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罗甸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对罗甸县2006~2011年的乙脑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全县共报告乙脑病例40例,年均发病率1.99/10万,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散居儿童发病22例,占55%;男性、女性分别占70%、30%;2~10岁儿童发病30例,占发病总数75%;6~8月份发病37例,占病例总数的92.5%,呈明显的夏秋季发病高峰。结论发患者数以散居儿童为主,重点是2~10岁儿童,预防控制乙脑要重点抓好农村边远山区散居儿童的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工作,加宣传教育力度,落实防蚊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2.
高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264-265
目的了解昭通市乙脑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9年昭通市乙脑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0~2009年乙脑发病基本呈周期性波动趋势,10年共报告乙脑病例1151例,发病率最高5.1049/10万,最低0.8779/10万,年均发病率2.3509/10万,死亡40例,年均死亡率为0.0861/10万。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68.30%;男性比女性多,疫情在6月开始上升,8月为高峰期,9月开始下降。结论发病呈现明显的夏季(8月)高峰;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预防控制乙脑疫情的有效措施主要是以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及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辅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卫生宣教和疫情监测、预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2006年乙型脑炎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以便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方法对2006年报告的63例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二七区乙脑报告病例63例,男性37例,女性26例,男女性别比1∶0.70 病例主要集中在1-6岁的学龄前儿童40例,占63.49%,其次是7-13岁学生14例,占22.22% 发病高峰为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1-13岁病例54例。有免疫史12例(本地病例6例),占22.22%,无免疫史19例(全部为外地病例),占35.19%,免疫史不详的23例(本地3例,外地20例),占42.59%。结论加强宣传,增强群众的的灭蚊、防蚊意识,采取以切断乙脑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漏种和免疫空白,因此提高1-6岁的学龄前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应作为乙脑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台山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台山市1993-2008年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台山市1993-2008年共报告HIV/AIDS 1615例,其中AIDS病例298例,死亡234例.感染者以男性(89.2%)和20~49岁的青壮年(95.5%)为主;静脉注射吸毒(87.6%)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但异性性接触传播和女性HIV/AIDS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全市2004-2008年每年HIV/AIDS报告数都超过150例.结论 台山市面临防制艾滋病的关键时期,除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外,应加强以减少危害为主干预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台山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台山市1993-2008年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台山市1993-2008年共报告HIV/AIDS 1615例,其中AIDS病例298例,死亡234例.感染者以男性(89.2%)和20~49岁的青壮年(95.5%)为主;静脉注射吸毒(87.6%)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但异性性接触传播和女性HIV/AIDS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全市2004-2008年每年HIV/AIDS报告数都超过150例.结论 台山市面临防制艾滋病的关键时期,除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外,应加强以减少危害为主干预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锦州市2012年~201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HFRS疫情。结果 2012年~2016年锦州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899例,年平均发病率5.7665/10万,死亡4例,病死率0.44%。病例地区分布为8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生。3~5月为流行高峰期。年龄发病以40~59岁人群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0.07%。结论锦州市2012年~2016年HFRS疫情平稳,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本市15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索其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做好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查对疫情资料和乙脑流行病个案调查表。结果:近15年(除1998-1999两年)全市各乡镇不同年份均有发生乙脑病例,年均发病丰为0.78/10万。病例相对集中农村及市郊,农村发病占全部病例的86.54%,发病以0-岁,5-岁组儿童为多,占全部病例的89.42%,免疫史未种乙脑苗的占82.69%。结论:乙脑发病以农村为主,由于一些偏辟贫困农村周围环境和居住条件差,群众卫生意识差,不相信预防接种。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改善环境居住卫生条件,抓好乙脑疫情监测和儿童乙脑疫苗接种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近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当地进一步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该县《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2年各乡镇各医疗单位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的12个乡镇卫生院5年中报告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手足口病病例共3114例,死亡病例共8例,年发病率在12.46/10万到457.06/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65.12/10万,病例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当地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期在4~7月份,占总病例数的81.28%。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6个乡镇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7.9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1.46%。病原学监测EV71占54.76%,CoxA16占19.05%,其他肠道病毒占26.19%。结论加强该县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重点乡镇散居儿童的防治应是其防治工作重点,预防病例数逐年地增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县1995~2004年10年间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称出血热)流行情况,探讨我县出血热防治对策;方法对我县1995~2004年共1210例出血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县1995~2004年出血热发病年龄以20~60岁居多,占发病总数的93.6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2.31%;地区分布以边疆乡为主,占20.17%;结论我县出血热发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晋江梅毒流行态势,为制定晋江市梅毒防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晋江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晋江市2006年至2010年共计报告梅毒26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14/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0.38‰;以隐性梅毒病例最多,占53.08%;20~49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0.81%,女性发病年龄高峰较男性前移了约1个年龄组;男女之比为1.15∶1,但35岁前,女性梅毒病例多于男性;无明显季节性;重点人职业人群:工人、家务与待业和农民。