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在治疗终末期肾衰 (ESRD)中的主要问题是存在相当高的腹膜炎发生率。据此 ,肾病学家对腹膜免疫机制进行了研究 ,腹膜免疫应答初期由腹膜腔内三种主要细胞即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系统参与 ,免疫应答的出现使外周血白细胞通过间皮细胞层游入腹膜腔 ,但此免疫应答过程受腹膜腔内非生理性透析液交换 (commercialdialysissolution ,CDS)的影响 ,本文就CAPD中腹膜局部免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腹膜巨噬细胞 (PM )通常腹膜腔内仅有少量液体 ,约 1 0 0ml。在C…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9年以来在西藏地区开展CAPD治疗 急性药物中毒及肾功能衰竭四例,疗效较好。 例1,藏族,24岁,男,急进型肾炎;例2,藏族,16 岁,男,慢性肾炎;例3,汉族,16岁,女.碘中毒并血管 内溶血;例4,汉族,41岁,女,蘑菇中毒并血管内溶血。 血液生化检查BUN23.40±4.35mmol/L,Scr705.94± 282.36umol/L,CO_2CP14.53±6.61mmol/L。Hb48± 14.5g/L。本组均采用Tenchoff成人慢性型腹膜透析 管,上海长征制药厂生产的腹透液。  相似文献   

4.
居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居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指导,透析期间均无腹膜炎发生,20例(66.7%)生存期>5年.提出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加强饮食指导、予以活动锻炼指导、预防腹膜炎及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的发生、进行随访与继续教育等护理措施,是获得良好透析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30例居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指导,透析期间均无腹膜炎发生,20例(66.7%)生存期〉5年。提出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加强饮食指导、予以活动锻炼指导、预防腹膜炎及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的发生、进行随访与继续教育等护理措施,是获得良好透析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分析护理隐性知识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提出护理管理者应从重视非正式学习、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搭建网络知识管理平台、建立知识共享的医院文化及改进临床护理带教制度等方面积极开发隐性知识,促进现代护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病人腹膜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周勤 《护理学杂志》2004,19(21):20-21
回顾性分析13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发生腹膜炎18例次的原因,提出正规操作、避免感染、加强营养是降低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长期腹膜透析者腹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膜透析者51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28)和对照组(n=23),对照组未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观测并比较基线及1年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行腹膜平衡实验,检测超滤量、透析液/血清肌酐(4 h)比值、透析液/葡萄糖浓度(4 h)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隔夜腹膜透析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基线时,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缬沙坦组与对照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均下降,分别为(3.1±1.8)、(2.1±1.9) ml/min,但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液/血清肌酐比值、透析液葡萄糖浓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超滤量增加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基线时(351±210)ml/4 h,1年时(445±209) ml/4 h;缬沙坦组:基线时(336±198)ml/4 h,1年时(391±220)ml/4 h;P<0.05].干预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缬沙坦组干预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腹膜透析者残余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延缓腹膜透析者超滤衰竭的发生,抑制腹透液中腹膜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延缓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腹膜功能.  相似文献   

9.
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具有安全,有效,价廉及简便的优点。目前被认为是慢性肾功衰竭治疗上的新纪元。过去认为在CAPD治疗中,蛋白丢失是主要问题,目前看来并不确切。大多数学者认为最严重的并发症仍然是腹膜炎。我院内科作CAPD的病人中均并发不同程度的腹膜炎。本文主要讨论CAPD中腹膜炎的诊疗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单独应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后行肾移植46例,死亡10例,死因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例,急性排斥反应4例,败血症、自发性肾破裂、肝脓疡各1例,慢性排斥2年后再次移植死亡1例。本组术后无腹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以前曾认为作持续性卧床腹膜透析(CAPD)时,无需任何饮食限制,但经历较多后,却遇到了不少问题。开始时,作者亦曾认为:CAPD病者想吃什么食物就可以吃什么,不用限制钠和钾,可摄入蛋白100克/日,(仅需限制磷的摄入),可以自由地饮水。但不久以后作者发现了不少问题:包括体重增加(甚至发生肥胖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高钾和低钾等,今分述如下。 1.体重增加:在作CAPD15周后,作者发现平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CAPD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致病菌、耐药性和转归情况。结果:43例培养阳性,透出液培养阳性率为39.4%,其中11例为革兰阳性球菌,19例为革兰阴性杆菌,13例为真菌。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肺炎克雷白氏杆菌、大肠杆菌、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85.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7.6%;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44.4%;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也高达42.9%。所有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大部分(71.4%)对头孢唑林敏感。腹腔内用抗真菌药对真菌性腹膜炎疗效不佳。腹膜炎CAPD的退出率为20.2%(22/109)。结论:革兰阴性杆菌腹膜炎比例有所增加,致病菌对庆大霉素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而对阿米卡星较敏感,宜作为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3.
硬化性腹膜炎(Sclerosis Peritonitis,SEP)是由炎症过程引起的增厚的纤维组织膜在腹膜上的沉积,是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间歇性腹透析(IPD)最严重的并发症,1980年Gandhi首先报告本病。使用醋酸盐透析液或消毒剂洗必泰被带进腹腔可促使SEP的发生。其主要病变是肠系膜增厚挛缩,使小肠固定在后腹膜上,最终纤维组织膜完全包裹小肠,形成SEP的特征性蚕茧状改变,引起急性或亚急性小肠梗阻。死亡率极高,达80%。本文报道14例CAPD并发SEP的超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合并腹茧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4例CAPD并发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腹茧症均经手术或腹腔镜探查确诊。腹腔镜探查时患者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1例。随访2~10年,6例患者死于尿毒症及合并症,3例反复发作不完全性肠梗阻,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CAPD并发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及腹腔镜探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手术松解、解除梗阻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43例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透析的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3年~2016年43例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透析,统计退出原因;比较退出组(研究组)和现存组(对照组)间的人口学资料、透析3个月时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钙、磷、腹膜透析评估等相关临床指标,分析患者退出透析与其人口学资料和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心血管疾病、透析不充分、感染、脑血管疾病是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透析的主要原因;与现存组相比,退出组患者的KT/V值以及患者透析3个月时的血钾、白蛋白、iPTH均较低(P 0. 05),处于低平均转运的患者比例较高;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果,KT/V、血钾、iPTH及白蛋白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患者退出透析的首要原因;低KT/V、低血钾、低iPTH以及低白蛋白是患者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与肾移植术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术3个月以上的10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其中54例接受肾移植术[肾移植组,男35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10)岁],51例接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组,男3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10)岁],采用KDQOL-SFTM 1.2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肾移植组SF-36总分及其分支领域得分(精力状况除外)均显著高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组KDTA总分、症状、肾病影响、肾病负担、性功能、睡眠及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工作状况、认知功能、社交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移植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者.  相似文献   

17.
病例患者男性,68岁。因尿毒症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11年,发作性腹痛半年,加重7d入院。11年前因乏力、纳差发现肾衰竭,于1997年3月开始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此后10余年间发生过1次腹腔感染,住院给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142例次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腹膜炎的病原菌和耐药性,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维持性透析中,由于腹膜对蛋白质的通透性较纤维素膜大,所以持续性治疗时蛋白质的丟失较间歇性腹膜透析时为多。本文对CAPD的19个病人220次交换中,测定其蛋白质的丢失及临床生化表现。在研究中测定血清尿素氮平均54±1.3mg/dl。血清总蛋白平均6.2±0.04g/dl,血清白蛋白平均3.5±0.5g/dl,生化改变与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的时间无显著相关。在220次交换中,其中57%应用1.5%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