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Wang JY  Wang LP 《中国针灸》2011,31(4):329-332
从认识经络、调整经络、呵护经络3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治未病的主要内容.从经络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主要功能论述如何认识经络;通过审、切、循、按、扪的经络诊察方法,查找异常经络;采用刮、吸、割、揪、捻等法调整经络;运用通经络、调情志、节饮食、注起居保养呵护经络,以达治未病之目的,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前人的经络概念、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2.
经络生物膜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现象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自身器官探索人体奥秘,感知生命规律而发现的,实践证明中医的针灸、推拿、药物归经,气功导引的大、小周天无不以调整经络祛病而康复的。早在汉代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对此就有了十分详细完美的记载。历史充分证明经络理论在中华医学几千年的发展进程和人类的强身健体中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经络现象的发现和经络理论的产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现代医学却是用和这一模式完全不同的方法来阐述人体机能调节、物质变化和生命过程的,这就使中西医基础理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分歧,影…  相似文献   

3.
经络诊断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经络诊断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从理论渊源、经络与舌诊脉诊、经络诊断的分类等方面对经络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张建斌  夏有兵 《中国针灸》2012,32(2):167-170
收集和整理承淡安先生不同时期对经络理论的阐释,分析承淡安先生对经络理论认识的角度、价值和内涵等。受西学影响,承淡安先生对经络理论的认识一度从血管、神经等角度阐述,最终回归传统,并认为经络理论是针灸学基础之重点,临床是认识和研究经络理论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足太阳经络各个组成部分临床应用情况的总结,探讨足太阳经络在治疗脊柱及相关疾病;大脑、脊髓病变相关疾病;以及头面五官疾病、痔疮的经络理论基础和相关配穴.阐述经络"不可不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树剑  荣培晶 《针刺研究》2022,(12):1113-1117
科学家迄今未能找到教科书中描述的独立于已知解剖组织的“经络”,从而遭遇经络实质研究的困境。不过,在长期的相关研究中获得了极有价值的生命科学发现,尤其是脑科学的发展赋予了经络理论新的内涵。这些新知识与传统的经络知识共同构成了现代经络理论。由此,作者提出“脑摄经络”假说,认为经络研究的学术主旨应该由寻找经络结构转向探索经络功能,而经络功能的研究可以借助脑科学/脑功能研究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王璇  徐天成 《河南中医》2016,(10):1823-1825
经络生长发育的规律是由总及次,层层细分,如树枝状延伸至人体的关节毛窍。经络生长发育的特点由总及次逐步细化,且其每分出一级的数量庞大无法想象,这才使得经络遍布全身统率人体的特性有章可循。而经络的生长发育和已有的"一源三岐"学说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别。经络的次生关系决定了经络的生长与时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经络的走形图像一直未能有确切的定位。现从经络次生关系的角度,结合相关典籍描述,并运用分形理论,计算出手少阴心经的走形图像。将分形理论应用于经络,使得经络数字化而不单一化、个体化并具简便化的这一目的得以实现。这将成为中国脑计划中的重要一步,是完善中医机器人的重要突破性技术。  相似文献   

8.
三维定位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现了人体内的经络和脏腑,创立了藏象和经络理论,作为中医基础医学理论的核心,用以阐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进而指导中医各科的医疗实践。中医经络理论历经千年,不同人士不同认识之间难免有不同之处,不在求同存异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从经络学说的起源考证经络之实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瑞  谷世哲 《中国针灸》1998,18(10):619-621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作为中医学术的核心理论,数千年来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辨证论治。然而有关经络实质的讨论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对中医卓越临床疗效的认同,以及西方医学的东方回归,促成了国内及国际上学习中医和针灸的热潮。研究经络的实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为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进行重点研究。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撰文阐述对经络实质的认识,目前对经络实质及起源的认识主要有血管论和感…  相似文献   