结论梅毒疫情增长速度有所遏制,但仍需持续实施以健康教育、监测检测和规范诊疗等为主要方式的综合预控措施来进一步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辽宁省铁岭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铁岭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至2010年,铁岭市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86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9.43/10万;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是银州区(76.86/10万)、昌图县(73.30/10万)、清河区(61.23/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91:1;病例集中在20~44岁(4851例,56.04%);乙型肝炎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48.48%)、家务及待业(12.68%)和工人(10.38%);乙型肝炎病例以慢性病例为主(4519例,52.20%)。结论以加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降低全市乙型肝炎的发病水平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化州市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市乙脑疫情趋势,为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制定乙脑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化州市2001年~2005年乙脑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化州市2001年~2005年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者以<10岁的散居儿童、学生为主占100%,男多于女;发病季节主要分布在5、6、7月,发病季节前移.结论 我市2001年~2005年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均有病例,且2001年又出现过一次小高峰.说明了我市乙脑预防工作还不容忽视,特别是要加强小年龄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朝阳市2010年~2014年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水痘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2014年朝阳市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朝阳市2010年~2014年共报告水痘3064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9.78/10万;常年均有发病,呈现4~6月、11~1月两个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85.70%;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内的双塔区和龙城区;人群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1.35%。结论加强学校托幼机构水痘防控工作,提高重点人群水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发病率为2~10/10万之间.病死率为10%[1],其中极重型乙脑患儿病死率为20%~50%[2].我院ICU2006~2007年共收治由感染科转入的极重型乙脑患儿14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13例均病情稳定后转回感染科进行康复治疗,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早期的护理干预,降低了极重型乙脑患儿的死亡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6~2007年某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市近两年的水痘流行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市2006~2007年水痘病例及水痘爆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7年某市共报告水痘病例3 660例.无死亡.14岁以下病例占86.21%;有明显季节性,6月和12月为发病高峰;2006~2007年全某市共报告水痘事件8起,其中5起发生在学校.结论:春末夏初和冬季是水痘发病高峰,发病以14岁以下人群为主,乡村小学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自1984年出现首例性传播疾病(STD)报告迄今,报告病例已达34232例,平均年发病2282例。虽已采取措施,但疫情仍未得到控制。现将1995~1998年STD监测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1995~1998年全市共报告STD患者19803例年发病例数和发病率分别为:1995年3071例(57.82/10万);1996年3003例(56.21/10万);1997年4745例(51.86/10万);1998年8984例(97.46/10万)。其中淋病6488例占32.7%;尖锐湿疣5006例占25.27%;梅毒3413例占23.4%;其他4896例。男性—11260例占56.9%;女性8543例,占43.1%。男性高于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中20~39岁共15770例占  相似文献   

17.
自1982年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6年根据市卫生局统一规划,市区医院设立计免常年接种门诊.我区共7万多人口,5个街道,设立3个计免接种门诊,划片包干,分段负责,对控制麻疹发病起着积极作用,近10年我区麻疹发病共17例,无死亡病例,本文对麻疹流行动态进行分析,探讨麻疹的控制.1 流行动态分析1.1 流行强度 全面推广计划免疫后,麻疹疫情持续下降,近10年中区共报告17例麻疹,无死亡病例,病例呈散在发生,发病最高为1992年,发病率为10.04/10万.1988年、1989年、1996年无病例发生,见表1.1.2 发病年龄 近10年麻疹发病年龄均在4岁以上,小年龄组未见发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4~15岁,共14例,(占82.35%).成人发病3例,有向大年龄组后移现象,见表2.1.3 发病季节 发病集中在4~6月份,以冬季为主,共发病13例(占76,47%),见表3.1.4 发病率与接种的关系 随着接种率的提高,与疫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惠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惠州市2004-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惠州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4850例,年发病率介于9.58/10万~30.4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3岁以下婴幼儿占全部报告发病总数的77.28%,其中1岁以下幼儿占全部报告发病总数的41.11%.每年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59.09%,其中轮状病毒分别占总报告病例数和实验室诊断病例数的52.29%和88.49%.结论 惠州市2004-2009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0~3岁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轮状病毒可能是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散在病例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卫生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对儿童轮状病毒腹泻防治工作的管理与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9.
林华胜  张薇  陈和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727-1729
目的:探讨雷州市2006年1~6月麻疹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当地的麻疹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雷州市2006年上半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麻疹报告在上半年上升至117例,发病率为7.80/10万,死亡1例。麻疹流行以散发与暴发并存,麻疹暴发疫情有5起,共发病23例,占19.66%。高发季节为3~6月,发病最多为0~5岁组。无麻疹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72.65%。结论:疫情上升与适龄人群免疫接种率偏低,疫情监测体系不健全,疫情发现晚,针对性措施采取不及时等有关。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和控制麻疹局部暴发,以及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梅州市梅毒流行现状及特征,为制定和开展有效的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对梅州市2001~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10年梅州市共报告梅毒病例6 19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31/10万,2003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4.40/10万,2010年最高为30.22/10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8年开始已升至各种性传播疾病报告的首位。2001~2008年以早期(Ⅰ、Ⅱ期)梅毒为主发病,隐性梅毒的发病比例逐年增大,至2009年始隐性梅毒比例大于早期梅毒。发病以男性为多,男女比例1.27∶1,20~49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数的65.2%;职业以农民最多,占38.6%。病例主要集中在梅江区、梅县为主的梅州市中心区域。结论:梅州市梅毒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