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12月接诊的149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进行康复训练,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康复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对对老年COPD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该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85例,采用简易健康量表(SF-36)、自护能力量表(ESCA)及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调查,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 SF-36总评分为(71.55±3.99)分,患者ESCA量表总分为(75.96±3.45)分,健康行为总评分为(116.98±21.7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自我护理技能、生理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健康责任感与自我护理技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心理健康与生理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针对患者健康行为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自我管理、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经某院治疗后出院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物联网云平台模式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COPD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 CAT)、肺功能、自我管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为(14.56±3.00)分,低于对照组(15.67±2.99)分(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肺康复训练联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视频宣教和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干预12周、干预24周时布里斯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问卷(BCKQ)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联合基于视频教育和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老年COPD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用药和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社区门诊护理干预对于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按照患者病历单双号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社区门诊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对照组的躯体功能评分为(81.4±4.1)分,总体健康评分为(81.1±4.0)分,精力评分为(83.3±4.3)分,情感职能评分为(82.3±4.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2.1±4.7)分,精神健康评分为(81.2±4.5)分;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为(90.3±4.9)分,总体健康评分为(91.2±4.8)分,精力评分为(92.1±4.9)分,情感职能评分为(92.3±4.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92.5±4.9)分,精神健康评分为(91.8±4.7)分。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门诊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 方法选取中、重度老年COPD稳定期住院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运动锻炼指导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通过电话随访进行健康宣教和康复锻炼指导。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治疗后)行COPD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GR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SGRQ问卷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干预组SGRQ问卷症状、活动能力、生活影响评分及总分分别为(42.12±11.32)分、(45.17±10.23)分、(29.98±6.54)分和(41.02±9.92)分,分别与组内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干预组SCL-90量表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急性发作和急性发作导致住院人次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复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HPEM)的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某院就诊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基于HPEM的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希望水平评分及训练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训练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98.64±15.07)分,高于对照组的(86.29±14.9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071,P0.001);观察组Herth评分为(38.64±4.07)分,高于对照组的(30.29±4.9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9.110,P0.001);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2.04%(1/49),低于对照组的8.16%(4/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3,P=0.359)。结论基于HPEM的心脏康复训练可有效增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降低MACE发生率,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基于扎根理论护理联合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知信行水平、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 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 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各具63例研究对象, 给予参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信行水平、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 试验组患者知识水平评分为(10.08±1.11)分、信念水平评分为(108.02±9.27)分、行为水平评分为(79.25±6.43)分, 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均P<0.05);试验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为(82.36±6.47)分、生理职能评分为(80.16±10.25)分、精神健康评分为(79.64±7.11)分、活力评分为(76.53±8.74)分、情感职能评分为(82.09±7.5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6.48±7.54)分、躯体疼痛感评分为(78.62±6.11)分、总体健康评分为(81.9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预后及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千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预后、自我管理、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及知信行等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呼吸困难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各维度及总分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自我管理各维度及总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两组患者知识、信念、行为及总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知识、信念、行为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6.86±1.09)分(5.03±1.1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0,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COPD老年患者预后,增强用药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水平,优化患者知信行能力,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某院治疗的43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某院治疗的43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基础护理与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行为学疗法,比较两组出院前与出院3个月后运动功能、步行状态及偏侧空间忽略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AM)评分为(83.49±6.57)分、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评分为(3.71±1.24)分,均高于对照组(71.43±6.85)分、(3.04±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行为忽略试验(BIT)为(29.57±3.43)分、凯瑟琳-波哥量表(CBS)评分为(27.33±3.14)分均低于对照组(42.16±4.51)分、(39.81±4.