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的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并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135例CML染色体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应用R显带技术对其进行显带分析。结果表明:经染色体检测的1210例的CML中135例有非单纯Ph染色体异常。本组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CML中,慢性期87例、加速期21例、急变期27例.87例慢性期患者中,14例伴简单变异易位,22例伴复杂变异易位,其余的伴其他染色体异常,其中伴8号染色体三体4例,伴双Ph4例,伴i(17)5例;在21例加速期患者中,伴8号染色体三体4例,伴双Ph4例,伴i(17)3例;在27例急变期患者中,2例伴简单变异易位,3例伴复杂变异易位,其余的伴其他染色体异常,其中伴8号染色体三体5例,伴双Ph5例,伴i(17)2例。本组常见额外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低依次为+Ph、+8、i(17)、-Y、+19和+21。本组有16例伴简单变异易位,25例伴复杂变异易位。结论:CML是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恶性血液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对CML的诊断、预后、发病机制的探讨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过程中的细胞遗传学变化与病程演进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0例初诊CML患者,通过骨髓细胞24 h短期培养法或直接法,行染色体G显带技术核型分析;经ABL激酶区点突变检测,分析细胞遗传学变化与其病程演进的相关性。结果:间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发现,150例患者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其中费城(Ph)染色体阳性142例(94.67%),阴性8例(5.33%);142例Ph染色体阳性患者中,初诊Ph阳性且伴有额外染色体异常14例(9.86%),变异易位4例(2.82%),标准易位t(9;22)(q34;q11)124例(87.32%)。14例伴有额外染色体异常的患者中,"主要路径"异常8例,-Y异常2例,"次要路径"异常4例。在TKI治疗期间,46例标准易位患者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以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此类患者疾病进展和出现点突变的比例较高(P0.05)。与标准易位患者比较,初诊CML慢性期伴有额外染色体异常患者无病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而与总生存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与无额外染色体异常患者比较,CML慢性期TKI治疗期间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部分CML患者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此类患者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细胞遗传学的特点和不同病期染色体核型演变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应用R显带技术对211例CM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Ph+患者占91.5%,Ph-患者占5.7%。在Ph+患者中,93.8%为典型Ph染色体阳性,6.2%为变异型Ph染色体阳性。19.7%的患者发生染色体核型演变。急变期、加速期和慢性期染色体核型演变的发生率分别为66.7%、50%、2.1%。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慢粒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CML病程中定期、多次进行染色体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CML急变。  相似文献   

4.
138例慢性髓系白血病衍生9号染色体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衍生9号染色体[der(9)]部分序列缺失情况,对138例CML患者的骨髓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并应用bcr-abll双色双融合D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der(9)部分序列缺失。结果表明,138例核型检查中Ph阳性126例(91.3%),其中典型Ph染色体易位122例;Ph阴性12例(8.7%)。FISH检测发现23例(16.7%)der(9)缺失。典型Ph染色体易位122例中20例为典型Ph染色体易位,占典型Ph染色体易位患者的16.4%,变易Ph易位4例中3例为变异易位,占变异易位患者的75%。变异易位患者中的der(9)缺失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易位患者;其中慢性期20例,占慢性期的17.2%;急变期3例,占急变期的17.6%,慢性期与急变期患者der(9)缺失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ML患者der(9)部分缺失的发生率为16.7%,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der(9)缺失的发生率与cML的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CML)患者在伊马替尼治疗后的Ph阴性异常克隆演变(Ph-CE)。方法对100例伊马替尼单药治疗有效的Ph+CML患者(其中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54例、加速期患者37例、急变期患者9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8~30个月内定期监测其细胞染色体核型变化(G显带方法)。