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短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4例,在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采用RT3DE检测左室16个心肌节段达收缩末最小容积时间的差值(Tmsv 16-Dif)和标准差(Tmsv 16-SD)作为同步性参数,同时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将术后LVESV减小率ΔLVESV≥15%定义为CRT短期治疗有效.结果 14例患者(58.3%)为CRT短期治疗有效组(R组).术前R组Tmsv 16-Dif和Tmsv 16-SD长于无效组(NR组),其余参数无差异.术后与NR组比较,R组的LVESV减小,LVEF增高,Tmsv 16-Dif和Tmsv 16-SD缩短.Tmsv 16-SD是预测ΔLVESV≥15%的独立因素,Tmsv 16-SD>3.9%预测CRT短期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和79%.结论 CRT短期疗效可改善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RT3DE能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预测CRT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超反应的价值。方法对78例接受CRT术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于术前7天和术后1年行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E)和舒张晚期速度(A),计算E/A和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以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SI)。将CRT术后LVEF增加<5%定义为无反应组(CRT-NR),LVEF增加≥5%但LVEF<50%为CRT有反应组(CRT-R),LVEF≥50%为CRT超反应组(CRT-SR)。对3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术后12例为CRT-SR组(12/78,15.38%),其中扩张型心肌病(DCM)所占比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所占比例及其SI均大于CRT-NR组(19例,19/78,24.36%),MRA、E/A则小于CRT-NR组。CRT-SR组和CRT-R组(47例,47/78,60.26%)间DCM所占比例、LBBB所占比例、MRA和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DCM所占比例、LBBB所占比例、MRA和E/A均与CRT超反应相关(r=0.51,0.40,-0.38,-0.32,P均<0.01)。结论CRT术前DCM合并LBBB、MRA较小和非限制型舒张功能减低患者术后更易出现超反应。  相似文献   

3.
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5年生存率在50%左右,而现有的药物治疗尚难取得满意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临床应用,使CHF的预后得到进一步改善。CRT已成为部分CHF治疗的一线方案。本研究前瞻性观察8例CHF患者进行CRT的安全性和初步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常用超声指标不能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和评价常用的M型超声、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指标在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29例完成随访的CRT患者,评价心脏同步性的常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室间隔与左室后壁间的收缩延迟时间(SPWMD)、肺动脉射血前时间(PPEI)、主动脉射血前时间(APED、速度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心室间机械延迟(IVMD).以CRT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容积较治疗前减小≥10%为治疗有效.结果 CRT的有效率为68.97%.术后CRT无效组的SPWMD、PPEI、APEI和Ts-SD均无显著改变(均P>0.05),CRT有效组的SPWMD、APEI和Ts-SD显著缩短(P<0.05或P<0.001),SPWMD、PPEI、APEI、Ts-SD和IVMD预测CRT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在0.41~0.57之间,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用的M型超声、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指标均不能预测CRT疗效,有必要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和斑点追踪显像等新技术参数预测CRT疗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常用临床和超声指标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常用超声指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及QRS波时限(QRSd)在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因难治性心力衰竭行CRT治疗的患者80例,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常规二维超声参数、同步性参数;于术前及术后7d完善血清NT-proBNP及心电图QRSd检测。以治疗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较术前减小≥15%为治疗有效。结果术前同步化指数(Ts-12SD)对CRT疗效有预测价值(AUC=0.703,P=0.019;Ts-12SD≥34.6ms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1.8%和70.6%),余同步性指标对CRT疗效无预测价值(P>0.05)。术前NT-proBNP水平对CRT疗效亦有预测价值(AUC=0.75,P=0.005)。术前QRSd对CRT疗效无预测价值(P>0.05)。结论常用超声心动图指标中,仅Ts-12SD能预测CRT疗效。术前NT-proBNP水平对CRT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术前QRSd不能预测CRT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探讨血清胆红素变化与CRT治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因慢性心力衰竭行CRT-P/D植入的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检测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胆红素水平变化与CRT疗效的关系。结果共入选124例患者,其中随访CRT有反应组83例,CRT无反应组41例。CRT有反应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ΔTBIL)及间接胆红素的降低(ΔIBIL)较无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8,P=0. 01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除性别、缺血性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之外,ΔTBIL是CRT有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OR=1. 073,95%CI:1. 006~1. 144,P=0. 033)。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是CRT有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赵媛媛  董梅  刘刚 《临床荟萃》2013,28(3):353-356