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行为学疗法可促进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步行能力,改善偏侧空间忽略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沟通的长期强化家庭康复训练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其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使用基于信息化沟通的长期强化家庭康复训练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29±0.51)分,低于对照组的(2.72±0.52)分,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7.41±5.69)分,高于对照组的(70.79±5.88)分(P<0.05)。干预前两组ESCA量表中自护责任感、自护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技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依次为(32.66±4.78)分、(23.67±3.84)分、(23.21±3.61)分、(32.57±3.47)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5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8例,观察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末分别采用COPD自我效能量表、COPD临床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77.57±5.74)分和(29.84±4.14)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改变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记忆受损情况,分析记忆受损原因。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对68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进行记忆检测,设立呼吸衰竭组(37例)与非呼吸衰竭组(31例),同时与4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进行记忆功能受损分析。结果 COPD组较健康对照组记忆总分[(66.47±8.57)分比(89.54±16.34)分]及记忆商[(79.49±10.12)分比(95.89±15.25)分]低(P0.05),呼吸衰竭组较非呼吸衰竭组记忆总分[(53.23±5.41)分比(77.43±10.14)分]及记忆商[(61.25±6.31)分比(87.67±13.52)分]低(P0.05)。结论 COPD可导致记忆功能受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能与记忆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焦虑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焦虑症伴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实施健康教育。通过焦虑自评量表的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的焦虑状态;采用SF-36量表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前的生活质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结果为(14.91±1.63)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和对照组出院前评分(P0.05);经过健康教育,两组患者SF-36评估结果的对比,观察组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的评估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17±1.42)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8.24±2.6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29±0.82)%,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老年焦虑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更好的稳定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抑郁以及焦虑后对睡眠质量以及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没有发作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发作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心率受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1.7±0.3)分、睡眠时间评分为(1.0±0.3)分、睡眠障碍评分为(1.7±0.5)分、睡眠有效评分为(0.9±0.3)分,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1.2±0.1)分、睡眠时间评分为为(0.7±0.2)分、睡眠障碍评分为(1.5±0.3)分、睡眠有效评分为(0.7±0.2)分,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水平为:SDNN(84.6±15.1) ms、SDANN、(77.0±12.9) ms、RMSSD(24.6±4.0) ms、PNM50 (15.4±1.6)%,对照组心率水平分别为:SDNN(102.5±16.1) ms、SDANN(95.6±15.1) ms、RMSSD(40.6±4.1) ms、PNM50(27.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抑郁以及焦虑后,睡眠质量以及心率水平受到较大影响,临床中需要防止此类患者发生焦虑以及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计划应用于COPD老年患者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计划,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结果,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SGRO总分为(32.14±7.26)分,对照组SGRO总分为(44.37±9.28)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与肺功能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ESCA总分为(113.75±8.71)分,对照组ESCA总分为(98.15±9.89)分,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计划应用于COPD老年患者中具有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优势,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知识、信念与行为(KAP)水平及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KAP水平及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观察组KAP评分及康复训练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COPD患者中应用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升患者KAP水平,增强康复训练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即将出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同时采用COPD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T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1.71±0.48)L、FEV1%(73.81±8.1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A评分(14.29±1.54)分、SAS评分(23.18±1.76)分、SDS评分(20.27±1.45)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分析,并制定科学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PD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对影响患者自我管理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分析。结果:老年COPD症状管理评分为(21.39±4.26)分,信息管理评分(23.46±3.35)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42.65±5.43)分,情绪管理评分(34.21±4.51)分,自我效能管理评分(24.58±4.16)分,自我管理总分(154.68±20.5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付费方式、婚姻状况、疾病严重程度、人均月收入、疾病知识水平、居住状况、患者间自我管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因素按照重要性排列依次为疾病严重程度、人均月收入、病程、疾病知识水平、付费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年龄。结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付费方式等均是影响老年COPD自我管理的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洁  韩月 《当代护士》2018,(9):135-137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老年患者护理中使用情绪管理晴雨表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脑梗死患者中选取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5)、观察组(情绪管理晴雨表护理干预,n=45),观察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6.28±3.45)分,低于对照组的(23.53±5.36)分(P0.05),SAS评分为(53.63±1.02)分,低于对照组的(61.00±1.12)分,SDS评分为(52.36±2.16)分,低于对照组的(58.62±2.17)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56%)也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情绪管理晴雨表,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