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J点后不同位置测量ST段变化对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通过对100例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分析其J点后60ms及J点后80ms处测量ST段变化对评价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胸闷、胸痛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共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1~70岁,平均52岁,全部患者均行平板运动试验,并同时监测血压。阳性诊断标准为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运动中和恢复期出现ST段呈水平或下垂型下移≥0.1mV,运动中出现收缩压下降≥10mmHg。通过目测方法,对100例患者分别采用J点后60ms及80ms测定ST段偏移情况。结果全部采用J点后80ms所得阳性结果有26例(男18例,女8例),J点后601TIS所得阳性结果有34例(男24例,女10例)。其中J点后60ms及80ms所得结果不同的有8例,均是J点后60ms评定够阳性标准,而80ms评定不够阳性标准。其中6例是采用J点后80ms,心率加快导致J点落在T波的升支上,由此得到假阴性结果。如果采用J点后60ms则可避免得到假阴性结果。另2例是ST段呈斜上型下移。J点后60ms及80ms所得结果完全相同者多为ST段呈水平型下移。结论J点后60ms比80ms更容易避免伪差等所致的假阴性结果,对冠心病诊断更灵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19例老年陈旧心梗、122例老年非心梗冠心病和65例非心脏病老年人的心电图(ECG)和24h动态心电图(DCG),发现冠心病人DCG有ST下移的,95.6%ECG的ST异常,反之,95.8%ECG的ST正常。二组冠心病人DCG活动性ST下移检出率分别为68.4%和51.6%;冠心病完全无症状活动性ST下移检出率46.8%。三组的复杂室早检出率为52.6%、31.2%和7.7%;二组冠心病中,有和无心肌缺血者,其复杂室早检出分别为9/14和1/5和30/72和8/50;在较多冠心病人中,室早及复杂室早集中在心肌缺血发作期间。提示DCG评价心肌缺血优于ECG;活动性心肌缺血是复杂室早的重要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部分睡眠剥夺(PSD)对健康大鼠心电活动的影响,间接判断PSD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n=9)和对照组(n=9)。于PSD前1d及PSD后1、4、7、10d测量体重并进行体表心电图(S-ECG)检查。于最后一次PSD次日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查血清生化指标(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清一氧化氮、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E-选择素)浓度。结果与PSD前比较,实验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对照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SD后4、7、10d,实验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P0.05)。与PSD前比较,实验组QRS时限增宽,QT间期、校正QT间期、QT离散度、校正QT间期离散度增加,P波振幅增高,ST段下降,并出现室性期前收缩。PSD后1d,两组ST段高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SD后1、4、7、10d,两组QT间期和校正QT间期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SD后4、7、10d,两组QT离散度和校正QT离散度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SD后10d两组心率及P波振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血葡萄糖浓度降低,甘油三酯浓度降低(P0.05)。结论短期PSD可明显影响心电活动,影响血糖、血脂代谢,并可能造成心肌损伤。心电活动的异常表现可间接反映前述改变。 相似文献
5.
X线电影造影定量测定冠心病左室节段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长轴中点法将左室分为36节段,以面积缩小率为节段功能参数,对67例X线左室电影造影图像进行定量左室节段功能测定。冠心病组节段功能障碍总检出率为87.5%(42/48),心绞痛亚组为79.3%(23/29),心肌梗塞亚组为100%(19/19),两亚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冠脉病变的部位不同,出现功能障碍的节段也不同。19例心肌梗塞病人节段功能减弱部位,心电图上相应导联均有病理性Q波。结果表明:节段功能障碍的检出与冠心病临床轻重有关,X线电影造影左室节段功能测定对心肌梗塞有定位诊断价值,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心电电极的电性能电极性能的一个方面,而其粘贴性能在长时间应用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五种心电电极,在25名23-49岁的男性被试者胸前六个部位进行了7天的粘贴性能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7.
8.
