体、α1-抗糜蛋白酶、胆囊收缩素、Synphilin-1、Nurr1、免疫调节因子、α2巨球蛋白、N-乙酰转移酶2、神经生长相关蛋白B-50/Gap-43、X染色体DXS1047位点、α-酮戊二酸载体蛋白、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线粒体DN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 2]等.关于上述基因多态性与PD发病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且多数研究报道颇有争论,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对神经毒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环境毒素作为帕金森病(PD)的病因可能性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机制是MPTP进入中枢干扰线粒体的功能,同时使细胞产生游离基团或过氧化物,从而损害多巴胺能细胞而产生帕金森病。为此临床上应用多巴胺替代治疗,但易出现疗效下降,产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精神神经方面的副作用以及出现运动障碍、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僵硬状态等。多巴胺复合制剂的应用,虽然减少了周围的副作用,但所增加的进入脑内的左旋多巴在脑内氧化产生大量的细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尽管对PD的发病机制已有大量研究,但DA能神经元死亡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可能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PD发病中均起作用。最近发现几种家族性PD与特殊基因突变有关,尽管散发性PD中无这些突变,但对家族性PD中几种基因突变的进一步明确却给研究散发性PD提供了线索。蛋白表达和折叠异常、蛋白降解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营养障碍等均可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的存活与分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脑内的存活与分化。方法 C57BL/6小鼠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造成PD模型。用5-溴尿嘧啶(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分别移植到模型鼠的一侧或两侧纹状体。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荧光评价MPTP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激光共聚焦鉴定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内的存活与分化。结果 MPTP使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显著减少;在细胞移植的纹状体内发现有明显散在分布的BrdU阳性细胞,表明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已经存活;激光共聚焦显示部分BrdU阳性细胞已分化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结论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在PD模型小鼠纹状体存活,并可分化出特定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近年来研究发现PD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主要是程序性细胞死亡,涉及细胞凋亡、自噬样细胞死亡、程序性细胞坏死等多种类型。本文将对PD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认识PD的发病机制和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人羊膜组织来源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脑移植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治疗观察。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发生相关标记物Vimentin、STRO-1、nestin、CD133、β-tubulin、TH、DAT、Ngn2和mash-1抗体,鉴定在hAMCs中的表达;RT-PCR检测神经干细胞标记物Vimentin及nestin mRNA在hAMCs的表达。C57BL/6小鼠MPTP(i.p.)建立PD模型,将hAMCs移植到右侧纹状体内。通过自发运动和转杆实验以及抗人线粒体和TH抗体在脑纹状体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评价hAMCs对PD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经神经细胞培养基诱导培养后的hAM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上述所有与神经发生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hAMCs移植后的PD小鼠自发运动次数增加(P0.05),转杆时间延长(P0.05)。结论hAMCs经体外诱导培养后具有神经细胞特性,移植到PD模型小鼠纹状体内能够改善MPTP所致的运动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林德乐  钟永熙  林举达 《系统医学》2023,(6):184-188+19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损伤和缺失及神经元中路易氏体的形成,其中关于神经元缺失的理论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蛋白质的异常和氧化应激。微小RNA-137(miR-137)是一种小的非编码调控RNA,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miR-137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表达异常,并且可能与帕金森病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质的异常相关。进一步探究miR-137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对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背景:神经干细胞(neuronalstemcells,NSCs)能提供多巴胺能神经元来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但脑内移植NSCs治疗PD的疗效目前观察结果欠佳。研究显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基因脑内移植能缓解PD的症状,TH基因修饰的NSCs脑内移植可能使PD的治疗效果出现新的结局。目的:探讨TH基因修饰的NSCs脑内移植对PD模型动物旋转行为和神经生化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地点和对象:本实验选择105只大鼠,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干预:构建pN2ATH反转录病毒载体质粒,用PA317细胞包装,G418筛选阳性克隆,病毒上清感染NSCs,将NSCs和表达TH的NSCs植入PD大鼠纹状体内,测定移植后不同时间PD大鼠旋转行为改善以及多巴胺和3,4-二羟基苯乙酸(dihydroxy-phenylaceticacid,DOPAC)含量变化。主要观察指标:PD大鼠旋转行为改善以及多巴胺和DOPAC含量变化。结果:TH基因修饰的NSCs移植8周后能显著降低PD大鼠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和DOPAC含量,疗效好于单纯NSCs移植组和对照组。结论:TH基因修饰的NSCs脑内移植能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和DOPAC含量,降低PD大鼠旋转行为,从而对PD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神经干细胞(neuronal stem cells,NSCs)能提供多巴胺能神经元来治疗帕金森病(Parldnson disease,PD),但脑内移植NSCs治疗PD的疗效目前观察结果欠佳。研究显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IDxylase,TH)基因脑内移植能缓解PD的症状,TH基因修饰的NSCs脑内移植可能使PD的治疗效果出现新的结局。目的:探讨TH基因修饰的NSCs脑内移植对PD模型动物旋转行为和神经生化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地点和对象:本实验选择105只大鼠,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干预:构建pN2ATH反转录病毒载体质粒,用PA317细胞包装,G418筛选阳性克隆,病毒上清感染NSCs,将NSCs和表达TH的NSCs植入PD大鼠皱状体内,测定移植后不同时间PD大鼠旋转行为改善以及多巴胺和3,4-二羟基苯乙酸(dihydroxy-phenyl acetlc acid,OOPAC)含量变化。主要观察指标:PD大鼠旋转行为改善以及多巴胺和DOPAC含量变化。结果:TH基因修饰的NSCs移植8周后能显降低PD大鼠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和DOPAC含量,疗效好于单纯NSCs移植组和对照组。结论:TH基因修饰的NSCs脑内移植能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和DOPAC含量,降低PD大鼠旋转行为,从而对PD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索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体外诱导小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M-NSCs)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培养方法,为M-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有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鼠胚M-NSCs,予以GDNF作诱导分化。TH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TH-ir阳性神经元的百分率。结果:M-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阳性率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两组TH-ir阳性细胞比率A组(实验组,6只)为13.53%±1.53%;B组(对照组,6只)3.46%±0.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GDNF可促进M-NSCs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 关键词 中脑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羟化酶 中图分类号: R741, R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08)-04-0341-03  相似文献   

13.
