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中观察到的对非洒精脂肪肝在影像学及生化指标的改善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2013年4月接诊的采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进行干预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并且合并非洒精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影像学及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收到63例治疗满6个月患者TC、LDL-C/ALT、AST、γ-G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TG水平出现下降、HDL-C水平出现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患者肝脏密度分级改善总有效率7.9%。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逐渐增高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为此 ,我们应用当飞利肝宁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该病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1 资料与方法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来我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41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1例 ,年龄 2 2 6 0岁 ,平均 45 80岁。将 41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2 0例 ,予以当飞利肝宁胶囊1 0 g、每日 3次治疗 ;B组 2 1例 ,予以当飞利肝宁胶囊 1 0g、每日 3次 ,阿托伐他汀片 10mg、每日 1次治疗 ,疗程均为 4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化验及B超测量右…  相似文献   

3.
魏栋  马超  周海丽 《人民军医》2012,(3):250-251
阿托伐他汀属于第3代他汀类药物,临床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2010年1-12月,我们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9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96例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56.3±11.2)岁。病程0.5~10年。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病35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服用瑞舒伐他汀,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0%,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TG、TC、hs-CRP、LVEF、HDL-C及FMD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有明显的改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6%、30%,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6.
李忠杰 《西南军医》2012,14(3):460-46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39例除予以常规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常规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常规组总有效率74.35%,二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差异;常规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匹伐他汀对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黑龙江省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6-12月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0 mg/d)、瑞舒伐他汀组(10 mg/d)及匹伐他汀组(2 mg/d),每组各40例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治疗前,检查心电图(ECG)、心脏彩超EF值并计算IRI,检测肌钙蛋白Ⅰ(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随机血糖(RBG)及空腹血糖(FBG)。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胆固醇(CHOL)、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FBG、糖化血红蛋白、IRI及Hs-CRP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随访第1、3、6个月的CHOL、甘油三酯(TG)、LDL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阿托伐他汀组及瑞舒伐他汀组FGB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匹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阿托伐他汀组及瑞舒伐他汀组IRI均高于匹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他汀类药物均可有效降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LDL及Hs-CRP;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在升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增大IRI方面,均优于匹伐他汀。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女,78岁。因体检时发现血脂增高,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每次10mg,1次/天。连续服药5个月后,逐渐出现全身无力,肌肉疼痛且触之加重,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并伴有阵发性四肢肌肉痉挛,站立行走时尤为明显,不伴其他症状。体检: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肉压痛明显,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无异常,丙氨酸转氨酶49U/L、天冬氨酸转氨酶42U/L、总胆固醇5.17mmol/L、三酰甘油1.72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6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7mmol/L、肌酸激酶(CK)917U/L、血沉22mm/h,其他血生化检查均正常。肌电图检查:肌病表现。考虑为阿托伐他汀所致肌病,立即停服此药,给予口服泼尼松、辅酶Q10等药物治疗,2个月后肌肉疼痛消失,行走如常。多次复查血CK逐渐下降至206U/L,病情稳定后出院。2讨论阿托伐他汀属他汀类降脂药,目前应用较广,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作用较明显,其不良反应主要是对肝脏和肌肉的双重损害,严重时可引起肌病和横纹肌溶解,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死亡。他汀类降脂药引发肌病的机制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疗法的效果。方法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抽选,抽样分组处理后实施不同疗法:阿托伐他汀疗法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疗法试验组,评定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发应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冠心病患者瑞舒伐他汀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心功能,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商品名Lipitor,立普妥)除用于各种类型高血脂症外,尚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也用于抗炎、抗肿瘤治疗的报道[1].现将我院2008年11月接诊1例用该药后肌溶解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任哲  任江南 《转化医学杂志》2013,2(3):143-145,149
目的比较分析绞股蓝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的疗效。方法对69例NAFLD患者和55例AFLD患者均给与绞股蓝总甙片60 mg 3 /d,口服,疗程均为9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酶指标。结果绞股蓝皂苷均能显著降低NAFLD组及AFLD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rol,H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及γ 谷氨酰转肽酶(γ glutamyl transferase,GGT)的影响不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绞股蓝皂苷对NAFLD组的疗效显著优于AFLD组(P<005)。结论绞股蓝皂苷只对两类患者的血脂异常有效,对肝功能试验的改善不明显,需要结合调节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和配合其他保肝护肝药物使用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8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戒酒及多种营养支持,并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4 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的变化和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肝功能、血脂的改善程度和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异质性内分泌疾病,其特征为雄激素过多、长期五排卵和多囊卵巢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6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181)与B组(n=18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B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片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及治疗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DL-C达标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B组升高更为显著;各组治疗前后LDL-C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与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对冠心病患者有降脂疗效,对于血脂不达标的患者,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LDL-C达标率提高得更为显著,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阮文硕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24-142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6例接受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病患,将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78例实验组和78例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每天服用1次20 mg阿托伐他汀药剂,12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对血脂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的膜厚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IMT方面实验组病患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其颈动脉内径也出现增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颈动脉内径未出现显著改变,其IMT也得到增加;治疗后实验组出现显著下降情况,对照组仅CRP有下降趋势。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使病患的颈动脉IMT和血清C-反应蛋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汪接根  刘应才 《西南军医》2011,13(6):1099-1101
阿托伐他汀能高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同时还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及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等临床多效性。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来诊的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水平,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7岁。2012年7月在外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阿司匹林0.1g、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治疗。6个月后,患者自觉四肢无力,食欲缺乏,并伴有反酸、上腹部胀痛不适、恶心等。2013年1月7日入我院消化科。既往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0年,冠心病史10余年,  相似文献   

19.
孙星亮 《西南军医》2011,13(6):1073-1075
自从1976年第一个以降血脂为主要目的的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mevastatin)问世以来,他汀类药物不断发展,且它的功能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降脂作用,本文就第三代他汀类药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方面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日常生活能力)与MMSE(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半个月末、治疗1个月末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的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