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肝癌临床分期、分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比浊法检测54例不同临床分期及Edmondson病理分级肝癌患者(肝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临床分期增高,肝癌组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各分期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理分级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肝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肝癌Edmondson病理分级无相关性.动态观察肝癌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肝癌的分期及病情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和糖类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柳州市中医院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76例和乳腺良性疾病84例,并选同期健康体检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A153水平,观察其在不同分期及联合检测时的变化。结果 乳腺癌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A153的水平与乳腺良性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4,4.126; P均<0.05),乳腺良性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A15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6,0.652; P均>0.05); 乳腺癌Ⅲ~Ⅳ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A153的水平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8,1.412; P均<0.05); D-二聚体及CA153两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42%,83.33%和85.63%,联合检测D-二聚体及CA153的准确度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25,0.424; P<0.05)。结论 D-二聚体和CA15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并对乳腺癌的分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至2015年确诊的NSCLC患者236例、健康人对照组58例和肺部良性病变组50例,并按照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对NSCLC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间D-二聚体表达水平差异。用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诊断NSCLC转移的效能;检测57例随访中晚期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变化,通过生存曲线分析其与NSCLC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及肺部良性病变组(P均0.05)。Ⅲ~Ⅳ期NSCLC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1)。当cut-off值为0.60 mg/L时,D-二聚体诊断NSCLC转移的AUCROC为0.744(95%CI:0.650~0.839),敏感性60.3%,特异性86.0%。此外,术前高水平D-二聚体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低水平患者(P0.01),且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病情发展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二聚体检测可用于NSCLC转移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卵巢癌患者中血D-二聚体、CA125、CA199水平的变化,探讨D-二聚体、CA125与CA199联合检测在卵巢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卵巢癌患者(癌症组)作为研究对象,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及3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空腹血D-二聚体、CA125、CA199的水平;同时,对其中30例卵巢癌患者术后血D-二聚体、CA125、CA199水平进行监测。结果卵巢癌患者血D-二聚体、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除CA125明显升高外,血浆D-二聚体和CA199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且血浆D-二聚体、CA125、CA199水平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相关,分期越晚,浓度越高;术后一周的卵巢癌患者血D-二聚体、CA125与CA199水平明显下降;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D-二聚体、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分期及疾病疗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用ELISA定量快速检测法测定86例肺癌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肺癌(Ⅰ、Ⅱ、Ⅲ a期)及(Ⅲb、Ⅳ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发现肺癌(Ⅲb、Ⅳ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也明显高于肺癌(Ⅰ、Ⅱ、Ⅲa期)患者(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在肺癌肿瘤诊断及病情评估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良性乳腺病患者及健康女性各43人,采用日立7180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病组、健康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46±0.28 μg/ml,0.18±0.12 μg/ml和0.12±0.02 μg/ml,乳腺癌组的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病组及健康组(P<0.001).术后乳腺癌组D-二聚体水平为0.34±0.11 μg/ml,降低38例,良性乳腺疾病组0.15±0.04 μg/ml,降低13例,两组降低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4.497,P<0.05);手术前后乳腺癌组D-二聚体水平差异显著(t=2.615 7,P<0.05).乳腺癌患者Ⅰ期、Ⅱ期手术前后D-二聚体变化程度明显高于Ⅲ期,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浓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肿瘤的恶性程度进行判断,可作为临床上预测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600-601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冠心病心绞痛组72例、急性心梗组65例、脑梗组63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四组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冠心病心绞痛组、急性心梗组、脑梗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三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心脑血管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心脑血管病患者中死亡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存活患者(P0.05)。结论心脑血管病患者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对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与分析可实现对患者疾病以及病情的初步诊断与评估,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D-二聚体水平变化,探讨两者在A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AAD患者65例(AAD组),依传统分型标准分为DEBACKYⅠ型30例、DEBACKYⅡ型4例、DEBACKYⅢ型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5例作为AMI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MMHC、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分析SMMHC、D-二聚体对AA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AAD组血清SMMHC、D-二聚体水平明显比AMI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A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DEBACKYⅡ型患者人数过少,归入Ⅰ型分析,结果发现Ⅰ型患者血清SMMHC、D-二聚体水平高于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MMHC、D-二聚体水平与DEBACKY分型呈显著负相关(r=-0.452、-0.354,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SMMHC、D-二聚体水平对AA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7例NSCLC患者及66名健康人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二聚体与NSCLC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比较NSCLC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的水平,探讨其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0.96(0.63~1.35)mg/L]较健康对照组[(0.34(0.17~0.39)mg/L]显著升高(P0.01);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患者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与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r=0.609,P0.05)。化疗后,有效组(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稳定组无明显变化(P0.05);进展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在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淋巴转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可作为评估化疗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和肺结核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7~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130例肺癌患者、126例肺结核患者和50例健康者血浆标本,应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所有血浆标本中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和肺结核患者(Z=2.704,P0.01);肺结核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Z=2.54,P0.05);血浆中D-二聚体在晚期肺癌(Ⅲ期和Ⅳ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Z=2.195,P0.05)。