结果11例(11%)患者于治疗后3~29个月一过性、间断或连续检出Ph-CE,其中慢性期患者5例、加速期患者5例、急变期患者1例。Ph-CE见于Ph+克隆开始减少时或在Ph+克隆消失之后,同期Ph-CE细胞的比例与Ph+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P<0.05)。Ph-CE多为+8(5例,45.5%)和+Y(3例,27.3%),5例患者同时伴有Ph+细胞染色体附加异常。Ph-CE者中,7例获得主要遗传学缓解,9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在观察期内,1例加速期患者在持续治疗20个月时进展至急变期。结论Ph+CML患者经伊马替尼治疗后获得不同程度遗传学缓解时约11%被检出Ph-CE,但在随访期内大多数患者未显示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细胞遗传学特点及临床意义,对362例CML患者采用24小时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患者分为慢性期和急变期两组。结果表明:附加染色体异常、变异易位、Ph(-)bcr/abl(+)并伴有染色体异常者在两组中的比例分别为:70/268(26.1%)、19/268(7.1%)、4/268(1.5%);50/94(53.2%)、8/94(8.5%)、4/94、(4.3%)。362例标本中检出Ph阳性标本324例(89.5%),其中典型t(9;22)(q34;q11)易位297例(91.7%),变异易位27例(8.3%)。在27例变异易位中单纯变异易位13例,复杂变异易位13例,隐匿Ph1例。362例标本中共发现120例特殊核型异常。对上述异常分析显示,出现频率较高的数目异常有:+Ph:26例(21.7%);+8:12例(10.0%);+21:12例(10.0%);+19:9例(7.5%)。结构异常中以i(17q)最多,有16例(13.3%)。结论:与慢性期相比,急变期附加染色体、变异易位等异常率均明显增加,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疾病进展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患者应用干扰素 α (IFN α)治疗后细胞遗传学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 ,对我院 10年来 12 8例CML慢性期患者单用IFN α或联用化疗药物后细胞遗传学变化、核型演变及与临床有关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核型分析全部应用G 显带 ,部分联合应用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表明 :①所有患者均获血液学缓解。② 118例Ph染色体标准易位患者中 36例 (30 .8% )获细胞遗传学反应 ,其中 2 0例 (17.1% )Ph染色体仍 >35 % ,13例 (11.1% )Ph染色体 <35 % ,3例 (2 5 % )Ph染色体为 0 ,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 ,细胞遗传学有效应者共 16例 (13.6 % )。③ 7例复杂变异易位患者中 4例获细胞遗传学反应 ,其中2例 (14 .3% )Ph染色体 >35 % ,2例 (14 .3% )Ph染色体 <35 % ,无 1例Ph染色体为 0 ;3例简单变异易位患者无 1例获细胞遗传学疗效。④IFN α治疗后影响细胞遗传学疗效的因素有 :性别、初诊病情、IFN α是否联用其他化疗药物及是否持续治疗。⑤IFN α治疗并不能防止CML疾病进展。结论 :①每周IFN α 6 0 0 - 90 0万U单用或联合Bu/Hu可使 11.1%的标准易位和少数复杂变异易位Ph+ CML患者获主要细胞遗传学效应 ,但不能防止疾病进展 ;②Ph变异易位并不预示IFN α疗效不佳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染色体核型改变在不同类型白血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367例,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137例,男78例,女59例,其中加速期(AP)患者6例,慢性期(CP)患者117例,急变期(BP)患者14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230例,男109例,女121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1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111例;使用短期培养法制作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使用R显带技术对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367例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有302例(82.3%),核型正常有65例(17.7%);AL患者中数量异常表现为非整倍体和多倍体,比如-Y、+4、+8、+21和-7等。结构异常主要是特异性染色体重新排列且和FAB亚型有联系,比如t(q23;q23)(9;20)、t(q23;q23)(9;20)等,少部分患者检查发现t(q33;q10)(8;21)、t(p13;p12)(7;15)、t(q22;p14)(2;18)等;114例CML患者Ph+表现是典型易位t(q32;q9)(10;19);剩余表现为变异易位比如t(q11;q32;q9)(3;8;19)、t(p23;q9)(2;21)等。结论 AL患者体内染色体畸变率比较高,且和FAB分型相关;CML患者体内出现额外染色体和其病情发展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与临床的联系.方法 用66例骨髓细胞培养,并对检出的54例慢性粒细胞进行白血病的骨髓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 检出费城染色体(Ph1染色体)阳性患者51例,其中标准型Ph1染色体畸变45例,标准型Ph1伴其他染色体易位者2例,双Ph1染色体者2例,变异Ph1染色体者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7例Ph1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附加染色体异常克隆演变特征。方法采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回顾性分析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遗传学资料。结果 219例Ph1阳性CML患者,17例附加染色体异常发生率7.8%,其中慢性期10例(6.8%),加速期3例(7.7%),急变期4例(11.8%)。结论在CML诊断、治疗及进展过程中,传统的染色体分析技术仍然是检测ACAs的唯一方法,并提示可能的致病性、预后和疗效。  相似文献   

