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分析剂量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且剂型为丸剂的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剂量为主线,用EXCEL 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小剂量山药发挥补脾功效用强;山药发挥补肺功效时存在剂量界线,即以10 g 为界,剂量小则作用弱,剂量大作用强;山药发挥益肾功效时常用中剂量,较大或较小效果不明显;山药发挥固肾功效时则与补肾相反,较大或较小剂量效果明显。结论:剂量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川芎解表和燥湿功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古今文献资料分析,首次探讨了川芎解表和燥湿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对川芎功效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杨敏  陈勇  张廷模 《四川中医》2006,24(6):41-42
通过对大量有关川芎的古今文献资料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川芎解表功效及其在历代解表方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对川芎发散风寒功效的认识,将有利于川芎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川芎治头痛的剂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威信文献资料分析,首次探讨了川芎解静和燥湿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对川芎功效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剂量不同 功效各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论剂量对赤芍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是中医药运用于临床的重要载体,方剂运用得当,才能真正贯穿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精髓,才能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要使方剂功效得到最佳发挥,不仅要求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运用方剂,药物之间配伍得当,药物的剂量运用准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以赤芍为例,通过对东汉至本世纪初的402首含有赤芍的内服汤剂进行归纳,总结出了剂量对赤芍功效发挥的影响规律,特撰此文,以期能为各位中医临床工作者更好的使用赤芍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方剂是中医药运用于临床的重要载体,方剂运用得当,才能把辨证论治体系的理、法、方、药一以贯穿,才能保证临床疗效。方剂是由药物组成,各药物的用量不仅是组方用药的重要方面,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临床遣方用药时,能否准确把握所用药物的剂量,是保证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的关键。文章以石膏为例,通过对收集的东汉至近现代的480首含有石膏的内服方剂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了剂量对石膏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规律,特撰此文,以期能为各位中医临床工作者更好的运用石膏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张筱军  王文刚 《陕西中医》2006,27(8):998-999
方剂中各药物用量不仅是组方用药的重要方面,亦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历代医家知名方剂为例,分别探讨了剂量的重用、轻用和按固定比例与功效的关系及其重要性,从而指出在临床组方用药时,君、臣、佐、使理应遵循,药物剂量更不可忽视,当今新药研发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柴胡一药,又称"芘胡",频繁出现于诸多方剂之中,颇受医者青睐,然而从诸多古籍文献中可以发现,柴胡应用虽多,但不同医家,所书不同专著、不同方剂中柴胡剂量的应用、作用的功效却不尽相同,相应炮制品的选用也各有差异。通过对此总结、分类,确立了柴胡的不同用量类别,确定了古今用量之间的关联,梳理了不同剂量发挥出的不同功效及其相应的应用,并以临床应用、实验药理佐证。从量效角度剖析柴胡,从而得出小剂量柴胡行升举阳气之功,中剂量行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之功,大剂量行和解少阳、解表退热之功,过量久服有"耗气伤阴"之嫌的结论。强调了量效关系的重要性,为更好地在临床中应用此味药提供依据与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方剂是中医药运用于临床的重要载体,方剂运用得当,才能真正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精髓,从而更好地发挥临床疗效。要使方剂功效得到最佳发挥,不仅要求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运用方剂,药物之间配伍得当,而药物的剂量运用准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以白芍为例,对东汉至本世纪初的503首含有白芍的内服汤剂进行归纳,发现白芍的功效发挥与剂量有密切关系,但其功效的发挥与剂量的轻重并不成正比,用量大小应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3.
<正>一直以来,中药功效是中药应用的主要依据。而在影响中药功效的诸多因素中,剂量的多寡尤为重要,也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传承的关键所在,因此,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中医治病的巧处在量上"的说法。中药剂量与其功效的内在联系一直以来都是业界研究的热点。笔者现将中药剂量与功效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朱琳  沈涛 《光明中医》2015,30(2):260-261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因此方中各药物的用量是影响方剂的重要因素,亦是影响其功效的关键因素。量效关系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历史,由于中药在组方用药上有着特殊的复杂性,因此导致方剂量效关系的复杂性。本文将从单味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单味中药作用因量而异、复方中药物剂量的变化致使效用改变、按固定比例等四个方面对方剂剂量与疗效相关性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常言"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方药剂量一直是难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与《温病条辨》全部方药换算为克,输入数据库后制作出多种列表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发现,张仲景与吴鞠通各自有14种药物,具有多层次的"剂量功效关系",14种药物之中更有11种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再以桂枝为例作分析,张仲景运用桂枝的用量与用法更为灵活多变,而吴鞠通在张仲景的基础上有所继承而发展。深入研究其他药物,对於理论发展与临床应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川芎性味:性温味辛;归经:归肝、胆、心包经;适用性质:血瘀体质;治疗剂量:6~10g。川芎是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肝解郁功效,且能扩张头部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头发营养,使头发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不易变脆,延缓白发生长,保持头发润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当归-川芎(简称归芎)药对不同配比组方养血补血、活血化瘀和调经止痛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其效应与物质的关联性及其程度.方法:首先将各效应指标进行标化,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进行效应整合,将专家评分法与近10年来相关文献中对各效应指标的检测频次统计相结合,综合给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将各指标的标化值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即得总效应值;最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将归芎药对中7种主要效应成分和总芳香酸、总苯酞内酯的含量与其总效应分别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归芎药对1.5∶1水提物的总补血效应最好,1∶1醇提物的总活血化瘀效应最好,1.5∶1醇提物的总调经止痛效应最好;提取方法相同的情况下,当归提取物的总补血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川芎提取物,川芎提取物的总活血化瘀作用和调经止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当归提取物;配比相同的情况下,归芎药对水提物的总补血效应最好,醇提物的总活血化瘀作用和调经止痛效应最好.养血补血的效应物质主要为芳香酸,尤其是绿原酸和咖啡酸;芳香酸和苯酞内酯都是活血效应物质,尤其是绿原酸、洋川芎内酯I和H对活血效应影响较大,调经止痛的效应物质也为芳香酸和苯酞内酯,尤其是藁本内酯、咖啡酸、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酯Ⅰ对调经止痛效应的影响较大.结论:归芎药对中芳香酸和苯酞内酯都对养血补血、活血化瘀和调经止痛功效具有贡献,芳香酸更偏重于养血活血,苯酞内酯更偏重于调经止痛.该研究通过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方药功效各测定指标进行整合,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将方药成分含量与其整合效应分别进行拟合性相关分析,从而阐释方药不同功效的效应物质及其对整体功效的贡献大小,为方药复杂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生肌类散剂功效,剂量及配伍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肌类散剂功效、剂量及配伍探析牛俊山*胡永波**主题词生肌类散剂功效剂量配伍探讨生肌类方是外科疮疡溃后阶段的主要外治用方。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比较,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然古今文献均多方少论。为使此法更臻完善,故笔者不揣浅陋,筛选历代生肌类散剂代表方...  相似文献   

19.
对麻杏石甘汤功效,主治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寒论》原书用麻杏石甘汤治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由于仲景论述过简,致使后人在把握本方主治与功效方面,看法有异。近年来,笔者通过研读《伤寒论})原著及有关医家的著述,查阅了大量的古今医案,对本方的功效、主治、药物剂量等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兹提出异论供同道参考。《伤寒论))63条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端,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条日:“下后不可更行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场。”从以上两条来看,尚难摆其病证机理,因而历代医家大加阐发,总凡不…  相似文献   

20.
炮制对川芎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川芎及其炮制品进行了挥发油、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比较了川芎炮制前后挥发油组成的变化。为探讨川芎炮制意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