10.
不要轻易否认经络的物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指导针灸、按摩、导引以及临床各科的理论基础.从上世纪70年代起,经络研究就一直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经络是否真的存在?它的实质或物质基础是什么?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使世界神经、生物各界精英以及无数中医人士为之探索和努力,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因为经络还没有发现被大家所公认的物质基础而否认经络的存在,认为经络是玄学,甚而被人称之为伪科学.孰是孰非,对此问题应该怎样进行分析、判断?明而言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络还没有发现物质基础"这一事实?这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溯本寻源与现代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民  王秋月  卢芳  陈平平  孙蓉 《中草药》2020,51(19):5099-5104
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是历代医药学家遣方用药的经验总结,与归经理论同源发展,对中药临床的合理应用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诸多学者纷纷致力于引经药性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以溯源寻根,固本求新为理念,以引经的理论起源和现代研究为主线,对引经理论的产生、构建与应用,以及近5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加以解析,以期为引经药的规范化使用提供有益帮助,同时为中药引经作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整体经络针刺法理论依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整体经络针刺法的取穴操作方法、适应症和立论依据。整体经络针刺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每次针刺一条经脉相关腧穴,十二次针刺完所有十二经脉相关腧穴作为一疗程的针刺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整体上疏通十二经脉,全面调整各经脉、脏腑、系统的功能,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辨证涉及多经脉、多脏腑、多系统,甚至十二经脉的病证。其立论依据主要是中医整体观、经络学说和经络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锐  张冰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340-3343
中药药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的反映药物及其作用性质的概念。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用规律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从发生学上看,中药药性理论与药物本体及药物作用密切相关,并且深受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等哲学思想影响,具有复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药性的形成具有多源性特征,其早期的确定途径不唯一,其对应的功效作用不唯一;第二,药性的表达具有多样性特征,其表征指标多样,其实际表达的影响因素多样。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应关注这些复杂性特征,注意药性与功效的辩证统一,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寻找共性。  相似文献   

14.
抗抑郁中药复方的组方特点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冰清  邵欣欣  付晓凡  周梦婕  陈聪 《中草药》2021,52(11):3344-3352
目的解析中药复方中抗抑郁中药的宏观属性(四气、五味、归经等)分布规律及中药与现代药理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中药复方抗抑郁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出1018篇文献,整理出163首复方,涉及262味中药,8种现代药理作用机制;通过频数统计、关联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发现起到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多为苦、辛,温、寒,归肝、脾、心经的中药,且不同时代的用药规律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明代以前以"肺脾二经"为主,明代后期至现代以"肝脾二经"为主的用药规律。结论具备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属性及作用机制具备一定的分布规律,抑郁症可从肝脾论治,且与脑肠轴相关机制关系密切。这为新的抗抑郁药物及其成分的活性筛选以及抗抑郁药物的实验研究提供数据以及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宁  孙佳慧  仲怀宇  裴姗姗  孙晶波 《中草药》2023,54(4):1299-1310
失眠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常见睡眠障碍性疾病。目前治疗失眠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化学药治疗失眠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之间相互的协同作用,减轻单一成分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疗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基于中医药理论结合失眠的发病机制,对近年来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加以梳理概括,为临床失眠的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从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性角度探讨归肝经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特征,为中药归经作用寻找科学依据。该文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中药化学》为蓝本,通过查阅文献和检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中的TCMSP子库,归纳并总结单归肝经中药所含成分信息,对各成分的分子连接性指数进行计算,并求算出归肝经中药成分的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与单成分分子连接性指数对比,锁定肝经模板分子类别。通过计算单归肝经中药成分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为9.47,与黄酮苷类(9.17±2.11)和萜类(9.30±3.62)化合物比较接近。因此,初步推断肝经的模板分子与黄酮苷类和萜类理化性质相近,从而提出黄酮苷类和萜类成分最能与肝经的"印迹模板"较好匹配的假说。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阴阳理论、经络学说等丰富的中医理论和学说。文章从经络学说的角度,阐述了太极拳在疏通经络和畅通气血方面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人体生理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的效果;进一步探讨了太极拳在中风病康复中发挥的作用,提倡在中风病的康复计划中,应当大力推广太极拳运动。希望通过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能够逐步设计出一套适合中风病患者长期习练的“中风病康复太极拳”。  相似文献   

18.
中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中医急诊医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前人有着丰富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在一些急性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及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当代社会中,中医急诊医学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有着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但其发展前景依旧是客观的,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  相似文献   

19.
把中医学仅仅理解为是一种医疗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传统医学的宝藏.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了对"中医学"的理解.1)中医学的内涵,包括中医理论、中医思想、中医文化、中医学术体系和中医临床等方面内容.2)中医学的特色,包括民族化、大众化、文学化、哲学化和人文化等特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理论运用于中药蜡疗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观察组实施子午流注择时中药蜡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时间中药蜡疗,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采用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用于评价2组膝关节的疼痛以及心理状态。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在干预4周时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观察组在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中药蜡疗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效果优于常规时间中药蜡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