11.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按照疾病的发展进程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90%~95%的CML患者具有典型t(9; 22)(q34; q11)异常核型, 即Ph。在诊断时, 多数患者仅表现为Ph+, 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除Ph+外其他附加染色体异常(ACA)。ACA可出现在CML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类型ACA及不同疾病期出现的ACA对CML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不同。笔者拟就ACA对CML疗效及预后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为伴ACA CML患者的临床诊疗及监测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变异Ph染色体易位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并比较双色单融合(DC-SF)与双色双融合(DCDF)bcr/abl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变异易位CML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我院42例CML变异Ph易位患者,其中9例进行DC-SF-FISH和1l例进行DC-DF-FISH研究。结果表明:在642例Ph阳性CML中变异易位42例(6.5%),简单变异易位42.9%(18/42),复杂变异易位54.8%(23/42),遮蔽的或隐匿的Ph易位1例。除4,6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被累及。4种类型变异易位分别出现于至少2个病例中。变异易位伴附加异常15例(35.7%)。FISH检测bcr/abl阳性19例(95%),阴性1例。DC-DF-FISH显示除1例患者部分细胞(8.8%)能检测到abl/bcr融合信号外,其他患者皆缺乏该融合信号。但在易位后的9号和参与变异易位的另外染色体上分别可以见到abl和bcr基因信号。DC-SF-FISH不能观察到信号的变异特征。结论:CML变异Ph易位广泛累及除9,22外其他染色体。部分类型属重现性异常;FISH检测能给予精确的分子诊断.而DC-DF-FISH可提供直观的、准确的分子变异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3.
25例伴复杂变异易位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恶性血液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对CML的诊断、预后和发病机制的探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Ph染色体是CML的标志性染色体,95%的CML有该染色体.约5%CML可有变异的Ph染色体,形态上将其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迄今文献中已报道伴变异易位的CML逾300例.国内亦有相关报道.但对伴复杂变异易位的CML报道不多.现将我院近十年来伴复杂变异易位的25例CML患者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国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病期染色体核型及其演变和ber—abl融合基因特点。方法对1193例C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524例CML患者的ber-abl融合基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染色体的检测采用R显带技术,融合基因检测采用RT-PCR技术。结果在所有病例中,Ph染色体阳性(Ph^+)患者占98.07%,Ph^-患者占1.93%。在Ph^+患者中,95.64%为典型Ph染色体阳性,4.36%为变异型Ph染色体阳性。11.88%的典型Ph^+患者发生染色体核型演变。急变期、加速期和慢性期染色体核型演变的发生率分别为49.04%、27.78%及7.94%。在所有典型Ph^+患者中,发生染色体核型演变后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类型为+Ph(14.62%),+8(10.77%)和-21(7.69%)。急变期和加速期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类型为+Ph(28.57%),+8(16.67%)和+19(7.14%);慢性期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为-21(10.26%),+Ph(8.97%)和+8(8.97%)。附加染色体异常联合出现类型以+Ph与+8的联合最多(3.60%)。在所有524例检测过融合基因的标本中,h3a2(+)为54.01%,b2a2(+)为27.67%。结论国内CML患者染色体的核型及演变可能有着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染色体分析对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分类、诊断及疗效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PD病人骨髓,采用R显带技术,检测染色体核型,并对部分病人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159例MPD病人中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69.18%,其中12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中,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85.25%(104/122),37例初诊为其他类型的MPD病人中,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16.22%(6/37)。