背景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存在负相关系,吸烟可能对PD具有保护作用.人们一直在探索尼古丁对PD的保护作用机制.目的研究尼古丁对PD大鼠纹状体脑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t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多巴胺含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8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预防组50只和治疗组30只.干预本文第一作者将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立体定向注射到大鼠右侧中脑腹侧被盖部和黑质致密部,建立大鼠模型.采用生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尼古丁对PD大鼠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检测纹状体GDNF表达及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前及造模后皮下注射尼古丁的PD大鼠,纹状体GDNF表达及多巴胺含量较PD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尼古丁可减轻6-OHDA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对P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参与体液水盐平衡和血压调节同时,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随着对脑内RAS 的认识深入,诸多证据[1] 确定脑内RAS 与临床最常见神经变性疾病如Alzheimer 病(AD)、Huntington 病等发病有密切关系.过去十多年,大量体内外实验证据[2] 显示,脑内RAS 具有促氧化应激、促炎症反应等作用,可导致多巴胺(DA)能细胞死亡的启动和(或)加剧,在帕金森病(PD)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RAS 参与PD 的发病机制以及可能的干预策略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g1在对帕金森病(PD)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可能机制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蛋白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促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数量变化. 结果 人参皂甙Rg1干预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细胞丢失明显减轻(31% vs.55%)(P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对帕金森病(PD)进行治疗犤1犦。到本世纪60年代有人研究发现,PD患者的黑质纹状通路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多巴胺合成减少,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显著下降。这一发现,使得左旋多巴(L-Dopa)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被人喻为PD治疗的第1次革命。在长期使用左旋多巴的过程中,发现其副作用多,长期应用疗效降低等,为此其复方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80年代以后,许多研究证实犤2犦:外源性及内源性神经毒性可导致PD患者黑质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单…  相似文献   

17.
付心怡 《当代护士》2021,28(6):157-159
帕金森(Parkinson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好发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的中枢性神经疾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症状,病理基础为迷走神经背核损害及交感神经机能障碍[1].有调查显示:PD引起的症状消化系统发生率最高,其中便秘最常见,其次为排尿不尽[2].粪菌移植( Fecal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中,重建正常的肠道菌群.最近几年已有大量报道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伪模性肠炎,慢性便秘等重建肠道功能.《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报道:肠道生态失调和肠道炎症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途径.PD、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 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常伴随着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显著变化,最早就有肠道炎症的迹象.在治疗帕金森方面笔者就找到一篇粪菌移植治疗帕金森的报道(由淮安第一医院神经科佟强[3]等人著).本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帕金森便秘患者在胃镜下行粪菌移植2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3,39(10):1441-1444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PET脑成像技术可无创、精准评估P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改变,对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介绍PET脑成像用于诊断PD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时期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PD患者出现肠道炎症、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可能早于运动障碍。Braak假说假设异常的α-突触核蛋白在肠道中开始积累,并通过迷走神经以类似朊病毒的方式传至大脑,且这一观点得到病理生理学证据的支持。PD中“肠-脑轴”的关联在于代谢、免疫和炎症等相关机制,通过探讨其中机制可能成为治疗PD的新思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研究较多的代谢物质之一,广泛参与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本文对GLP-1在PD“肠-脑轴”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D提供新的诊疗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D)是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铁沉积为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是根据相位信息定量评估组织中铁含量的MR技术,对铁沉积较传统梯度回波成像更为敏感。本文就QSM用于P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