如何通过简便易行的方法来预测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脏事件风险的高低,对患者进行无创心脏事件危险分层,从而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临床管理对一个心脏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样既可以避免对低危患者采取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有创诊断或干预措施,同时又可对高危患者实行合理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此外,合理识别低危和高危患者可以优化资源分布和花费,使其具有社会和经济意义.在过去几十年中,大量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分析心电图获取的一些信息和变化参数是一些临床发生主要心脏事件的重要预测因子.尽管如此,很少有人关注这些结果有多少可以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兴起的一种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CHF)手段,是利用心脏起搏技术使房室间、室间及室内收缩失同步重新同步化,从而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临床试验证实CRT能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有心室不同步患者住院率及病死率,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仍有20%~30%的患者对CRT无反应。现对如何提高CRT疗效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T)技术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短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8例,于CRT术前及术后1个月用常规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射血分数(LVEF)。采用3DT技术分析左心室16节段面积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A—Max-Ts)和标准差(A—Ts—sD)。将术后LVESV缩小≥15%定义为CRT短期治疗有效。18例患者中,CRT短期治疗有效组11例,CRT短期治疗无效组7例。结果与术前比较,有效组术后LVEDV和LVESV减小,LVEF增高,A—Max—Ts和A-Ts-SD缩短(P〈0.05);无效组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术前A—Max—Ts和A—Ts-SD大于无效组(P〈0.05),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术后LVEDV和LVESV较无效组减小,LVEF增高,A—Max—Ts和A—Ts-SD缩短(P〈0.05)。A—Ts—SD是预测LVESV≥15%的独立因素,A—Ts-SD为48.2ms时预测CRT短期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3.3%。结论CRT短期即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3DT技术能准确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测CRT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疗效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不同步指数(SDI)的测值,探讨其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CRT)后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心衰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RT3DE半自动左心室内膜边界追踪技术,计算收缩期达最小局部容积-时间曲线和获得参数化成像,产生牛眼图。测量正常对照组及CHF组CRT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SDI。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组的LVEDV、LVESV及SDI明显升高(P<0.01),LVEF明显减低(P<0.01)。(2)24例心衰患者接受CRT术后12个月,复查RT3DE,有17例(71%)患者LVEDV缩小>15%,即出现左心室容积逆重构(responder of CRT)。与7例左心室容积未出现逆重构(nonre-sponder of CRT)的患者相比,左心室逆重构的17例患者术前SDI明显升高(P<0.01),术后SDI明显减低(P<0.05),LVEF明显改善(P<0.05)。结论 RT3DE时间-容积曲线能定量评价心脏再同步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RT3DE参数化成像(牛眼图)能直观体现左心室收缩延迟及运动减弱部位,直观了解心脏再同步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7例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面积、房室间、心室间及左心室内同步性。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小于术前(P〈0.05或P〈0.01),房室间、心室间、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改善(P〈0.05或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通过多项参数综合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高场MR在体监测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标记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内的分布与迁移。方法 采用Feeney法制作大鼠脑外伤(TBI)模型,然后平均分为4组:A 组:TBI后移植SPIO 标记BMSCs;B组:TBI后移植单纯SPIO;C组:TBI后移植未标记BMSCs;D组:TBI后移植培养液。其中,A组为实验组,其余均为对照组。①SPIO 标记:将1μl的SPIO(Resovist)加入2ml培养基混匀,使其终浓度为35μg/ml;然后将P6代细胞消化离心后加入上述加有SPIO 的培养基混匀;37℃、5% CO2 条件下共同孵育。②细胞内铁颗粒的鉴定:采用细胞普鲁士蓝染色法,将贴壁干细胞去除培养液后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4%戊二醛固定30min,蒸馏水冲洗3次,2%亚铁氰化钾-6%盐酸水溶液孵育30min,1%核固红复染3min,蒸馏水洗去多余的核固红,显微镜下观察。③细胞移植:TBI模型鼠建立后24h进行立体定向移植手术。模型鼠用10%水合氯醛0.32ml/100g体质量腹腔注射再次麻醉后,俯卧位保定于立体定向架上,损伤顶叶皮层接受细胞移植。移植位点位于左顶叶TBI周围皮质(前囟后3mm,旁开2mm,深5mm),垂直距离以硬脑膜为标准。A组移植SPIO 磁化标记的BMSCs;B组仅移植等量等浓度的SPIO;C组移植等量等浓度的未标记BMSCs;D组仅移植等量的培养液。取10μl细胞(约0.5×106 个)悬液或对照液5min内注射,留针5min,然后缓慢拨出注射针头。移植完毕缝合头皮,腹腔注射庆大霉素2000U 抗菌治疗,回笼饲养。于移植后第1、3天及1、3周对各组实验动物行MR 扫描。结果 SPIO 标记后的BMSCs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质内有黄色铁颗粒。行普鲁士蓝染色后,标记BMSCs胞质内可见阳性蓝色颗粒。透射电镜下胞浆内可见许多散在的铁颗粒。A组在各个时间点均可见位于左侧半球的移植部位在T1WI、T2WI、T2* 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上呈类圆形点状低信号,以T2* WI及SWI序列的敏感度、对比度明显,SWI最明显(图3B);B组仅在移植后1天接受MR检查,呈低信号,3天及以后MR检查可见低信号消失;C、D两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未见显示。A组动物左侧顶叶皮质的类圆形点状低信号在3天、1周及3周逐渐向损伤区迁移,尤其在SWI序列上显示更清楚。结论 高场MRI能够在活体内连续示踪观察SPIO 标记的BMSCs的分布与迁移,且以SWI序列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72例内科药物治疗(治疗时间≥1月)不理想的扩张性心肌病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证实存在明显的室间、伴/不伴室内机械性不同步.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40例,继续药物治疗;Ⅱ组(CRT组),32例,植入心脏三腔起搏器行再同步化治疗,并于术后1个月、6个月时根据超声检查调整优化起搏参数.观察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 CRT组患者术后6个月心脏的同步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结论 CRT治疗可改善难治性扩张性心肌病心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左心室压力变化率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短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有二尖瓣反流、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7例,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二尖瓣反流面积,采用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在连续多普勒频谱图上测量二尖瓣反流压差速率1~3m/s两点间时间,估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结果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期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76.3±8.7)mm、(64.7±9.3mm、(232±54)mL、(168±48)mL)较治疗前((78.3±8.5)mm、(69.2±8.4)mm、(270±59)mL、(207±47)mL)明显降低(P〈0.01);二尖瓣反流面积(6.5±3.9)mm2较治疗前(9.2±4.1)mm2明显缩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压力变化率((27.4±8.6)%、(598±141)mm Hg/s))较治疗前((21.5±5.1)%、(473±132)mm Hg/s)明显升高(P〈0.01)。