150例飞行员心电向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检查了150例平均年龄31±5岁健康飞行员的向量心电图。结果表明,受检飞行员的心电向量图各参数在临床诊断标准的正常值范围内,但有些指标是有差异的,这可能是飞行员心电向量图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1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47岁,无明显诱因感胸痛,且疼痛为压榨样,伴气短,轻度呼吸困难,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并逐渐出现后背部疼痛,此时胸痛时间持续长达2h左右,遂来我院门诊就医,行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正常。嘱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胸痛缓解50%~60%,结合患者高脂血症半年余,吸烟史20余年,平均20支/d,且胸痛的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除外,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监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并估计疗效。方法 应用美国Mortara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监测患者24h日常活动下的心电图,参照监测日志回放、分析,判断是否发生过无痛性心肌缺血。以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时间≥1.0min,2次发作的时间间隔≥1.0min记作1次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结果 从70例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日常生活状态下检测出33例在1d的不同时间段内发生过无痛性心肌缺血。06∶00~12∶00为发作高峰,00∶00~06∶00出现最少。结论 动态心电图仪检测对评价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危险性,估计疗效有重要意义。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以监测疗效及预防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设计研制了一种佩带在飞行员身上的可在飞行中动态记录飞行员电生理信号的便携式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可记录飞行中心电图(ECG)、肌电图(EMG)、脑电图(EEG)、眼震电图(ENG)、皮肤温度(DT)、耳脉搏(OP)和呼吸信号的便携式记录器,并且它还包括三个内置的正交安放的加速度传感器,故所有记录的信号与飞行员身体实际承受的加速度有关联。该记录器尺寸为80mm×60mm×25mm(相当于烟盒大小),重量仅为100g,用2支AAA型1.5V碱性电池供电,可连续工作13h以上;第二部分是地面的用于信号分析的计算机系统。由数据传输器和一台微机(PC486以上)组成,可对飞行中记录的生理、物理参数进行分析处理,包括ECG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能耗水平分析等。该记录装置已经过离心机的高G值试验,结果表明高至+10G的测量都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军事飞行员心电图正常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确定出中国飞行员心电图正常值范围,为飞行员选拔和心血管功能专项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仪采集1098名飞行员(其中男飞行员1043名,女飞行员55名)心电图,然后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 得出了不同年龄(20~55岁)、不同机种的1043名男飞行员和55名女飞行员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有关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包括:心率、心电轴、P-R间期、QT间期、QRS波振幅、QRS波时限、P波振幅、T波振幅等);几个主要发现是:飞行人员心率变化范围大(40~100次/rain),≤60次/min约占25%;心电轴轻度左偏和右偏分别占3.5%(男性)、1.8%(女性)和6.2%(男性)、3.6%(女性);P波振幅、时限均以I导联最大;QRS波时限、QT间期以V2、V3导联最大,aVL最小;R波振幅、T波振幅以V3、V4最明显;在导联之间,PR间期离散度最小(男≤11ms、女≤12ms),而QT间期离散度最大(男≥24ms、女≥40ms)。结论 采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采集记录方法研究确定中国飞行人员心电图正常值范围是准确可靠的,可为飞行员选拔和心血管功能专项医学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心电图和彩超诊断急性心肌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32例急性心肌炎病人在12导联心电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中异常改变的差异。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在心电图改变中发生率较高的是 ST 段下移,病程≤3个月者占50%,>4个月者占37.5%,其次是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彩超改变中主要是单纯性心脏回声异常。占84.4%,3个月后仍有43.8%存在。其它还有室壁运动异常,心包积液等。