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心脏焦虑问卷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俊  甘窈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4-5,22
目的探讨心脏焦虑问卷在心血管神经症识别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通过心脏焦虑问卷对心血管神经症组(40例)、冠心病组(4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共120名研究对象进行评分,分析并比较各组对象心血管相关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心血管神经症组问卷总分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而冠心病组总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血管神经症组、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有23例(57.5%)、3例(7.5%)和0例(0%)达到心脏焦虑问卷的阳性分值(30分)。结论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心血管相关焦虑症状明显,心脏焦虑问卷作为心血管神经症的识别工具是较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严密监控血糖是否可以带来心血管获益目前仍存争议。在一项队列研究中,作者发现基础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于7%与5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有显著关联(调整后的危险比率0.61,95%可信区间0.44~0.83),但这一结果仅适用于无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肾功能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科住院治疗的3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171)和不稳定心绞痛/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n =219)两组,每组根据肾小球滤过率(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 eGFR)分为eGFR正常组[ eGFR≥90 ml· min-1·(1.73 m)-2]和eGFR降低组[ eGFR<90 ml· min -1·(1.73 m)-2]两个亚组。分析各亚组病变血管情况、临床生化指标、合并症以及治疗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2~36个月随访,观察各组远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eGFR正常患者108例,34例(31.5%)出现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eGFR降低者63例,26例(41.3%)出现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两亚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1.426,95%置信区间0.855~2.378,P=0.174)。12~36个月随访中两亚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但eGFR降低组患者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eGFR正常者140例,41例(38.0%)发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eGFR降低者79例,18例(28.6%)出现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两亚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836,95%置信区间0.480~1.455,P=0.526)。12~36个月随访两亚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22)。结论: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发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相比有上升趋势,但尚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儿童心前区不适的原因,探讨在分析儿童心前区不适时应遵循的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小儿心血管科以心前区不适就诊的314例儿童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出现心前区不适的病因。结果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43例(13.7%),心血管系统非器质性疾病108例(34.4%),非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62例(19.7%),精神心理因素60例(19.1%),未能明确诊断41例(13.1%)。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患儿平均年龄小于其他各组患儿(P〈0.05);心血管系统非器质性疾病组的几种伴随症状明显多于非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组和原因不明组(P〈0.05)。结论引起儿童心前区不适的原因很多,心前区不适不是儿童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独有的症状,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多层面、多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的陈旧性心肌梗塞(myocardia linfarction,MI)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方法】对比97例糖尿病患者和6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结果】糖尿病组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比为1.78%(95%CI,1.72~1.83),非糖尿病的陈旧性MI组风险比为1.81%(95%CI,1.73~2.01),两组风险比无差异(P〉0.05)。两组全因病死率相似,其结果分别是1.33%(95%CI,1.30—1.35)和1.31%(95%CI,1.25~1.34)(P〉0.05)。【结论】心血管风险在3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的陈旧性MI患者中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预测可疑冠心病(CA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I.ibrary数据库。采用Statall.0分析数据,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合计381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中位随访期25个月。阴性CCTA患者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死亡、心肌梗塞(MI)和血管再通发生率分别为0.48%、0.34%、0.05%和0.02%;阳性CCTA患者中,相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68%、1.59%、0.89%和1.39%。MACE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LR、-LR和DOR分别为0.99(95%CI:0.97~1.00)、0.43(95%CI:0.37~0.49)、1.74(95%CI:1.56~1_93)、0.01(95%CI:0.00~0.08)和118.27(95%Cj:20.69~676.06)。结论CCTA时可疑CAD患者具有极好的预后价值,阴性CCTA可基本排除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阿斯匹林可降低高危成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但是,女性人群是否与男性人群一样获益,仍不清楚。 目的:确定阿斯匹林在不同性别人群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获益与危险。数据来源和研究选择:数据源于MEDLINE和Cochrane中心的对照试验数据库(1966年至2005年3月)、检出文章的参考文献以及重要科学会议的报告。入选合格的研究为:在无心血管疾病参试者中进行的前瞻性阿斯匹林治疗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报告了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病死亡数据。共检出6项试验95456名个体。其中3项试验仅包括男性,1项试验仅包括女性,另外2项试验包括两种性别。 数据提取:审查、确定随机研究的患者数量、平均随访时间和终点事件(复合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心血管死亡]以及具体每种心血管事件和大出血事件的发生)。 数据综合:在51342例女性中,有1285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卒中625例,心肌梗死469例,心血管死亡364例。阿斯匹林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12%(优势比[oddsratio,OR],0.86;95%可信区间[CI],0.79-0.99;P=0.03),显著减少卒中事件17%(OR,0.83;95%CI,0.70-0.97;P=0.02),后者反映的是缺血性卒中的降低(OR,0.76;95%、CI,0.63-0.93;P=0.08);对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无显著影响。在44114例男性试验对象中,有2047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卒中597例,心肌梗死1023例,心血管死亡776例。阿斯匹林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14%(OR,0.86;95%CI,0.78-0.94;P=0.01),减少心肌梗死32%(OR,0.68;95%CI,0.54-0.86;P=0.001);对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无显著影响。阿斯匹林治疗增加了女性(OR,1.68;95%CI,1.13-2.52;P=0.01)和男性(OR,1.72;95%CI,1.35—2.20;P〈0.001)的出血危险。 结论:对于女性和男性,由于阿斯匹林减少了女性缺血性卒中以及男性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故降低了他们发生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阿斯匹林显著增加出血危险,女性与男性出血危险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在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9年1月1日-2011年11月1日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随机筛选500例,按随访时间将其分为术后1年随访组(130例)、术后3年随访组(139例)2组。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检查,必要时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在支架置入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靶血管复查造影情况。结果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体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3.25%VS13.28%,P=0.04),其中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2.44%VS8.59%,P=0.03)有统计学意义,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f0.81%vs2.34%,P=0.64)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0.00%阳2.34%,P=0.26)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造影复查支架再狭窄率(4.88%瑚14.84%,P=0.00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置入术术后3年与术后1年相比有较高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及支架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71例,根据患者入院时HDL-C水平的中位数值(1.32mmol/L,n=82)将患者分为HDL—C高水平组(HDL—C≥1.32mmol/L,n=89)和HDL—C低水平组(HDL—C〈1.32mmol/L),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高水平HDL-C组患者在随访1年内共发生14例不良心血管事件,低水平HDL—C组患者在随访1年内共发生29例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5,P=0.020);年龄≥50岁(OR=1.619,95%CI1.119~2.342)、吸烟史(OR=1.652,95%CI1.214~2.248)、男性(OR=1.447,95%CI1.023~2.046)、糖尿病(OR=1.536,95%CI1.118~2.110)、BMI≥25kg/m0(OR=1.372,95%CI1.012~1.945)是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HDL—C≥1.32mmol/L(OR=0.423,95%C10.227~0.788)是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结论高水平HDL—C可以降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开始时间对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n diabetic end stage renal disease,NDNESRD)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行 RRT 的 NDNESRD 患者89例,根据开始 RRT 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将患者分为提前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以患者生存率为主要临床事件,以住院率以及心血管事件、血管通路并发症、透析模式转换和腹膜炎发生率为次要临床事件,随访5年。结果两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66、0.088、0.067)。两组住院率(35.7% vs 38.3%,P =0.667)、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4.3% vs 10.6%,P =0.089)、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21.2% vs 28.1%,P =0.682)及腹膜炎发生率(22.2% vs 26.7%,P =0.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开始RRT 对 NDNESRD 患者的临床预后没有明显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