结论 左心室压力变化率是目前评价心肌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短期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明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QRS时限缩短值(ΔQRSd=术前QRSd-术后QRSd)是否对CRT疗效有预测价值,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1998年6月至2010年10月发表的有关CRT术后QRS时限缩短值对CRT有效性预测性研究,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并逐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临床研究(5篇英文,1篇中文),共涉及研究人数471例,按CRT术后随访6个月后有无反应性分为对CRT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CRT术后QRS时限缩短在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7.64,95%CI(-27.42,-7.86),P<0.05]。结论术后QRS时限缩短值可能作为CRT疗效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参数优化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17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CRT术后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AV间期、VV间期.结果 17例患者CRT优化后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心房起搏AV间期/心房自身感知AV间期优化至130~180 ms/100~150 ms,使得左室充盈时间从(354±147)ms升至(420±112)ms,二尖瓣反流由(9.33±4.69)cm2减少至(5.44±4.62)cm2;VV间期优化至4~40 ms,使得左室内各室壁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从(48.4±17.9)ms减少至(30.2±18.6)ms,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由(21.6±9.3) cm/s上升至(26.3±3.4)cm/s.3个月后左室收缩末容积减少(15±6)%.结论 CRT术后行超声指导下个体化参数优化可以提高CRT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chocardiography-guided pacemaker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Methods Seventee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ceived biventricular resynchronous pacing therapy.A-V delay and V-V delay was optimized under the guiding of spectral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and tissue Doppler imaging.Results The indices of heart function in all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treatment.The NYHA class of the patients was improved from class Ⅲ~Ⅳ to class Ⅱ~Ⅲ.Since PAV/SAV was optimized to 130-180/100-150 ms,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time(LVFT) was increased from (354±147)ms to (420±112)ms,mitral reflux (MR) was decreased from (8.41±4.55)cm2 to (5.36±4.71)cm2.After VV delay was optimized to 4-40ms,standard deviation of time to regional peak systolic velocity (Ts-SD-12) was decreased from (48.4±17.9)ms to (30.2±18.6)ms,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velocity time integral(VTI LVOT) was increased from (20.6±9.0)cm/s to (26.1±3.1)cm/s.Conclusions Echocardiography-guided optimization of the pacemaker parameter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CR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T)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T)评价左心室心肌纵向、圆周和径向应变,探讨3DT在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短期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8例,分别于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2DT和3DT分别分析左心室心肌16节段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和径向应变(RS).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3DT测得的RS较术前稍有改善(P<0.05),其余参数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3DT测得的RS、CS及2DT测得的RS较术前改善(P<0.05),其余参数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两种方法测得的LS、CS、RS及其他参数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测得左心室纵向、圆周和径向应变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变异系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近期即可较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3DT能有效观察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可用于评价CRT治疗的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结合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CRT-D)的数量在全世界大幅增加,植入中心也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CRT与CRT-D的疗效比较[1-5],重视对心力衰竭事件和猝死的预防[6-11],重视三维成像系统对植入后获益反应的预测[12-15]等,本文就2011年以来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对临床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目前心血管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公共健康问题,世界总人口的1%~5%都曾罹患心力衰竭。。即使在目前最佳的药物治疗下,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年死亡率仍可达5%~10%。尤其是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的预后更差。1年死亡率高达50%以上,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