结论彩超对迁延性心肌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心电图是急性心肌炎早期筛查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认识心电图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发病、就医和心电图演变规律. 方法收集我院自1985~2000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谱分析,诊断按WHO标准.结果收集到1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较完整者120例,心电图不典型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46-80岁,66岁以上者26例.前壁心梗18例,下壁心梗6例,高侧壁心梗 7例.心内膜下心梗4例(未合并束支阻滞).急性期心电图呈单纯QRS波变小并呈锯齿样钝挫5例,ST-T加QRS波复合改变29例,住院期间3-7D内演变为典型Q波梗死17例.合并右束支阻滞2例,左束支阻滞2例,室内阻滞1例.肺氯肿极度顺钟转位6例.起病至就诊<24h 19 例,,1-2周9例,起病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者15例,起病为急性工进行性心悸,呼吸困难10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肺心病6例,住院1周内发生泵衰歆12例,诊断延误至入院3-7d 6例:完右合并前壁急性心梗2例,肺心病合并下壁,前壁心梗各1例,脑梗死合并心梗1例,有稳定心绞痛转为广泛前壁急性无Q波心梗1例(检证实),死亡9例,其中猝死3例.心肌酶谱高于2倍政党值伴动态演变18例.讨论本组心电图不典型者占急性心肌梗死29.2%.早期不典型Q波即等位性Q波者29例,演变为典型Q波17例,影响图形的临床因素为:发病就座至记录心电图的时间过早或过迟,尤其是部分不稳定心绞痛进展为早期心肌梗死过程中易延误诊断心梗早期范围小随后延展,肥胖横位心及或合并肺气肿顺钟转位影响,使下壁或前壁QRS波图型疑似梗死图形而与真正的心梗图形混淆;易掩盖前壁心梗ST-T演变的因素:高血压心脏病伴胸前导联ST压低,心室内传导阻滞继发ST-T异常.本组传统心肌酶谱指标敏感性51.4%,与检测时间及方法所限有关.有助于早期诊断的处理程序:可疑缺血笥胸痛者留院观察至少3D检测血液心肌标记物,及时记录18导心电图,特别注意等位性Q波与典型Q波诊断心梗有同样意义.肺气肿顺钟转位肥胖横位心患者加做右胸,胸前下移一肋间及或吸气时心电图记录.不稳定心绞痛及泵衰入院者及时查血清心肌标记物至少连续3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认识心电图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发病、就医和心电图演变规律. 方法收集我院自1985~2000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谱分析,诊断按WHO标准.结果收集到1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较完整者120例,心电图不典型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46-80岁,66岁以上者26例.前壁心梗18例,下壁心梗6例,高侧壁心梗 7例.心内膜下心梗4例(未合并束支阻滞).急性期心电图呈单纯QRS波变小并呈锯齿样钝挫5例,ST-T加QRS波复合改变29例,住院期间3-7D内演变为典型Q波梗死17例.合并右束支阻滞2例,左束支阻滞2例,室内阻滞1例.肺氯肿极度顺钟转位6例.起病至就诊<24h 19 例,,1-2周9例,起病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者15例,起病为急性工进行性心悸,呼吸困难10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肺心病6例,住院1周内发生泵衰歆12例,诊断延误至入院3-7d 6例完右合并前壁急性心梗2例,肺心病合并下壁,前壁心梗各1例,脑梗死合并心梗1例,有稳定心绞痛转为广泛前壁急性无Q波心梗1例(检证实),死亡9例,其中猝死3例.心肌酶谱高于2倍政党值伴动态演变18例.讨论本组心电图不典型者占急性心肌梗死29.2%.早期不典型Q波即等位性Q波者29例,演变为典型Q波17例,影响图形的临床因素为发病就座至记录心电图的时间过早或过迟,尤其是部分不稳定心绞痛进展为早期心肌梗死过程中易延误诊断心梗早期范围小随后延展,肥胖横位心及或合并肺气肿顺钟转位影响,使下壁或前壁QRS波图型疑似梗死图形而与真正的心梗图形混淆;易掩盖前壁心梗ST-T演变的因素高血压心脏病伴胸前导联ST压低,心室内传导阻滞继发ST-T异常.本组传统心肌酶谱指标敏感性51.4%,与检测时间及方法所限有关.有助于早期诊断的处理程序可疑缺血笥胸痛者留院观察至少3D检测血液心肌标记物,及时记录18导心电图,特别注意等位性Q波与典型Q波诊断心梗有同样意义.肺气肿顺钟转位肥胖横位心患者加做右胸,胸前下移一肋间及或吸气时心电图记录.不稳定心绞痛及泵衰入院者及时查血清心肌标记物至少连续3d. 相似文献
18.
19.
P波终末电势评价二尖瓣口面积和左房压力的价值230031合肥 解放军第105医院邹宝明,李俭春,江时森,骆合德关键词二尖瓣狭窄;心房;压力;心电描记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542.51胸前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与左房形态的关系多有研究,而... 相似文献
20.
基于Windows平台上的标准12导联ECG信号同步采集及分析软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发了基于高档PC微机的标准十二导联心电信号同步采集及分析系统,其软件采用Windows平台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使用方便。在对心电信号进行多导综合自动分析的的基础上,作者还引入了人工干预手段,尊重医生的权威,提高计算机分析的可信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