CML慢性期病人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的比例为14.42%,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比例为61.1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2χ=15.228,P〈0.01)。CML病人应用伊马替尼治疗与骨髓移植治疗后Ph染色体转阴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染色体分析对MPD的分型、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额外染色体异常的出现与CML病人的病程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1985年12月到1989年3月诊断明确的77名CML进行了细胞遗传学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研究。细胞遗传学分析是直接取骨髓或外周血细胞或外周细胞和骨髓细胞在无刺激下培养1~3天进行的,细胞中期分裂的染色体用常规胰蛋白酶-Giemsa分带技术和根据ISCN来判断核型。用3种限制酶BglⅡ,BamHT,Hind Ⅲ和bcr-1,phl/bcr-3探针来探测bcr重排。 70/77例(91%)骨髓或外周血细胞Ph′(+),64/70例有标准t(9;22)(q~(34);q~(11)),6例有易位变异。55例慢性期中有2例,11例加速期有6例,23例急变期有18例除有Ph′还有其他染色体畸变,常见为双Ph′,+8,+19和+21,其发生率分别为43%、38%、29%和24%。6/7例Ph′(-)病人慢性期核型正常,1/7例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采用化疗及同种骨髓移植(BMT)的数量有所增加。据统计,CML病人在慢性期进行BMT后,4年无病存活者约占55%,在4年内复发的可能性比较低(9%)。CML病人在慢性期进行BMT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首次缓解后进行BMT的效果好。费城染色体(Ph)是CM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的标志。有人认为在BMT后,骨髓中Ph+细胞持续存在或再次出现可能表示治疗失败,很快就会临床复发。为了观察BMT后Ph染色体的变化,作者研究了48例Ph+的CML病人在慢性期进行同种BMT后,其骨髓细胞的遗传学特征(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作染色体分析)。结果:①48例病人在BMT后,24例(50%)在分裂中期出现Ph+染色体(移  相似文献   

18.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治疗37例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现将疗程在30d以上并随访资料完整的2 6例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2 6例白血病患者均符合FAB诊断标准,全部表现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其中CML慢性期(CP) 7例(诊断后病程平均3年) ,加速期(AP) 5例,急变期(BP) 1 4例,男性1 5例,女性1 1例,中位数年龄38(1 2~6 3)岁。CML BP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1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例。急变前的中位病程1 9.5(7~1 1 2 )个月。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前曾隔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遗传学特点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热变性姬姆萨显带技术(RHG)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CML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回顾分析282例CML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资料。结果:常规细胞遗传学(CC)分析表明,282例患者中268例Ph染色体阳性,占95.04%;14例Ph染色体阴性,占4.96%。其中250例Ph阳性细胞为100%,占90.32%。12例Ph阳性细胞为30%~99%,占4.48%,核型显示正常与Ph嵌合状态。6例核型为复杂变异异位,占2.24%。41倒除Ph染色体外,还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占15.30%,分别为双Ph,+8,+22,-Y,i(17q)等,其中28例为加速或急变患者,占68.29%。应用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34例(舍14例Ph染色体阴性中的8例),占85%;BCR/ABL阴性6例,占15%。结论: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分子遗传学FISH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及准确率。细胞遗传学对于CML的正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者应用细胞荧光测定法及细胞遗传学对39例Ph(?)~1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进行了监察.39例患者均按常规的临床、血液学以及细胞遗传学标准诊断.慢性期治疗用药为马利兰及羟基脲,急变期则根据受累细胞类型来选择更强烈的化疗。半数以上的患者作了脾切除.全部患者都作了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分析及异常亚群的检测.在慢性期,以单克隆抗体对异常群体进行检查.大多数异常群体的表现型不是 HLA-DR~+就是OKMI~+,HLA-DR~-.13例进展为急性变,其中5例HLA-DR~+患者在慢性期应用标准细胞遗传学技术未能证实异常细胞有可查出的克隆演化(clonalevolution),并进展为急淋变。7例 OKMI~+、HLA-DR-患者的异常细胞除 Ph~1外还有其他的染色体异常,并进展为急粒变。1例 HLA-DR~-,OKMI~+、63D3~+患者的异常细胞在慢性期显示有克隆演化,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