血浆D-二聚体在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61.2%)显著高于肺结核患者(41.3%)(χ2=10.525,P0.01)。结论肺癌和肺结核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凝血和纤溶激活状态,通过监测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湖南地区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Rta-IgG)联合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A(VCAIgA)和抗早期抗原IgA(EA-IgA)检测对鼻咽癌筛查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53例作为初诊鼻咽癌组;收集健康者21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已确诊鼻咽癌且经过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治疗组。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均用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Rta-IgG、VCA-IgA和EA-IgA的抗体水平,并分析评价各指标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EB病毒Rta-IgG、VCA-IgA和EA-IgA抗体检测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13%、92.45%、75.47%,特异度分别为96.71%、96.24%、98.5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00%、85.96%、93.02%。Rta-IgG、VCA-IgA和EA-IgA 3项指标联合检测将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提高至98.11%和100.00%,且均显著高于单一的各项抗体检测。3种抗体阳性率在鼻咽癌治疗组和初诊鼻咽癌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抗体阳性率在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A-IgA抗体对于湖南地区鼻咽癌的诊断效能相对最高,Rta-IgG、VCA-IgA和EA-IgA三者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有效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对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78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IC患者78例(DIC组)、正常人80例(对照组)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结果 DIC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D-二聚体是诊断DIC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探讨DIC患者应用D-二聚体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30例DIC患者(DIC组)及30例非DIC患者(对照组)进行D-二聚体检测,比较2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同时按照DIC分期将30例DIC患者分为高凝期组、消耗性低凝期组及纤溶亢进期组,比较不同时期患者体内D-二聚体的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DIC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29,P=0.000),而纤溶亢进期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最高,其次为消耗性低凝期,高凝期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85,P=0.000)。同时DIC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与DIC分期存在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关系(R=0.982,P=0.000)。结论 DIC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DIC患者,且DIC不同时期D-二聚体水平也存在差异,可用于对DIC患者病情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E4、CA125联合D-二聚体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130例(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0例(良性肿瘤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观察对象,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E4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并对各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HE4、CA125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检测指标水平与卵巢癌恶性程度成正相关,HE4、CA125及D-二聚体水平随着分期的增加呈递增趋势;除了CA125在Ⅱ期和Ⅲ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项目检测各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单独检测时,HE4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效率最高;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效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4、TSGF和CA125三项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卵巢癌诊断效率,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按随机原则设立大肠癌组34例,良性病对照组31例.分别于术前采血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大肠癌组按照Dukes分期标准分为4个亚组,并对组间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大肠癌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94.12±105.21)μg/L与(129.03±8.29)μg/L,P<0.05.在大肠癌组的各亚组比较中,Dukes D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期,分别为D期(800.00±287.94)μg/L、A期(180.00±58.31)μg/L、B期(170.00±33.50)μg/L、C期(250.00±86.6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对大肠癌的分期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晚期妇女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该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262例孕中期与187例孕晚期妇女作为观察组;200例非孕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62例孕中期妇女D-二聚体水平为(0.86±0.15)mg/L,其中209例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187例孕晚期妇女D-二聚体水平为(1.47±0.13)mg/L,均超过正常参考值;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为(0.35±0.1)mg/L,与孕中期及孕晚期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孕晚期妇女D-二聚体检测对孕产妇静脉血栓筛查及阴性预示能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胸心外肿瘤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3例(食管癌手术组)。另选取5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食管癌手术组患者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5、14天检测血浆D-二聚体,健康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结果食管癌手术组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10,P=0.000)。食管癌手术组术前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浆D-二聚体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第1天D-二聚体水平升至最高,术后5d开始下降,术后2周时D-二聚体明显降低。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食管癌进展而升高,可作为判断食管癌恶性程度的辅助指标,术后D-二聚体的实时动态检测可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系统研究了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的精密度、灵敏度、稀释线形、校准曲线的稳定性及干扰性,并分析其对血浆与血清水平测定的相关性.结果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的精密度为1.84~3.89%,分析灵敏度为50μg/L,校准曲线至少稳定六个月,稀释标本的回收率为89.8~106.8%,平均回收率为99.1%,血清测定结果略高于血浆值,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与血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16).结论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具有全自动、适合门急诊检测、稳定、定量和快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抗凝治疗对控制肺癌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imer,DD)活性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TAGOSTA-Compact全自动凝血仪检测9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浆FIB、FDP、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FIB、FDP及D-二聚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FDP及D-二聚体在肺癌组临床Ⅰ、Ⅱ期患者与Ⅲ临床Ⅲ、Ⅳ期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FIB、FD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论:肺癌患者FIB、FDP及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说明其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且其变化对肺癌的转移及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